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循吏传

  汉朝建立之初,与秦朝弊政相反,与民休息,凡事简易,法网宽疏,而丞相萧何、曹参开创以宽厚清静治理天下的先河,因而百姓创作了“画一”的歌诀。

  汉惠帝沿袭,高后主政,不出房门,而天下太平,百姓致力农事,衣食丰足。

  到了汉文帝、汉景帝时,便移风易俗。

  当时的循吏如河南郡守吴公、蜀郡守文翁这些人,都率先自身谨慎,在俭约平安中过生活,不用严刑进行治理,而百姓却顺从归化。

  汉武帝年间,外却四夷,内改法度,百姓财用凋敝,为非作歹的人不能禁绝。

  当时稍微能与用教化来进行治理相符的人,只有江都相董仲舒、内史公孙弘、儿宽,他们在位可以记载。

  这三人都是儒生,通晓时务,熟谙法制,用经术点缀修饰政事,皇上器重他们。

  董仲舒多次称病离职,公孙弘、儿宽官至三公。

  汉昭帝年幼,霍光秉政,因承大规模战争之后,国内空虚,而霍光因循守旧,无所改变。

  到了元始、元凤年间,匈奴向往教化,百姓更加富裕,汉昭帝推崇贤良文学,察问民间疾苦,于是停止酒税而讨论盐铁税了。

  到宣帝即位,从身经微贱登上皇帝宝座,因从里巷而即大位,故知道民事的艰难。

  自霍光死后他开始亲自处理政事,厉精图治,每五天处理一回大事,自丞相以下官员各自忠于职守而进言献策。

  升任刺史守相时,总是亲自过问,考察他过去的历史,考察他的所作所为来对证他所说过的话,发现有名实不副的,一定要弄清楚他这样做的原因。

  汉宣帝常声称说“:百姓之所以安心在家而没有叹息愁恨之心,是因为政治公平,所讼见理而无冤滞。

  和我共同拥有这些的,大概只有贤能的郡守、各侯相了!”他认为太守,是小吏百姓的根本,如果多次变动那么下面将不安宁,百姓如果知道他将长久在那里为官,不能被欺骗,那就听从他的教化。

  所以郡国守相治理有成效的,孝宣帝就用有印章封记的文书勉励他,增加俸禄赏赐黄金,有的封爵到关内侯,公卿空缺就挑选增加了俸禄、被赏赐过黄金爵位的郡守依次起用。

  因此汉朝的贤良官吏,在这时特别多,号称为中兴。

  像赵广汉、韩延寿、尹翁归、严延年、张敞这些人,都忠于职守,但任意使用刑罚,有的达到犯罪被杀。

  王成、黄霸、朱邑、龚遂、郑弘、召信臣等,他们所任职的地方百姓富有,所离开的地方百姓想念他们,活着的时候有着光荣的称号,死后被敬奉祭祀,这廪廪风采差不多就是德让君子的遗风吧。

《白话《汉书》》 相关内容:

前一:儒林传
后一:文翁传

查看目录 >> 《白话《汉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