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侯渊传

  侯渊,神武尖山人。机警有胆略。肃宗末年,六镇饥荒变乱,侯渊随杜洛周南侵。后来与妻兄念贤背叛洛周归投..朱荣。路上遇上强盗,他被抢得只剩下苫袄,..朱荣赐给他衣帽,优厚地对待他,任他为中军副都督。经常跟从征伐,屡屡立下战功。

  孝庄帝即位,除任他为领左右、封厌次县开国子,食邑四百户。后来跟从..朱荣在滏口讨伐葛荣,战功尤多。..朱荣启奏侯渊为骠骑将军、燕州刺史。当时葛荣别帅韩楼、郝长等拥军数万,屯据蓟城,..朱荣令侯渊与贺拔胜讨伐他们。逢元颢攻入洛阳,..朱荣征召贺拔胜南赴大军,留下侯渊独镇中山。

  等到庄帝还宫,..朱荣令侯渊进讨韩楼,配给兵卒很少。有人有看法,..朱荣说:“侯渊临机设变,是他的长处,如总领大队人马,未必能用。今天打击此贼,所以不给他太多军马。”只给骑兵七百。侯渊于是广张军声,多设供具,亲自率领数百名骑兵,深入韩楼境内,想抓个行人问其虚实。离蓟一百多里,正逢敌帅陈周马步兵一万多人,侯渊于是潜伏在路上袭击敌人后部,大破敌人,俘虏五千多名敌人。很快就还其马匹兵器,让他们入城。左右劝道:“既然抓到了敌人,为什么又要还给他们器杖放掉他们呢?”侯渊说:“我们兵力既少,不可力战,而应该设计离间敌人。”侯渊估计敌人已进城了,便率骑夜集,天麻麻亮,叩其城门。韩楼果然怀疑降卒为侯渊内应,于是逃走,追擒之。侯渊因功晋爵为侯,增加食邑八百户。不久帝诏以渊为本将军任平州刺史、大都督,仍然镇守范阳。

  等到..朱荣死后,范阳太守卢文伟诱骗侯渊出猎,侯渊闭门拒之。侯渊率领部下屯据郡南,为..朱荣举哀,统兵向南。庄帝派东莱王贵平为大使,慰劳燕、蓟。侯渊于是诈称投降,贵平相信了他。于是侯渊绑缚贵平。进军至中山,行台仆射魏兰根拦截,被侯渊打败。正逢元晔被立为帝,侯渊想投靠他。常山太守甄楷屯据井陉,侯渊又打败了他们。元晔于是授侯渊为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左军大都督、渔阳郡开国公,食邑一千户。前废帝登基,仍加开府,余官仍旧。幽州刺史刘灵助举义兵,屯驻安国城,侯渊与叱列延庆等人打败了他们,擒获刘灵助。后来随..朱兆在广阿抵抗义军,..朱兆军败后逃走,侯渊归降齐献武王,后跟随齐献武王在韩陵破..朱氏。永熙初年(532),除任齐州刺史,余官仍旧。

  出帝末年,侯渊与兖州刺史樊子鹄、青州刺史东莱王贵平密信往来,相互连结,又派伺机行事的使者向齐献武王表达忠心。等到出帝入关,侯渊仍在犹豫观望。汝阳王元暹既除齐州刺史,军驻城西,侯渊拥军据城,不予迎接。百姓刘桃符等偷偷地把元暹引入齐州西城,侯渊与他争夺城门没有成功,率领骑兵出逃,妻儿部下被暹所虏。行达广里,逢承帝旨以侯渊行使青州事。齐献武王又给他写信说:“卿不要认为部下很少,难于东进。齐人风气浮薄,惟利是从,齐州城民且能迎汝阳王,青州之人还不能开门迎接你吗?你尽管前去。”侯渊于是又回来了,元暹归还了他的部下。而贵平自认为是斛斯椿同党,不同意接受代替。侯渊进军袭击高阳郡,攻克城池,把部下家小安置在城中,身率轻骑在外游击抢掠。贵平让他长子率众攻高阳,南青州刺史茹怀朗派兵协助。当时青州城百姓送粮的首尾相接。侯渊率骑兵夜奔青州,诈骗送粮的人说:“朝廷大军已至,见人都杀光,我是世子下人,今天都走了,你们为什么还不逃命去?”人们相信了他的话,弃粮奔走。天亮后,又对行人说:“朝廷大军昨晚已到高阳,我是前锋部队,今始到此,很想知道侯公竟在何处?”城中百姓都害怕了,抓住贵平出城投降。侯渊自思反复无常,担心不会安全,于是斩了贵平,传首京城,想表明他与斛斯椿不同。

  等到樊子鹄之乱平定了,帝诏任封延之为青州刺史。侯渊既不能得到州职,心中又生恐惧,行达广川,便劫持光州库军反叛。派骑兵到平原抓住前胶州刺史贾璐。夜袭青州南廓,劫持前廷尉崔光韶,以惑人情。攻掠郡县。他的部下督帅背叛抵抗他,侯渊率领骑兵投奔萧衍,中途部下纷纷离散而去,行到南青州南境,被卖酒的人杀了,传首京师,家小配斩。

《白话《魏书》》 相关内容:

前一:侯莫陈悦传
后一:綦俊传

查看目录 >> 《白话《魏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