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5

 故郡水源出县东北四十里故郡庄方二亩其深不测分三渠一故郡一陈景一大交胥流入浍水
  垣曲县
  太行山在县北八十里东北抵阳城延袤八十余里土人名锯齿山
  王屋山在县东北六十里山势巍峩东北抵阳城东抵河南济源 禹贡底柱析城至于王屋正义王屋在河东垣县东北 水经济水出河东垣县东王屋山通典垣东北有王屋山沇水所出 氏书注在
  河东垣曲县山形如屋故名 元和志王屋山在王县北十五里周百三十里髙三十里 王屋山志在济源县西北百里李濂记在济源县西百里【附考】古今舆地名山方七百里髙万仞本冀州之河阳山也泰山为东顶武当为南顶天坛为西顶王屋山志
  王屋山絶顶曰天坛山峰突兀东曰日精西曰月华上有石坛名清虚小有洞天 坛屋山【河南永宁县西四十五里巅平如坛髙如屋禹尝叙九畴于此一名天坛山】巅曰天坛常有云气覆之轮囷纷郁雷雨在下飞鸟视其背为仙灵朝防之所麻笼山【西九十里天坛山北】八仙岭【西九十里天坛山东】九芝岭【西九十里】
  【阳台宫之前】仙猫洞【天坛山上】王母洞【天坛山东北渊深莫测相传王母修道于此有上下二洞】藏花洞【阳台宫前下出泉水四时赤緑紫白异色相传昔有汲水者见其中莲花出焉】黑龙洞【五斗峯内】华葢峰【西九十里阳台宫后宋徽宗游幸所】济源池【水发源于王屋山顶五斗峯下之太乙池乃伏流地中东行九十里复见于济源县西三里滙为二池谓之济源池】太乙池【天坛山上济水出此】仰天池【县西王屋里四面髙而中凹】炼丹池【天坛山顶相传老子炼丹于此】避秦沟【王屋山下淇水出焉】淇水【源出王屋山】大峪涧【西七十里源发王屋山南入于河】望仙溪【西八十里源出王屋山北其水伏流南入于河】燕家井【县西王屋里燕真人号烟萝子尝于此洗参食之】关龙逢祠【西南百里】山志山形如王者车葢故名 博物志山在东状如垣京兆人韦文秀隐于嵩髙魏世祖征诣京师问金丹事文秀曰臣昔者受教于先师曽闻其事未之为也世祖遣与尚书崔颐诣王屋山合丹竟不能就 唐开元中天台司马承祯被召至都元宗诏于王屋山置坛室以居善篆上命以三体写老子刋正句文又命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縚至所居按金箓设祠厚赐焉 温造隐王屋山人号其居曰处士墅 水经注教水出垣县北教山南迳铺山高三十余里上有泉不测其深顶山周员五六里少草木山海经曰孟门东南有平山水出于其上潜于其下又是王屋之次疑即平山也 平山当即王屋支峰或垣曲济源山别名也 杜甫忆昔行曰忆昔北行小有洞洪河怒涛过轻舸辛勤不见华葢君艮岑青辉惨么麽千崖无人万壑静三步回头五步坐【艮岑石阁胥天坛佳胜也】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诗昨诣山僧期上到天坛东向下望雷雨云间见囘龙 史记魏武侯二年城王屋
  中条山在县西南九十里迤逦至县郭南一里为条山尾下临黄河南有葛伯古城
  臯落岭在县西北四十里相传东山臯落氏址 水经注清水东流迳臯落城北服防曰赤狄之都也世谓之倚亳城葢读声近传因失实也春秋左传所谓晋侯使太子申生伐东山臯落氏者也与倚亳川水合水出北山矿谷东南流注于清 通典垣有古臯落城西魏于此置邵郡以备东魏 通考垣有古臯落城即周召分陜之地今县界东北六十里有邵原庙与古棠木西魏于此置邵郡以备东魏 公羊传自陜而东者周公主之自陜而西者召公主之礼记八伯各以其属属于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为左右曰二伯陈澔白八伯为八州之伯二伯则天下之伯也
  瞽冢山在县北五十里一名鼔钟山 山海经鼓钟之山帝尧之所以觞百神 水经注教水南流歴鼓钟上峡悬洪五丈飞流注壑夹岸深髙壁立直上径崖秀举百有余丈峰次青松岩悬頳石于中歴落有翠栢生焉丹青绮分望若圗绣矣水广一十许步南流歴鼓钟山分为二涧一涧西北出一百六十许里山岫回阻才通马步今闻喜县东北谷口犹有干河里故沟存焉一水歴冶官西世人谓之鼓钟城城之左右犹有遗铜及铜钱也城西阜下有大泉西流注涧教水合伏入石下南至下峡 舜王坪接阳城盘亭山水经注叙景物雅似盘亭河【按瞽冢当即鼓钟之譌舜王坪舜井胥傅防至谓舜井旁有匿空旁出井尤凿】一名鸣条山相传瞽瞍葬此又传昔有金牛入洞人投石击之水出后遇旱时投石马逢造记北四十里大舜浚井在焉东有大阜为瞍冢南有诸冯北有歴山东南有雷泽东北有耕田遗迹
  凤凰山在县东一里形似飞凤
  黛眉山在黄河南浮岚似画
  狮子山在黄河南黛眉山右麓形似狮子
  挂榜山在黄河南
  鸡笼山在县西南三里
  赵家岭在县西南十里
  仙人洞在县西南十五里石柱镌宋靖康元年避乱行数十武闻水声
  鹰嘴山在县西南五十里黄河绕其下
  歪头山在县西南七十里登巅望闻喜夏二县有清浊二泉
  凤化岭在县西五十里小赵村
  风翻岭在县西五里小赵村北
  牛山在县西三十里
  虎儿山在县西四十里近古青廉城上有风洞相传宋将杨宗保探穴地
  青廉山在县西四十里后魏割闻喜夏县东青廉山北置青廉县隋废复置唐废今名青廉里 金志垣曲有王屋山清廉山黄河清水
  墨山在县西五十里王右军读书语涉传防 五朝志垣有黑山今郡县志不载疑譌黑为墨
  风山在县西六十里为横岭关入口地多风 元宋景祥兴建沿革记县五州二百三十里自冷口崎岖盘礴行七十里始得民庐
  龙骨山在县西七十里
  椅山在县西七十里
  转山在县西七十里连横岭山山势回折
  横岭山在县西八十里岭上分垣绛界背有横岭关巡检司
  白云洞在县西北百二十里洞深二丈内有石钟白云子栖此
  栢庙岭在县西北三十里
  鞍子山在臯落西一里
  华绿山在县西北五十里
  悬泉山在县西北六十里
  圣人岭在县西北七十里上有麻姑祠
  火石岭在县西北九十里
  蜂腰峡在县北五里
  神岭在县北二十五里墱坂村
  蘑菇山在县北三十里悬冈过峡
  佛山在县北三十里上有古刹旧志讹浮山
  寨子山在县北三十里相传十八村民避金兵于山上获全因祀山神焉山即佛山之支也
  牛心山在县北四十里以形似名
  金牛洞二一在县北五十里瞽冢山一在寨子山北相传怪兽踏田形类牛色似金逐之徐隐入洞中洞口有潭人莫能追云岁旱祷辄雨
  诸冯山在县北五十里山最明秀相传舜生此
  锣鼓洞在瞽冢山西
  歴山在诸冯山后巅平广土人名舜王坪即瞽冢山之岭也东西十余里南北十里相传舜耕于此至今荆棘不生上有石碌轴数百下有舜井暨娥皇女英祠又有淘米泉
  折腰山在县北七十里刘张村相传有铜鑛凿久脊摧魏熙平二年尚书崔亮奏农郡铜青谷有铜鑛
  计一斗得铜五两四铢苇池谷鑛计一斗得铜五两鸾帐山鑛计一斗得铜四两河内郡王屋山鑛计一斗得铜八两 铜青谷苇池谷鸾帐山当联王屋山在垣曲平陆之间垣曲折腰山铜鑛凿久脊摧恐属古今殊名尔
  三锥山在县北八十里方广五十里三峰如锥产百药济源山东北十里遥连王屋天坛济水发源于此覆釡山唐志有琴瑟穴有银穴三十四铜穴四十八在覆釡三锥五冈分云等山
  马头山地形志陜州渑池郡领县二俱利北渑池太和十一年置有马头山俱利城生耳山
  五冈山
  分云山
  白马山
  生耳山
  黄河在县南一里河九曲此为一曲也西南由南门至济民渡五里北岸乃垣曲之东滩村南岸乃渑池之洋湖村也又至利民渡十里北岸乃垣曲之寨内村南岸乃渑池之南村关也黄河自三门而下两岸髙山夹流水尤湍急至孟津县始平 隋开皇初邵州人杨令悊近河得青石圗一紫石圗一皆隐起成文有杨坚名下云八方天心 王邵上书帝任政河曲出者言亲任政事而邵州河滨得石圗也
  沇水在县东半里济水支流南流入黄河汉时流至东北二十里石家沟渗入不见复繇黄河濒出 一名湛水祝志湛水出河内轵县旧名舜清河 水经注鼔钟城西阜下泉合数水伏入石下南至鼓钟下峡其水重源双发南至西马头山车载坡下又伏流南十余里复出又谓之伏流水南入于河 山海经教山教水出焉又南流注于河是水冬干夏流实惟干河也今世人犹谓之干涧矣 沇水当即西马头山车载坡下水土人以其伏流似济故谓之济水支流郑曰地理志沇水出河东东垣王屋山东至河
  内武徳入河溢为荥 括地志沇水出懐州王屋县北十里王屋山顶崖下石泉渟滀不流其深不测至县西北二里平地其源重发而东南流为泛水 李濂济源池记山海经曰王屋之山防水出焉而地理志亦曰王屋山沇水所出防沇声相近葢一水也沇水即济水故禹贡曰导沇水东流为济夫济之为水莹洁如玉性下劲疾贯大河而不浊故释名曰济源也言源出河北济河而南也 唐文德元年二月汴将丁会牛将节救河阳节度使张全义败河东兵于沇河
  亳清河在郭南发源横岭山下繇关店河顺流而东经郭南入黄河有石堤防城 水经注清水又东迳青廉城南又东南流又防南溪溪水出南山而东注清水又东合枣涧水水出左人岭下南流俗谓之扶苏水又南歴姧苗北马头山亦曰白水原西南迳垣县故城北 史记魏武侯二年城安邑至垣即是县也其水西南入清水清水又东南迳阳壶城东即垣县之壶城东即垣县之壶丘亭晋迁宋五大夫所居也清水又东南流注于河
  西泉在城内西南隅
  清水泉在县西南三里辛庄村
  板涧河在县西南三十里
  清水河在县西南五十里
  五虎涧在县西南五十里
  华露涧在县西南五十里回村
  板涧在县西南五十里
  孝子泉在县西一里孝子庐墓前涌出
  滴水泉二一在县西十里下亳村南悬崖丈余滴水如雨一在县北一里
  黑龙潭二一在县西十五里柳庄村一在县西三十里南庄村祷雨辄应
  王公泉在县西二十里王茅镇
  五龙泉在县西二十五里相传白羊化龙于此
  苏家涧在县西三十里
  火星涧在县西四十里
  关店河在县西五十里
  白涧河在县西五十里
  沙金河在县西六十里
  白水涧在县西下亳村东
  暖泉二一在西王茅镇一在北墱坂村
  园子河在县西北二十五里源出横岭南流入黄河白马泉在县西北六十里上王村
  悬泉在县西北六十里悬泉山半
  凝碧泉在县北十里峪子村山麓涌出一名消瘿泉金澜泉在县北四十里瞽冢村发源石旁
  帝乡泉在县北四十里以舜生乡名
  舜井在县北四十里舜王坪山后又有一井相传为匿空旁出处
  连庄涧在县北峪子村
  淘米泉踞瞽冢三里歴山下泉水似米汁
  春水泉在亳城村东山半
  清浊二泉在歪头山清泉观
  马跑泉三一在北羊里一在平原里一在下亳里吉州
  壶口在州西七十里每春秋时有气如虹横浮水上河水奔放而下悬注五六百尺漩窝如壶故名禹贡既载壶口即此 水经壶口山在河东北屈县东 通典壶口山在今文城郡吉昌县【通考同】金志吉乡有壶口山孟门山黄河蒲水 吕柟龙门山记悬流山级浪或曰在金门五七十里或曰在吉州百余里地理志壶口在河东北屈 括地志壶口山在慈州吉常县西南五十里通考慈州晋之屈邑献公子夷吾所居壶口之山在焉
  孟门山在黄河中流山海经孟门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黄垩湼石 淮南子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大溢逆流无有丘陵髙阜灭之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谓之孟门 穆天子传北登孟门九河之隥 通典文城县有孟门山与龙门相对龙门之上古龙门禹所凿 南鹏诗闻说孟门小来看大似拳生成书案景疑在画圗悬
  云台山在州东五十里半乡宁县奇峰千仞一名云台郊
  髙田山在州东百里髙出天半一名髙天山
  锦屏山在州南半里旧传尉迟敬徳出师至此挂甲于山一名挂甲山【按吉州土人名秦王挂甲山山下棘刺胥直无曲钩传为唐太宗遗迹云上有晋文公祠】
  髙祖山在州西三十里峰峦奇拔与人祖山遥相雄峙旧有汉髙祖庙
  夀山在州西南山半有观音洞西有一山层次如级名九龙堰
  管头山在州西北三十里接髙祖山茂林数十里内有六甲土地庙
  庖山在州北三十里迤北而上又三十里至巅上建伏羲庙塐伏羲女娲二像相传为庖牺氏故宫又传伏羲始制婚姻之礼名为人祖一名人祖山
  风山在州北九十里大宁孔山迤南界有穴如轮风气萧瑟又名明孔山 五朝志吉昌有风山
  石洞在州北百二十里可容百人中有泉
  包山在州东北五十里祝志当即庖山
  明珠山在州东北九十里东接乡宁县界
  吉山在州旧城半枕山麓相传古不被兵
  石鼓山唐志慈州文城县有孟门山石鼓山
  石门山五朝志文城有石门山
  金刚岭在姑射山
  秦王岭元史吉州有秦王岭乃乡宁界也
  黄河繇大宁西南流经州境西南流东注州志乃九曲之一也大天湾河中有石豚 唐慈州志禹凿山河水下趋峻急深七尺经行之处元禁捕鱼今山中凿空架槽濶五十步河水东流悬注七十余尺鱼鳖所不能游号石槽东岸有石槽祠禹之施功始此
  泉在州治东发源学宫前又潜伏地底至山下石罅流出入清水河相传尉迟恭饮马于此一名饮马泉味甘而永
  明珠川在州东百里相传昔有明珠耀川为望气者所获
  南涧在州南西流入黄河
  甘泉在西街深八尺味甘
  蒲峪小水河在州西五里
  寛静河即鄂水也由寛静村西流五十里入于黄河当即崿谷水 水经河水又南至崿谷傍 水经注东北穷涧水源所导也西南流注于河【按乡宁鄂水自为一河】
  清水河绕州城北东南流会州东门外环流小水河又经州城南数十武迤至三官庙前会州东小水河又迤会锦屏夀山峡小水河西流五十里入于黄河
  根水路史卷章取根水氏今土军县有根水是史多作郳水非
  县底河发源髙田山下经桑阿窰头囘公诸村北流入大宁县川当即金志蒲水
  石孔飞泉二泉繇石孔中涌出湍瀑飞泻
  乡宁县
  岱山在县东十里上有岳庙
  麦家峪在县东出泉
  栢山在县东十五里孤峰苍栢上有荀息庙
  鄂山在县东三十里峰嶂巑屼突峙平原中鄂侯之封以此名 五朝志昌宁有壶口山崿山是壶口山古乡宁也
  髙天山在县东四十里髙出羣山云气时绕
  髙岭在髙天山西
  豁都谷即官水峪在县东百三十五里夏秋霖雨西山诸水胥滙于此下通襄陵太平界
  三官峪在县东南四十五里通太平县界
  安分峪在县东南通绛州稷山界有灵石寺
  马壁峪在县东南有剑泉由五龙宫通绛州界
  尖山在县南二十里孤峰特出上有廉颇祠
  马头山在县南八十里形似马首山上有黄龙洞云丘山在县南九十里有龙宫
  白云洞在南山石壁镂佛像殊奇古昭远寺佛龛下出白云泉
  庄头峪在县南有马跑泉通稷山县界
  石门峪在县南由东郊村通绛州界 五朝志文城有石门山
  桑平头峪在县南由郭家集通稷山县界
  林山在县西南三十里上有白起庙
  两乳山在县西南七十里双峰两乳 周齐王宪入两乳谷袭克齐栢社城
  滴水崖在县西南八十里有滴水神泉崖髙千仞中有石洞悬崖滴水多取不竭不取不增有唐时佛龛
  塔子山在县西南百里盘峰侵云上有云中寺石塔髙踞山尖
  青石峡在县西南百里巉削峭厉屈曲似犬牙
  厐统峪在县西南通河津县界古碑作厐通峪又名傍通峪峪在姑射山东三十五里黄颊山之中两峰削立石前覆山半石城风雨矢石皆不能及中有清泉不涸不盈峪东髙阜旷衍唐王无功隐于黄颊所谓东臯也 河津至乡宁诸峪胥奥阻惟傍通峪内豁然开朗山回壤邃林茂溪冽古崖壁上有永兴禅寺龛东臯子石刻明崇祯间山倒寺压石刻遂亡崖下为牛溪所谓别有清溪道也土人名牧羊道
  双栢朴峪在县西南有滴水崖文中子洞通稷山县界香炉崖在县西百里形似香炉俯临黄河
  秦王山在县东北西有五条腰
  金刚岭在县东北近秦王岭
  黄河在县西百里繇吉州南流下入河津县境河中有龙尾碛
  鄂水在县东三十里源出鄂山隂宋家沟流经县城南合罗峪水暖泉龙王池水西流至西北境八十里师家滩入黄河 水经河水南至崿谷傍又南出龙门口崿谷龙门地近当指鄂水鄂侯城岂以鄂谷传譌耶
  暖泉在东门外百武冬不氷南入鄂水
  蒿地沟在县东
  马圏涧在县东
  金刚岭泉流入县东
  龙王池在县东南半里石罅流出西入鄂水
  马跑泉在县东南八十里流入庄头峪
  剑泉在县东南相传唐太宗以剑斫山泉随涌出流入马壁峪
  温泉在城南半里髙山阳湛然深碧循山麓西流白云泉出南山白云洞渊澄秀澈祷雨时应
  柳渠泉在县西南七十里源出柳朴渠经流上马台涧中入河津县界
  刘家原泉在县西入县川
  屈家沟在县北四十里相传屈产之乘
  罗峪河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髙天山流经县城东北绕城东南合鄂水
  温泉张季霖温泉亭记鄂山腹有温泉自石潭出迤流而西半里至昭远山门栢隂下从石龟口出淙淙有声下滙为池池牣西流折而北下沿山麓圃人分引之资灌溉可爱也
  隰州【州在万山之中山髙若干暨盘踞若干里数难覈就县志县册録之】
  蒲子山在州东北五十里蒲县界递髙十五里盘踞三十里连妙楼山蒲伊子隐此相传为帝尧之师汉以山名蒲子县
  堆金山在城东递髙二里盘踞十里
  白衣山在州东三十五里逓髙十里盘踞三十里有白衣居士栖此上建庙
  暖水窊山在州东六十里递髙二十里盘踞三十里山半有泉泉侧有寺
  紫荆山在州东七十里极髙峻递上三十里巅可望五百里盘踞百里连暖水窊山东有龙泉寨上有润民侯庙 明龙泉院记山在谙眞乡迤东十里势接云霄东览霍山汾水南瞰五鹿髙峰西望华岳恒河北连上殿山顶乃普照龙尾古刹
  饮马山在州东九十里递髙四里盘踞三十里相传汉文帝马至此乏水跑地出泉饮之山生草似韮可食
  五鹿山在州东南七十里递髙八里盘踞三十里上有五鹿大夫庙 五鹿姬姓风俗通卫邑也晋公子重耳封舅犯于五鹿支孙氏焉代郡成阳县有五鹿氏又曰凡氏于职三乌五鹿
  升仙洞在州西北六十里仙洞山土人传时闻仙乐云水帘洞在州西北七十里
  千佛洞在州北十里佛陀湾
  海架山在州北十五里髙一里盘踞二十里
  神峪山在州北五十里递髙十五里盘踞三十五里有千佛洞像以千计佛座下有风洞
  暖占山在州北五十五里逓髙十五里盘踞七十里连神峪山
  妙楼山在州北七十里逓髙五里盘踞四十里石岩髙广内有石室又石崖髙壁有龙泉冬夏不竭隰州石楼山指此
  野峰山在州北七十里王家沟逓髙六里盘踞三十三里
  风子山在州北八十里龙神店逓髙十五里盘踞四十里
  黄崖山在州北八十里黄崖村递髙二十里盘踞五十里连石楼县界
  黑龙沟山在州北九十里逓髙四十里盘踞百五十里五龙鬬宝山在州北百里交口河逓髙二十里盘踞八十里
  寺鄄山在州北百里逓髙三十里盘踞八十里在韩村里
  货郎山在州北百五里化窊里逓髙二十里盘踞六十里
  圣天山在州北一百十里递髙二十七里盘踞五十八里连石楼县界上有兴教寺
  抱儿峪山在州北百三十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里石窰山在州北百三十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三十里石壑山在州北百四十里逓髙七十里盘踞二百里连灵石县界
  玉皇山在州北百四十里逓髙十五里盘踞六十里王家山在州北百五十里逓髙十里盘踞三十里峦岩山在州北百五十里逓髙二十里盘踞百八十里连东窊山
  东窊山在州北百七十里逓髙九里盘踞五十里桃花山在州北百七十里逓髙五十里盘踞百二十里连宁乡县界
  石花山在州北百八十里逓髙七十里盘踞百七十里连孝义县界
  凤凰山在城北李呈祥千佛庵碑出北门而望有山翼然面绕城堞背拥冈峦大河平涵旁溪萦带山形倚伏脉络纵横燕僧道亮住锡此山更名凤凰取其似也
  慈阁山在州东北五十五里逓髙二十里盘踞四十里下埱山在州东北六十里逓髙二十里盘踞五十里石马山在州东北六十里逓髙七里盘踞五十五里连下埱山 金志隰州有石马山石楼山 水经蒲川石楼山当指此 明一统志山形如马
  石秀才山在州东北六十里逓髙八里盘踞四十里大树岭在州东北八十里
  桦树山在州东北百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五十里孔家庄山在州东北百二十里逓髙九里盘踞四十里南阳山在州东北百二十里逓髙八里盘踞四十里连汾西县界
  许家岭在州东北百三十里
  龙尾山在州东北百三十里逓髙九里盘踞五十里连汾西县界
  翠屏山在州东北百三十里逓髙十里盘踞六十里连汾西县界
  误儿山在州东北百三十里逓髙五里盘踞四十里金华山在州东北百四十里逓髙六十里盘踞百四十里
  雕石岩山在州东北百四十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里连灵石县界
  玉堂山在州东北百五十里逓髙四十里盘踞八十里连汾西县界
  中华山在州东北百五十里逓髙十五里盘踞七十里相传刘武周屯兵于此
  永远山在州东北百五十里逓髙五十里盘踞二百里连孝义县界
  西庄山在州东北百六十里逓髙四十里盘踞九十里连孝义县界
  灵岩山在州东北百六十里逓髙七十里盘踞百八十里连灵石县界
  马港山在州东北百六十里逓髙十里盘踞八十里连灵石县界
  盘龙山在州东北百六十五里逓髙十里盘踞五十里连灵石县界
  火台山在州东北百七十里逓髙三十里盘踞百二十里连灵石县界
  董家塌山在州东北百七十里逓髙二十里盘踞八十里连孝义县界
  百花山在温泉南距州百三十里逓髙七十里盘踞一百十里
  郑家岭
  洪福山
  鸡山唐志仵城有鸡山
  青灰山宋大中祥符初隰州兵马监押赵振捕盗于青灰山杀获甚众
  白莲洞在土同里
  土同里磵石洞内有仙蜕
  紫川源出州北诸山南流经仵城镇至大宁马鬬关入黄河岸不生草木水不产鳞介以川侧岩石色胥紫故名
  义泉河在州东自路家沟至仵城合蒲县隰州二水入大宁县昕州
  龙子湫在州南十里西流入昕川一名瀑布泉水出山谷昔尝有龙见因建祠焉 宋崇宁三年赐丰济庙额大观四年勅封顺民侯
  卫家峪河在州西自罗真堡至普周桥入紫川
  刁家峪河在州西自龙凤堙至胡城村入紫川
  蓬门河在州西北自石楼县界罗儿沟村至县境车家坡五十里入紫川
  明月泉在州北八里苍崖下崖上白石如月影石壁苍黑中有白石光莹似月照水故名
  龙泉在州北七十里妙楼山石崖前泉水注池冬夏不竭祷雨多应
  温泉在州北二百里唐置温泉县于此 通考温泉有汤泉天井关置三寨
  温凉河在州东北陶化里源出灵岩寺南冬温夏凉康城河在州东北源出中村里水神头流入汾河易涸回龙河在州东北发源兴儒里水头流入汾河
  西曲河在州东北由和古里至灵石县入汾河
  古城河在州东北自穆家河至北门外入紫川
  降龙沟在州东北土人传二龙鬬神人降之
  滴水泉在土同里过陶化里入汾河后涸
  宝岩寺石泉 灵岩寺石泉胥在陶化里冬暖夏凉蒲县
  蒲子山在县东北五十里跨隰蒲境 蒲伊子一名蒲衣子以衣蒲故名一说姓伊名蒲浑浑噩噩抱道而潜居蒲谷山中尧闻其贤躬往师之又云舜以天下让蒲衣遂隐此山讲道台在蒲县 路史蒲蒲衣之故国河东西二里之蒲津关也【按蒲州蒲津蒲城皆以蒲子山名】
  龙头岭在县东三里岭上有龙头眉须胥肖
  东神山在县东五里盘迤数十里山多松栢繇山麓而上里许盘旋至巅上有岱岳行宫故名东南三里侯家庄有隐龙泉
  荆坡在县东南一里
  南屏山在县南一里一名蛾眉山有圣水泉东南一里有南涧泉 新志东南有东神山西南有翠屏山朝对又有峨嵋山且二水合成一巨流绕城而西
  放马岭在县南六十五里吉州界
  翠屏山在县西南一里山耸峰圆松栢郁茂上有晋文公祠东突起一峰上有栖云阁明一统志山有经阁崖半涌泉相传有疾者祷之饮水汗出辄愈有汗水祠
  行驾陂在县西南二里相传晋文公居蒲行驾于此常安原唐志西南有常安原
  七佛峡在县西
  龙母洞在县北四十里洞启羣山中有泉冽而甘产五色花乳石洞内有风穴风起雅似龙吼祷雨获秋水辄应一名龙兴洞下有饮马池
  五鹿山在县北五十里髙八里盘踞十里跨隰蒲二境通考有五鹿山蒲谷川水上有五鹿大夫庙
  □峪山在县北七十里通汾西隰州
  乔家湾山在县东北七十里通平阳
  栢谷上有荆丛生 国语二十二年公子重耳出亡及栢谷卜适齐楚狐偃曰无卜焉夫齐楚道远而望大不可以困往道逺难通望大难走困往多悔困且多悔不可以走望若以偃之虑其狄乎夫狄近晋而不通愚陋而多怨走之易逹不通可以窜恶多怨可以共忧今其休忧于狄以观晋国且以监诸侯之为其无不成乃遂之狄蒲栢谷近狄故之狄水经注以农县之栢谷当之道太迂远矣
  孤石山
  横木岭金志蒲有孤石山横木岭
  第一河即东大河也以诸山溪涧所滙故名源出七佛峡西北流至大宁县入于黄河相传晋公子重耳避难涨平获济曰第一者灵之也
  东大河在县东发源分水岭西流七十里绕城之南经隰州界过大宁入黄河
  东小河发源五鹿山之北南流七十里绕城东至南屏山下合第一河而西
  蒲峪川发源东山西南流二十余里至夹村伏流至洛阳村再见又西南流二十余里至城东会东大河
  南川河发源乡宁县之牛王庙北流八十余里至县南三里会东大小二河繇南而西折入黄河 水经河水又南合蒲水 水经注西则两源并发俱导一山出西河隂山县王莽之山宁也隂山东麓南水东北与长松水合水出西三阳山东东北流左入蒲水蒲水又东北与北溪会同为一川东北注河
  南涧泉在县东南一里
  饮马池在东神山下石坡有马蹄痕
  圣水泉在县南一里南屏山下
  隐龙泉在县东南八里侯家庄
  古宝泉在县北五里龙兴寺前
  汗水泉在翠平山半
  古宝泉在县北五里下军村
  大宁县
  孔山在县西北四十里髙五里盘踞十里东北连永和山西连黄河岸上有数峰中峰壁立挿云迤西一峰巨窍通明一名风山东崖石上有圣水泉 水经注河水南经北屈县故城西十里有风山上有穴如轮风气萧瑟习常不止当其冲飘畧无生草葢不定众风之门故也风山西四十里河南孟门山 五朝志龙泉郡楼山有孔山 元和志风山在慈州吉昌县北三十里明一统志山之西唐时有马鬬关 唐志金志有孔山 晋天福七年建孔山神庙
  孔山洞山半一孔前后明光似车穿毂圆匝似轮恒转禅峰洞在孔山麓土人传宋太祖避兵于此有蜘蛛布网洞口以蔽之兵至不见而去后勅建禅峰寺
  翠微山在城南数百武明一统志在涧河南二里髙千数百仞亘一里昕水绕麓山势似旗似屏松柏蔚秀
  龙窝洞在县南二里翠微山石壁上丹壁嶙峋髙可百尺上有龛深广胥丈有奇洞深杳莫测石际隆起形似龙鳞爪胥具崖下石似斗印一爪人间见之相传唐大厯时黄龙破壁飞去一名龙眠洞又名二龙窝
  石子山在县西南四十里髙四里盘踞十五里山势嵯峨东连蒲县山南连吉州山西连黄河岸北连永和界一名小石山又名石子神山相传卫石碏裔封子爵者庙食于此后有双石山二石对峙成趣
  笔架山在县西南山峰竦拔 宋大祖尝建笔峰寺于其上下临氷玉磵
  屈山在县西南隅形势屈曲有氷玉洞昕水至此逆而西流
  氷玉洞在屈山涧洞深莫测涧凝氷光莹似玉夏犹存石城寨在县西十里 曹续祖卧云洞记洞在城西十里石城寨之巅寨其山而砠者也岩石戴土土踊起形如槖驼脊中凹而两在隆南隆之峰东南丰圎而西渐囘曲下临碧水面古寺前对栢峰于是穴山为洞适在囘曲处
  镇关山在县西七十里凭临马鬬关故名
  捕狐山在县北三十里永和县界孔山之东邑治发脉传为晋献公捕狐处麻束沟水源此上建捕狐神祠
  东山在县东北捕狐之支髙二里山有石室今名龙泉山 王维藩诗阿顶如秃翁两窍张双瞳窘步从窍入蛰身缩蚕丛豁然晨光启引我造琳宫
  昕川发源一自东北隰州曰紫川一自东蒲县曰蒲川胥滙于隰州城东三十里仵城镇为昕川西南流繇县罗曲铺合永和麻束沟至县治东经城南翠微山麓合吉州义亭川水县境小道沟水西流经县西十里阜城寨下石峡为梵王扫又经黑城铺又经县西四十里桑俄村险石为白马扫又西北入于黄河【按金志有黄河白斤水今无白斤水昕字当即白斤之譌】水经河水又南至蒲川石楼山南迳蒲城东 水经注即重耳所奔之处也又南歴蒲子县故城西今大魏之汾州治徐广晋纪称刘渊自离石南移蒲子者也阚骃曰蒲城在西北武谿置其水南出得黄卢水口东出歴蒲子城南东北入谷极谿便水之源也又南合紫川水水出东北紫川谷西南得江水江水出江谷西北入紫水紫水又西北入蒲水蒲水又西南入于河水河水又南黑水出定阳县西山二源奇发同泻一壑东南流迳其县北又东南流右合定水俗谓之白水也水西出其县南山定水谷更迳定阳县故城南应劭曰县在定水之阳也定水又东注于黑水乱流东南入于河
  义亭川在县南四十五里发源吉州姑射山之金刚岭转流而北经茨落铺入县境会蔡家川至翠微左麓合昕水一名羊求川 水经河水又南羊求水入焉注东出羊求川西迳北屈县故城南其水西流注于河
  麻束沟发源捕狐山南流达昕河
  梵王扫在县西十里阜城寨下石峡巉岩川流淜湃即昕川西流者也水势飞溅汹涌若箒之扫扫上悬壁石龛中有梵王像故名
  白马扫在县西四十里桑俄村昕川径此险石对峙水势湍激渊深莫测相传昔有白马出没石印蹄迹不磨云一名屈产泉
  黄河在县西七十五里马鬬关控带诸山为县西界之扼塞南逹孟门壶口接吉州界
  圣水泉在孔山有石洞深广胥三尺有泉自洞腭涓滴而下似连珠下滙为池似玉盘恒盈不溢祷雨輙应
  小道沟
  永和县
  仙芝谷在县东北五里芝河源旧名东峪川常产芝草旧唐志武徳二年永和移治于仙芝谷 山堂肆
  考仙芝谷在平阳府永和县北谷中产灵芝草
  佶北山在县东少北三十五里髙八十八丈厚五十三丈亘一里盘踞三里县志髙八里盘踞十二里是概指左右山也有龙王岩上有寨旧有佶北神庙
  北楼山在县东南三十五里髙一百十六丈逓髙三里厚七十二丈亘二里盘踞五里隋置楼山县取名以南北楼也 五朝志楼山有北石楼山有孔山 金志有楼山黄河仙芝水
  双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南九十四丈逓髙七里厚八十五丈亘三里盘踞七里经过一十五里两山对峙有洞洞中有石佛
  仙人洞在双山南上有避世石城
  捕狐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髙八十九丈逓髙五里厚八十五丈亘三里盘踞九里经过七里乃大宁县界也上有捕狐神庙捕狐岭至刘家岭五里号为险隘
  卧牛山在县南四十里髙三十九丈厚二十一丈亘一里盘踞三里形似卧牛
  南楼山在县南六十里髙百三十四丈逓髙五里厚八十六丈亘二里盘踞五里对北楼山南北两山相对其形如楼 明一统志县南四十八里
  龙岩在县南七十里上有石洞相传宋太祖避乱于此山一名宋龙岩一名避世窰
  乌龙山在县西南四十五里髙四十二丈逓髙五里厚二十九丈亘一里盘踞三里相传北齐时有黑龙见于此因立庙焉土人名阁山上有阁王庙阁王坟碑记泐蚀一说山多栢栢为乌龙故名
  烈凤山在县西十五里髙三十八丈厚二十丈亘一里盘踞二里形似凤翔
  大寨岭在县西三十里乃永和开道也
  马脊山在县西四十里髙五十九丈厚四十八丈亘一里盘踞三里形似马一名马头山
  龙洞泉在县西北五里流入榆林河
  石窰沟在县西北二十里有神洞径道崎岖人迹少至窰内水滴如珠下有清泉祷雨辄应
  香岩在县西北七十里巅有清泉流入古刹
  泰山顶在县北二里危峰突兀芝水环流
  □峪在县北七十里峪口设镇
  罗汉洞在县北七十里岩顶有清泉流入香岩寺内黄河在县西南七十里北自石楼界六十五里至县境永和关南流六十里入大宁境 水经河水又南为采桑津 水经注春秋僖公八年晋里克败狄于采桑是也
  仙芝河在县东北二十里源出仙芝谷经东峪沟曲流二十里会城西五花泉又至县西门外又西南流九十里会诸水为千枝沟入黄河 县诸山胥有水繇石崖流合小川入千枝沟
  灵液池在县治东南仙芝坊 古碑北齐河清二年有龙自泉中出遂立祠池上池侧有井亦名灵液
  甘露河在县西南东流至县西南二十里会仙芝河五花泉在县城西隅亦传北齐时龙出泉中其水入仙芝河
  采桑津其县西刘昭注北屈有采桑津左传僖公八年晋败狄于采桑杜预曰县西南有采桑津
  榆林川在县西北三十里经后河村防龙洞泉至县治西入仙芝河南流
  索陀山在县东北三十五里西流复折而南至县西入仙芝河 通考有索陀谷永和关

  山西通志卷二十八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二十九
  水利【一 津梁附】
  甞考明臣徐伯继西北水议曰利水之法高则开渠卑则筑围急则激取缓则疏引此诚经水要言也我
  国家嘉惠元元勤修水利晋省渠堰之设类责渠长经画随宜蓄泄俾无弃利犹存周礼稻人掌稼蓄水止水荡水均水舍水泻水之遗意比复于汾晋州邑伙分一水之利者畀诸郡丞董理厥职于以劝农功弭衅讼沾溉溥矣津梁者掌之司里以济不通其用与舟楫等亦水利之一端也爰附载焉志水利
  太原府
  阳曲县
  土堂村渠繇烈石口接水至土堂村南入汾溉田一顷五十亩
  呼延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烈石口接水南至张村溉田三十顷有竒水至小东流村入汾
  张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呼延村南至杨家村溉田五顷五十亩有竒
  杨家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张村南至柴村溉田八顷十亩有竒
  柴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杨家村南至芮城村溉田八顷有竒
  三给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芮城村南至营村溉田三顷五十亩
  营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三给村南至铄落村溉田一顷二十亩
  铄落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营村南至东流村溉田一顷五十亩
  东流村渠旧有钱家渠北繇铄落村西至彭村南至汾河防入汾溉田三顷三十五亩
  彭村渠旧有钱家渠东繇东流村接水溉田二顷二十五亩
  北屯村渠旧有钱家渠自东流村接水溉田一顷八十三亩【补志】
  以上旧渠在河西
  西流等村渠有新义渠繇烈石口接水至彭村入河溉田四顷三十五亩
  以上新渠
  横渠下薛等村渠有渠一道繇烈石口接水至下薛村溉田一十三顷有竒
  西村渠有渠一道繇兰村烈石口接水至翟村溉田十顷有竒
  翟村渠有渠一道繇西村接水至上碾村溉田三顷六十四亩
  上碾村渠有渠一道繇翟村接水至上碾村小河入汾溉田七顷一十八亩
  下兰村渠有渠一道繇下兰村崖头接水溉田二顷有竒
  赵荘村渠有古渠一道上繇北固碾村接水下至小河入河溉田七顷有竒
  以上在河东
  防荘三结庙亲贤等村渠城南有龙首渠一道北至南关西接水溉三结庙村田一顷六十亩溉北冦荘田一顷溉南冦荘田一顷三十亩溉亲贤村田一顷五十畆
  以上龙首渠
  阳曲新旧渠共十九道胥引汾水溉田渠长司之
  旧志兰村渠 西村渠 上碾渠 翟村渠俱在河东居民引汾水溉田
  赵荘渠 土堂渠 刘村渠 呼延渠 张村渠杨家村渠 柴村渠 芮城渠 铄落村渠 彭村渠俱在河西亦引汾水溉田
  龙首渠引汾水自镇河楼流经冦荘亲贤等村至太原县乌城等村溉田万厯十四年开凿后时开时塞忠利渠 永济渠二渠嵗久不通
  明成化中刑部郎中李鐩从侍何乔新赈荒山西丽泽渠以灌田
  万自约汾河渠坝记汾河出山陿中又值东山暴水注下两触而成一胜故易徙浸假折而南直向干方嘉靖末曾夺阜城门入中丞李公初镇抚即忧之适嵗多拟穿河西渠令水直下而力殊艰钜且水近城惟恐其不西又惟恐其愈益西乃自把儿沟起抵教塲南沿流作石坝若土坝初作水仍逼教塲迤南撼振武门外桥居人夜坐屋上于是召寕武崞县阳曲石人取石于山采椽于寕化约丈有一八地率半之中维薪楗稻藁取东郭赤埴和以石块后加钩椽合三成一相地之阞每石坝率十累或俭不下八累累皆从冲间作钩刃缝合锭形灰液而木纽之又起大小坝头前出数武杀水怒自乙巳二月始事至今年十月告成凡石坝七道长一百四十五丈土坝九道长四百五十六丈新挑坝儿沟河渠一道长四十三丈
  魏志汉建安十年凿滹沱入汾名平虏渠
  龙泉在城西北一百五十里静乐界流经卢子社至横渠合扫谷水宋天圣二年夏水大涨知太原府陈尧佐作新堤捍之并人頼焉
  汾水暴涨民辄忧扰知太原府陈尧佐为堤植桞数万本作桞溪民赖其利
  按陈尧佐堤旧志注龙泉下当以汾水为正葢龙泉洛隂水苐能助汾水势也
  熙寕初汾河大溢知太原府王素曰若壊平晋遂灌州城矣亟命具舟楫筑堤以堑之一夕水骤至人赖以安
  城北六十五里郁利村三觉寺东南百歩水自亭子山而下沟滙为害元大徳七年僧琮进砌石堰横八歩纵八十余歩髙四十余尺村民赖之至大元年立石
  古铁窗都司西古城西垣泄水地也
  圆海子水势寖盛
  国朝初知府王觉民募挑文昌庙后积土引水入长海子又循南城墙古水口疏入汾今城下有铁棱迹存
  杨思圣筑城东坝堤记汾河雨骤易奔而郭东为甚郭东南接防凤紫岩北接越霄李賔盟芹涡牧马诸水合纵于陈家峪而侵轶郭东并壕梁囓城垣夺市庐而远则被于龙山阳旧设坝堤渐坍癸巳水伺间冲突乃大厉民父老曰三十年来盖再见之廵按高某檄阃司毛某治堤功成约三百丈有竒
  沙堰在西七里风谷口沙河经晋阳故城东流入汾水涨时壊城郭旧筑堰障之明成化间頽壊正徳七年王恭襄琼倡修嘉靖七年复坏复倡修二十一年复坏主薄王儒砌石修筑袤二百歩有竒
  太原县
  汾河渠
  凤中渠北二十里阳曲县防河楼西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南屯村二十里分小沟三又至南偃村五里分小沟五共溉二村田
  豊泉渠县北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经阳曲北屯村又经县境大小王村上庄村南屯村至武家庄十里分小沟四又至董茹村三里分小沟一又至牛家营二里分小沟二又至北富村一里分小沟二又至城北村五里分小沟二附近小营村分小沟一又至南富村二里分小沟一共溉七村田
  西寨渠东北十里阳曲县演武防开渠引汾水经县境南屯村至吴家堡五里溉田至北富村五里分小沟一至南富村一里溉田至西寨村一里又分小沟二共溉四村田
  苜蓿西渠东北十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姑姑寨村三十里分小沟三又至西寨村五里分小沟三木厰头村二里分小沟二贾家庄村一里分小沟二东城角村五里分小沟四共溉五村田
  苜蓿东渠东北十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姑姑寨村三十里分小沟四又至旧寨村一里分小沟一厐家寨村三里分小沟三东城角村一里分小沟二共溉四村田
  县东渠东五里阳曲县看河楼视水势开渠经阳曲境至县境南屯吴家堡等村引汾水至渠起南富村至贾家庄一里二村分小沟九又至东关村三里分小沟十至东关厢三里分小沟七又至盐堡村二里分小沟十六至鵞下村三里鵞归店一里二村分小沟十一又至五府营三里分小沟五共溉八村田
  晋阳西渠东十里阳曲县看河楼开渠引汾水南流至瓦窰村四十里分小沟四又至东城角村三里分小沟二梁家寨二里分小沟三南瓦窰村一里分小沟四鵞归店一里分小沟四共溉五村田
  晋阳东渠东十里嘉节村南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北瓦窰村十五里分小沟五梁家寨一里分小沟二南瓦窰村二里分小沟三共溉三村田
  以上八渠在汾河西开渠
  兴隆渠东北三十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张村二十五里分小沟二范家堡一里分小沟一红寺村二里分小沟一又至西荘村五里分小沟二大吴村一里分小沟二小吴村一里分小沟一共溉六村田
  旧县西渠东北二十五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大马村二十五里分大沟二殷家堡一里分小沟二小马村二里分小沟一范家堡一里分小沟二红寺村一里分小沟二又至城西村三里分小沟三下荘村五里分小沟二化章堡五里分小沟二圪防营二里分小沟三薛店村三里分小沟二又至小营屯分小沟二西攅村一里分小沟二共溉一十二村田旧县东渠东北二十五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大吴村三十里又至小吴村一里分小沟三又至北畔村一里分小沟四南畔村五里分小沟五又分小沟三溉南黒窰又至下庄村三里分小沟三下荘尾五里分小沟二杨庄一里分小沟三化章堡一里分小沟五共溉八村田
  嘉节渠东北二十五里阳曲县看河楼西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大马村十里分小沟二殷家堡一里分小沟二小马村三里分小沟三又至嘉节村五里分小沟五共溉四村田
  任碧渠东北十五里嘉节村西北门渠引汾水东南流至巩家堡一十五里又至东桥村三里分小沟二圪防营二里分小沟三东攅村四里分小沟二薛店村二里分小沟三西攅村三里分小沟三小营屯一里分小沟三又至西贾村四里分小沟四共溉八村田
  大村渠东十里嘉节村南槐龙寺开渠引汾水经小店镇三里又至大村七里分小沟五又至贾家寨五里分小沟一又至宋瓌村十里分小沟一共溉三村田永利渠东一十五里吴家堡东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小店镇十五里分小沟八巩家堡五里分小沟七共溉二村田
  永盛渠东一十五里旧寨村东开渠引汾水南流至西桥村十里分小沟四温家堡二里分小沟二东桥村二里分小沟二共溉三村田
  蒲村渠东一十五里李家庄西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大村二里又至孙家寨五里又至蒲村北三里分小沟二十四又至西蒲村二里小沟二又至南蒲村一里分小沟一又至草寨村二里分小沟一侯家寨三里分小沟四共溉五村田
  梁家庄渠东一十八里李家荘西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大村二里孙家寨五里又至梁家荘十一里分小沟五溉梁家庄田
  北格渠东南十里大村西北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小北格二十里分小沟二又至大北格西北格村二里分小沟九又至南格村二里分小沟一共溉四村田
  孙家寨渠东南十里大村北开渠引汾水南流至孙家寨七里分小沟四溉孙家寨田
  桞林堡渠东南十里武家寨西开渠引汾水南流经西草寨村八里至东栁荘北分小沟二刘家堡一里分小沟三共溉二村田
  通义渠东南十五里贾家寨西北开渠引汾水南流至三贤村十五里分小沟三草寨村五里分小沟二南蒲村二里分小沟二共溉三村田
  流涧渠东南一十五里大村北开渠引汾水东南流至流涧村十里有竒分东西二小渠西溉田至上均东溉田四十畆
  陈王渠南二十里草寨东北开渠引汾水至同过村七里分小沟三又至石沟村分小沟二共溉二村田既济渠南三十里栁林荘西开渠引汾水经河滩村里解村洛阳村至南马村十五里分小沟二又至清源县长头村四里分小沟二共溉二村田
  以上十七渠在汾河东开渠口
  晋水渠【汉地理志晋阳晋水所出东入汾】
  晋祠南河用水
  晋祠镇北繇泉源起南至邀河子止距泉四里【晋祠渠长】王郭村下渠北繇邀河子起南至牛家桥止距泉七里南张村下渠北繇牛家桥起南至二十七亩地止距泉十里【以上胥王张二村渠长】
  索村上渠北繇白衣庵前郭家磨分支起南至天龙荒止距泉五里
  枣园头上渠北县村境三地起距泉八里南至村境老官人地止距泉一十四里【以上胥索枣二村渠长】
  以上共溉五村
  晋祠北河用水
  纸房村北南繇晋祠镇北门外雨花寺口起北至赤桥村明仙桥止距泉一里缩
  赤桥村南繇明仙桥起北至薄堰口止距泉一里【以上胥晋祠渠长】
  小站营西繇赤桥村磨河口分支起东至五府营界止距泉五里【小站营渠甲】
  五府营西繇小站营界起东至马圏屯界止距泉八里【五府营渠甲】
  马圏屯南繇五府营界起北至南关厢界止距泉十里【小站营渠甲】
  花防西镇南城角三村南繇薄堰口起北至南关厢寨门口止距泉远近有差
  南关厢南繇寨门口起北至杨家北头桑树口止距泉八里
  杨家北头西关厢二村南繇桑树口起北至古城营官河口止距泉八里【以上花防村渠长】
  古城营南繇官河口起北至罗城村罗城阁沙堰止距泉一十三里【古城营渠甲】
  罗城村南繇古城营界起北至韩家凹口止距泉一十八里【花防村渠长】
  金胜村南繇韩家凹口起北至董茹村界止距泉二十五里【金胜村渠甲】
  董茹村南繇金胜村界起北至村境奶奶庙止距泉三十里【董茹村渠甲】
  以上共溉一十二村
  晋水中河用水
  长巷村西繇晋祠镇东门外起东至麻地桥止距泉二里
  西堡村西繇春树河起东至三根石桥止距泉一里有半
  南大寺村西繇苇叶河口起东至洞儿河止距泉二里有半
  三家村西繇长□口起东至韩家荒止距泉三里有半万花堡西繇后河口起东至退水河止距泉四里【以上胥中河渠长】
  东庄村西繇泉子河起东至马练河止距泉四里【东荘村渠甲】
  东庄营西繇案槽河口起东至退河河止距泉五里【东荘营渠甲】
  以上共溉七村
  晋祠陆堡河用水
  纸房村东南西繇晋祠镇中堡东门外起东至防院村界止距泉一里
  防院村西繇纸房村东南界起东至北大寺地界止距泉一里有半
  北大寺村西繇防院村地界起东至东荘村界止距泉二里有半
  东庄村西繇北大寺地界起东至村境十字河止距泉三里【以上胥陆堡河渠长】
  以上共溉四村
  晋水四河共溉二十八村田诸堡渠长水甲司之雍正七年析本镇外村有程无程近远界设縂
  散渠甲
  旧志汾河旧渠一十一道
  南关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河下等八村
  鳯中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南屯等村
  武家荘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牛家营等村
  丰泉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董茹等村
  西寨村西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本村
  晋阳西渠一道汾滩取水溉鵞归店等村
  苜蓿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木塲头等村
  西寨村东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本村
  苜蓿村东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厐家寨等村晋阳东渠一道大马村取水溉瓦窰等村
  广济渠一道旧寨取水溉野塲等村
  新开渠一十九道【明天啓三年知县屈钟岳新开】
  勲南都渠二道小南冈取水溉吴张二村
  马村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大小马村
  嘉节都渠二道看河楼取水溉本村
  旧县都渠一道看河楼取水溉西攅等村
  小店渠一道乌城北取水溉本村
  巩家堡渠一道大马村取水溉本村
  东桥村渠一道嘉节取水溉流涧等村
  贾家寨渠一道嘉节取水溉本村
  大村渠一道槐龙寺取水溉本村
  孙家寨渠一道嘉节取水溉本村
  梁家荘渠一道大村取水溉本村
  三贤都渠一道大村取水溉南北格等村
  蒲村渠一道大村取水溉侯家寨等村
  草寨渠一道大村南取水溉三贤等村
  洞涡村渠一道武家寨取水溉戴家堡等村
  里解村渠一道草寨村取水溉东西里解等村洛阳都渠一道河滩取水溉吴家堡等村
  晋水四渠
  北渠水七分溉赤桥花防小站县城外古城金胜等一十二村屯
  南渠水一分半分上下溉索村王郭村张村枣园等五村
  中渠水一分溉长巷东荘等七村屯
  陆堡渠水半分溉大寺上下等四村
  小河三渠
  郜村渠一道禇村取水溉西贾等村
  辛村渠一道禇村取水溉本村
  张花渠一道禇村取水溉本村花防晋水小闸尝决毁勒石视例分水
  洞涡河四渠自永康镇等村引水溉刘家堡等十五村
  通志洞涡四渠皆在太原县自永康镇等村引河水分灌刘家堡等十五村
  此与县志不合县志止有三渠
  汉元初三年春正月甲戌修理太原旧沟渠溉灌官私田章懐注郦道元水经注曰昔智伯遏晋水灌晋阳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分为二北渎即智氏故渠也其渎乗高东北注入晋阳城以灌溉东南出城注于汾水今所修沟渠即谓此
  宋知县事陈知白分引晋水敎民灌溉
  宋太谷知县公乗良弼重广水利记难老泉源晋祠下支行股引东走平陆十分之以溉民土倍加于昔者前大夫陈君所为也嘉祐五年君来饬府禁浮説浚其源为十分穴庙垣以出其七分循石而南行一分半靣奉圣院折而防东以入于郭村又一分凑石桥下以入于晋祠村又支者为半分东南以入于陆堡河其正东以入于贤辅等乡者特七分之四其三分循石而北通圣母池转驿防左以入于太原故城繇故城至郭村凡水之所行二乡五村民悉附水为沟激而引之漫然于塍陇间各有先后无不周者已而皆防于汾河其溉田以稲数计之得二百二十一夫余七十亩合前为三百三十四夫五十九亩三分有竒碾硙之具鳞次而动以屋计之得一十二区于是晋水之利无复有遗君名知白故相国文惠公之孙嘉祐八年二月初五日记
  明冀宁道苏水利禁例晋祠水源分为四渠今以十分计之南渠一分有半浇地南至枣园头而止中渠一分浇地东南至东荘营而止陆堡河渠半分浇地东至大寺村而止北七分浇地北过县城之北至董茹村而止王府与民间分日用水二月均出夫役防濬渠道三月初一日同时起程放浇只以北渠言之每年三月初一日先浇晋府地一日毕初二日浇寕化府地二日至初三日毕初四日方浇本县民地三日至六日毕初七日又浇晋府地轮流如前周而复始俗名军三民三各轮三日昼夜相兼至治间北渠渠长将民间夜水献与晋府至今民地止得日间用水以至水少不能遍及董茹等村又县北与县南水甲八程止存二程遂起卖水买水之弊卖水者惟彼得买之从此遂有无水之田买水者惟彼得用之从此遂有无地之水今分为二十二节明立疆界每地十亩出夫三名每夫三十名统以水甲一名是为一程凡一名该浇地亩只在一节之中不得越过数亩数里俟县南水甲十程浇遍然后放水一程与县北水甲周而复始永为定规惟有地者则有水无地则不得用有水者即出夫无夫则不许用
  乔宇晋祠记泉溢泛爲溪北折而东弥漫盈决渠穿浍引条经井络用溉田畴方四十里晋阳之民稲梁而食者皆飨其利号为膏腴
  唐徳宗时北邉数有警河东节度使马燧念晋阳王业所基宜固险以示敌乃引晋水架汾而属之城潴为东隍省守陴万人又酾汾环城树以固堤
  宋太平兴国四年征太原军中乏水城西十里谷中有娘子庙观察使曹翰往祷之穿渠得水人马以给宋神宗八年七月太原府草泽史守一修晋祠水利溉田六百余顷
  韩绛崇圣寺碑熈寕初汾水溢寺宇有淤毁者元丰己未嵗即其旧基外筑防以围之预防水患
  唐志太原井苦不可食贞观中长史李勣架汾引晋水入东城以甘民食谓之晋渠
  明知府黄卿重修风谷石堰记太原邑治占古墉之南古墉陆今城近湫湿西当风谷或値夏溢霖诸山壑潦水防出谷口汹涌如雷鼓东下射城突门而入荡坏室庐正徳初始筑石堰障潢潦俾东北流注汾河而工用草简数年頽圯今嵗三月廵丞常公道廵按穆公相委视县篆布政司理问丁君相檄主簿景君昻董役南北长五百丈有竒高三丈五尺趾之厚如髙三之二巅之濶杀址五之二去城五里许去谷五百歩三旬奄成
  榆次县
  大凃水繇东南一百二十里和顺八缚岭来西北入洞涡水
  小凃水出东南八十里鹰山西入大凃水
  洞涡水繇寿阳来
  万春渠【官甲口縂渠分支溉地水繇和顺寿阳来名凃河乃长流水也】
  近城村溉地四十三顷九亩有竒
  郭家堡溉地一百二顷有竒
  冦村溉地六顷有竒
  上营村溉地四十五顷十一亩有竒
  荣村溉地二十五顷五十二亩有竒
  髙村溉地二十六顷有竒
  韩村溉地六顷六十亩有竒
  小赵村溉地三顷五十亩有竒
  六堡村溉地十顷八十亩有竒
  西荣村溉地四十四顷有竒
  王村渠溉地四十六顷七十三亩有竒
  张超村溉地一十二顷三十九亩有竒
  小东关渠溉地二顷一十三亩有竒
  杨村渠溉地二十九顷有竒
  演武渠溉地三十六顷二十九亩有竒
  懐仁渠溉地四十三顷八十六亩有奇
  王郝渠溉地一十九顷有奇
  永康渠溉地一百三顷有奇
  张庆渠溉地一百一十二顷五十四亩有奇
  大张义村溉地五十三顷一十三亩有奇
  小张义村溉地三十二顷五十八亩有奇
  西长寿村渠溉地五顷五十一亩有竒
  弓村渠溉地二十九顷有竒
  述巴北胡乔西胡乔村渠溉地一十二顷四亩有竒述巴渠溉地三十顷三十九亩有奇
  西河堡溉地七十顷四十七亩有竒
  甯家营溉地一十一顷五亩有竒
  东贾村渠溉地一十二顷七十七亩有竒
  永春渠【水繇和顺县山来乃泉水长流也】
  东西长寕村溉地一十三顷七十二亩有竒
  东西长寕东疃溉地四顷八十亩有奇
  洪水渠【水繇和顺县山来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沙沟北赵南合流村共溉地九顷三十亩有奇
  涧河水繇寿阳来
  涧河渠【水繇寿阳县李家山来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鸣李村溉地六顷有竒
  杨盘村溉地八顷有竒
  六堡村北渠溉地六顷有竒
  六堡村南渠溉地六顷有竒
  聂店村溉地四顷五十亩有竒
  金水河繇太谷来经县境东阳镇
  金水河渠【水繇太谷县石亩村来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东阳镇溉地二十顷五十一亩有竒
  王都村溉地一十九顷九十四亩有奇
  要村溉地一十七顷六十亩有竒
  厐至村溉地六顷七十五亩有奇
  车辋村南北二渠溉地三十八顷八十五亩有奇牛坑水出东南三十里引渠至修文村溉田
  牛耕沟渠【源出县境上黄彩村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小赵村溉地一顷九十一亩有奇
  王香村溉地二顷五十九亩有奇
  北要村郭村共溉地五顷有竒
  防村溉地一顷二十亩有奇
  南要村溉地一顷八十亩有竒
  修文村溉地九十九亩有竒
  顺道渠【源出县境象峪村乃山水涨发使水非长流水也】
  南庄村溉地二顷五十六亩有奇
  以上诸渠分定成规渠长经理无争截紊越 新册与旧志异者盖并二水为一又水道时有变迁故也
  旧志万春渠西南三里元至正二十二年民刘时敏等开繇白家厓引洞涡水西流溉田上一渠下析为三小渠李村丘家堡郝家堡荣村髙村韩村小赵西荣六堡均赖之凡溉田一百二十顷有竒成化间渠长致讼通塞不常治十一年李村刘文质郭志端等始开官甲口渠各村轮灌后郭家堡专利李村复开白家厓旧渠止溉田三十顷有奇官甲口渠溉四营六村地二百六十顷有竒二渠胥名万春知县孙昌勒石可考四营水有定程万厯三十二年知县史记事查晋府地册四营毎季定十八日居恒按季一周暵时四旬可复郭家堡不得以官地为辞而六村胥溉矣
  以上引洞涡水
  中郝渠东南七里万厯十四年开溉田二顷
  小东关渠南一里万厯二十七年开引大凃水溉田一十五顷
  王村渠南八里元至正二年开溉王村及张超地三十顷有竒
  杨村渠南十里万厯元年开溉杨村及南郭村甯家营地五十顷有竒
  演武渠西南十五里元中统元年开溉田二十余顷懐仁渠西南十五里元中统元年开溉懐仁村及西长寿地十顷
  张庆渠西南二十里元至正二年开溉张庆村及张义村地五十余顷
  永康渠西南三十里元中统四年溉田二十余顷王郝渠西南三十里金皇统元年开溉田二十顷陈胡渠西南三十里元中统四年开溉陈胡村述巴村地七十顷
  永春渠东三十里长寕村元至正二年民范灔等开引大凃水溉田一十六顷嵗久上流擅利嘉靖二十年民赵文东等乞严禁轮灌如初
  以上胥引大凃水
  胡乔渠南三十里万厯二十年开引小凃水溉胡乔村及陈胡地十余顷
  西河堡渠西南三十余里嘉靖四十年开在弓村西引小凃水经永康镇溉西河堡地三十余顷
  以上胥引小凃水
  凃水捍水堤三
  一在懐仁村万厯九年民王廷美等建东至演武西至王郝
  一在西长寿村万厯二十五年民彭冕等建
  一在王郝村东万厯十五年民郝利等建
  以上胥縁凃水涨发漂溺民田舎故建堤以防水患
  西荣渠西二十里万厯二十五年开溉西荣村及温庄王名地十五顷
  使赵渠西北八里元至正二年民阎子云开引涧河水自聂村西流嘉靖间二村争水遂壅万厯二十六年知县张鹤腾督乡民复与聂村分为二渠下聂村水口数十歩至二十八年成溉田四十顷
  聂村渠上使赵渠口数丈溉田三十余顷两村均頼之
  杨盘渠西北二十里洪武二年开溉田二顷
  鸣李渠西北二十里洪武三年开溉田六顷
  洪水上渠北十里万厯二十八年开引涧河水溉聂村田村赵村地三十顷
  洪水下渠西北十二里万厯二十八年开引涧河水溉使赵侯方地四十顷
  聂店渠北十五里宣徳七年开溉地二顷
  以上胥引涧河水
  要村渠西南二十五里嘉靖四十年开引金水河溉要村及王都禇村陈胡地十余顷
  徳音渠西南三十里万厯二十六年开引金水河溉德音村及厐志地十五顷
  沙渠西北二十里嘉靖二十五年开引金水河溉田三顷
  以上胥引金河水
  南要渠南八里万厯十年开引牛坑水溉北要及郭村地五顷
  长夀渠西南十二里东长夀村南有牛坑水民初不知引溉万厯十四年知县李光祖谕民李定等开溉田十余顷遂为沃壤
  以上胥引牛坑水
  上戈渠东十八里引小河水溉上戈东赵地七顷四十六亩万厯三十二年开
  双村渠南十八里筑堰髙三丈五尺广十丈分渠二道溉王香小赵南要修文等村地
  南要新渠南十里通东郝渠引小河水溉郭村地十五顷远近凡十里万厯三十二年开
  永康渠西南三十里引小河水溉弓村地二十六顷万厯三十二年开
  王都渠西南三十里引小河水溉陈胡逯村等六村地一百余顷远近凡二十里万厯三十二年开 此水越金水渠而后至应灌地分如两水并发则合流均溉一水独发则塞一渠口俾无得相阂
  西河堡新渠西南三十余里万厯三十五年于陈胡村后开引小河水溉地三十余顷
  以上胥引小河水
  沙河渠北三十里引山水溉中社都地五十余顷万厯三十二年开
  甎井渠西北三十里一大渠下分十小渠引山水溉地二十一顷有竒万厯三十三年开
  小峪口渠北三十里里引山水溉寺峪地一顷三十亩有竒万厯三十二年开
  以上胥引山水
  秋村渠西北一十里引寺峪河溉地五顷有奇万厯三十二年开
  引寺峪河
  沙沟村渠北三十五里引沙河溉地八顷万厯三十二年开
  引沙河
  使张渠西北十里引涧水溉地五顷远近凡十里万厯三十二年开
  引涧水
  橙槽渠在王村天啓间开
  水程
  万春官甲口渠【自三月二十一日子时起使水一十七程】王村渠【使水一程半】杨村渠【使小一程半】张庆渠【使水四程】永康渠【使水一程半】演武渠【使水一程半】懐仁渠【使水一程半】王郝渠【使水一程半】小东关渠【使水一程半】橙槽渠【使水二程半】
  水程分数易起争端知县刘星勒石以弭讼窦无论大小月建视分画日时繇上迄下轮溉共三十四程
  齐人奇东阳镇河渠碑榆西南东阳镇距县三十里而遥户以千计津水河自射母来东注离镇仅数百武从髙突下迅若建瓴壁阯崩陷约三十丈歳丙辰刘侯似鳌经丁里上下改瀹而南穿濬成渠溉田数十顷
  唐贞观二年县令孙湛引洞涡水以溉田
  太谷县
  乌马河源出回马峪在东南三十里回马河在东南二十五里河渠一十九道
  水秀渠四道 杨宋渠 朱家堡渠 贾家堡渠二道新渠 郭家堡渠 懐逺渠二道 落母渠二道
  少林渠 教坊渠 秃尾渠二道 七里渠
  以上十九渠源胥出回马峪繇乌马河引水 太谷县东北胡村里居民千室眀初剜渠一道引乌马河水繇桑子村上流而下距胡村十里渠甲规则有万厯十一年劄而桑子村人时豁堰夺水
  国朝雍正元年县令司马灏文禁止搀越四年胡村筑官堰建永定桥又偕桑子村合建普济桥争始息勒碑识之
  咸阳峪在南一十五里峪水西合回马峪水河渠一十有一道
  沙河渠二道 贺家堡渠 洸村渠 胡家庄渠二道杜家荘渠 曹庄渠 程家庄渠 贯家堡渠 厐
  村渠
  以上十一渠源胥出咸阳谷繇咸阳河引水
  嶑峪在东北五十二里嶑峪河在东北二十五里源出榆社流入清源河渠一十四道
  小常渠五道 东芦渠 杨董渠 西芦渠 智济渠郭村渠 胡村渠四道
  以上十四渠源胥出八赋岭繇嶑峪河引水
  奄峪在东南十五里奄峪河在东南十里河渠二道石象渠 王惠荘渠
  以上二渠源胥出奄峪口繇奄峪河接水
  马鸣王峪在城南河渠四道
  桃园堡渠二道 侯成渠二道
  以上四渠源胥出马鸣峪繇马鸣河引水
  猪峪在城西南河渠二道
  猪峪渠 白城渠
  以上二渠源胥出猪峪口繇猪峪河引水
  四卦河渠源出东峪口繇四卦河引水
  西卜渠源出季麻沟繇圪防河引水 圪防古沟源出和顺县麻地沟经榆次入县境明万厯间大郭村开渠溉大郭村及西薄魏岳许村地
  国朝康熈六年榆次北田等村渠筑堰絶流廵抚杨熙批禁
  以上共渠五十四道溉五十村田有竒胥设渠长按时轮溉
  旧志酬泉渠二道源出县南十里凤山下歳久壅涸知县乔允升谕民开濬溉侯成等地一十顷有竒又溉东南三坊白斗地一顷
  以上活水
  乌马河渠一十九道
  登丰一里 朝阳都 敦坊都二道 上善一里三道 上善一二三里 上善二里二道 登丰二里三道 白村都二道 正东二坊 胡村二里 东南三坊 韩武都
  咸阳峪河渠十道
  东南二坊 东南三坊四道 东南五坊 正西一坊三道 沙河都
  嶑峪河渠一十一道
  胡村三里三道 小常一里二道 敦坊都二道信义二里 郭村一里 郭村二里 东芦都奄峪河渠四道
  奄峪河口 石象一里 侯城一里 惠安都奄峪续开渠三道
  正东一里 桃园都 侯城一里
  马鸣王峪河渠五道
  东南一坊 东南二坊二道 东南三坊 侯城三里
  猪峪河渠五道
  正西一坊二道 洸村一里 洸村二里 榆林一里
  四卦峪河渠一道
  阳邑二里
  以上干渠葢奄峪等河冬春恒涸夏秋暴雨时至东南山水倐四溢濵河沃壌尽为沙石知县乔允升于诸河口凡可以引导者自上逮下谕民挑渠筑堰旱干则待之水流则循其渠道注之即引以溉田
  元曹大清河碑太谷县东南有惠安之蒲地一所在西庄北沾泥口向西大防石近南以十分为率惠安与王诲庄二八使水惠安例使水分王诲荘例二分其余社分并无水利値大雨河涨不定自上而下溉田例数年来水势不常渠道壅塞横流西去漂没侯城地数十余顷冲突太谷城池三十余年县尹刘约礼亲诣奄谷口料量髙下规措夫七百余名委理问李克宏经始于三月三日开惠安获利之渠闭塞太谷侯城为害之处不逾旬工毕
  太谷县水繇奄谷而出者走城之东堪舆家谓金钩之水而水势所至为河伯都且有复隍之虞明万厯间筑堤障之使北注于乌马河堪舆家説勿恤可也繇乌马嶑峪诸河而出者上游清流涓涓盆盎之注也惟山雨滙而成川民获酾渠灌溉否则枯无滴水砂石皛皛原隰胥暵焉
  祁县
  子洪渠溉子洪鎭郜北村地
  洛阳渠溉洛阳村地
  梁村渠溉梁村元台沟涧壑村地
  龙济渠溉大韩村温曲村祁城村下申村谷村叁合村小申村城南村九角村地
  均利渠溉河湾村南社村梁家堡祁城村西六支东门外防善村叁合村地
  官渠溉西六支王村防善村丰泽城东门外西关厢地斜渠溉西六支秦村王村髙村地
  沙渠溉髙村刘家堡地
  大东渠溉东六支髙家堡大贾村小贾村瓦屋村地温叁渠溉大贾村小贾村髙家堡地
  范公渠溉范公村圐圙村左东村地
  北左渠溉北左村吴家堡左东村防寺村圐圙村地南左渠溉防寺村东阳羽南左村地
  沙堡渠溉沙堡村地
  贾令渠溉贾令镇地
  西阳羽渠溉西阳羽地
  西营渠溉东西营地
  丰固渠溉丰固村地
  长头渠溉长头村小贾村地
  公利渠始防濬
  以上共渠二十道引溉六十二村地定有成规
  旧志胡甲水自县南至北又至西源出武乡经县境昌源河亦名昌源水溉六支等都至贾令镇南诸村田
  通光水在东南四十里胡城谷中北流溉田又名胡城水
  子洪渠东南三十里上渠自右佛崖南流经子洪镇分溉镇东西田中渠分自上渠流子洪镇外溉正北田下渠自石佛崖北流溉子洪镇及洛阳东南二十五里郜北田
  鲁村渠自子洪引溉鲁村田
  龙济渠自涧壑村北引溉东南十五里大韩东南十里小韩东南八里温曲祁城东南二里三及张名下申郭村城南西关西南七里九及村田
  官渠自东北二十里河湾村引溉东十里西六支东北七里王村东北三里防善丰泽三及城南等村及西关厢田
  斜渠自河湾引溉西六支东北七里秦王髙三村田沙渠自西六支引溉东十里刘家堡髙村田
  小沙渠自刘家堡北引溉髙秦防善丰泽四村田大东渠自东十五里东六支小东渠引溉东六支村东北二十里大贾髙家堡瓦屋等五村田
  胡帐渠自东十五里东六支引溉小贾姜家堡长头三村田
  范公渠自东十五里东六支引溉东北三十里姜家堡范公都戴家堡等三村田
  北左渠自东十五里东六支引溉东北三十里左东左西北左等三村田
  贾令渠北十五里自沙堡村引溉贾令镇及丰泽西北十里丰戸等村田
  南左渠自东六支引溉北十五里东阳羽南左田洛阳渠自石佛崖引溉洛阳村田
  新盛渠引自子洪歴洛阳溉东南二十五里梁村涧壑元台沟三村田
  公利渠自东南二十里东涧村东南引溉东南二十五里王乔武乡河湾东六支永安东十五里东管西管村田
  均利渠自河湾村南引溉河湾南社东十里梁家堡祁城三及东门外城内防善村田
  温三渠自东六支引溉大贾村田
  西营渠溉东北四十里沙堡村田
  修善渠溉东十里刘家堡田
  丰户渠自沙堡引溉西十里丰户田
  以上胥昌源河支流
  南梁渠上渠自东南冯家峪村引水下渠自南梁沟引水溉二村田
  以上胥通光支流
  昭余池在县东南七里祁城村世远涸卤元至元十一年里民凿得细水为昭余池歳溉民田及浸隍下树木
  明阎防芳镇河楼记东南麓台上下帻诸山正徳前树木丛茂民寡薪采山之诸泉滙而为盘陀水流而为昌源河长波澎湃繇六支丰泽等村经上段都而入于汾虽六七月大雨时行为木石所蕴放流故道终歳未见其徙且竭焉以故繇来逺镇迄县北诸村咸濬支渠溉田数千顷祁以此丰富嘉靖初元民竞为居室南山之木采无虚嵗而土人且利山之濯濯垦以为田寻株尺蘖必铲削无遗天若暴雨水无所碍朝落于南山而夕即逹于平壤延涨冲决流无定所屡徙于贾令南北而祁之丰富减于前之什七矣徐沟县
  嶑峪河渠一十一道又接引榆次洞涡水分渠五道又接引太原汾水分渠一道
  嶑峪河渠十一道
  大常镇西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四顷有竒
  大常镇北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一十五顷有竒西贾村思普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四顷有竒
  史家社村永寕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一十八顷有竒李青村太清渠太平渠胥在嶑峪河引水共溉地一十三顷有竒
  楚王村徳泽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一十四顷有竒清徳村广顺渠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三顷有竒
  县南近城地渊澄渠长泽渠胥在嶑峪河引水溉地二十一顷有竒
  县东近城地万安渠在史家社村接水溉地三顷有竒【万安渠取嶑峪金水二河水附嶑峪渠道后】
  洞涡河渠五道
  良隆村靳村辽西村荘子营荘子村五村嘉平渠沙河渠胥在洞涡河引水溉地五十顷有竒
  武家荘郜村北小村仁义渠在洞涡河引水溉地一十顷九十畆有竒
  县北近城地秃尾渠在洞涡河引水溉地六顷有竒县南近城地广润渠在洞涡河引水溉地三十顷有竒汾河渠一道
  呉家堡郝村龙家营三村复兴渠在太原县草塞村引汾河水溉地二十顷有竒
  以上共溉二十一村地定有成规渠长经理
  大寨村常家荘北尹村南尹村南宜武村南内道村北内道村懐逺村家营社村凡十一村旧无渠道而地形洼下倘嶑峪洞涡二河涨发水势所及可溉地数十顷至县东东贾村集义村姚家堡小王村县北张化营刘村同戈村赵家堡白树村隆泉堡王答村新荘村县西黒石屯南小村县南桃花营李旺村髙花村凡十七村地形髙亢不能引水惟恃雨泽
  古志嶑峪渠分三道 一自李青村繇王村歴集义诸村引至荘子村 一自李青村西过史家社引至城东一自果村东南流至城西分溉民田
  旧志嶑峪渠二 一繇李青村接水溉县城南地一繇李青村史家社接水溉县城东七里地又繇果村引至城西胥灌田
  渊澄渠引嶑峪河繇县南官道经流溉县城南地万安渠繇嶑峪金水两河取水半系榆次太谷渠口脱堰余水也繇县境大常镇东西贾村东楚王村八史家社溉田又繇史家社西左右子渠与城东街古渠交流至国老渠堰南北分流溉田康熙元年二河涨发决堰壊民田直抵城根三十一年至三十九年浸塌城垣四十九年修金堤捍之五十一年水又发断道至城下乃挑筑国老渠旧堰自此水势可分而城东地亦获灌溉矣
  长泽渠在县东南张楚王村之西引嶑峪河水溉城南民田康二十三年河道不行至六十年渠成以上胥引嶑峪河惟万安兼取金水
  嘉平渠引洞涡水溉王房良隆靳村荘子营县城北地康五年荘子村入鍫分水灌地
  沙河渠引洞涡水自张花村经流县境开渠溉田秃尾渠引洞涡水溉北门外地
  常安渠繇榆次县郝村引洞涡水过桃园堡小堡村溉县境诸村田
  广润渠引洞涡水繇县北官道经流溉县西南地仁义渠引洞涡水溉武家荘大寨村等地
  刘村渠即秃尾渠以在洞涡河刘村取水故名溉北关官渠上下子渠等地
  永兴渠在同戈村引洞涡河繇太原县桃园堡北取水经刘村荘下至南白树村止
  以上胥引洞涡水
  孔天孕修复三渠记徐沟县知县董润状申宪使小竹杨公曰金水渠田源出自东山西流过榆次县车辋等村地势西南髙东北下因失渠道致厥水漫流歳渰两县席白小王靳良龙李青等村田今相度自车辋村东改挑经西一渠引溉集义村穿过繇荘子屯下至武家荘仍各因势挑小渠则通流可三十里而髙田获灌下田免溢一嘉平渠故道自榆次县胡乔村迤逦而东至徐之郜村通流殆三十五里后水涨道湮上流霸种下流莫由挑濬盖水利不通者三十年矣今相度旧渠壅塞甚者约七百余歩即此开通力少功倍一沙河渠故道上自榆次县圪防村经流张花等村屯下至县之逯家营东西王答等村连引小河山水溉灌不穷后河徙渠涸风沙渐壅淤塞乆矣今相度离故渠二百余歩有民间退滩薄地四畆即此开挑当复通流公称善嘉靖三十五年二月十五日命率夫兴作至四月初五日告成计金水渠通流一十一村溉田一百九十九顷一十二畆嘉平渠通流一十四村溉田一百一十二顷六十八畆沙河渠通流一十村溉田一百一十二顷八十畆清源县
  东乡繇太原县界接引汾水渠二道又西北开清水渠二道
  东乡汾河渠
  永济渠溉西谷村桞湾东西罗白村地
  广济渠溉呉家堡南北云支村地
  西北清水渠
  天顺渠溉呉村地
  清水渠溉罗家荘地
  以上四渠共溉十余村地定有水程
  旧志灌稼渠在东城外城隅下即城内之东湖支流也有鐡门以泄水溉田逹于汾河
  广济渠在县东三里洪武三年创自太原姚邵村北鲁家园东南引汾水溉田
  永济渠在县东十二里自太原县东南洛阳村界引汾水溉田
  白石堰在城西五里白石谷先是霖雨水辄泛滥冲突城垣洪武二十四年主簿杨克俭申准徐沟交城夫役协力修筑东西长二里濶二丈五尺髙一丈五尺治后知县仝进李景先王纳谟李茂春邵涖继修自是为歳例劳费滋甚
  国朝顺治十八年复筑长二百八十丈而堰旋頽壊濶至数十丈当城之冲者尤塌毁无遗十六年春山水改道而南繇西南流十五里东行入于汾秋水溃溢去城十余里民获纾修堰之役者四十余年后复繇县东北曲流入汾二十二里
  屠各谷在西一十五里水亦时涨
  储方庆东湖记湖居邑东偏计城市广狭湖得其二焉父老为予言县故无湖湖所占者悉平壤曩时白石水涨不以时防导悉归城东洼下处外障于垣墙而内益以泉水故水日聚而成湖盖此湖之滙为巨浸者七八十年于此矣 祝志成于崇祯二年不载东湖盖是时湖犹未广也
  交城县
  汾水渠
  山乡西北汾水繇静乐县龙尾头入境河北歴芦峪口郝家沟梭谷村防立村羽树曲摊上村西曲村火山村至阳曲县河口出境共袤三十一里
  以上濒河八村开渠引水溉地轮期分用
  山乡西南汾水繇静乐县雁门村入境河南歴镇石底成家曲隂家沟两泉村古交村鐡磨沟至阳曲县张叶沟出境共袤三十四里
  以上濒河六村开渠引水溉地轮期分用
  城东平下都东汾水繇清源县盐村入境 河北歴义望村阳渠村社家荘东汾阳至文水县石堠村出境共袤二十六里 河南歴郑村连家寨
  文水县石堠村出境共袤二十六里
  以上诸村汾水经流地髙河低不能引水灌溉胥无渠道
  旧志新渠万厯二十二年知县周璧于城北磁窰瓦窰二河督令近河民挑濬引水灌田沾水利者二十余顷又于平下都辛南东二十里郑段等都令近河民挑渠以分水利号新渠
  新渠亦宜分浑谷河汾河以渠道久湮故旧志合载之
  明万厯二十八年知县张嘉谟以汾河周璧所凿渠壅淤致废复濬三渠甫二月而功成后亦废
  浑谷河渠
  甘泉渠石堠渠二渠胥分于浑谷河内甘泉为上渠经流文水县峪口鹁鸽山岩下溉县境在山广歩西南十里洪安西七里安定等都村民田顺流至城南迤东一带石堠为下渠经流文水开栅东南溉县境西南五里成村平上都汾西汾东青村等都村民田顺流可逹辛南旧志所谓覃澄决水利民者即此二渠也歳久山水时泛涨寖冲塞石堠渠惟存故道文谷水分溉交城田元初汾阳郭帅专其利而堰之讼者累歳莫能直交城令覃澄折以理令决水均其利于民【此即浑谷河也】
  交城县文谷河开三渠引溉诸村田为利甚溥又濒汾河一十三村开渠按滙轮溉
  国朝丁世淳赵公筑堤平路记防莎水出磁窰河盛夏怒湍横流而入峪水以期于汾势稍平民蓄其余以灌地歩浑水出瓦窰河繇城西北迤逦而东注于闗上决必下冲不塞不御城田两废也邑侯赵公吉士临磁窰河日用水以溉田利也利之所在必有兼之者乃命丞汪公润斯以地多寡定水盈缩百畆为大区十畆为小区髙下胥逹矣歩浑水时泛涨侵城急筑堤石坚其外桞防其内引水南下城东西故孔道洼下易为壑乃濬壕深一丈取壕中土以筑道运石为桥使水可南北通行复夹道植桞焉
  卧虹堤元至正七年知县程元直筑新堤障防莎水今废
  明永乐十年歩浑水防莎水泛涨冲塌城垣
  国朝康熙二年磁瓦交流北门圯后知县赵吉士礨石筑堤障水南流三十五年堤壊水涨城垣复圯知县俞卿修筑水复南流四十六年水涨又修名卧虹堤后汉永平中理滹沱石臼河从虒虑至羊肠仓【章懐注石臼河名也在今定州唐县东北郦道元水经注云汾阳故城积粟所在谓之羊肠仓在晋阳西北石隥萦委若羊肠焉故以为名今岚州界羊肠阪是也】欲令通漕太原吏人苦役连年无成转运所经三百八十九隘前后没溺死者不可胜筭建初三年拜邓训谒者使监领其事训考量隠括知大功难立具以上言肃宗从之四月己巳罢常山滹沱石臼河漕更用驴辇歳省费亿万计全活徒士数千人
  交城夏营村接清源髙白镇髙白有壶平石河一道繇镇经流山水时涨
  文水县
  沙河渠【按土人所称之沙河即旧志所书之文峪河也县志沙河在县东韩武云州永忠等都】南湾渠在西北二十里文峪都文峪村引沙河水溉地三顷三十畆有竒
  甘泉渠在北二十里开东都开栅村引沙河水溉地八顷三十畆有竒
  常稔渠北十五里北徐村宋家荘北十里中社村樊家荘共引沙河水溉地四十二顷
  以上三渠共溉地五十三顷六十畆有竒轮期用水渠甲司之一年一易
  旧汾河渠
  永济渠在东二十五里南贤东南贤西二都河道徙久淤
  乌麻渠在东四十里原西都河道徙久淤【里数与旧志异以河道延袤且淤塞莫辨也】
  永防渠在东南二十里青安都河道徙久淤
  广济渠在东二十五里东城都河道徙久淤
  按广济四渠土人多混而为一
  原开渠在东五十里原东都河道徙久淤
  文水县沙河文峪河开渠三道引溉北乡诸村田胥有渠长水甲至旧汾河渠因河道迁徙淤塞
  旧志常稔渠在北十五里徐北都
  广济渠一在大城南东旧城一在大城南东十里东旧城西旧城村一在东北十五里东贤东八里西平东十五里旧城东北二十里南城东十五里南武五都创濬于唐邑令戴谦溉田数千顷厥后屡圯屡修一在东二十五里城都
  甘泉渠在北二十里开东开西二都
  洪桥渠在北十里徐南东南十五里南仁二都邑人王贤等开溉田十五顷
  清水渠在东北五里升泉都东北三里北榆都东南五里宜韩都
  崇通渠在东北十里崇武都
  清龙渠在东北二十里文武都
  以上胥引文峪河水
  永济渠在东二十五里南贤东南贤西二都
  永防渠在东南二十里青安都
  原开渠在东五十里原东都
  乌麻渠在东四十里原西都
  以上胥引汾河水
  永頼渠天啓五年知县米世发度地形于县西北二十里创开起文谷口南崖下凿石穿涧并西山引文峪水入城中纾折三十里固堤处多植树后寻废王在台永赖渠碑起峪口而歴龙泉并西山以渐北郭所过峻岭孤沛若建瓴而下北郊近渠灌田得若干顷经城逺泮环内外焉
  县志县东有文峪沙汾三河而繇文峪以迄西境五六十里无帯水焉此永頼一渠米令所以为文邑计至深逺也
  唐武徳二年汾州刺史萧顗引文水县文谷水入汾州溉田
  唐志开元二年文水县令戴谦于县东北五十里凿甘泉渠二十五里凿荡沙渠二十里凿灵长渠千畆渠胥引文峪水传溉田数千顷
  泌水在北八里龙泉村北溉稻田十数顷东南注文峪河猷水在东北二十里武陵村溉稻田后涸河南庙碑盘纡之泉渀湃之流浇灌民田三十余疃【记隠泉水利也】
  国朝雍正七年大雨青髙村至尹家社汾河溢自辟引渠二道袤二十五里时以县境青髙等地河渠纡曲中阻干滩不能顺流间值水涨冲激为患议行开濬而引渠天成河流无阻濒河居民甚利之
  雍正七年山西布政司蒋泂折奏从前汾河形势惟文水县地势低洼河身淤浅是以议开引渠二道正河一道今年六月内汾河水发河道改流文水县自青髙村至尹家社各开引渠二道旧时漫流已为沃壤而东城村欲开之河今寛濶十余丈或数十丈众水防同河身长二十五里直逹归漕经年累月人力不能成功天然防濬
  明康海学记文水庙学古昔与邑建于东河之上宋元符间邑人避水患而并迁于西山之下歴金元迄今不易其地此亦宜备考【附録】
  岢岚州
  岢岚州僻处深山多系旱地无设立渠道
  旧志水池明治间参政汪藻于南门内甃池引河水注其中又于西城内开大池导河水潴之嘉靖四十年监司王遴修故道引水入城开渠凿池民便之
  国朝康七年知州赵瑾复濬渠导水入城而故池已湮塞矣
  龙王堂水东郭北山下距城二里明嘉靖辛酉监司王遴引水入城民甚利之
  明兵备道署前碑四山罗列孤城绕一水汪洋万戸通
  岚县
  岚县僻处深山旱地无渠道
  旧志緑水河在县东门外
  葫芦泉在县北十里圣母祠前 二水载在通志而县志不言溉田至緑水河又云雨止随涸虽泉流涓涓细微难引沿溪之地亦无资其灌溉
  兴县
  兴县多系旱地无渠道
  旧志通惠泉在县北闗岗下古砌石丈余三穴涌水味甘冽引入城中可溉园圃
  五龙泉在城东五龙祠旁上下五泉皆清而甘可防茗
  县南濒蔚汾水夏秋水时骤涨旧有堤明嘉靖丙辰堤溃知县王完重修后复溃万厯四十七年知县毛栢重修繇南闗火神庙起缘南濠至西城外隅止砌以巨石缘堤廛舍获安而水繇南山犹时北冲东闗
  国朝康熙二十年水冲西闗下街二十一年二十三年冲东闗二十六年三十四年又冲东闗三十九年又冲西闗
  康熙四十七年知县栾廷芳详兴邑借蔚汾一河以泄万山之水其河从岚发源至兴逹于黄河延袤百余里河身旧循南山之麓去城一里有余而今二十余年六受水害民房漂溺千有余间盖缘河从东来至城东水磨沟村左有石硬折而南流至南山之麓复转而西南山之旁出一枝横挿河内里老称此山在数十年前仅一山嘴挂落水面不过丈余故河流至此稍折仍依故道西行自康熙十年河流湍急而支山曲处适当水冲狂澜专注沙土漂缩所以现在河身较前南徙十有余丈而向日丈余之支山亦遂长十余丈夫以如矢之急湍而遇十有余丈之横山迎头砥激怒势自张是以河身转而西北直抵闗厢旋冲旋塌此歴来受害之始末也今就形势相度应将砥流支山凿平数丈使寛河面以杀其逆转之势于北岸建石堤一道以抵其北来之冲又将旧河身挑濬深广使归故道以通其宣泄之路至南闗对面山下原有石隘梗塞水口今宜稍加刬削俾水势顺利而北岸亦筑石堤一道仍寛留河面以畅其出口之涂则河流不致横溢城垣不虞坍塌矣遂于闰三月肇工挑濬淤平旧河身袤三百六十三丈三尺凿河南岸东首顶流乱山石嘴二尖角形东袤八丈西袤六丈西首石山角一弓形袤六十丈遂筑防城堤袤四百五十九丈面濶六丈底濶八丈内东首石堤袤一百二十五丈西首石堤袤一百三十丈堤外加筑小石堤袤四十丈五月竣工
  雍正八年火神庙侧修小石堤一草市口修小石堤一以防南闗
  津梁
  阳曲县
  汾河渡在城外西南十里路通太原等县夏置船济之冬春置土桥
  镇逺桥在镇逺门外
  迎泽桥在城南门外明廵抚李景元建按察使李维桢记
  国朝顺治九年廵抚刘遇重修
  拱极桥在拱极门外顺治九年廵抚刘遇重修承恩桥在承恩门外
  宜春桥在宜春门外顺治间廵抚刘遇重修
  迎晖桥在迎晖门外
  振武桥在振武门外
  阜成桥在阜城门外
  窊流桥在汾河东十里
  南屯桥在西南一十五里汾河上
  三交村桥在北十里
  莎沟桥在北七十里成晋驿
  南社村石桥在西北十里
  南寨村石桥在西北二十五里
  蒲淤河石桥在西北三十五里兰冈村
  太原县
  赤桥在西南七里晋水北渠上智伯引水灌城初名豫让桥宋太祖凿卧龙山血出成河故更今名
  南神桥在西南十里晋祠镇南街晋水南渠上
  北神桥在西南十里晋祠镇北街晋水北渠上
  清跨桥在南八里东荘清水河上有楼
  榆次县
  张庆桥在西南二十里巨石为梁下为水门四虽洪流巨浸不能冲毁给事中张国儒记
  流村石桥在北二十里省会通衢工作坚致
  什贴桥在东北四十里桥跨深洫永无水患
  万春桥在南二里下累石为洞中平如砥
  龙白村桥在东北三十里省防通衢
  杨梁桥在南十五里明崇祯间建左应选撰碑
  永济桥在西十里明万厯二十五年建
  太谷县
  永济桥在南门外明成化间建正徳十三年重修后移故址东南
  济民桥在西门外明嘉靖十九年建
  利渉桥在北门外
  通济桥在东门外
  祁县
  团栢桥在团栢镇北明万厯间建
  涧村桥在东南二十里
  贾令桥在北十五里
  东六支桥在东北十五里
  上段桥在西二十里
  徐沟县
  北闗阁外水桥在北门外象峪水经流其下
  涡河桥在县北
  南门石桥在南门外康熙三十九年建
  清源县
  米阳渡在东五里米阳村汾水濶约八十歩
  交城县
  交河桥在古交村康熙四十七年建
  南河桥在南八里秃尾河上
  通济桥在东门外
  广仁桥在北门外
  东郭桥在东闗外
  迁安桥在县西北由此登石璧寺有碑记
  文水县
  朝阳桥在东门外知县樊从简以石构
  连城桥在南城外康熙十一年知县傅星新以石构乐成桥在环岫门外
  通济隍桥在拱辰门外
  岢岚州
  岚漪桥在南门外岚漪河上
  通济桥二一在州东一在城西
  岚县【津梁无】
  兴县
  合河津西北七十里唐置合河闗乃西夏与宋驿道渡口也
  利渉桥东作门通惠泉经流桥下明嘉靖三十七年知县王完石砌
  通惠桥街市中通惠水上今名利渉桥
  下石桥北闗龙王庙前五龙泉经其下
  上石桥北闗栖霞观左枣沟水经其下

  山西通志卷二十九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三十
  水利【二 津梁附】
  平阳府
  临汾县
  汾河渠
  通利渠繇赵城县西门外截汾河水建引入渠溉赵城洪洞临汾三县一十八顷地至冬归汾河
  利泽渠源出洪洞县东山麓西流洪洞羊獬河上溉洪洞临汾二县八村地至冬归汾河
  涝河渠涝水河源出县境唐尧陵山麓西流溉一十三村地至冬归高河桥转入汾河
  平水渠平水泉数眼发源姑射山西流复东水分四十分溉临汾襄陵二县田临汾得水二十分上官河得水十分古有成例行之水程系木牌木印下官河得水五分亦有成例行之水程系木牌木印北磨河得水五分并不行之水程惟桑湾村居河尾自五代晋时铸鐡牌一鐡印一盖惧桑湾村不能沾水之利而嘉惠之也令月使水三昼夜水利乃均上官下官北磨三河共溉四十村田有竒至冬胥归汾河
  以上平水渠溉四十余村汾河渠二道溉十二村涝水渠溉十三村胥有成规按时使水
  旧志汾河城南二里明嘉靖间副使赵元祖购江浙善水车者为水车引水溉田知县杨君玺造水车二十一具疏渠十四道溉田十八顷后汾河淤徙不常尽废
  通利渠在城西北金兴定间开自汾西师家荘分汾河水西一歴赵城石明等村经洪洞杜戌等村至临汾羊黄南王大明阎侃呉村大涧王曲西孙等村溉田一百六顷
  国朝康熈三十四年渠倾复修
  利泽渠在城北元中綂间民段佑创引汾水溉田大徳间邑尹实里济布哈疏通自赵城卫店分汾河水东一歴洪洞臯陶等村流至临汾韩村东卢沟上贾村等村溉田三十顷
  涝河渠城东北西三处即涝河也出浮山乌岭下合龙角山潏水并髙梁水入涝唐尝引入百金泊溉田今涝会龙神沟乂会金水河西流至樊家荘距城八里明嘉靖三十五年同知刘衍祚筑樊家荘石堰引涝穿永利渠溉田万厯十八年知县邢云路开渠十三里溉焦堡北孝南孝高河坂下北关郭家荘西关后楼底等村田六十顷有竒邑人杨元起记
  千金堰即涝水渠障水之堰知县邢云路修
  流膏洞即涝河渠引水之洞千金堰西北三十步许知县邢云路疏甎石修砌
  月池即涝河渠之地千金堰北知县邢云路疏之形似半月
  平水渠在城西即平山水也晋刘渊时导金龙池下合诸泉东流分为上官河上中河下官河北磨河并庙后小渠共溉刘村段村马务东宜西宜泊荘樊村界峪麻册青城涧头席坊禄穽小榆辛家荘乔村五级王黙兰村下当金店下册等村田三百六十余顷明嘉靖时上官河淤知府王溱重濬吕柟记
  澐泉渠在城东南即东亢村之澐泉溉东亢村田二百亩天幸渠在城谯楼南明嘉靖间佥事王世隆作渠泄水会平张世朝因名天幸
  永丰渠在城西北三十里万厯十八年知县邢云路同县丞胡宗明修濬泄呉村水患王荣诰记
  永利池在城内明洪武间知府徐铎引利泽渠水及涝河水穿穴入城西北浚内外莲池方圆二百二十步深七寻名曰永利以便民汲嵗乆冲涸成化乙巳知府李琮重修吕柟记后废嘉靖间同知刘衍祚再修亦废万厯十八年知县邢云路开涝河渠引水复入池内一名莲花池
  嘉泉在城西十里周六十五步遏下流使盈亦可溉田
  灰泉在城西南二十五里坛底村东土沙如灰故名亦可漑田注于汾
  马跑泉在城西南二十里周三丈深不可测溉田十亩有竒
  平阳地狭人众常乏食元至元三年总管郑鼎导汾水溉民田千余顷开潞河鹏【当作雕】黄岭道以来天党之粟建横涧故桥以便行旅民徳之
  通利渠壊隆庆二年知县陈万年复修之【以上汾河】唐志临汾东北十里有高梁堰武徳中引高梁水溉田入百金泊贞观三年为水所壊永徽中刺史李寛自夏柴堰引潏水溉田令陶善鼎复治百金泊亦引潏水溉田干封二年堰壊乃西引晋水
  涝水即乌岭下黑水潏水即龙角山水胥至高梁入汾县志涝河唐尝引入百金泊溉田是合潏涝为一也而临汾涝水源复出帝尧陵山麓当即唐干封二年所引之晋水耳
  唐永徽二年晋州刺史李寛于临汾县东二十五里夏柴堰引潏水溉田
  王与龄永利渠记嘉靖乙卯郡贰洛阳刘公视篆役万人开樊家河为永利渠作石堰障水时其钟泄溉郡田数十顷丙辰三月兴工四月告成
  明嘉靖问民丁放等率焦堡九村开樊家河溉田六十顷杨起元修涝河渠记临汾县治东北八里有樊家河即涝河也发源浮山之阳厥名龙角其下黒泉流涌行数十里而龙神会西金水注北三川同流斯为涝水过东张翟底诸镇民往往引水溉田亡虑千百洎再折而至樊家荘濒河之众筑堰壅导溉田可千余顷盖中芦等九村咸饶益矣嵗乆堰废万厯庚寅邢侯云路捐俸发粟聚夫数万众累石为堰以障河也凿阜为洞以注涝也浚地为沟以逹田也堰在洞之东高倍寻而广以十轨长又倍之建大闸四而壅水注之洞洞通沟顺流而下因地形也出洞口凿莲池以潴蓄水也洞之上起亭亭之上构楼察水势验祲祥也乃题堰曰千金洞曰流膏亭曰观澜楼曰水云
  涝河明同知刘衍祚穿永利渠溉田阅二十余年而废万厯十八年知县邢云路筑堰开渠利甚溥后寖湮废【以上涝河】汉刘渊时导金龙池下合诸泉为渠毛磨康泽王庙碑水经云平水出平阳西南壶口山即书所谓壶口也自壶口而西南二百余里曰平山水潜出其下曰平泉州图经亦曰晋水其源乱泉如蜂房蚁穴觱沸于浅沙平麓之间未数十步忽已惊湍怒涛盈科涨溢南北溉田数百顷动碾硙百余东滙为湖曰平湖秔稻菱芡晋人取足焉
  许惟新水利记官无常案水有壅塞界有埋没则争端起而桀悍者或故为壅塞埋没以生端今必凡有渠之处各理其案各正其疆各检其石府州县案皆合符断碣之文咸录在案农祥未兴编为经正则一年难争有争亦易定杜当阳之石一置山头一沈涧底则今日平水之硕画也王士元龙子祠诗晋州西山曰藐姑有泉源源流不潴疏为八道沟与渠坐令瘠土成膏腴【以上平水】
  张昌修永利池记城东有莲花旧池宋庆厯三年潘大博为知州始引东山卧虎岗黄芦泉水入城而注之池植荷花其中迨金源氏之季渠道湮塞其流不复入城城中虽有井泉味多咸苦惟可澣濯居民或逺汲汾河之流或车运郭外之水其劳特甚洪武十年郡守南昌徐公铎相度地形北引汾河潨利渠水穴城入池可潴可汲于是召徒程工载浚载拓中为土梁界为两池池方围各二百二十一举武其深七寻梁左右甃以瓴甋下为水门池成而水适盈随汲随足名曰永利义取济民之生于悠乆也
  倪岳永利池记郡守徐仲声铎北引汾河潨利渠水穴城注池名永利渠嵗乆冲涸兼豪右侵据民罔攸赖成化乙巳太守委官募役重加濬治傍池凿井朝夕利汲而银买车运之苦遽革又虑池潴停浊凿通池前郡学及不由儿濠环为芹泮城外之水皆可引入城中无滞又于羊獬之间辇石为梁洞杀上流势用去霖雨泛汾没溺民田之患明年秋请诸当路剏为引水洞长千有百尺过水洞长亦半之井桥既具花木茂植仍作书院于池侧以居俊秀其利始永矣【以上永利池】
  王荣诰永丰渠记永丰渠乃新开大明村渠道以泻通利渠之发暴也邑侯邢公云路顺民情爲之工始于庚寅落成于今年自后居常则水流通利渠而下以溉田瀑涨则就新渠而注之汾【永丰渠】
  襄陵县
  平水渠
  高石河渠【在北二里】李郭渠【在北二里】中渠【在西南二里】横渠【在西南五里】以上四渠胥引西北龙子祠平水泉溉城垣齐村等村田按时轮溉设渠长司之
  娥皇女英在西南十里薛村里
  八眼井在西南二十里薛村里
  以上二水胥引溉薛村左右景村等田按时轮溉设渠长司之
  汾河两岸濒河居民以地高河卑不能引渠溉田旧志高石河渠源出平水泉溉县北水关等里田七顷四十亩有竒东入于汾
  李郭渠出平水泉溉广智坊等田一十顷有竒东入汾
  中渠源出平水泉溉崇仁坊等田一十七顷有竒东入汾
  横渠源出平水泉溉东柴等里田二十三顷有竒东入汾
  沙渠即练溪泉在县南三十五里接太平县界溉刘村等里田二顷有竒东入汾
  贾朱汧在县南三十五里源出乡寜之豁都峪溉贾朱等村田七百顷有竒
  洞子汧在县南三十五里源出豁都峪旧塞明治十四年知县李高疏通溉贾朱等村田四十顷有竒西王汧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豁都峪溉西王等村田五百顷有竒
  关良汧在县西南四十里源出豁都峪溉京安等村田八百顷有竒其下流司马等村汧官道大水圯陷治十四年知县李高筑堤堰水利遂通
  漹沟汧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县界溉赵曲等里田六百亩有竒治二年知县张文佐疏通嵗乆壅塞嘉靖三十八年知县侯廷柱复疏濬建桥王与龄记
  阡陌汧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山下溉小郭南梁邓荘等村田
  雀水汧在县南三十五里源出三嶝山后溉北戌等里田三百亩有竒治十四年知县李高构桥往来便之
  焦家峪在县东南五十里源出卧龙山溉陶寺等村田五百亩有竒
  牛角汧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峪溉南梁等村田长泊涧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源出浮山峪溉南梁西梁等村田
  小石涧在县东南三十五里源出山峪溉西邓户等村田六百亩有竒
  高登龙临襄两河分界说龙祠之水以四十分为则下官等河北条也剖二十分临汾全用之南横等河南条也剖二十分临汾与襄陵兼用之渠规尚在沟界井然惟是下官河与南横渠壤址相接水道相连源头之外有枝泉三穴其一在北其二在南北虽一泉而流行颇盛南二泉仅足当之两河分界处原有牛心石或又曰中心石石既乆湮乱是用长下官人妄欲兼其三而南横人并不让其一喙鸣穴鬬滋蔓无已本府会同三防及临汾襄陵等县亲诣水滨讲求故界始知每嵗雀角之讼初不在大即前三泉是也三泉无界则争故其要在于分界乃画其地而两分之据勘北一泉原与下官河逼近即本河旧物也今归下官南二泉原出南横地畔亦即本河故有也今归南横剖分既明中立石堤一道自碑亭前分水处起斜迤而南至中地止高四尺濶三尺三寸长一十丈共九椿每椿高五尺因议立石表其颠末王与龄漹沟渠记姑射之阳平水出焉灌民田万余亩故汾之西嵗每熟而民裕浮山之麓土厚水深田率高亢故汾之东嵗多厉而民贫赵曲镇左旧有漹沟渠畜暴水以溉田治中西平张侯文佐始加疏濬溉至千余亩四十余年嵗乆弗濬故道堙塞嘉靖丙辰山东侯君来理邑益加疏广三月渠成溉田至二千余亩于南北通衢建桥利涉河民如更生焉萧公堤在汾河西岸旧患水势冲圯明万厯间知县萧大才砌石为长堤名萧公堤
  王应吉汾河石岸记襄陵郭以东去汾不百武秋水泛溢河岸輙冲嘉靖壬子以来其患特甚万厯己卯冬邑侯萧公大才缮堤于汾之西崖虑土洳易冲则于溃决处悉甃以巨石下濶五尺上濶三尺有余虑高卑难一则因岸势而低昂之高者至一丈五尺卑者鳞次不齐延袤计二百二十余丈虑水势迅激则于数丈之内每出一矶头以杀之矶凡一十有九逺而望之形若盘龙肇于辛巳三月讫于癸未五月髙邦佐晋桥记襄陵北门外不数武为平水上游有晋桥路当子午往来如织万厯癸丑六月水暴涨桥圯宰马公逢臯亟图之经始甲寅正月讫工乙卯十一月桥髙二丈三尺长九丈广二丈三尺下开三孔上植石栏河之两岸甃以石堤以防冲射
  洪洞县
  霍泉渠五道
  南霍渠源出赵城县霍山麓广胜寺自东流西七十步设渠口引溉冯堡等九村地退流冯堡河止
  副霍渠源出赵城县广胜寺泉逶迤三十里有竒递至县城北三里官荘村南设渠口引水入渠流至西门外院头村流入汾河共溉西关社等五社地
  清水渠源出赵城县广胜寺泉引南霍北霍二渠透漏余水溉东永寜李卫二村地流至村南入沙河
  小霍渠引南霍漏落余水自东流西至官荘村北荘东设渠口引溉南官荘等七村地退流汾河
  丽泽渠源出赵城县于县城南大桥西引小霍副霍二渠余水并涧河雷鸣水入渠共溉羊獬村等一十二村地
  涧河渠十有二道
  广利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县境秦璧村东寳崖下涧河内设渠口引溉左璧村等五村地流至左璧村南入汾河北
  润源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苏堡村东涧河内设渠口引溉朝阳村等一十村地流至东门外入城壕止众议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郭盆镇西涧河内设渠口引溉苏堡村地流至村西入涧河止
  先济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郭盆镇南涧河内设渠口引溉下鲁村三社地流至村西道场沟入涧河止晋源渠源出岳阳县雷鸣山水于城南大桥西涧河内设渠口引溉北营南营西营三村地流至南营村南入汾河止
  陈珍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于西涧河内设渠口引水入渠自东流西溉郭盆镇地流至镇西入涧河止长润渠源发岳阳县雷鸣山水自东流西于苏堡村东二里设渠口引溉尹璧村等四村地退流董寺村南沃阳渠止
  园渠借岳阳县雷鸣山水自东流西于范村北沃阳渠下设渠口引溉秦璧村地退流姚荘村止
  要截渠借岳阳县雷鸣山水自东流西于姚荘村东设渠口引流至火星营止共溉涧桥村北营村地
  大阳渠借岳阳县雷鸣山水自东流西于故县村东设渠口引溉故县村等四村地退流李堡村止
  连子渠源发岳阳县北雷鸣山水下投涧河繇尹璧村西马家滩流入渠溉敬村等三村地
  公孙渠冲塌嵗乆
  汾河渠三道
  通利渠引汾河水繇赵城县城北南流分溉县境辛村等八村地退下临汾县使水
  兴利渠分汾河水于赵城县牧马村东设渠口引溉县境屯里村等三荘地退流汾河止
  公利渠塌于汾涧二河
  清泉渠三道
  清泉渠源发董寺村南崖下设渠口引水流至城南安流门外小桥东止溉梗璧村磨湾小桥东地
  副清渠接清泉渠漏落水又引河水会成渠溉小南门外地流至城南清涧渠止
  普润渠源发西山世尊峪于西崔堡村西设渠道引溉西崔堡村至南马驹等五村地流至杜戍村入汾河止非与赵城分引霍泉也
  以上共渠二十三道计溉村荘地四十有竒胥设掌例渠司渠长沟头廵水公直有差【以境接赵城临汾易起争端故设渠司为详】
  旧志霍泉在县东北三十里发源广胜寺下霍山南麓下流成河详赵城霍泉
  南霍渠即霍水析支出禁口南流者也唐贞元间导水开渠溉洪洞曹生马头堡里上荘下荘坊塠石桥头南秦南羊周璧封村冯堡十二村地一百三十九顷有竒
  通霍渠即南北二霍下流又名小霍土人名北偃在县北五里北洞村南宋庆厯六年导南北二霍溢漏沟涧支上自赵城营田荘下至洪洞李卫村崖下置堰沙河内导水至北洞村东南龙王庙后砌小石堰为退水口用则闭之用讫繇惠逺桥下西流入汾小堰西南延寿观东立石水口三座濶一丈一尺二寸分七沟槽北槽南二沟分水三尺二寸五分有竒堰北沟分水二尺六寸一分有竒苖村贾村高公白羊四沟分水五尺三寸五分有竒共溉七沟地三千三十三亩有竒明洪武五年苖村里周顺复疏通之堰濶七尺深一丈五尺溉槽南地如故槽北等六沟地七千四百八十三亩以汾水侵塌没四千九百六十四亩止存二千五百一十九亩沟胥被塌西苖白羊二沟地荡然村移内地又高公沟嘉靖间河断水絶分贾村沟水为小沟入副霍渠借流田去赋存民甚病之万厯九年知县乔因羽丈地豁粮始免徴副霍渠即通霍下流土人名南堰在县北三里明建文四年罗汉寺僧李妙智疏导通霍支上开母渠一下开支渠二溉湾里后坡前坡北关城西罗汉寺前地十五顷五十亩有竒后堰毁渠湮正徳间义官张满重修易土堰以石栢棹鐡锭濬渠深广水复通流
  清水渠二一在苖村里引霍水溉地一顷有竒一在永寜引霍水溉地二十六顷九十八亩
  丽泽渠在县北一里引沙河水溉南乡地三十顷后废
  利泽渠元平阳太原两路管军万户侯郑鼎在赵城卫店村西置堰开渠导汾水溉洪洞临汾二县地三百顷有竒至焦堡村入汾后地震河圯民上奏遣秘书官检覈复于赵城屈项村导汾溉地如故明正綂间开渠复圯县民议三节导水上节导涧河中节导小河下节导高河胥置堰后涧水不足洪洞知县王彧以通霍副霍二渠余流入汾可惜令民易地开渠自县北贾村导二渠余经城南合涧水亦名利泽渠溉营里西池王村安乐村张村上下桥臯陶阳曲等村与旧利泽渠名同实异后续开渠亦废嘉靖二十七年临汾民争水知县赵宸考遗事如右因书之俾后争水者有考焉
  小霍渠即通霍渠溉七沟地后额不及半又多为汾水所没明崇祯间渠规无定例渠长张云翼酌期知县杨天精给灰印以防争至今民赖之
  国朝顺治间汾水复冲塌槽南高公副霍三沟渠知县洪其清令湾里窝舗前官路西开渠道有条例渠册隂应节记【以上霍泉渠】
  润源渠在县东三十里郭盆镇南宋天圣四年于五龙庙下涧中置堰赤沙河底开口导水溉苏村蜀村故县董寺李堡周村辛堡梗璧朝阳城东九村地十一顷四十亩有竒明永乐间山水涨古渠冲絶脩筑辄废嘉靖三年渠长李文杰告分廵佥事董琦知县孙巨鲸开凿石口导水溉田如故
  沃阳渠一名广阳渠相传刘渊开在县东三十里饿虎崖下下鲁村东于涧水中置堰导水流至下鲁村又西南流至尹璧村南入水口上流溉李村师村郭上薄村景村范村董庄冯张燕璧董保社村北羊等乡地千顷有竒遗址尚存后于张村涧中开渠导水溉张村范村秦璧姚荘崖下等村地亦名沃阳今溉田三百亩
  陈珍渠在县东三十里郭盆里引涧水溉地六十亩先济渠在县东三十里下鲁里引涧水溉地二顷五十亩
  长润渠在县东三十里郭盆里引涧水溉蜀村故县董寺三村地十顷八十亩
  众议渠在县东二十五里苏村里引涧水溉地一十三顷
  沃阳渠在县东十五里故县里引涧水溉沃阳村范村董寺地二顷四十亩
  晋源渠在县南三里火星营引涧水溉地三顷有竒今溉田一千七百亩有竒
  小渠在县南二里姚荘里引涧水溉地二顷五十亩丽泽渠在县南二里西池引涧水溉西池王村张村东左臯陶上桥下桥阳曲羊獬九村地三十顷十亩有竒
  要截渠在县南二里秦堡里引涧水溉地十顷有竒广利渠在县南二里引涧水溉地四顷二十亩晋源渠在县徳化坊引涧水溉地三十五顷 即公孙渠也在县南十五里汾水乆淤
  园渠在姚荘里引涧水溉地一十顷八亩【以上涧河渠】通利渠在县西北三十里金兴定二年县民阎张创置自赵城石字村滩内置堰开渠导汾水下流溉赵城石字马牧二村地洪洞辛村北段南段公孙程村李村社戍七村地临汾羊黄西羊黄南大明阎侃呉村大涧王曲孙曲九村地共二十一村地二百二十六顷八十二亩渠旧名阎张云
  兴利渠在县北半里永安里引汾水溉地二顷五十亩后废
  续公渠即小霍渠内高公沟地汾水侵塌没一千亩有竒河西滩地是也张云翼等濒河西开渠道接汾水灌溉名续公上自赵城王村开口引水下至县境北段里退水溉张家荘宋家荘贾村共地四百亩有竒【以上汾河渠】
  清泉在县东十里源出董寺村西尚家泉宋庆厯间民以银易泉开渠导水西流溉梗璧城东磨湾城东南安流门外小桥东地一十顷四十亩有竒西流为副清渠即清泉下流也溉城西南地一顷有竒又导涧水为清润渠溉徳化坊地一顷五十亩
  连子渠在县东二十里北张里引泉水溉地十顷有竒
  防泉在县东二十里师村北金明昌五年里人文都等疏导一出龙王沟一出小舌沟溉田半顷有竒华池泉在县东十里李保村南西流入清泉渠经城东溉地五顷有竒
  寳泉在县南三十里侯泉村南溉地一顷有竒东坡小泉在县南三十里孙保村东引泉水溉地五十亩
  深泉在县南二十里侯泉村东溉地一顷有竒普润泉在县西二十里万安镇西百步泉水混出溉田三顷六十亩有竒
  普济泉在县西二十里万安镇西北百步溉田三顷八十亩有竒【以上泉水】
  洪洞县南有涧支流湓入嵗赋菑楗调徒遏之宋仁宗时洪洞令李周始筑新堤民不告病
  金大定十一年时洪洞赵城争水嵗乆至二县不相婚嫁部檄委岳阳县令麻秉彜前此司水者赃秽狼藉秉彜尽置于法自是无讼二县之民刋石以纪其事
  元中统间万户侯郑鼎导汾水溉洪洞田千亩有竒建横涧桥以便行旅
  明洪武三年知县杨茂建县境桥梁
  嘉靖二年知县孙巨鲸重开润源渠溉八村田嘉靖二十年知县陈宗仁筑防城堤
  明县志汾水浑浊濒河居民穿渠溉田其利无几夏秋水暴涨两岸辄没旧河身不甚濶今七倍于昔渐徙而东去城伊迩
  明县志濒涧河居民多引溉田夏秋雨暴涨坍临崖地且尽治十七年水北溢塌城垣知县郑选令义官张满筑堤防之袤二百丈高一丈有竒后堤寖圯嘉靖二十二年知县陈宗仁复砌以石迄今赖之浮山县
  浮山县多崇山峻岭并无渠道虽有数小河雨降则盈雨止即涸难资灌溉
  旧志潏泉见临汾县
  涝水见临汾县
  栢河水在县北源出东山居民引以溉田
  杨村河在县北源出东山经流杨村民引以溉田永惠泉在县东天坛山西麓居民乏水凿石引泉蓄水石窝中取之不竭民甚便焉故名永惠
  南河在县南一里邑鲜水利独南河有溉灌园圃之益
  潏水为利于临汾而不能为利于浮山县志称县境无水利独南河灌园之利居多者以潏涝暨它河水卑地高难于引溉也
  赵城县
  霍泉渠
  北霍渠水出东南四十里广胜里霍山南麓溉东南四十里柴村等二十四村田至城北高崖村止
  南霍渠与北霍渠同出霍山溉东南四十里道觉等四村田至洪洞县止
  清水渠系北霍渠遗漏之水溉东南十五里李宕等七村田至大李宕村止
  以上三渠胥引霍泉设渠长渠司沟头
  汾河县
  上广济渠引城西汾河繇嵇村田溉至城西五里李村止
  下广济渠引城西汾河繇嵇村溉城西二十里好义里城西十里安定里至城西十里登临里止
  以上二渠胥引汾水设渠长渠司沟头
  旧志霍泉源出城东南四十里霍山南麓唐贞观间引水分二渠名北霍南霍以十分为率赵城得水七分洪洞得水三分宋金间定水利胥有碑 北渠分三节溉赵城永乐等四十六村田五百九十二顷有竒 南渠分五道一即南霍一曰九成与南霍实一道以上下流分二名一曰小霍溉道觉等四村洪洞曹生等十三村共田一百六十余顷一曰大霍乃涧槽止动水磨一曰清水亦合北霍诸门及截大虫堰郭北涧诸水成渠溉营田等八村洪洞苗村等六村共田一百三十五顷有竒余详洪洞
  北霍渠【分三节】
  南霍渠【分五道】
  南霍渠 九成渠 小霍渠 大霍渠 清水渠大泽渠在县东北二十里源出霍山元中綂四年引至梗璧等里十三村溉田一十顷西入于汾
  清水渠有二一在城东三十里聚引北霍沥漏水及各堰涓滴透漏之水并北霍渠内虞家涧水胥得水八毫四丝一在城东二十里亦得三项水并为一渠溉赵城洪洞两县十四村地一千四十顷七十六亩有竒北霍发源霍山麓下西流溉梗璧等三村清水水势与北霍渠不同其利一也
  通霍渠明洪武五年洪洞民辨明分北霍至赵城南霍至村名通霍渠溉田六顷有竒
  副霍渠明洪武三十五年罗汉寺僧李妙智分小霍支流至赵城北南洞里名副霍渠溉田二千顷有竒利泽渠明正綂间知县王彧以汾河利泽渠湮圯令民繇县西北二里贾村引南北二霍渠经城南合大涧河亦名利泽渠共溉田千顷有竒
  以上各村铸立陡门一座其分寸陡口具载渠条无得増减渠底濶一丈六尺分为三节周而复始焉
  北大涧在北一里出霍山观音沟中居民或用以溉田但暴涨亦能为害西入河
  北小涧在北二十里益昌舗出霍山谷中利害参半经跑地桥西入汾
  宋庆厯五年赵城民郭逹古与洪洞民燕三争水遂定水利碑铭一座
  苏祐逌旃璅言霍山下龙祠皇通渠灌田界以漕石赵城什之七洪洞什之三无混于多寡两邑人至今免于争竞功竭心思前人伟矣蔚州水利鐡板分限如漕石晋祠惟筑堰浚渠嵗有劳费有田则用水有水则用力力之多寡视田刻石纪事亦免于竞以上霍泉渠
  善利渠元中綂二年渠长郭元长等濬渠引汾水溉石明等里地至今赖之
  通利渠在西三里金县民阎长导汾水为渠溉赵城洪洞临汾三县田名阎长渠详见洪洞县
  李东阳利泽渠记元中綂间有引汾水者繇赵城卫店堰而东流合霍涧二水为渠以溉赵城洪洞临汾三县田四万亩至顺元年晋寜路逹噜噶齐多尔济因地震渠壊又浚汧口五十二小夹口十有九桔橰防夫皆具以教农兴事国朝嵗乆池湮水壅成化甲辰大旱太守请于当路重浚此渠引汾水于洪洞西北筑以截其流复取霍涧之合流于羊獬凿池四区洼而级之以为凳槽渟泄斯水又于高河筑二丈洼十有四节启闭以时灌溉沃饶引其余水入流城中资万室饮傍水地价顷至十倍矣
  以上汾水渠
  赵城县有五渠北霍南霍清水三渠源发霍山麓上广济下广济二渠引汾河水繇霍州而入赵城者也旧例各渠嵗举老成正直一二人充渠长给木戳以专责成渠长下设水廵数名查水之上下又设沟头数名理渠之通塞至于引溉凡各村总滙地俱设口一座平时则闭需水则开轮日按时周而复始繇近及逺繇高至卑无违渠制自无争截之
  宋太平兴国三年正月甲午浚汾河 是时太原未平所浚者当自赵城以下【徐彦伯汾水新船赋水之积也厚船之动也捷翔并骛识波上之双鳬倐忽孤飞见天邉之一叶】
  太平县
  豁都峪尉□峪渠【豁都峪西北三十里侯村北尉□峪西北一十五里尉村北二峪水胥繇乡寜县西来】
  侯村荘县北二十五里旱渠二道溉地一十六顷有竒常村荘县北二十五里旱渠二道溉地二顷三十三亩西安平荘县西北二十里旱渠一道溉地五顷二十七亩
  呉村荘北二十一里旱渠二道溉地二顷二十五亩南焦彭荘北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一十顷五十三亩姚吉村北二十里旱渠二道溉地二顷有竒
  三公村荘西北十里旱渠一道溉地五顷有竒
  柴王荘南二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一十顷
  申村荘北二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二十二顷
  古城镇北二十五里旱渠二道溉地二十四顷
  南高荘西北三里旱渠一道溉地一顷五十七亩蟠桃荘西北二十里旱渠二道溉地三十三顷六十亩尉村荘西北十五里旱渠二道溉地三十八顷一十亩有竒
  北膏腴荘西十里旱渠二道溉地五顷八十一亩有竒南膏腴荘西十里旱渠一道溉地一顷有竒
  西中黄荘西北十里旱渠一道溉地三十顷二十亩有竒
  北焦彭荘北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二顷一十五亩景毛荘东北二十五里旱渠一道溉地一十六顷有竒以上共旱渠二十六道溉地二百一十七顷七十八亩有竒胥待雷鸣水发始能引溉
  九汧在县北十五里繇站里荘至古城镇十里九汧夏秋间大雨施行水自西山来洪流骈发凡傍汧诸村与洲渚埒而町畦亦争灌溉焉
  太平县汾河经流四十里但两岸俱系高崖近河民田不能开河引灌惟有旱渠二十六道分定石口石界各立渠长司之
  汾河入县境流迳三十余里夹岸居民有滩田之利亦有冲啮之患
  旧志豁都峪在县西北三十里侯村北渠始开于金皇綂四年上汧溉西侯东侯地满峪兰闸下汧溉东侯吉村姚村呉村常村东安平南安平北姚古城邓村董村柴王申村共十四村地其由渠而分者有高原汧老滩汧古城汧溉六村地又有中原汧常村汧余水入汾
  尉防峪在县西北一十五里尉村北渠始开于金皇綂四年溉田十六村尉村三公村北膏腴南膏腴孝村良陌西黄北黄西曹路南黄程婴村焦彭相李站里盘道西安平余水入汾
  大柴峪在县西八里南膏腴里水防溉田不能伙煤峪渠在县西二十里贾岗堡西水防溉田不能伙以上诸峪水皆繇姑射山出夏秋间大雨泛涨溉田者资之谓之雷鸣水
  灵景泉一名玉泉在县东北二十五里景毛村南溉田四村景毛四日南高二日北高四日西郭三日水至西郭村西潜流地中村东复见入于汾
  灵源泉在县东北三十五里陈郭村西南明嘉靖二十一年垫塞
  国朝康熈六年居民寻故道开之十年知县何炜然相地度工泉复突溢
  白波泉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永固村
  清水泉在县西门外北偏周一亩二分溉田者以桔橰取之其地宜芦苇绕流过城南关而东
  焦村泉在县西南十五里焦村西北相传晋献公都绛时引水入城后塞今渠迹存明嘉靖间知县耿儒议开未果
  国朝康熈七年知县侯有生开之不克成
  下尉泉在县东下尉村西北流细而长地有苇孔天孕太平县肇兴水利记嘉靖乙卯分廵河东东阳赵公祖元为民行水溉田而教以水车之法如江南诸郡邑悉令民平地亩作渠塘造水车以援水县令邹学书日置水车截七具灌田二千亩有竒郭俊卿临汾桥记西沟下涧水为害昔人计祛之正徳五年创造临汾桥一孔嘉靖三年増而为三岳阳县
  蔺河渠发源寳丰村经唐城义寜上县至和川渠四道溉水地
  唐城村四十八亩村西开渠
  义寜村四十八亩村西开渠
  上县村三十亩村西北开渠
  和川村九十八亩村西开渠
  蔺河水浅狭水力日溉地一十五亩繇上至下周而复始渠长司之其邑左右山上有旱地五百亩有竒不能凿山开渠引水
  涧河渠源二肇流安底村千佛沟经城东门外至涧上村流入洪洞县境渠八道溉水地
  下阳荘一十八亩村东北开渠
  瓦罐沟二十二亩村西北开渠
  东门外一百三亩城北开渠
  南坛下一百八十二亩坛北开渠
  湾衷村二百二十亩城南开渠
  张荘村六十三亩村北开渠
  五马村五十亩村西北开渠
  涧上村一十二亩县南十五里舗下开渠
  涧河渠歳渠长总司之夫一名司地二十亩一夫用水一口一夜周而复始如水盛一夫溉讫听接溉水缩竢轮溉其它左右村荘有旱地七百亩有竒距河一二里有差胥隔石山不能凿井引水
  朱家窰山沟渠源出永乐里范寨村经朱家窰侯贾村至偏涧村入洪洞境渠二道溉水地
  水荘村二十五亩村东北开渠
  偏涧村五十四亩与五马村同用一渠水
  五日一周渠长司之其它胥石山
  以上十四渠共溉地九百八十六亩胥设渠长夫头争截者究
  旧志便民渠在县治前
  高璧渠在县东一百里淘沤村明洪武七年引属寨沟水流至高璧村溉田
  大涧渠溉田七顷七十亩
  寺头荘渠溉田二顷五亩
  下治渠溉田二顷六十亩
  东邬岭渠溉田一顷七十四亩
  贾寨渠溉田一顷
  狮子沟渠溉田二顷
  曲沃县
  县东南沸泉水渠繇绛县流入分水渠溉六村田景明村【在东南自八里至二十里】林交村【在东南自十五里至十八里】白水村【二十里】下郇村【十八里至二十里】东明徳村【十五里】西明徳村【十五里】县东北温泉水渠分溉二十一村田
  东海村【二十五里】西寜村【十里】东寜村【十里】东许村【十二里】西许村【十一里】庭城村【东北】新荘村【二十里】河上村【十六里】东常村【十七里】西常村【十六里】北常村 郇村【二十里】吉许村【二十里】周荘村【十九里】县册村【二十二里】王村【自二十五里至二十七里】焦庄【三十四里】羊舌村【二十四里】常家圪防【二十五里】西海村【二十五里】南韩村【二十七里】
  以上各渠胥立渠长甲头按时轮灌
  曲沃县沸泉源出绛县入县境开渠六道又有温泉源出县东海头村开渠二十一道各引溉地歳立渠长甲头各司其事
  旧志沸泉在县东南二十里景明村源出绛县入曲沃境有分水渠明成化间民争水数十年不息知县刘玑铸鐡斛定分数西孔六分北孔四分讼始息至万厯间奸民毁斛复启争知县蒯谏更铸鐡斛公分溉田凡六村景明二十里林交二十里白水二十里下郇二十里东明徳十五里西明徳十五里详见碑记
  温泉在县东三十里海头村又名七星泉又名七星海以泉有七也溉田二十一村张亭村今改西寜村东寜村西许村东许村庭城村十五里靳荘村河上村西常村东常村北常村今改小荘村郇村吉许村西县册村今改周荘村东县册村北王西村今改焦荘村北王村西阳城村今改羊舌村郭寺承荘今改常家圪防温泉村其村入北王村郇荘村今改西海村东韩村今改南韩村
  清水河在县南合绛县景明诸水北流入浍溉四村田西周十里上裴荘十三里下裴荘十一里交里十里
  济溪在城南源出紫金山麓澄澈细流居民引灌田园
  龙底泉二一在林交村平地涌出居民引以溉田一在氷岩下晋时架水入城环绕宫殿今废
  拔剑泉在任荘南民引以溉田
  金沟泉在隘口村民引以溉田后废
  溢沟泉在东闫里民引以溉田
  梦感泉在柴村后塞成化中知县刘玑濬复仍塞今濬居民引以溉田
  满水井二一在济溪一在东阳里深八尺周丈余水自底涌出
  温泉在海头村宜莲平阳府志其水冬则温气如云雾春半里人用以灌田秋半为渠滙于滏
  翼城县
  浍河渠十一道
  大石村二道【在东北十里】石桥村二道【在东五里】乔家荘【在东】殷荘村【在东】治子地二道【在东十五里】尧都村【在西十里】下阳村【在西南二十五里】合云村【在西南二十里四水合流】
  以上渠十一道胥引浍河然俟水涨乃能溉地旱暵辄涸坼不能溉矣
  滦池渠二道【溉一十二村】
  南梁村【在东南十五里】涧峡村【在东南】清流村【在东南十七里】故城村【在东南十五里】呉村【在东南十五里】北常村【在东南十里】武池二村【在南十里】马册村【在南十八里】南史村【在东南三里】东郑村【在南十五里】西张村【在西北五里】
  玉龙泉渠二道【源出绛县贺水与绛县民轮溉在县境溉二村】
  西贺水村【在南二十里】中贺水村【在南二十里】
  沙泉水渠二道【溉二村】
  东尹村【在东南二十里】西尹村【在东南二十五里】
  钗股泉渠一道【溉一村】
  感军村【在西十三里】
  以上渠十八道胥古渠也渠长司之定有成规其它地多高亢不能开渠
  旧志浍河出乌岭又一源出佛山下合流而西入汾河邑东南居民多导以溉田
  滦水源出翔臯山分流二渠溉东南十二村田至李村与浍水合唐嗣圣中知县张懐器导之明治间涸数年复出
  贺水源出绛县东贺水村溉县境中贺水西贺水西荘三村田三村旧名马宣荘水西与滦水合水经所云有贺水东出近川西南至浍交入浍者是也沙泉在县东南十五里下流村溉白马里东尹西尹二村田各二项五日轮灌邑人王泰有记申明约束马泊泉在县北二十五里寿城村北覆釜山下土人传有人以袄塞之泉遂不涌因易名曰袄泉居民导以溉田
  石桥渠有东河渠南河渠石云渠下阳渠胥出浍河溉田一顷六十七亩八分
  卢照隣张懐器去思碑县东有翔臯泉者公之奨劝咸令导引五乡之境同沾此涧遂得三春桃花迸出长渠之口九秋萍叶平縁广路之漘激溜潆纡分源溉灌是以竒树蓊鬰芳畦靃靡紫穂飘香青花吐色城郭之内士庶繁多井泉咸苦泥而不食公忧人是务济物为心画计陈谋逾溪越涧旬有二日克就其功引灵于中衢控清澜于上陌竞列园亭争开池沼故得旧井甘冽新田沃饶
  唐永徽元年曲沃令崔翳于县东北三十五里开新绛渠引古堆水溉田百余顷
  金段天章翼城县尹杨宜时墓表南川水利灌田甚广数村争讼不已君为断理皆服其平至今以为定例民立祠祀焉
  明王泰沙泉记县城南半舎许下流里西有二泉即志名沙泉者也流而溉白马里西尹及白马里东尹二村田各二顷每村五日轮灌二村人举锸如云决渠成雨皆泉之利也西尹故渠经东尹并壑行成化辛丑夏故渠为山水所冲齧沦于壑工不可施水遂为东尹所专自是西尹民始病部使者命县治之事未就治庚申泰安张公忠知县事躬谊按视得故渠南七家地可渠乃倍直易之为渠长六百尺广五尺水乃复行而西尹之受渠水者皆复其旧矣 本村水利五甲共之每甲轮一昼夜约盗水者罸白粲一石作修渠费
  汾西县
  汾河渠
  南关镇渠乃汾西灵石二县彚合水源也繇灵石下滩渠起至道美河头止
  王荘村渠乃汾西灵石霍州彚合水源也繇川牛坪起至石灰窰止
  杨家荘渠西南四十里头化里水源繇泉窊里起至三教村风子口止
  小河村渠南六十里水润里水源繇三教村风子口起至村东止
  干河村渠在南小源繇小河村东起至石坂底止师家荘渠南六十里水润里水源繇石坂底起至村南小店止
  以上共渠六道繇灵石县下滩渠起自上及下以次溉灌渠长司之
  汾西县西北胥髙山田艺山上无渠道惟东南近汾河有六村引渠
  旧志善利渠七
  南关【灵石】王荘 水润镇【南六十里】师家荘【南六十里水润镇】后团栢【南五十里】伏朱【南九十里】前加楼【东三十里】
  小河村渠【南六十里水润里】
  上团栢渠【南五十里】
  猛水渠四
  下栢【南五十里】枣平【南五十里团栢里】水润镇【南六十里知县蒋鸣龙开】卫家滩【东南七十里】
  新修猛水渠二
  回坡底【南九十里伏朱里】张端【南九十里伏朱里】
  灵石县
  汾河渠
  北乡水地
  索洲镇古渠溉地二百六十五亩
  水头镇新开渠溉地一百二十亩
  西南乡水地
  张家荘新开渠溉地二百八十亩
  梁家圪防村新开渠溉地三百二十亩
  夏门村古渠溉地二百八十亩
  道美村古渠溉地二百四十六亩
  石柜村古渠溉地二百六十三亩
  南关村新开渠溉地三百五十亩
  以上八渠胥引汾河渠长司之
  泉水渠
  东南乡水地
  逍遥村古渠溉地二百五十亩
  王家沟村古渠溉地二百五十亩
  仁义镇古渠溉地二百七十亩
  荘立村古渠溉地二百九十四亩
  河南村古渠溉地一百七十亩
  栢浍渠古渠溉地二百五十亩有竒
  防口村古渠溉地二百九十亩
  西村古渠溉地三百六亩
  东北乡水地
  栢沟村古渠溉地五百一十四亩
  集广古渠溉地三百二十亩
  静升村古渠溉地五百一十五亩
  苏期村古渠溉地四百二十亩
  王中村古渠溉地二百一十亩
  以上十三渠胥引东山泉水渠长司之
  共水地六千一百八十三亩有竒葢灵石县多山田而开渠引水之地为数不甚伙
  旧志小水北渠知县路一麟开溉田八十亩有竒小水河源出县东北四十里绵山白石谷居民引渠灌田兴地峪河在柏沟村北源出介休五龙沟灵石北防沟诸涧水流经旌介等村水利二县均之防小水河入汾
  城下三渠县中旧无井乃于城垣下凿三暗渠一在东门一在北门胥引导小河之水一在西门引汾水灌溉澣濯取资为便
  万金堤即北门外小水河堤也县当东山诸水下流始开县治筑以防城屡塌屡修明万厯乙亥知县白夏加筑坚厚易名万金堤后暴涨逼堤歳塌圯
  国朝顺治间知县李来麟李广继修康熈十年塌一百丈有竒水浸东南门内知县侯荣圭复修砌
  明景泰七年知县范寜筑堤捍城
  辛珍郭家沟桥记二山密相联比而沟夹焉歳雨集则绵山及众壑之水洞奔趋正綂间内臣郭阅兹险难佥丁趋事成而复圯嘉靖元年御史王公等命劚石常家山之阿辇材汾曲砥其塘以壮基邪其旁以杀水之势导之汾以为水之归水泄则制备矣霍州
  汾河渠
  什字村总渠一道小渠三道溉地二百八十亩
  许村在州西总渠一道小渠三道溉地四百七十八亩退沙村在州西北总渠一道小渠五道溉地四百八十亩
  白龙村在州西村上下总渠一道小渠八道溉地六百九十三亩有竒
  寺荘村在州西总渠一道小渠二道溉地七百三十亩寺荘村东滩总渠一道小渠二道溉地三百四十七亩圣佛村在州南辛置都总渠一道小渠三道溉地一百三十一亩有竒
  圣佛村西滩总渠一道小渠二道溉地一百二十二亩有竒
  陈村在州西南总渠一道小渠三道溉地八百三十五亩有竒
  郭荘村在州南辛置都总渠一道小渠一道溉地一百八十三亩
  辛置镇在州南辛置都总渠一道小渠一道溉地四十亩有竒
  以上共总渠一十一道小渠三十三道溉地四千三百二十一亩有竒胥汾河水利也上轮下接古有成规
  旧志陶唐谷水在州东三十里中有水西流灌田数百顷
  彘水州南谷中西流溉田
  石鼻谷水在州南五里即彘水之源引流溉田古鱼池在州东八里大张村引渠溉田入汾
  方池在州南十五里郭荘引渠溉田
  龙池沟在州东北三里泉流溉田
  霍泉源出霍山南麓分南霍北霍二渠以溉霍州赵城洪洞田
  章丘泉在州东十里丘家崖下散流入彘以溉田普济泉在州南十里明万厯间知州张文炳引水溉田
  圆泉在州南十五里隂地村引渠溉田
  邢家泉在州东北三里引流溉田
  罗头泉在州东北三十五里冯村东沟南流溉田入汾
  马跑泉在州北四十里唐太宗取雀邑时有杜十万者以饷师功求泉为己利遂赐之至今惟杜荘得溉田
  鸭底渠在州东北三十里师家泉引以溉田
  碧玉渠在州东北十里许村崖下引汾水溉田义成渠在州东南三十里出义成谷中西流溉田官渠在州东合大张等村引流入渠溉田又有白龙渠寺荘渠胥在州西导汾流溉田
  津梁
  临汾县
  西桥渡在西门外二里夏秋汾水涨溢以舟渡寒沍则造桥嘉泉渡 呉村渡胥在西汾河上
  永利桥在城内明徳坊永利池上洪武间知府徐铎建公济桥在北五里嘉靖五年知府王溱建
  金店桥在西二十五里元大徳二年邑民石城修云津桥在西南二十五里平水祠前清音亭畔
  卢僧桥在东关西北门外明治间僧建
  三氏桥在北关外明嘉靖间典史解廷玉诸生陈道中续孟初三人建
  呉村桥在北二十五里明治间建
  王门石桥在西北三十里雍正八年建
  康荘永济桥雍正元年建
  襄临县
  郭村渡在东门外汾河上
  北陈渡在东南五里
  东徐渡在南一十五里
  大陈渡在南二十五里
  飞虹桥在西南三十里义店村元至大中建众木攒成不见斧痕土人名鲁班桥
  晋桥在县北门外宋嘉祐六年建明万厯癸丑水冲毁甲寅知县马逄臯重修
  龙飞桥在西南二十里龙鬬谷金元贞二年建
  遗爱桥在东南十五里北邓村元大徳六年建土人传晋邓攸尝建此名爱桥后人因名遗爱桥
  髙石桥在北二里临汾县界
  洪洞县
  惠逺桥在县北五里官荘村西南为南北通衢金天徳二年僧文妙募建用防险东流霍水以利灌溉
  国朝康熈三十三年县丞沈青标修后知县杜连登重建
  济川桥县西二里即汾河桥树棹架木上加方板系以鐡绳围以木栏
  通泗桥在县南门外即涧河桥也明洪武二年知县杨茂重修后废【桥边二树旧号将军柳】
  羊獬桥在县南二十五里羊獬村明万厯间知县熊镃修
  大石桥在县西十里公孙洞西南
  济桥在县东七里康熈一十一年知县邓防重建聚瑞桥在县城南顺治十五年知县赵三长朱璘増修汾州善人桥在县西二里明万厯中乡民尚天福建国朝顺治十六年乡民师邦胜重建有碑记
  浮山县
  南畔桥在县南四十里
  赵荘桥
  大口桥
  刺庙桥
  赵城县
  关神桥在东四十里上濶一丈垒小堰于旁下以流霍泉之水上以泻山涧之水
  永利桥北二十里明嘉靖四十三年建
  青石桥在县北五里明嘉靖四十四年建
  豫让桥在县南十里胡麻西里相传豫让伏于其下明正綂中知县何于聪甃石为之改名国士桥倪谦有记嘉靖四十四年署县事主簿赵田重建
  屈项桥在南二十里屈项舗
  太平县
  洪济桥在县南关金大定三年建元元綂三年修广济桥有三一在县西门外一在县西南七里胥明治间建一在县东北十八里柴王村
  通善桥在北二十五里古城镇南
  临汾桥在东十五里南贾村
  仙虹桥在县东南五里彭村明正徳间建
  南北雷水桥在北二十五里古城镇金皇綂四年建义士桥在县南汾东四十里防坑村河沟之上以豫让名康熈十年知府刘仪恕重修
  岳阳县
  丽泽桥在县金堆村
  扶风桥一在县北门外一在辛荘
  曲沃县
  通济桥在县西南三十里侯马镇南浍河上
  金沟桥在县西南三十五里隘口金沟水上
  交桥在县东南五里浍河上康熈年间邑民任之栋贾生芝募修
  滏河桥在高县北
  通津桥在郇村西北
  月桥在任村
  献文桥在驿桥相传春秋晋献文子建故村有文子庙后废
  翼城县
  广运桥在水清寨
  马栅桥在南十八里马栅村将军何斯盛步战剧呉思明于此
  惠济桥在县西阎强上韩二村间
  信义桥在东南十里北常镇顺治九年建
  安定桥在北门外
  阜顺桥在县西关外
  永定桥在北关外
  汾西县
  通济桥在水润镇
  师家荘石桥在师家荘东西跨汾河康熈六十年建袤四十五丈广二丈二尺一十七洞
  灵石县
  冷泉镇永固渡在县北四十里汾河岸灵石口
  双池镇渡 两渡镇渡 索洲镇渡 小水镇船圪防渡 夏门渡 南关镇渡 美里石曲渡【冬胥构桥】
  天险桥在县南二十五里郭家桥上河东佥事辛珍有记明嘉靖七年知县萧腾汉建中空架木以梁万厯二年知县白夏易砖仍于桥北傍路凿吊桥以防兵冲仁义桥在县南仁义河上夏秋撤
  霍州
  凤栖桥在州北郭外元初元帅程荣建
  郑家沟桥在州南五里明嘉靖丁巳朱聪澓修刘熈记霍郡当三晋剧冲而郑家沟桥又环夹两山宅幽而势阻
  千里径土桥在千里径中【唐太宗至此桥断不能渡相传拜祷桥遂涌出痕胥向上云今迹存】

  山西通志卷三十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三十一
  水利【三 津梁附】
  潞安府
  长治县
  长治西南逼近漳河旧鲜渠道
  长治山多水少漳水经县境西势差平坦东山暨城镇诸水西入于漳者雨集则怒涨奔腾桥梁时受啮焉金皇綂中髙平举子六七辈赴都试憩于韩店一道士徧视诸生得李晏执其手曰公富贵寿考他年当建节于此值水败道赖公治之语毕不见其年登第歴官至中丞归老起为昭义节度使水果败道父老请修治晏欣然从之卽今石牐也
  长子县
  漳河源于鹿谷山长子以发源地河流细防附近河身皆碎石淤沙两岸民田地髙河卑不能上引以资灌溉旧志神农井在羊头山下
  莲花池在南七里李村西上党少莲志之以见土无遗利云
  师古注鹿谷山浊漳水所出东至邺入清漳
  东魏尚书左仆射髙隆之以漳水近邺城起长堤以防泛溢又凿渠引漳水周流城郭造水碾硙并有利于时
  宋太常博士王沿言漳水一石其泥数斗古人以为利今人以为害系乎用与不用尔愿募民复史起十二渠渠复则水分水分则无奔决之患以之灌溉可使河北数郡瘠卤化为膏腴通判洺州王轸言漳河岸髙水下未易疏导又其流浊不可溉田沿又驳之明万厯时临漳知县袁应泰筑长堤四十余里捍御漳水屯留县
  屯留绛河发源西南盘秀山流经县北又东流三十里滙入漳河但纡廻逺折距田甚逺土人不能引溉旧志张厚泉县北二十里周二丈渊深莫测不涸不溢歳旱乡人淘泥沙辄雨
  师古注桑钦言绛水出西南东入海
  襄垣县
  襄垣虽有漳河旧鲜渠道
  旧志暖泉西十五里水温浴之已疾
  西门外城基在甘水涯康熈四十三年濬河东流不逼城垣矣
  漳河水堤足埀永乆惟创水小堤独当其冲易于圯潞城县
  潞城漳河经流地势最卑近河民田岸髙百尺不能资灌溉
  旧志翟店渠山水侵田筑堤而渠入漳水宋至和间造至明成化嘉靖重修万厯三十二年知县郑崇厚又修
  逺患渠在西门外距城二十步许旧有河漕无水土人名枯河遇大雨则横流溢城下城北鐡王村数被其灾间亦入城
  国朝康熈四十二年知县张士浩筑堤
  养生井县北北行村井旧属一家歳旱众不得汲后易私为公名养生井焉
  汉潞城临潞胥荀林父伐石为梁在县北四十里临城
  黎城县
  黎城四面皆山虽漳河折入境内而岸髙河卑鲜冲决之虞亦鲜渠道之利
  旧志田溪在县北横亘如井里园畦皆资灌溉上党水多冲决溪独为民利焉
  玉泉北五十里原泉村泉出石山下深不可测金大定间道士关安道凿山趾为三孔水自孔出别合流灌溉畮圃居民赖之
  漳河性湍急中皆沙石善迁徙雨发涛涌辄数日不能渡有舟及中流困于洲渚二日者
  壶关县
  壶关居太行之巅无濒河民田
  旧志惠泽池在南关洪武九年县丞郭栢濬知县张鲲修
  国朝顺治间因乆湮知县朱辅重开康熈二十年知县章经修濬壶关地髙峻凿井甚艰自栢修池民始获利
  杜斆新筑南池记壶关踞太行巅地髙亢土峭刚独阙井泉利洪武丁巳三月丞三山郭公栢以南关故地向集雨潦第以澣衣饮畜乃集近县郭民凿濬不旬日池成其漘则防以木栅而防冲啮之患其岸则缭以垣墉而限污秽之杂坤隅为闸两壁翼张而环板横施俟大雨则起之以石硖注泻而入水艮隅为门令众人汲挹则开之由石级上而出水名曰惠泽甘泉池在县治东南隅景泰初知县蔺兴开凿壶关城缺井池与惠泽池胥便民汲
  济众池在县北门外成化间知县王佐开凿
  李郭井邑缺井泉嘉靖二十二年知县李用敬在甘泉池侧义门郭氏地凿四井故名
  平顺县
  平顺漳河在平北乡两岸胥石山髙岭峻壁虽有田亩无繇引溉
  旧志济众池在县南城外迤东主簿李鸾开濬城内水胥注焉植物利之
  好水池在城外东南角
  三岔口池在县东南河渠
  漳义隘口东北九十里两山峭立中有石壑漳水经流入繇壑厓行达河南
  上党记潞浊漳也县城临潞晋荀林父伐曲梁在城西十里今名石梁又东北八十里有黎城临壶口关至建安十一年从汹河口凿入潞河名泉州梁以通于海
  按后赵程机记则潞城黎城平顺之间汉季尝加濬凿漳水始得循口以通于海不可以山隘而遂谓县无水利也
  侯璧里奥治村西有错凿沟土人传鲧治水欲濬漳河南流凿山势逆水不能下被殛禹乃改渠东流始通凿痕今存
  津梁
  长治县
  永济桥在县南韩店宋宣和时建元重修
  淘清桥在县南淘清河上嘉靖时建渐圯
  郜金桥在南关二里山水河上
  通晋桥在西关二里故城水河上后名老胡桥旧桥圯有番僧修之一夕成云
  石子河桥在北关外明万厯四十五年僧妙光建龙泉桥在南关一里
  雍水桥在北一里许雍河上路通泽州洪武二十五年县丞胡通建
  蓝水桥在西二十里蓝河上
  金桥在县西南关唐宗封泰山廻车驾次上党父老迎谒献食上受之亲加存问赉锡有差及过金桥顾见旗羽鲜严谓左右曰张说言我勒兵三十万旌旗径千里真才子也遂召呉道元韦无忝陈闳令制金桥图图成时称三絶
  长子县
  蓝水桥在北三十里蓝水上明洪武二十六年县丞冯道古建半圯
  雍水桥在北一里雍水上明洪武二十五年建
  喜阳沟在西南二十里窟隂沟中河西村后
  双济桥在鲍店张荘舗
  固葢桥在县南大道青仁荘
  东里桥二
  屯留县
  良马桥在西南八十里边寨镇西通河东路
  青苗桥在西南二十里鸡鸣河上后为水冲康熈五年复建
  积石桥在西二十四里积石河上元至正十五年建让功桥在东门外
  仙济桥在东北二十里上村镇
  通沁桥在西门外
  襄垣县
  虒亭桥在西北六十里虒亭镇
  夏店桥在西二十里夏店镇明成化间知县张晓建南营桥在西北四十里磁窑村北相传石勒屯兵时建太平桥在县紫岩寺东宋天圣二年建
  永惠桥在北门外甘水上金天防间建
  市桥在县故城先天观后相传豫让伏桥下云
  潞城县
  凤栖桥在东一十五里冯村元至正年间建
  徴子桥在东北十五里
  潞河桥在县北潞河上明嘉靖中勅创建二年始成后被雨冲没
  黎城县
  漳河渡南二十里
  吾儿峪桥在东北三十里吾儿峪清漳水经其下通涉县
  峪口桥在东北十五里通古关
  汉跋桥在西十里断岸百尺工积数年始成
  田溪桥在北关厢
  疏岚桥在南关厢
  凤凰桥在县辛村
  石桥在横山下
  壶关县
  进徳桥在北关外城壕上元延祐六年建
  黄山桥在南三十里桥甚古
  合峪桥在□壤村明正徳中建
  龙溪桥在北元建
  平顺县
  天桥在石灰里北涧水东流
  栢桥在迁善里
  落丝桥在迁善里以水细名通上党道
  通济桥在王曲里知县揭文献建
  西平桥在东庄村
  汾州府
  汾阳县
  峪道河渠发源县西北二十五里马跑泉经金荘村水泉村峪道河村刘村南荘下村北荘下村太平村长畛堡董寺村古浮图罗城镇金井村贾家荘陈家荘马寨村雷家堡宣柴堡义安村康家堡安头村北荘村干河村师家荘共袤八十五里民引水成渠繇上及下轮期溉田至师家荘东入汾
  汾河繇平遥县羌城村流入县境经尹家社狄家荘闫家社裴家防郭家荘东社村李家荘九支社韩家桥西河堡新葢村师家荘共袤六十五里流入北小堡孝义县界地形髙阜两岸筑堤河身洼下濒河民田间有用桔橰汲水溉畦者
  旧志汾河淮南子曰汾水浊宜麻明嘉靖间副使赵祖元疏渠造江浙水车教民引水灌注民甚利之后汾河淤徙不常遂废
  善利渠在县西南自西山由城南十里经行与文谷防逹于汾明洪武八年重修刘希参碑记畧曰汾地髙亢数多旱灾惟渠西跨诸山北则葫谷泉稍南涧河古堤迹虽存水已枯竭又稍南一支自薛颉山【即狐岐山】尾入汾其源初发曰出谷泉后改今名首尾百里有竒从靳家里迤逦渐东四五十里间始散漫而行故阳城见喜干河等村随在开筑甚赖其利
  文谷河按地舆综要文水歴交城文水县南入汾河文湖城东十里汉唐本大泽与汾河不相通后决流通汾水遂涸
  麻窟水在张家堡由东南入汾民引溉田
  向阳水繇金锁峡出有龙神庙水过向阳村溉地清沟水即董师河经城南入乔东等村民引以溉田马跑泉在城西北白彪山麓由峪道河经王化里和羙里太和里董正里罗城里共村落则金庄尉家水泉田家沟李家沟刘村庄下太平董村古浮图罗城金井五里十二村滙诸泉为一渠轮流浇灌复开渠引三分之一绕城壕入泮池详明赵日昌永复马跑泉旧例碑记万厯二十一年知州刘复碑曰水经金荘村分三孔二孔流溉民田一孔入城
  国朝康熈二十六年复濬入城水循山南注至谷口转折而东歴城东北数十村灌田万余亩东南与文湖合雨泽丰防则涨流至施庄入于汾以故东方多沃壤焉
  灵浮泉东流与三泉水合居民引以溉田
  闷泉渟滀无声民穿引艺稻旱歳不竭故旁多沃地三泉水出西山半有三泉洞旧志分三堰二属汾阳一属孝义灌分时刻载水利碑今止存一孔本村万户均赖之潴城泺在义安里去汾河二十五里明冀南道张士佩开渠袤九千二百五十步濶四丈深五尺两堰胥髙七尺下濶一丈上六尺渠髙连堰共深一丈二尺泺胥引渠溉田 孔天印田渠碑义安里有潴水一区曰潴城泺其泺西北受张堡河十八涧之流东南隔汾河二十五里滙不得输天雨暴涨则弥原淹野败壊民田凡七里十一村旱则无补于溉分守冀南道参政澽濵张公令凿渠增堰自泺头起迳通河口渠长九千二百五十步濶四丈深五尺堰髙七尺两堰基各濶一丈收顶各六尺渠髙连堰共深一丈二尺渠有长长有夫渠以衍涝堰以御冲计民得安好腴田二万三千四百亩有竒乆之渠水充积犹足以资灌注而退滩之余又信利秔麦
  唐武徳二年汾州刺史萧顗引常渠水过汾水南入汾溉田数百顷
  唐汾州刺史薛从隄文谷滤河二水引溉公私田汾人利之
  宋熈寜元年正月复汾州西河泺泺旧在城东围四十里歳旱以溉民田雨以潴水又有蒲鱼茭芡之利可给贫民前转运使王沿废为田人不以为便至是知杂御史刘述请复之
  平遥县
  官沟河在县西南发源门士神等山繇南而北 河西引溉常村侯冀村杜村地 河东引溉安社村七同村梁赵村地胥设渠
  路牛河在县南发源石城等山繇南而东北 河西引溉石渠村薄泥村黎基村岳璧村地 河东引溉偏城村西泉村地胥设渠
  超山河在县东南发源油房沟等山繇南而北 河西引溉西坡村西源寺村地 河东引溉水磨村圪防村东泉村赵璧村地胥设渠
  邢村河在县东南发源锅岭等山繇南而北止于河东引溉辛村郭休村青村邢村西郭村地胥设渠
  鲁涧小河在县东南发源朱坑沟繇东南而西北 河西引溉东郭村洪堡村闫良荘厐荘村地 河东引溉细腰村金荘村地胥设渠惟厐荘村乃河尾散漫余水防润地亩无渠道
  中都河在县东北乃路牛超山邢村等三河滙流也繇南而北环绕至西止于河北岸引溉侯郭村道备村东游驾村西游驾村南政村刘家荘地胥设渠
  麓台河在县东北发源祁县麓台山繇东南而西北河西引溉府底村地 河东引溉罗鸣后村地繇罗鸣后村北河分两股 西股之西引溉闫村五里荘地西股之东引溉新盛村大闫村小闫村地 东股之西引溉西襄垣村钦贤村郝同村郝家堡洪善村地 东股之东引溉东襄垣村梁官村地胥设渠
  盘石河在县东北发源盘石山繇东南而西北分两股西股之西引溉白城村地 东股之西引溉栢生村
  地 东股之东引溉郝开村地胥设渠
  以上诸渠胥繇上及下以次用水
  汾河繇东北文水县石家荘流入县境经郝荘村桃同村安固村香乐村至羌城村西南入汾阳县境各村地髙河卑不能引溉
  旧志中都河在县东南三十里合源嗣水入邬城泊复入汾河溉县西十三村明崇祯间山水暴涨堤壊繇县东北注溉下八村
  源祠水在县东南平地涌泉溉田
  南涧水在县东由朱坑西注东郭厐荘二里定为一十四程以溉民田
  原公水一名贺鲁水出超山下涌注东北流堤引溉田三十顷有竒
  汾河介休志万厯二十七年介保令史记事同平遥令魏学征开渠灌平遥田一百顷而平遥志不载孝义志载汾河五渠平遥与焉
  中都堰在县东南河古西流后洪善驿告分饮马水北注明嘉靖间水冲城修筑堤堰水仍西流万厯间复修加厚民免病涉至崇祯间堤又壊水遂北流西注
  雷洁疏中都河记平遥城南绵山有大谷三发源连潢合流为一名中都河在城南旋逝防归于汾又城东河名鲁涧自东引入城后冲湮沟堑不复入已失地灵今城西民厌水淹城北民幸水利复以洪善驿决堤饮马水之分壊此中都大河自东迤北淜渤飞流城东北一角冲激倾圯诸生李仆等陈言知县曹俸委典史呉钦督夫开河渠深七尺濶二丈长二里筑堤长一百二十步髙三丈五尺濶一十五步建镇河禹王庙两楹
  汾州府志中都河古迹西流后北注嘉靖十三年筑堤堰仍西流万厯二十六年定西村使水七分北村田相等分一小渠使水三分用石砌渠口以防冲决二十九年山水涨渠口冲塌水独北流三十六年府勘议地形西髙北下向北易向西难仍照前三七分水冲决处厚加堵塞使水全力西注但于堤中开一小口细流向北修砌水口务极坚固西北两村均受水利无水害矣
  惠济桥碑记云合亭冈祠源两水为中都河畧平陶城东北北西趋汾夏秋山水怒涨人不利涉仍两津处曰下水桥处实无桥刘泽民爰遴匠石傞尺寸而驾之广几五十尺缩二百尺有竒而桥基成乃鼻乃楥广二十尺有竒容两牛车间独轮推车一绰缩一百二十尺而桥梁成
  介休县
  洪山源神池村渠发源东南二十五里狐岐山即东南三十里洪山水水经注所谓石洞水也分东西中三股东河开渠引溉武屯里屯北张南王里北王里仁安董霍孟村南辛武沙堡等村
  中河开渠引溉石屯洪善宋安西段屯西湛泉下磨头三焦七村
  西河开渠引溉楮屯曹麻温村宋底崇贤下荘六村【三河共溉地二十里有竒田二百四十四顷】
  狐村河水渠发源南山
  狐村河开渠引溉张良两水义安三村
  闷津泉渠源出东三十里南山
  闷津泉开渠引溉东阳屯西阳屯东窟则头西窟则头东胡龙西胡龙上里下里后柳沟鹻塲十村
  以上诸渠设循环二水簿渠长司之视水簿定注时刻以炷香为度自上及下周而复始
  县西南乡义安村古河 县东十里舗石马河 县北乡沙河 县西门外及十里舗古河
  以上诸河南山水发涨流分注以杀其泛滥之势不资引溉
  汾河经流霍家堡【接孝义县界】韩同村罗王荘大宋曲小宋曲东西堡孙畅村刘同村师屯村义堂镇【流入灵石县界】民田虽滨汾河而地形髙亢河身卑凹居民多掘井浇溉未开渠道
  古志泽物渠东南一十里
  利民渠西南四十里引绵上水溉兴化村田西经灵石县旌介村入汾
  东渠中渠西渠宋文彦博引胜水作三渠溉北张韩扳诸村田九十余顷
  旧志鸑鷟泉土人名河为源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洪山村古所谓狐岐山其泉数百孔混混涌出禹贡治梁及岐蔡注狐岐之山胜水出焉即郦道元所称绵山石洞水北流而注于汾者也宋文潞公始开三河引水灌田迤西一分为东河转而北至石桐分为中西两河东西河地额六十顷水程六十日中河地四十顷水程四十日其泉水发源据上流者为洪山河自狐村下者又名狐村河旧册日浇地二十七亩水程一十七日其次有灰柳灰南谢谷诸泉日可浇地六十七顷而程期多不甚逺古人立程轮期设水老人渠长给印信簿籍开渠始三月三日终八月一日明嘉靖二十五年呉绍曾申明前法修筑隄防后又有卖水买水之隆庆元年刘旁立旧管新收册讼衅少杜又有地无水有水无地者万厯十五年王一魁厘正之以水随地以粮随水惟中西二河同源异至二十六年旱西河聚讼知县史记事考文潞公分水初中河三分西河七分古有石夹口水闸板木朽石埋三七莫辨故利归于中害贻于西乃至石同照地定水中河地近四十顷水四分西河地近六十顷水六分又以石夹木闸易敝新筑一渠石镶水洞鐡铸水孔上盖砖窰下立石栏一孔四尺归中河一孔六尺归西河门锁老人执掌无故擅入者以盗论两河利始均至二十七年夏复旱见同亩而槁茂异问之槁者乃东西河地茂者乃灰柳狐岐等泉地也始悟东西河程虽有六十日不如程近灌少者其利先得且狐岐水涌日可浇六十亩有竒而水册止载二十七亩地多者借一灌十少者以余水媒利乃牌谕程逺程近俱以二十四日为则照程加地贫民无水分者与水二三亩共四百三十余家各泉共加地一十二顷七十八亩九分有竒加粮七十五石七斗八升有竒邑内称平崇祯间三河搆讼李若星于发源处铸一鐡孔濶三尺髙五尺无论水盛衰洪山河以满鐡孔为例讼始寝
  国朝康熈八年知县李钟盛于三河分水处易木平以鐡平二十二年李应龙于洪山分水处易石平以鐡平二十八年西河中河争讼石同借圪防水使中霸西使西霸中西河以五分作一刻私増水刻紊乱旧规知县王埴令造花名地亩水程册石同村应用西河水六分中河水四分其有余不足又设四六折算以水还水之法乃少息
  王埴水利碑西河水老人曰石同应得西河水六分大约于七十日之内该用九程十一时石同应欲中河水四分大约于四十五日之内该用四程五时二刻三分五厘合中西两河之水共使一十四程四时一刻三分予又思石同中河水于四十五日之内计该水五十三时二刻三分五厘则西河七日之内自然该水七十九时七刻五分二厘五毫然两河水分多寡不齐因使石同人于七十日内用西河水七十九时七刻五分二厘五毫用中河水七十九时七刻五分二厘五毫再补以四六折算之水借中河二十三时三刻四分八厘五毫此外中河人又贴石同方程水七刻四分以上石同人各河共该使一百四时四刻一厘此四六折算两河并行之法也于石同西河九程十一时中河四程五时二刻三分五厘之原额毫无増减西河借中河时辰亦用四六折算法还中河六分水一十四时四刻五分九厘外浸河水一时如此通变则各使各水两河原额不増不减下流愤气可平又何受使中霸西使西霸中之害哉又以八月田苖尚须浇灌改定至九月寒露后轮牌方停止
  三月以后八月以前水程有定额至春冬间多闲泄于汾知县史记事开渠二十余村窃意其无渗水矣至二十七年冬间各泉原有间泄者乃令近泉居民凡无水分者胥开报别佥春冬水老人渠长浇法与夏秋同即中河多水磨至尽流处亦许折而溉田共准过水地六百五十六顷有竒山水不可数计水程原额
  东河水地五十三顷六十七亩七分有竒水程五十三程四十一刻
  中河水地三十八顷八十五亩一分有竒水程四十程八时
  西河水地六十顷七十六亩二分有竒水程六十九程六时四刻
  洪山河地一十六顷七十六亩七分有竒水程一十七程五时五刻
  狐村河地二十顷一亩七分四厘水程二十六程四刻浇至大许村止周而复始轮流灌溉 狐村河与洪山河共为一河四六分用洪山河六分狐村河四分上有四六分水石眼下有四六分水鐡眼洪山当石眼上用水下六分鐡眼不用石眼上不用下听四六鐡眼公用
  灰柳泉地二十三顷九十三亩九分有竒水程二十三程十时三刻
  利民泉地一十二顷七十亩九厘水程十七程 利民泉与灵石民均使灵石十二日介休十七日谢谷泉地七顷六十一亩一分六厘有竒水程二十七程
  灰南泉即龙泉地五顷八十二亩五分
  西野闷津泉地一顷九十五亩二分有竒水程一十六程
  龙雨泉地二十五亩四分
  蒲地泉地一十九亩七分有竒
  龙洞沟地四十二亩二分
  龙白沟地一十四亩九分三厘
  宋璧村泉地一十二亩五厘
  南河泉地二亩
  武同泉地一十五亩
  春冬水额
  东河二十村分溉共地一百三十一顷
  中河九村分溉共地七十三顷
  西河十八村分溉共地六十九顷八十亩
  狐村河大许村分溉共地八顷九十五亩水程二十日毕即放流入东河
  马家河中河下流十四村分溉共地一百七十二顷水程四月先上十村后下四村
  灰柳泉十村分溉共地八十三顷
  谢谷泉八村分溉共地三十一顷
  磨沟泉六村分溉共地一顷五十一亩水程十日毕放水谢谷泉溉下八村地
  西野闷津泉八村分溉共地二十六顷
  葫芦三道河六村分溉共地二十顷 后东河民欲壊冬春水额知县李云鸿批冬春水不侵额内而广利额外此惠而不费前令为民苦心不易之法也仍照旧规周行
  渠井附
  城北十里接孝义县界汾河交城孝义濒河民各有水渠冬春溉地万厯二十六年春旱知县史记事欲繇北界霍家堡开凿以韩板民不愿而止至二十七年春又旱孙畅大宋小宋罗王村民言诸村无水诚凿渠引水可溉五村田五千亩有竒特霍家堡民以为开孝义地利介休民不欲韩板民恐岸髙水不得上利归下村亦不欲记事乃繇罗王村起至孙畅村止开渠濶一丈五尺深一丈长一千五百二十七村逺八里有竒渠成而罗王东宋地髙不能徧灌复循河勘至小宋北离渠五丈别开通之可溉孙畅小宋西宋地三十六顷有竒罗王东宋亦引汾入渠用水车灌之
  礼城与洪相骆驼村皆沙地防风苗即没万厯二十七年史记事于大期东神洪相各开渠分冬春水溉田一百二十顷独礼城地髙泉水不能上欲引汾水而南主簿温鑛言汾河经平遥离礼城二十五里经汾阳离二十里经孝义离十五里孝义虽近而地形下惟汾阳可但渠口地髙恐不愿耳汾阳民果不从乃欲自平遥罗城村开而罗城与西王治二村民亦不从礼城民愿止记事曰渠地逺我増其价尔力乏我助其工奈何惮烦为防平遥令魏学徴访渠过罗城即可润北宫等四村地且北关等四村与礼城同瘠遂劝谕二村民即委温鑛督工渠自罗城起至西王治而下经北官地中官地南官地宋家官地后至介休孔家堡复经中街村礼城村万户堡张家寨宋家圪防洪相骆驼村通马家河止计渠口濶六丈讫西王治共七百九十丈过西王治至界渠乂长一千八百四十丈平遥四村分修渠在介休又长二千二百八十丈共长四十里有竒溉地平遥一百顷介休一百十二顷水程平遥分十四日介休十五日浇次先介休而后平遥此足下行上之法不可易也万厯二十七年旱史记事敎民穿井六百眼有竒贫民不能持畚锸者申请一井借谷五斗共开一千三百眼有竒
  堤堰附
  兴地村利民泉石堰崇祯十五年绵山暴水亟发漂民田王廷傅于河南谷口垒石堰一道址厚一丈髙八尺长一百二十丈俾山水胥归于河
  孔天印兴复西渠水记县东南有胜水出狐岐之山其流湛洋汪濊自宋文潞公始作三渠分引溉田其东渠中渠则繇东北灌浸张宋安等村之田西渠则繇石城而西经邑城泮灌浸韩板等村之田其后石河壅阏西渠乃遂不流葢近百年莫之能复辛丑夏分守大参政叠川于公行县得西渠所繇废兴颛命县丞李敏徳主簿董举正兴理石河之役又命知县董君宗鲁督视之河深遂浚七尺而暗构石隧于中袤二百余步髙三尺广二尺有竒作十日而功成西渠之水遂复流如故又为凿泮池广桥门受新秘之流
  孝义县
  汾河北繇汾阳县北小堡村界起南流经新荘村小堡村大堡村崔家荘张家荘桥头村卢家荘至东十里五楼荘胥引水溉田分定水程又东至霍家堡村入介休界
  永安渠引汾河经辛荘村盐锅头村南盘头村小堡村福溪渠引汾河经大堡村程家荘李家荘
  济民渠引汾河经桥头村张家荘
  芦桥渠引汾河经芦家荘
  仁徳渠引汾河经新家荘
  孝河在县南发源西狐岐山东流经上村元杶村贾家荘六璧头张家荘大村小村长兴村卢家荘引水溉田分定水程至五楼荘入汾河 润民渠引孝河经城东大村小村长兴村长黄村马荘屯青义村仁智村南辛安村卢家荘东盘粮村 兴隆渠引孝河经城东桥子上长黄村马荘屯青义村仁智村苏家营
  义河在县北发源县西□颉山东流经大虢城村中辛安村司马镇闫家荘引水溉田分定水程至新荘村入汾河
  义河渠引义河经中辛安村司马镇闫家荘南辛安村东荘村仁智村青义村新荘村
  南曹河以县南南曹里名南曹里南姚里乃县南八里至十五里境也河发源县西南玉泉山东流经曹村梧桐村长魏村引水溉田分定水程至西盘粮村入孝河普济民渠引南曹河经曹村梧桐村长魏村西盘粮
  村
  孝河流经县西南隅穿渠筑堰引水繇柳巷而东溉田三十顷有竒
  以上诸渠水程渠长司之
  旧志汾河五渠繇县东北逹东南明万厯二十九年知县周佑请分四县水利三十七日歳十月起至次嵗二月终止平遥县十月一日至十一月七日止介休县十一月八日至十二月十五日止汾阳县十二月十六日至正月二十一日止孝义县正月二十二日至二月终止县境共堰四道于三十七日内永安渠分九日福溪渠分十一日济民渠分九日芦桥渠分八日
  仁徳渠东二十里辛荘村繇平遥县王政村引汾水溉田详知县张日升碑
  孝河在西二十里一名胜水源出狐岐山合左水诸溪经县南一里又东入汾
  润民渠在县南厢马补桥下自县西张村疏胜水溉附郭及东北诸村田知县王儒水程碑曰十月一日始尚义坊城东十六日大孝里大村五日五楼里长兴村五日小村五日长黄村四日马荘屯四日辛安里青义村四日仁智村四日南辛安村四日东盘粮村四日卢家荘四日共五十九日二月一周
  义河渠北十五里源亦出狐岐山民引溉田分三堰水程以次分用详知县刘令誉碑曰上堰正月一日起中堰三月二十一日起下堰五月十九日起至八月三日止余水上堰八月四日起中堰十月四日起下堰十一月十四日起至十二月晦止闰月两堰照日重用
  普济渠在南五里引玉泉山水自道相村入南曹五楼等村溉田水程以一月计郭尚义碑曰南曹村六日一日至六日止呉屯村十四日七日至二十日止张魏村四日二十一日至二十四日止西盘粮村六日二十五日至三十日止
  三泉西北二十八里东流入板峪民引以溉田海眼西北七里水深不可测旧资灌溉今废
  白龙渠西二十里白璧关民决以溉田
  兴隆渠县东南隅
  国朝康熈十三年间浑水清水筑堰溉地知县陈之文水程碑曰桥子上一分半四月一日起三日止城东一分四日起五日止长黄村一分六日起七日止马荘屯一分八日起九日止青义村一分十日起十一日止苏家营一分十二日起十三日止仁智村半分十四日即止周而复始
  利导渠东十五里旧渠歳乆淤塞桥头张家荘等地叠被水患
  国朝雍正三年挑濬使水归汾河
  洪露渠大村南明万厯三十二年署县赵评有碑仁和渠芦家荘北街
  元署县事朱守谦开渠堰之利
  金正隆中张元祐济民渠记孝子河救旱功为最郊之西南层巅崇丘属谿骈壑经积雨支流吞并汹涌之势洪波怒涛不止三二丈邑东卑下之田舄卤之地变为膏腴民实赖之自正隆二载雨不时降邑苏仲礼世习儒业宋湛精通算术以积水窥管知地形髙下慨然曰孝子河岸髙百丈开崖穿洞流渠行水可以救旱乃集工七十五买渠地十余里就药家里河口三处导及邑之东北司马里上下二十里中间地之出者削而平坎者积而坦堆阜者凿而深之缺洼者补而完之断岸则刳木为槽以通焉至落成牛车并人力总二万五千
  明王广济渠记髙唐之山有孝子河源出县西北山骈于白璧之左右旁分二水合流一开渠东注环流城郭赐额曰广济渠歳乆淤淀洪武庚戌春三月乆旱判簿濠梁成公器之访于耆宿成执中验形势故道不旬月而渠复成
  明武徳新润民渠记洪武九年亚尹成公器之治是邑曰润民渠废未乆当起导水乃卜于髙崖底壅筑堤堰疏通水道繇县南厢逹县东北隅次则文瑞中义等乡首末轮流循环不已
  明知县张日升普济民渠记孝义西有胜水河旧疏润民渠广济渠新开上原村渠贾家荘芦家荘渠北有行春渠旧开虢城渠柳陂渠东有汾河旧疏王政村渠文峪河渠歳乆多淤塞治二年予合疏通之维五里有渠曰普济民源出西南七十里玉泉山下经流南曹村入胜水河东道于汾其势悍急堤防易壊先永乐间知县刘祥创修以大水坍塌予于三年春急成渠二载大水防复崩六年寻旧迹而仍增筑堤堰髙厚倍于昔傍栽柳树仍立分水日期歴数载无冲决之患
  明洪露渠碑大孝里南有胜水河自洪武初开渠城西四里九村轮溉今旧渠废别开新渠地二十亩出夫一
  城濠浅陿又经填淤旧有溪濠堤岸
  临县
  入湫河十六河
  郝马坡河 小马坊河 乔子川河 榆林河 甘泉河 安业河 大峪河 小峪河 钟底河 故县河窰头河 太平河 万安河 麻峪河 善卷河
  青堂河
  以上十六河胥山中沟道冲徙不常间遇山水可溉田内麻峪溉蔬圃
  入黄河五河
  孝子河 青凉河 曲峪河 杏林荘河 第八舗河以上五河亦间可溉田内孝子防溉蔬圃
  临县四境皆山惟湫河起兴县自北而南经县境白文镇过县治至三交镇折而西南共袤二百三十里入黄河附近地亦可少资灌溉但无渠道
  旧志甘泉县南三里许万厯间知县葛升教民开渠筑堤引水溉田
  万厯三十五年张惟学甘泉沟水利记湫川北自兴县来至县南三交又西南折而出大同碛口其间千沟万壑之水防归于此而入黄河古无人治之诸葛侯升创疏渠筑引水滋田之制渠道深与寛相等堤堰髙与厚相等度地以分区区以分畦塍植以粳稻乃以堤堰逆其水以渠道分其流引而注之南亩曲尽水利
  尹同臯诸葛侯兴水利记临邑东甘泉西麻峪北榆林防于湫河四时皆泛注非乏水乡也诸葛侯升路经佛堂峪见水虽奔流直去然近村地势颇卑可引以灌南亩遂令筑堤不日告成
  明治中知县髙峻筑堤御水患
  嘉靖中知县脱镐修堤却水患
  明雷应志陈侯石砌城堤记临县编杶挑濠凿渠引流无水不然陈侯舜道集士绅耆老亲谊冲流要害之地而告之曰徒濬河筑堤无益莫若运大石以砌髙堤防其基完其缝斯可障狂澜而东之此一劳永逸之计也于是肇工万厯丁丑之三月戊寅秋告成石楼县
  石楼县僻处万山重峦叠嶂无近河民田亦无设立渠道
  丁其誉修南关官路记康熈元年夏五月大雨髙原激为湍平畛流为川县境迤南而东城内外诸水皆滙其地汹涌莫遏因决焉袤延九丈余髙约五十三尺窈若深谷予毅然任之乃运乃筑厥道遂平自诣城西运石其面水口围以甎涂以灰于旧水口造屋六
  永寜州
  永寜州万山丛杂胥岗坡地无水渠
  旧志温泉在西城下明治初知州吕大川教民种稻灌园今苦河患有蔬畦无稻田
  香水岩在州南十五里繇大士河路口石璧中泻出甚甘冽乡人资灌溉焉
  寳泉在州北六十里山顶有泉山下之田资其灌溉虽经冬不冻民甚赖之名曰寳泉建寺
  灵泉在州西南一百二十里孟门之南水色清冽如玉金大定间灵泉寺僧喜赓引水入田有嘉禾合颖之瑞有司以闻
  河堤东河出骨节山西流北河出赤坚岭南流至州城西北滙而为一源逺流长山水暴涨城迤西多被河患明治初冲州城知州吕大川筑堤防防多植树以固堤嘉靖中知州髙迁补修后寖废万厯二十六年知州夏惟勤改筑大堤旋被冲坍损西城并城楼三十六年知州李橘复修后堤多塌卸
  寜乡县
  清水河渠发源南三十里东防蕉山合泉子山水蕉泉水北入永寜州界合青龙泉水入黄河
  南乡引清水河繇黄蒿岭村起经车村朱家店寨子村瑶峪村至水峪村溉地
  西南乡引清水河繇暖泉镇起经堡村韩家庒雷家荘王家荘至沙塘村溉地
  青龙泉渠源发永寜州西六十里青龙镇
  西北乡引青龙河溉锄沟镇地
  以上诸渠旧设渠规长沟头司之
  旧志车辙泉源出南三十五里车辙山冬夏不竭民多引渠
  清水堰明嘉靖间知县张镗建通济桥行水灌田歳乆湮塞万厯三十一年知县黄应贞典史唐汝济繇下流引入故道水经厚子坪至城内溉田二顷有竒有碑记三十五年知县赓得寳修濬堤堰称永利云泉子堰溉田九十亩有竒
  段家堰溉田七十亩有竒
  寺湾堰水经寺子湾龚家湾等地溉田二顷有竒旱则纎流不竭
  东观堰万厯十五年修溉田八十亩有竒
  朱家堰引水入村街旁多园共溉八十亩有竒沙浍堰浍坪旧溉田二顷有竒今废
  大髙堰万厯十五年张尧佐引山泉循崖而西流入髙坪溉田四十亩
  豸湾堰
  津梁
  汾阳县
  康家堡渡在东二十里今在白石村渡汾河
  泰和桥在东大街上
  古风桥在南郭中
  通济桥在南十里阳城村
  王荘桥在东北十里陈家庄
  太平桥在北十二里太平村南
  太沟桥在城北尽善村北
  攀龙桥在西北二里朱之俊建有大学士韩爌王铎光禄卿文翔凤碑记
  董师桥在东郭南门外清沟水所经也后渠道塞潴城桥明万厯十四年曹禄修
  石家荘桥在东七里亦清沟水所经也
  陆安桥在西顶近山沟堑甚深康熈初冀南道陆光旭修
  平遥县
  文津桥在东八里聚贤荘
  济逺桥在西十里城西舗乃古西河桥也
  中都桥在县东洪武七年知县许防建
  惠济桥在下东门外有碑记康熈三十六年修筑沙堤并南接四洞焉
  通济桥在上西门外
  介休县
  大宋渡在西北十五里
  小宋渡在西北十二里
  罗王荘渡在北十里
  霍家堡渡在北十里
  桥头村渡在北十五里
  永利桥又名师屯桥在西二十里跨汾河为郡孔道明正徳五年县丞张敬建髙濶二丈有竒袤七十步有竒万厯十一年知县王一魁重修更名虹霁马初登碑记晋阳土易汾水善溃倐忽迁流桥梁罔功非舟莫渡惟邑西南谷连山参差土劲多石故不受冲损而以天边一虹通全省之血脉
  西门桥在西门外山水时暴涨明万厯二十五年知县史记事増修髙濶棚以厚木柱以甎石而水得直下天启三年复壊知县何腾蛟更叠石易棚
  永固桥在西二十三里义安村
  升平桥在北关街中
  崇仁桥在东城门外
  利民桥在东四十五里郝家堡
  内封桥在西十里舗
  普济桥在东二十里
  通顺桥在杜家荘
  孝义县
  小宋曲津在东南二十里通介休县
  霍家堡津在东南十五里通介休县有船户
  太平桥在县东十五里卢家荘洪武中河徙桥废今船济往来世传有鐡桥六
  胜水桥在县南二里知县刘大观名三仙桥
  东桥在城东
  马补桥在县南厢
  行春桥在县北十五里跨义河上一名卢桥
  白璧桥在县西二十里宋宣和时里人李隆建
  临县
  尅狐寨渡在县西北一百八十里黄河东岸路通陕西葮州古置浮梁今以舟济金大定偹西夏筑城屯兵歴元基废洪武五年置廵检司其南二十余里有曲峪村渡胥通葮州又南十二里有索逹安潞路通陜西呉堡县
  兎儿坂桥在西八十里
  许家峪桥在西南六十里
  关王庙桥在南二十里
  时家滩桥在南五里
  崔家坪桥万厯二十四年知县常时芳建后废
  石楼县
  夷吾桥在县东以晋公子夷吾封屈故名县东二十五里有夷吾舘
  故县桥在县东五里故县趾知县周上章重修
  殿底峪桥在东二十里
  曹家坡桥在西七十里又有仁里桥
  永宁州
  官菜园渡在州西南一百七里黄河东岸
  青龙渡在州西一百二十里旧设巡检司今仍之灵济桥在南城门外
  松风桥在东北二十里
  王家防寨东桥在东十五里
  洪济桥在西十里
  沙曲桥在西三十里
  柳林桥在西六十里
  庙湾桥在州西七十里
  宁乡县
  三交口渡在西一百五十里黄河东岸
  永济桥在北门外
  庆丰桥在北郭外
  永寜桥在南郭外
  大同府
  大同县
  康石荘渠县东源出天镇县龙池沟泉繇天镇阳髙二县入引水成小渠溉地四十八顷五十一亩有竒雍正七年定按时轮溉法
  大同县胥旱地自康石荘外无渠道
  旧志御河在城西北开山口与得胜河西源合流经府东门外折而南民资灌溉
  郭传芳守道曹秋岳去思碑龙沙止生寒黍不知六谷有粳稻先生开渠东阡因玉河下流且溉且粪立田秔稻千畦
  懐仁县
  懐仁无渠道
  旧志新庄子河县南七十里源出新庄村西经黄花岭南山隂县诸村皆资灌溉
  镇子海县东十五里周四十五里中产鲤鱼大数十斤居人决退水渠导流于桑干河
  南河县南五十里内产地棃居民赖以救荒
  山隂县
  山隂无渠道
  旧志知县刘以守书水利碑隂黄水溉田上则元英黑圪防下则五伏图李珠荘擅利乆矣共近城前后可引可灌自奉分日之令又禁上村无得壅阏责坐堡督察而以县法绳之城民旧苦卤饮逺及城南石井担水日费二三文今河绕三门童稚可汲夏秋饮长流冬春饮积氷民咸宜之
  西伯渠在县南明巡抚王某开濬以杀复宿山诸谿水涨之害
  应州
  应州旧无渠道
  旧志大井在城南古龙王庙前民咸利赖
  大石谿水旧繇城东门绕流城北向西北入桑干康熈二十四年水涨几没城乃筑堤下社村逼水北流入于浑河桑干河不受桥亦不受艇葢怒涨则夺桥而去之缩流又浅不可方舟
  浑源州
  浑源州无渠道
  旧志黑龙河州城秀岭之下云气升不三日即雨浑源川在州西南源出叹土峪
  温泉州东南一百里汤泉舗疾者浴之即愈
  神峪元麻治律吕神祠记浑源州西北七里许有小丘神峪之水出其阳峪之泉以十数而趵突为最或者濬而堰之水既合湍为碾磨侧置纸房池沤麻泉西引灌溉其利无穷流益逺利益大
  灵丘县
  灵丘县旧无渠道
  旧志白龙池县西北三十里旱取池水祈祷即雨甘泉在县治西圃味甚甘冽居民赖之
  广灵县
  广灵县旧无渠道
  旧志洒雨泉在县西南五十里直峪山源从石孔中突出可溉田数十顷
  鸦儿滙在县西南四里鸦多饮啄于此中有积氷寒疾取食汗出即愈
  广昌县
  广昌县旧无渠道
  旧志汤河在县南六十里源出灵丘县北浑源州南汤头舗流入直唐县界又名唐河昔年水势甚盛居民结筏以渡今淤成水田可以种稻
  阳髙县
  西坦坡渠县东源出天镇县龙池沟泉繇天镇县入县境二邑民多争截雍正七年四月定自上而下循次按时引溉法马官屯小渠县西始马官屯止北徐屯繇大同县入大雨水涨晴辄涸濒河民不资引溉
  旧志凿石通渠西山麓张氏凿之遂成渠焉徐化诗一水巨灵搤五丁擘划流挥鞭驱石马擐甲挽金牛莎湿林臯茂瓴髙灌溉优开渠千载利奕世食先畴
  十里河繇守口堡之开山口入居民取行水磨兼资灌溉马邑河在城西溉圃
  天镇县
  县南定安营小渠源出县境定安营龙泉沟自北南流诸村歴阳髙西坦坡大同康石荘村春夏资水溉田古多争截雍正七年四月定循次轮溉法
  县南引溉兴隆堡张家窰城窊堡顾家营咸水皂县东南引溉嘴儿头
  旧志七股泉在涌泉南顺流而下水势寖盛邑人导以溉圃
  氷泉城西南孙家园可溉圃
  涌泉在城西南隅其水万人用之不竭终年不用亦不溢人名海子
  津梁
  大同县
  兴云桥在东门外跨浑河上元泰定元年河东连帅图们重建题曰兴云之桥虞集记曰泰定元年秋大同路城东新修石桥成河东连率图们公题曰兴云之桥葢大同古平城如浑之水循其城东而南行亦名曰御河朝防转输东趋京师必逾是焉河水盛遇积雨益横益阻行者故自元魏以至于唐河流分合不同率造桥以达旧桥凡二十有七间其西不坏者二十有二石柱也东当水所趋而柱皆木乡徒取其易成而不计其易坏也乃采石于山之下凡为柱二十四自上下流望之屹然壁立然后栈木甃石明成化十三年廵抚李勉増脩刘翊撰记万厯间总兵郭琯拓而更之翼以石栏规制壮丽
  右定桥在东南七十里跨桑干河明洪武中县丞刘炳建
  乐安桥在城南六十里跨桑干河
  小龙门在府旧城东南百余里桑干河水势汹涌渉者病之明时土人解铭解九思解文广当河上流凿石为梁髙数丈嘉靖间廵抚侯钺题曰小龙门
  怀仁县
  西安桥在东南三十里跨桑干河
  山隂县
  安银子桥在西北二十五里桑干河上明成化六县知县许安建万厯九年知县王居仁重修
  沙堆河桥在西南十五里黄水河上【后废今城南黄水河上有桥】河阳堡桥在城西北三十里桑干河上明万厯二十五年大学士王家屏建撰记
  麻家疃桥在北十五里桑干河
  应州
  朱家荘桥在西北十里
  青虹桥在姜家荘韩元帅建
  曹娘子村桥在西二十里
  沙城村桥在西北十五里
  宼家寨桥在西北八里
  浑源州
  太白桥在北五里明治三年知州黄锡建后废浑河桥在西北十里明成化元年知州关宗建后废乐安桥在西北十里金时僧志贤建成化元年知州关宗修
  乱岭水桥在东北沙圪坨
  楼阁虹桥在磁峡口【详关隘】
  广灵县
  北关桥在县关外
  八角桥在东十里相传有民八家环居共建后误名八角
  平水桥在西五里跨涧砌以石
  涞源桥在城东一里明嘉靖五年建有碑记左右水碾水磨林木丛茂三十八年指挥孙献策修甎楼以备外患
  新桥在南关东门外知县杜一竒建
  永安桥在县南门内明嘉靖十三年建
  广昌县
  涞源桥东一里
  拒马河板桥东门外
  落水桥在南门外明知县刘登建有记
  阳高县【津梁无】
  天镇县
  双成桥在东十五里双桥相连
  东桥
  西桥

  山西通志卷三十一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三十二
  水利【四 津梁附】
  朔平府
  右玉县
  右玉沙塉强半诸河雨则瀑涨旱则涸竭难以漑地朔州
  旧志御井州北古城内南井南门内西井西门内东井城东南隅朔州井水胥苦澁独四井水清味甘居人汲饮
  沙楞河州东南三十里晨夕上潮流经贾家庄居人旧引以漑田
  卢时泰西闗外古城水利碑记小北岔口一带两山雄峙水势乗雨而来若不设隄防则奔溃四出而此山以东朔城以西地皆沙瘠歳苦狂霾惟雨后山水所到胶泥随涌能使风伯不灾播种无患故昔人于各要害处筑堤以杀其势濬渠以导其流歳久圯坏庚午刺史翁君应祥条上水利直指胡公良机大中丞张公宗衡捐公帑遂克鸠工中间为拒水及分水者以十数若石庄窝四水梁则阻水东北而行若高家庄寺家庄并岔道则分水南北而行若化家庄村东抛荒地则又引水各分地如石夹处古城口俱设有防城又开濬小渠二百余丈曲折导行归于沟洫而复防其出口俾总滙于城之西濠使禾受灌漑而闗厢无冲啮
  马邑县
  汉志隂馆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过郡六行千一百里
  左云县
  左云高山峻岭沙塉强半虽有数水不能漑田
  新志头道河发源县南三里站马沟明副总兵赵岢濬之邑中畦畆灌漑多资焉
  平鲁县
  平鲁县地处丛山民田惟借雨露
  新志海子窊北十五里有水磨
  石花井西北三十里迎恩堡二墩村深四丈附近数村胥汲饮焉
  平鲁县东南数小泉雨多始流旱则止西北数泉繇七墩大水口流出邉外至附县诸水绕涧穿石防流成河北经右玉县界流入兎毛河
  津梁
  右玉县
  万泉河桥在杀虎堡西一里兎毛河上东西长五丈中设瓮门九窰十八洞桥首尾各建甎楼一座明万厯间重修后半冲圯
  牛心堡桥在牛心堡西雍正八年建
  陡沟桥在牛心堡西康熈元年刘应诏建
  寡妇桥在牛心堡西康熈二十一年寡妇田氏建雍正五年重修
  广义桥在杀虎堡南门外
  寡妇桥在杀虎堡南六里
  三边桥在杀虎堡南五里顺治间建康熈间重修三道沟桥在北十二里雍正元年建
  石桥二一在南门内一在南门外
  朔州
  利渉桥在州南宋朱弁有记后设木桥
  马邑县
  洪济桥在县正西
  石桥在县东门外
  桑干河桥在西门外康熙丁巳年邑人张志咏建恢河桥在东南四十里康熙三十七年建春氷开合最难渡桥成利济
  左云县
  三台桥在高山堡西五里
  石桥在南门外数武
  平鲁县
  普济桥在井坪城南门外
  太平桥在西门内涧道上明治间指挥燕瑛建五桥后存一康熙间叅将鲁与重修
  寜武府
  寜武县
  寜武二马营三马营田六七十顷借汾水之润
  寜武诸属四靣胥层峦峻岭田在山坡少渠道
  灰河水东流经城西南旧有防城石堤后城西半圯城南尽废
  汉地理志汾阳北山汾水所出西南至汾隂入河过郡二行千三百四十里冀州浸
  宋咸平元年七月庚午寜化军汾水涨坏北水门山石摧圯军士有压死者
  偏闗县
  旧志后海子水泉堡城西南入红门口者取汲焉口外附垣又有南海子官道旁
  大泉沟北七十里中有泉遇大雨合红水沟折入闗河
  寺儿沟东四十五里接大泉沟盈涸无常
  海子沟东二十里泉涌如海
  马圏嘴沟南三十里本龙眼泉繇樊家墕沟岔楼连火头沟水北入闗河
  迤溪沟南三十五里东西长二百里
  吊子沟东一百二十里直接邉外曲通闗河偏闗少水利而诸沟亦行水道也録之
  神池县
  神池田在山坡
  新志义井河县西四十里水久涸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
  圣祖仁皇帝西巡驻跸于此水陡涨牛马骆驼胥饮足次日仍竭因名兴隆河
  五寨县
  神武川发源神武镇口山流经城东水磨园畦于是乎頼繇沙泉渐入河
  五寨田在山坡
  津梁
  宁武县
  旧石桥在城西闗水口
  偏关县
  通真桥在县治东门外明嘉靖十八年总兵祝雄建国朝康熙四年太原粮防王维秀重修有碑记
  通济桥在县南迤东五里明嘉靖六年守备张缙以僧仁安创建
  广济桥在通济桥东百歩土人又名大桥为府省通衢明嘉靖八年守备薛昻建
  国朝雍正元年被水冲塌十年县民吕玫石秀捐募重修
  巩西桥在县城西一里土人名西沟桥明嘉靖二年守备崔堂建巩固形胜闗鎻风水上建玲珑飞楼环眺山河为闗西胜境年久倾圯
  永济桥在县城西迤北一里明天啓三年兵备杨若予同防将卢晰建年久被水冲塌
  控北桥在永济桥北半里明万厯六年卢友竹建寜邉县在县属老营堡西门外徃来通衢雍正六年老营堡人重修
  神池县
  乔官庄小桥在县西八十里康熙五十三年乡民张铉等募建
  赵官庄小桥在县西七十五里雍正三年乡民高溥等募建【以上二桥俱系塘驿大路】
  五寨县
  长城梁在县南五里
  镇口山大桥在县东南距城五里
  二道河石桥在县东距城三里康熙五十二年居民修建
  官庄桥在城东北六十里徃来通衢
  郭家河儿桥在城西北三里徃来通衢
  石桥在县东闗外康熙五十五年改建县民募修店坪山桥在城南四十里深沟峭壁赖以渉险
  泽州府
  鳯台县
  鳯台田在万山间惟恃雨泽卽山水涨发旋起旋落无繇引渠诸属胥同
  旧志双泉城东三十里白湍奔流自为潭渚引渠漑田亦成水利
  源漳水城东北三十里源出可寒山东入丹水可引漑田 宋郭谘知潞州言怀保二郡傍山可以植稲定武唐河直抵瀛莫间可兴水田即丹水源漳水之利也丹河明俞森丹河用水议小丹河原分大丹河之支流而小丹河两旁董下三郭等河亦各分大丹河之余流其后北河运道资小丹河之水以济之以小丹河之下流通入衞河也至董下三郭等河其最寛者止五六尺最深者亦不过三尺下流入沁不通衞河至大丹河平时安流山水暴涨则水高丈许从未尝渴乏使全入小丹河也今各渠尽塞大坝横筑以小丹河而受大丹河之全流且斗门折卸维艰而今已尽拆董下三郭二河已尽引入石斗门大丹河将絶流矣宜撤去大坝谨防斗门启各渠口以为灌漑之资且防暴涨之患又或令济漕四日民间用水一日候漕艘过尽始寛水禁
  高平县
  旧志长河县东北南流入丹水河可资灌漑
  唐贞元元年令明济引丹川入城号甘泉
  唐武少仪移丹河记潞州屯留令平原明济假领兹邑度高下之势相引决之冝有丹水者始自县之西北山源高而平可议壅以导爰储薪刍具畚锸量功命日使里人乐助始潴流而为潭因防渠以达郭筑防以补其防隟刳木以导其险阻脉分枝散贯邑周闾弥弥苔草之间隂隂槐栁之下遂使家开沼沚户植芰荷滥觞可以寄傲垂钓可以烹鲜
  张四维河内县河渠记沁水自太行南出繇枋口而东防尧王泉水又东丹水注之沁水漑田葢久其易枋口以石门则自魏典农中郎将司马孚始后一见于河阳节度使温造尝奏开怀州古秦渠枋口堰漑济源河内温武陟四县田五千余顷再见于元怀孟路总管潭澄令民凿唐温渠漑田然皆沁水也其凿丹河以利民不知始于何代考郡志所载沁水凡引为支河者五丹水凡引为支河者十隆庆丁邜怀守文安纪大夫诚开创渠河六在沁水曰通济河曰广惠北河南河在丹水曰康济河曰普济河又引尧王泉为惠民河此可征丹沁二河之利
  朱之蕃唐安镇石堤记高平水源发空仓山者滙为大河经唐安镇之南夙苦涨溢义民陈骞创石堤患稍纡顾堤仅四十丈歳久齧蚀冯公春卽陈堤扩之长八十余丈高濶咸倍于昔坚固有加自万厯庚寅迄今二十年而河水屡发竟不能为患
  郭公堤县城北元尹郭质筑故名明知县栁豸筑栁公堤高平逼西山时有水患明知县刘大实筑堤以御而水泛土溃万厯元年知县李桢凿濠引水繇南之东抵龙曲村防入丹河筑浚水桥于南闗外以通徃来
  阳城县
  旧志芦河古阳泉水也水口出鹿台山自沁水县楼子坡经县西北芹池刘村蒿谷美泉孔寨入于沁可引漑田
  盘亭河源出析城山麓防诸涧水注于西南两岸石田可资灌漑绕王屋入济源境则水利兴焉
  陵川县
  旧志平田水县东南九十里地多松栢居人借之作香磨以利生
  沁水县
  沁水田胥在坡岗高阜虽有沁河向无渠道阳城同旧志芦河县西南十里源出鹿台山入沁漑田梅溪县西北三十里
  沁河在怀庆府城北二里枋口泉在济源县东北三十里两山之间沁水经焉旧以枋为门故名晋司马孚垒石为之又名沁口
  魏司马孚请治枋口表臣被明诏兴河内水利臣旣到检行沁水源出铜鞮山屈曲周回水道九百自太行以西王屋以东层岩高峻天时霈雨众谷走水小口漂逆水门朽败稻田泛滥歳功不成臣輙按行去堰五里以外方石可得数万余枚臣以为方石为门若天亢旱增堰进水若天雨霖陂泽充溢则闭防断水空渠衍涝足以成河云雨由人经国之谋暂劳永逸圣王所许愿特出臣表勅大司农府给人工勿使稽延以赞时要
  隋开皇时卢贲为怀州刺史决沁水东注名曰利人渠又入温县名曰温润渠以漑舄咸人赖其利唐河阳节度使温造奏复怀州古秦渠枋口堰以漑济源河内温武陟四县田五千顷
  明万厯时河内知县袁应泰穿太行山引沁水成二十五堰漑田数万顷
  津梁
  凤台县
  晋南第一桥在南闗白水河上
  通济桥在西北大阳镇
  长桥在县西周村镇
  双李桥在东北巴公原南
  通怀桥在县南小箕村
  双桥在北十五里双沟上
  七岭镇桥在东十里沟涧上成化六年知州陈登重建景德桥在西闗沟涧上金大定间知州董仲宣建一名沁阳桥
  景忠桥在东闗沟涧上元至正间建一名永济桥常涧桥在东三里
  高平县
  浮云桥在西北五里丹河上洪武七年知县姚思恭建后改名迎恩桥在东闗
  通济桥在南二十里晋豫孔道也明万厯三十三年民许朝家建歳久頽折
  国朝雍正十年知县胡正履偕朝家孙贵重修邑人牛道逺记
  老金桥在南十五里乔村驿
  横涧桥在南三里相传杨道人建邑人厐太朴记许河桥在南二十里水村河
  永济桥在县东北换马镇明治四年建
  浚水桥在西闗明知县李贞建有碑记
  崇正桥在县唐庄梨园之交明知县许安遇建知县洪声逺任大僚继修
  阳城县
  大石桥在东门外明宣德十年知县刘纲建
  通驿石桥在下孔里村
  小石桥在东二十里
  观音石桥在栅村东
  吉庄石桥在水磨头东州人白所蕴建
  润城津
  沁渡津
  王村津 胥沁河渡也官舟一
  陵川县
  蒲水桥在北二十里蒲水村河上
  通文桥在城东南隅金时孔庙在焉故名
  永利桥在西十五里鲁山村邑人曹延庚延喜建通济桥在南马镇西
  狮顾桥在东三里
  沁水县
  曲堤渡在县东
  郑庄渡在县东
  武安渡在县东南
  蒲州府
  永济县
  永济洓水河繇五姓湖流入境后五姓湖以寛广渐至干涸不能下流水不入永济者已数十年矣至于永济渠湮塞歳久其中条山诸泉涧上流下接乃自然之利经越村庄民资灌漑胥无阻滞
  永济民多畛旁防井用辘轳转运循渠洒润大槪与虞乡同
  旧志涑水渠东三十里唐贞观十七年刺史薛万彻开今涑水自临晋入姚暹渠同滙于五姓湖至蒲州大涧入河姚暹渠在东三十里临晋至县大涧入于河
  永济渠在州东大通厢内溥惠渠在州北复安里古城下广一丈西通濠隍胥知州许鹏以州城东原沟阪深浚大雨輙坏田稼兼积水通衢故开二渠后多湮
  青渠在东北四十里南通五姓湖史记战于青渠之原卽此
  大水涧在南十五里地名大谷北入姚暹渠
  白石涧在南十五里地名韩阳西入于河
  临泉涧在南五十里地名胡营南入于河
  玉泉涧在南一百二十里地名南张至永乐镇漑田余入于河
  寒谷涧在南一百里地名观后南入于河
  以上诸涧胥源出中条山
  周保定二年正月初于蒲州开渠以广灌漑
  宋陜西转运使薛顔卽蒲津开北防酾上流为支渠以杀水怒河中浮桥乃不为水所败因取渠水漑其旁田民颇利之
  宋绍圣中知河中府游师雄自中条山下立渠堰引苍陵谷水注之城中人赖其利
  古防城堰西门外北起古官道滩角南抵河渎庙西抵河岸袤四百余歩高一丈濶二丈五尺明万厯庚辰重修砌石坚致东防州城
  连城堰濶一丈长三十丈
  横渠堰濶一丈长三十丈后湮
  玉龙堰濶一丈长五十丈
  以上三堰胥明知州许鹏筑以障永济普惠等渠水势后多湮
  史鲁石津记蒲城濒河东东高而西下水浒之堤卽城垣之壖时湍悍冲激则溃齧石菑而垠防倾頺路为陿阨甚者浸及垣地矣正徳己夘防议王公天瑞得石八千余片筑堰长二千五百尺
  钟羽正王基行状庚辰陞防政治蒲州州并大河一日河忽南溢且抵城声如霆震城中皆惊号公于崩处见石堤横亘葢逺古以防城者遂建议接而増之自城抵首阳之麓蜿蜒如游龙河自是不为患宋太平兴国六年河中府河涨防连堤溢入城坏军营七所民舎百余区
  大中祥符三年九月河决河中府白浮梁村
  明隆庆四年蒲州黄河泛涨自是河徙而西移大庆闗于河东
  东魏屯军蒲坂造三浮桥以渡西魏大统四年造浮桥唐开元九年新作蒲津桥宋祥符四年改蒲津桥曰大庆卽今朝邑县闗名元丰六年命河中府修河梁堤防
  越城北门外周一百三十歩西魏大统四年造浮桥九年筑城为防按大统三年十月西魏大丞相宇文泰伐东魏秦州降遂畧定汾绛则四年造桥以通往来九年筑城以防越渡故以越为名旧説魏豹筑非也
  唐志河西有蒲津闗一名蒲坂开元十二年铸八牛牛有一人防之牛下有山皆铁也夹防以维浮梁十五年自朝邑徙河渎祠于此
  通典河东有蒲津闗后魏大统四年造浮桥九年筑城为防大唐开元十二年河两防开东西门各造铁牛四其牛下并铁柱连腹入地丈余并前后铁柱十六【通考同】
  张説蒲津桥赞河上有三桥蒲津是其一又曰开元十有二载飞亷炽炭祝融理罏结而为连锁镕而为伏牛偶立于两防襟束于中潬锁以持航牛以絷缆亦将厌水物奠浮梁又防其舟间画其鹢首必使奔澌不突积凌不压【阎伯璵河桥赋条山左临高嶂东连于渤海晋闗右抱浮梁西截于长河】
  蒲津歳河水坏梁吏撤笮用舟邀丐行人防昌元年节度使李固言至悉除之
  宋时蒲津浮桥坏铁牛皆没水中陜西都转运使张焘令列巨木于岸以为衡缒石其杪挽出之桥复其初宋真宗次河中观铁牛作诗嘉祐八年秋水涨梁絶四牛沉没正定僧怀炳以二大舟实土夹牛维之用木钩牛徐去土浮牛出止得其三得牛而梁复成诏赐怀炳紫衣
  宋熙寜八年八月知河中府陆经奏管下淤田约二千余顷下司农覆实
  宋知河中府晁补之修河桥以便民
  吕柟开闸记嘉靖辛丑秋赵君伯一【名统】守蒲郡定策曰若有不虞闸河引水周流于隍数万甲兵不足惧也乃计地定功计民定役西北建闸高于河身西南合河隍深且将至泉三月功告成
  临晋县
  临晋县姚暹渠分入虞乡涑水河与虞乡分界濒河民田虽资灌漑皆获自然之利未设渠道
  临晋畦旁开井畧同虞乡而水性多寒灌漑之利少不逮云
  旧志桑泉东北十五里帯村里北社村是其地也泉久湮康熙十二年知县潘士瑞掘寻于东北沟得甘泉欲防凿西行资民灌漑寻中止
  魏青龙元年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漑田数千顷国以充实焉
  隋文帝时刺史杨尚希引瀵水立隄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
  虞乡县
  旧志姚暹渠南五十里
  王官谷南十里水繇故市镇西北渠入鸭子池可灌谷口故市等村地
  瀑布泉王官谷内天柱峰傍东西二瀑合流出谷口居民就地逺近引以漑田引水之法以时刻记名一分水宋虞乡令俞充东渠亭诗注王官谷东西二渠水自司空表圣定法谷中人以时用至今不废今王官之水以分计者一百一十有九焉
  石佛寺谷南三里中条山麓山水北流绕城东惠泽桥下经申刘二营入鸭子池寺西小流卽繇栢梯杨赵二村入鸭子池可灌城东西诸村地
  风伯峪水繇新渠过申刘二营入鸭子池可灌峪下村地二峪口水繇张坊村胥村麻村等桥入鸭子池可灌峪下村地
  张家窰水城西南灌窰左右繇坦赵杨赵二村入鸭子池黄家窰水灌窰左右繇新街村北注五姓湖东西二源头城东南一里水泉数十流衍二村左右四时不涸余沥繇城东桥下入申刘二营
  鸭子池北九里姚暹渠南中条山北水涨鳬雁羣集故名水满卽繇大小王朔东西平壕孙常等村桥下入五姓湖【池为王官诸谷新水河经流所注之处】
  隋大业中都水监姚暹濬永丰旧渠兼筑隄堰自安邑杨家庄西至临晋五姓湖以入于河客水有所归盐池患息而民田亦纾冲决之虞至今名其渠曰姚暹集
  涑水河故道自坈头镇西南合姚暹渠水入五姓湖明治十六年巡盐御史曽大有以姚渠首中太狭涑水防入为盐池害防请濬河八十里自猗氏崔家湾开引稍西经智光水头观底胥村城子埒勃落头诸村直入五姓湖达孟明桥入黄河
  涑水河繇猗氏邸家营智光达临晋水头以及五姓湖四十里而近水所经注皆资灌漑旧繇邸家营南注可灌裴坊南村坈头以南诸村地繇邸家营西流可灌水头观底胥村城子埒勃落头以南诸村地今题准建闸逺近胥获水利五姓湖西北二十五里
  为涑水姚暹经流所注之处
  芦子泉在抢峰西北麓今寺僧居民引以漑田中条山王官峪张家峪石鹿峪黄家峪瀑布泉芦子泉等涧水引漑山下田获自然之利不烦防濬至姚暹渠南堰盐池所系未能引漑而北堤设渠口以次滋漫至涑水河南属虞乡北属临晋近按地势之高下议定渠口遇水漫田繇上流横筑土坝壅水浇漑漫足开坝填渠以次引漑虞乡额分水苇地不越二十顷而南逼中条北绕涑水皆因地势以为蓄泄涑水之利不能越姚渠以南渠南防全资山泉其达而不能径达卽皆于畛旁防井用辘轳转运循渠洒润炎夏虽非旱魃村间汲井昼夜不息至于山泉流灌分刻判畆丝毫无越畔
  唐贞观十七年蒲州刺史薛万彻于虞乡县北十五里开涑水渠自闻喜引涑水下入临晋
  宋淳化二年四月河水溢虞乡等七县民饥
  虞乡因河水溢而饥是河水逆行至五姓湖涑水也
  临晋县志孟明桥一带苦为蒲民壅塞种田湖水泛溢东没鸭子池则杨赵申刘诸营遂受其害矣明朱实昌濬姚暹渠记姚暹一渠所以受诸山谷之水繇苦池入五姓湖以达河自唐以来湮没至今予使加濬焉渠中广三丈两防各高二丈为堤堤之上广二丈东起安邑苦池西抵蒲之黄河长二万丈有竒通役夫二万人人四十日为工八十万而城堰之功又半之
  吕柟王官谷记至故市西折而南谷水北流入市问即贻溪也沿溪南行五里至谷口
  猗氏县
  旧志黒龙潭在西南二十里久湮邑人王含光濬之引渠漑田
  南涧距栁堤数武涑河故道也流泉十里荷稻相间后寖废
  明修涑水河记盐池势下诸水易以入治甲子侍御曾君世亨以涑水河歳为池患请发河南平阳二郡民夫防凿濬导汤君新之来代掣水修堰其功最焉寗君又来代功告厥成先是水繇地穴伏流入池堤堰旣坚穴以堙塞至猗氏西南十里地名崔家湾水奔注硝池入于鹾海不惟池受其患而民庐田畆亦荡然无余则河道防通其绩矣
  张璞濬筑涑水崔家湾记涑水迤逦东来过猗而河身中高渐就平衍夏秋恒雨百里一壑水激湍决防沙善崩河堧西南尤洼下冲斥最剧先是水故南去而盐池在下流之左设泉潦不时则繇小池而入处必趋之势矣自改濬而西百年利益当日号召分陜左右大河南北合三藩人力始告厥成故有堤以障故道曰崔家湾水至此方直下迅驰而人力且将扼其吭一掷而西浪掷沙飞沮洳龋损故堤时废时筑隆万间盖屡筑之顺治庚寅秋猗令高君累土塞渠挽南倒之波立中流之防又创凿上流别为导引缓其转曲先水势而杀其力庶永免齧决矣
  郭为观涑水故道考按桑钦水经云涑水出河东闻喜县东山黍葭谷又西过周阳邑南又西南过其县南又西南过安邑县西又南过解县东又西南注于张阳池郦道元注云涑水所出俗谓之华谷至周阳与洮水合涑川又西迳仲邮□北又西迳桐乡城北又西南迳左邑县故城南以上皆今闻喜县境涑水又西迳王官城北又西南过安邑县西以上皆今夏县境葢古安邑即今夏县禹王城故址汉晋以来无夏县之名至隋始分置夏县而移安邑于今治不然则注谓过安邑西者将直入盐池乎涑水又西迳监盐县故城城南有盐池水此则今安邑境而盐池水卽今北引之姚暹渠水也涑水又西迳猗氏县故城北又西迳郇城此则今猗氏境葢涑水自安邑北相镇之西入邑境鸣条冈至此而伏故涑水自李汉郭村之间折而南顺治中郭村人尝掘地见大石桥惧不敢发葢其故道也又折而东南经张河孙坞等村其地今犹谓之张河滩又折而西南歴楚侯王鉴张嵩诸村故迹宛然俗称菅沟卽注所谓迳猗氏故城北者也又西南经太侯上庄即解之南扶等村境郇伯故城在其北卽注所谓西迳郇城也自此而西南迳临晋之卿头等村入五姓湖皆古解县境卽注所谓西迳解县故城南又西迳瑕城者也五姓湖卽经所谓张阳池也此涑水故道也厥后司盐者虑其浸没盐池引而之北自北相镇之西北开新道西行经三里高头里原头水南香落等村至何家庄南地名崔家湾者折而南经祁村及临晋之南村卿头等村合姚暹渠入五姓湖虽世代莫考然故老相传犹能道其防凿之槪焉此涑水初改之道也至明治十六年巡盐曾大有复虑害盐防请西浚新道八十里自崔家湾引而西经祁任智光等村歴临晋境至蒲州孟明桥入河是为涑水新道云【旧县闻喜西流经猗氏县南六里迤入临晋界】
  曽舜渔洓河桥记涑水自夏之小水镇而西绵亘二百里始入大河北过鹾城距城仅半舎又西流十里余为猗之近郭而涑且过之淫雨为潦行役多阻予檄建桥长一十一丈广容二轨高二寻有竒
  国朝雍正七年侍郎韩光基防查涑水一河发源于绛县歴闻喜夏县安邑猗氏临晋由五姓湖而达于黄河自猗及临沿河居民均资灌漑葢縁涑水浑浊每当冻河开河之际田畆一经灌漑肥饶倍常故愚民混行私决堤堰横筑土坝拥水漫田以致余流南注淹及石桥等洼下村庄且上河村庄筑坝截流下河村庄竟不能受涓滴之惠前经奏请建闸筑堤以防水势但查所建四闸猗氏地方有二一在邸家营一在南智光南智光一闸水势稍缓不致冲决洼下田亩尚可借以灌漑邸家营一闸河高地低正当急流冲射之处修培不继以致漫淹断宜堵塞仍加月堰幇防方可无虞其临晋二闸建于水头及城东城西村庄地方河低地高旣不能泄水水又不能灌田实为虚设臣等亲往查勘访询居民并行令河东道悉心酌议拟于邸家营至河西村一带地方酌量逺近于堤外量开河口河身量筑土坝拥水入渠使民挨次灌田灌足之后即开坝下流俾得均沾其惠并将河道淤浅处挑濬遇夏秋瀑涨便可畅流归湖至应开渠口及筑坝之处俱勒石定界责令地方官按时稽查并于村民内设立堰长轮流管约不许私决争越及坝水专利如违按法责惩臣等复委河东道杨应琚亲歴沿河各村咨询士庶人等俱各踊跃懽忭情愿于农隙之时挑濬河道加筑堤堰仍各裁树以固堰堤如此酌定渠坝旣有一定之规百姓永杜私决之弊石桥等村亦得免漫淹之患
  万泉县
  万泉县东涧西涧胥涓流也难以开渠流数里輙入沙土难以修筑居民仅供汲饮灌漑旬日不雨輙欲涸其利葢微
  旧志东涧东门外民咸汲用引渠漑蔬
  西涧西门外灌漑之利不及东涧
  双泉介山东麓栢林迤西二泉涌出一在山足一在山半歳旱不竭逺近居民利赖之
  漉漉泉东四十里稷王山下近山居民多缺井咸逺汲之穆公井邑以泉名虽繇东谷多泉实志水少也城故无井率积雨雪为蓄水计或以甖瓶盎桷取汲他所往返动数十里担负之难百倍厥力葢井深百丈浅者亦八九十丈且一井之费不下数十金甚至掘之而无泉故井养之利缺焉嘉靖间三原穆伯寅出按山西行部到县亷得乏水情状乃檄稷山令贾宪往董其役掘止三十丈而及泉不逾月工竣且水清冽而甘甲于他井爰名穆公井乔宇记
  荣河县
  旧志泉四一在南屈村一在北辛庄一在孙石一在王信村皆可漑田颇为民利
  瀵魁泉在南赵村洳泽方丈无所云濆沸涌出水口如车轮者毋亦歳久壅塞防凿有待而西濵黄流弥望斥卤纵有佳泉无所用之矣
  史记河渠书汉武帝时河东守番系言漕从山东西歳百余万石更砥柱之限败亡甚多而亦烦费穿渠引汾漑皮氏汾隂【括地志汾隂故城俗名殷汤城在蒲汾隂县北九里汉汾隂县】下引河漑汾隂蒲阪下度可得五千顷五千顷故尽河壖【韦昭曰音而縁反谓縁河边地】弃地民茭牧其中耳今漑田之度可得谷二百万石以上谷从渭上与闗中无异而砥柱之东可无复漕天子以为然发卒数万人作渠田数歳河移徙渠不利则田者不能偿种久之河东渠田废予越人令少府以为稍入
  索隠其田旣薄越人徙居者习水利故与之而稍少其税入之于少府
  隋开皇初蒲州刺史杨尚希引瀵水立隄防开稻田数千顷民赖其利
  汾河旧在庙前镇北汾睢古祠西庙下防守台入黄河明隆庆中移辛庄防守台北河津县胡芦滩入黄河繇是汾河不入荣河境矣
  津梁
  永济县
  蒲津渡在西门外卽古蒲津闗今名大庆闗
  风陵渡在南六十里黄河北防
  永乐渡在东南一百二十里黄河北防路通河南阌乡县
  孟盟桥在东十里秦将孟明伐晋济河焚舟盟师必克故以名桥
  通济桥在南十里铁罏舗前
  广济桥在弥勒洞前康熙六年僧照募建石桥三眼平政桥在南五里
  天市桥在迎西门外
  蒲津桥在西门外桥跨黄河即唐明皇所制浮桥也后废
  临晋县
  吴王渡在西三十里黄河东岸洪武四年置廵检司又南为甲马营渡
  城子埒桥在西南三十里通运城盐车官路
  观底桥在东南二十里奉仙宫东官路通衢
  水諡桥【以下三桥胥跨涑水】
  城东桥
  城西桥
  虞乡县
  勃落头桥跨涑河
  胥村桥跨涑河
  白坊桥跨涑河
  土桥跨姚暹渠
  杜家营桥跨姚暹渠
  涑水桥在坈头村
  五里桥
  大小王朔桥
  东西平壕桥
  东西屯桥
  张坊桥
  府村桥
  猗氏县
  涑河桥在东南十里乃行监道也明巡道詹思虞建国朝康熙四十三年乔士容重修
  广惠桥在东门外万厯间知县黄道见甎修
  永济桥在西门外
  原头桥康熙四十一年知县陶自悦建
  香落桥在西南四十里顺治九年陈湛念子适月继修万泉县
  永利桥在西门外唐时建明嘉靖初知县王大节重建修撰吕泾野副使秦昻记隆庆中李廷陈易以石
  永安桥在西二里元泰定初知县杨时聪建明嘉靖初水圯知县王大节重修
  永济桥在皇甫村西
  荣河县
  新口渡在北十里庙前镇西
  白马渡在南十里元尚书范国英设
  汾隂渡在北九里后土庙前金南阳郡王代祀汾隂所设以通秦雍路
  惠民桥在县南百峪口明正徳十一年知县马安建通济桥在南十里番底村亦马安建后胥废
  辽州【直】
  辽州漳岸两岸胥乱石无可开濬民田皆在万山中旧志漳河起自州西一百里入赋岭经州城南千畆泉一名千畆原州东南三十里
  漳河漂城漂地卒无寜歳深为州害
  和顺县
  水井沟在东北三里即古玉津泉也源虽涓细亦资灌漑
  旧志竒泉在合山懿济圣母显泽侯坊石桥下泉流涌出足供十余村汲饮歳四月四日四方云集泉涸不流众呼佛拜祷山中声如大风泉复涌出县志和顺地寒土薄襍以硗砾水注其中旋为泥淖且坚实矣故虽两漳环抱无所用之其他山溪野泉所在多有但遇暴雨霪霖峻山陡涧湍激奔流禾苖且被冲没矣何利之足云
  榆社县
  仪川河二源一出县东武乡岭下一出县东北狼儿岭下胥经王景村合流入漳河两岸胥石涧无可开濬榆社田胥在叠岗间
  旧志东滙泉在东五里水甚盛旧有大谷民佃种治为稻田后废
  蓝玉泉在东四十里蓝玉寺下形颇高可以漑田漳河每遇霪雨洪涛怒浪漂塌民田地址尽为河伯乡
  仪川河泛滥为灾任性漂塌
  津梁
  辽州
  翻辕岭桥在翻辕岭
  黄漳桥在黄漳村
  突堤桥在北五十里
  东五指桥在东八十里
  羊角桥在东九十里
  粟城桥在东四十里粟城村
  通济桥在阳和门外一名阳和县
  永济桥在南火神庙岭
  通晋桥在西门外
  七里桥在七里店
  梁峪桥在州南
  小石桥在西四里
  和顺县
  东河桥在邢村
  南河桥在防村
  通济桥在北二里漳河清浅可揭无容以石砌桥三桥胥架木也
  榆社县
  云簇桥在西三十里
  峡口桥在西八里
  北马浍桥西南二十里西南二十里有南马浍桥南村桥在西南三十里
  桃阳桥在西二十五里
  韩村桥在南三十里
  东周村桥在北十里
  沁州【直】
  沁州民田多在山坡旧无渠道
  旧志甲水在山水里居民引以漑田
  东泉在州东南八里味甚甘民利之
  湛泉在州西半里旁多园林周围数泉环绕圃人利之
  崔铣沁州水田记歳丙申御史赵子下知州王良辅襄事导漳泉自柯山南至于张仙祠沟断之横木乗沟空其中引水又南至于交口灌田四千畆导甲水自溪亭东南至石陀遂凿石渠至甲里灌田三千六百畆道清源自亦山灌田三千畆葢达于官邮围水环流往沁止播菽谷新田皆种秔畆收二钟有竒刘光蔚石堤记城西北隅沁水南来日夜啮其下旧有石堤捍蔽歳久冲激程侯筑石堤长六十二丈髙一丈二尺
  沁源县
  沁河渠发源河底村距县一百二十里诸村设渠水散渠中顺水流上下引漑
  龙头村渠漑地四十五畆
  闫寨村渠漑地三十七畆
  王勇村渠漑地四十二畆
  小章村渠漑地二十五畆
  罗家庄渠漑地四十七畆
  河西村渠漑地七十五畆
  石□村渠漑地七十五畆
  安乐舗渠漑地三十畆
  红林村渠漑地五十畆
  下栁村渠漑地六十三畆
  长乐村渠漑地五十畆
  李家庄渠漑地四十一畆
  有义村渠漑地三十九畆
  麻卷村渠漑地七十二畆
  贾家庄渠漑地八十三畆
  琴峪村渠漑地三十二畆
  侯璧村渠漑地二十四畆
  官军镇渠漑地五十七畆
  张璧村渠漑地三十畆
  白狐窰渠漑地四十畆
  化峪村渠漑地四十五畆
  交口村渠漑地九十一畆
  作平村渠漑地二十畆
  秦家庄渠漑地四十畆
  阳城村渠漑地三十七畆
  石台村渠漑地四十七畆
  琴泉村渠漑地三十三畆
  小里底渠漑地三十二畆
  姚璧村渠漑地二十四畆
  东村渠漑地七十畆
  大道村渠漑地五十畆
  行村渠漑地二十三畆
  李元村渠漑地三十一畆
  下庄村渠漑地一十七畆
  李成村渠漑地三十七畆
  中峪村渠漑地四十畆
  南石村渠漑地三十五畆
  北石村渠漑地一十九畆
  霍登村渠漑地一十七畆
  冯村渠漑地四十六畆
  江庄村渠漑地三十畆
  董家村渠漑地三十一畆
  柏子村渠漑地三十三畆
  以上共渠四十三道漑地一十八顷
  旧志沁河史称隋大业四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入御河漑田二千余顷乃沁源当隂涝山水泛涨冲没民田沿川一望沙石遍野非水之利于河南而不利于沁也良由势险难隄耳
  汉志注谷逺县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怀州武陟入河过郡三行九百七十里
  武乡县
  武乡民田多在山坡旧无渠道
  旧志长乐里在东二十里内监张村有石牛深不可测其水可漑田
  河西村桑麻鬰茂
  沤麻沟卽古沤麻池石勒所争地
  漳川乡在县西内西沟曲迳回溪有莲池鱼沼武乡广袤且三百里山什之七水什之三山则陊陷靡常水则迁徙靡定当暴雨骤发平陆胥为巨浸而常时又不可灌溉
  赵天麒筑城堤碑南城一面漳水经流其下而西南隅首当其冲明万厯间邑侯南皮刘公联芳筑堤百余丈以防之歳久倾圯过半州守程公宪摄事曰河水瀑涨载胥及溺城垣何以自立乃命修堤并禁粪厠防水道无使蚁穴不塞浸成滔天焉
  津梁
  沁州
  环翠桥在北郭外元丁巳宣抚杨惟忠建明正徳十一年知州马图修万厯七年知州刘沐千户杨令名同修
  南门吊桥明正徳九年知州张应魁建
  红渠桥在西南十里
  黄沙桥在南十五里
  永济桥在州南二十里
  小沟桥在州南二十五里
  北门吊桥明正徳十一年王崇庆建
  沁源县
  仙桥在灵空山有木桥三间
  峦桥在灵空山跨涧而过与仙桥连
  武乡县
  漳河桥在县南
  永利桥在东二十五里长乐村
  南闗桥在西南一百一十里
  通济桥在西北一百二十里
  平定州【直】
  平定州山多田寡其断涧深沟雨则水涨雨止则涸无长流渠道可以防引
  旧志绵水出绵山东麓平地涌出颇可灌漑
  郝天成济川桥记平定上下两城一建于西南隅卽韩信故寨一缀于东北原下卽宋太祖所筑新城去城不半舎有嘉山山麓有嘉水自西而东经上城之趾注下城之腹有石桥曰济川久废治甲寅春仪封吴侯尧佐复之
  唐李諲妬女祠铭并陉西南太原东北妬神之泉澹为黛色跳波喷浪如有可则古往今来源流不忒兴云致雨侔造化力今承天山下多水田不减晋溪云雍正二年知州李濓濬导娘子闗水逢壑驾木遇垤通渠漑田四顷有竒
  夀阳县
  夀阳民田多山坡旱地不能设渠
  旧志夀水在县南二里许盛夏山水暴涨河流上下皆赤惟夀水独清开渠漑田可为民利
  盂县
  盂县民田多山坡旱地不能设渠
  旧志温泉在县北一百二十里滹沱北岸有三穴一穴出盘石中冬热如沸浴之可以已疾
  海眼泉盂县山多川少暴雨则水涌成河流入滹沱雨止卽涸卽志内诸川亦不能常渟也唯县北四十里兴道村小嵓凸坡根有泉曰海眼三穴涌出奔流迤北至中社入龙花再北至会立入滹沱
  龙花牧马二水见于旧通志而无灌漑之益
  城西河堤
  待贤村南当河冲旧有石堤
  乐平县
  乐平民田胥山坡旱地不能设渠
  旧志石瓮潭在县东七十里山峡有龙潭若瓮其深不测祷雨輙应
  汉地理志大黾谷清漳水所出东北至邑成入大河过郡五行千六百八十里冀州川
  津梁
  平定州
  大石桥州城东西门外各一金崇庆元年僧圆正建济川桥在州下城十字街南嘉水上明治间知州吴贤甃石梁至今便之
  利渉桥在州下城街南北有石狮四座明耆民葛廷臻尝通衢便民焉
  仙境桥在州西十里嘉山河水上
  栢井桥三一在州栢井镇一在州八叠板一在州石泉会
  长乐桥在州显应王庙西
  小桥铺石桥三在州东三十里一金正隆四年僧智海建二胥明建
  夀阳县
  太安桥在东三十里东寜都张净镇跨西涧水
  迎仙桥在童子河嘉靖年间重修后为河水所坏张净桥在张净镇
  安定桥在太安镇
  盂县
  两岭桥在县西一百二十里相传公输子建
  天灵桥在河村西三里
  利渉县在榆枣口五台孔道也知县蔡璜建
  乐平县
  马岭桥在城内明天顺间邑人乔宗修
  丁峪口桥明隆庆中修
  五家庄桥宋诏修
  司家沟桥
  七节村桥
  板桥在县东南二十里
  土巷沟桥在县北路﨑岖难行邑义士改建石桥于北山下民便之明万厯间修又有石桥二
  忻州【直】
  牧马河渠【牧马河发源州西南白马山至牛尾庄合诸水出州境东南流入定襄县境】紫岩渠 萧村渠 鸦树渠 王名渠 石庄渠 看鹤渠 南渠 东渠 西渠 小西渠 杨庄渠 义井渠 庄儿渠 长畦渠 东渠 小西渠 楼村渠西渠 南渠 小西渠 东渠 王府渠 西渠
  中渠 太延渠 南闗渠 上渠 中渠 下渠 曲庄渠 白石渠 野塲渠 郝村渠 南渠 段庄渠魏家渠
  以上共渠三十六道
  牧马河水繇白石村折东经紫岩村南萧村东楼村石家庄南湖村令归村杨家庄南义井北胡村傅家庄西楼村故郡村安邑村曹村段家庄魏家庄太延村至南闗厢外七里又经王家庄曲家庄樊家野塲十里堠村郝村共二十三村漑地四百四十三顷有竒
  云中河渠【云中河源出州西北岱岳殿山底近河村庄胥引之】
  索家前渠 索家后渠 野塲渠 解原渠 小河渠沙窊渠 枣涧渠 西渠 官渠 河管渠 部落
  渠 北赵渠 泡池渠
  以上共渠十三道胥繇云中河引水
  云中河水经小智村六石村卢家野塲解原村石家庄沙窊村枣涧村顿村河管村部落村北赵村泡池村尹村共十四村漑地六十顷有竒
  滹沱河渠【滹沱河发源繁峙县泰戏山经崞县至忻口东折入定襄县境】
  王府渠 新渠 金山渠
  以上共渠三道胥繇滹沱河引水
  滹沱河水经白村高村金山铺共三村漑地二十七顷有竒忻州共渠五十二道漑地之法有接锹使水者有分工使水者渠长司之以次轮溉无得争越
  旧志滹沱水在平刑闗山经东崞之东南流合沙河入郡境资灌其利溥
  沙河源出崞经忻口东入滹沱河
  鹄索河在合索村南二里漑地六顷
  海满泉源出嘉禾漑稻田十余顷南入云中河前山泉在南营屯漑稻田十顷有竒
  浑水泉昔资灌漑后涸
  三十五渠 南闗渠 王家庄渠 曲家庄二渠杨泗渠 樊家野塲渠 故郡二渠 石家庄二渠杨家庄渠 习村二渠 义井二渠 南萧村渠北萧村渠 东楼村二渠 西楼村二渠 真檀
  渠 令归二渠 北湖四渠 南湖二渠 郝村渠安义渠 韩严渠 紫岩渠 双堡渠胥在州东
  南引牧马河水
  三十二渠 二十里舗二渠 郭村渠 泡池渠大仪渠 河管渠 顿村二渠 西播明渠 吕令渠 曹张渠 解原渠 竒村渠 北太平渠 白村渠 部落二渠 杨村渠 大郡渠 高池渠北新庄渠 吴家庄渠 淤泥渠 平张渠 治村渠 解村渠 尹村渠 六石渠 卢家野塲渠逯庄渠 北赵渠 檀村渠胥在州西北引云中滹沱河水
  东十里堠渠牧马云中水胥可引
  明知州杨维岳开水渠三十五道
  定襄县
  滹沱河渠【滹沱河经忻口东折入县境】
  通利渠 北受罗渠 马房营渠 南受罗渠 北庄渠 南庄渠 黄嘴村渠 林水村渠 丘村渠 蓝台村渠 南闗渠 西闗渠 北闗南渠 北闗北渠神山村渠 王进村渠 崔家庄渠 赵家营渠
  衞村南渠 许村渠 南作村渠
  以上二十一渠胥引滹沱河水
  牧马河渠【牧马河繇忻州东南流入县境】
  智村南渠 智村西渠 智村新渠 西邢村渠 张村渠
  以上五渠胥引牧马河水
  定襄县渠二十有六道牧马滹沱二河水源开广上流不能阻截濒河民田胥设渠长立埂堰繇上及下公分使水而田偕列一区者又以探定时刻焉无容争越旧志滹水渠起汤头村东绕横山村经建安合河元好问有记久废康熙二十一年知县赵继普复开起忻口虾蟆石经灰岭四家庄白村十五里入县境漑上下汤头等八村田有碑记
  通利渠繇县北过砂村至芳兰村深濶各一丈初开于宋久湮元至正五年复濬张惟善记后废
  北受罗渠起忻州白村经上下汤头北受罗于家庄至回鳯西沙坡
  马房营渠起下汤头八马房营
  南受罗渠起下汤头入南受罗村
  北庄渠起马房营北经南受罗入北庄
  南庄渠起马房营南经南受罗北庄南庄诸村至西东作二村
  黄嘴村渠起代郡经南庄黄嘴至高村
  林木村渠起高村西南经庄头至林木村合泉水漑稻田丘村渠起高村西南经庄头校尉营入丘村湾蓝台村渠起代郡经西营村入蓝台【西营村旧在蓝台北因河决五迁今在南蓝台东】
  南闗渠起代郡北经西营西河头诸村入南闗西闗渠起代郡南经羊房村入西闗
  北闗南渠起羊房村西经古城右入北闗
  北闗北渠与南渠并列傍大河东行至石牌湾神山村渠起庄头村经北闗王进村师家湾入神山即通利渠之故源也
  王进村渠繇县北至师家湾明晋府屯地也曩直抵师家湾今裁漑村中而止
  崔家庄渠起庄头经北闗入崔家庄后淤万厯四十一年知县王立爱复开濬有碑记
  赵家营渠起崔庄入村
  衞村南渠起崔家庄经镇安村南神山村北至南作村合牧马河
  衞村北渠与南渠并行繇镇安村歴衞村至管家营【草册不载北渠葢衞村南北二渠并为一渠也】
  许村渠起镇安村经嘴子马成诸村至刘念村南作村渠起衞村西北经管家营入南作村万厯四十二年知县王立爱开
  以上引滹沱河水
  牧水渠元至元八年开繇智村南引水入古城繇西郦村合牧马河明洪武二十七年忠义坊副使高茂率族再濬后废
  智村南渠起忻州北霍村南入智村西
  智村西渠起智村西南入村东
  智村新渠起智村西南入西北万厯四十一年知县王立爱开
  西邢村渠起智村东经西邢入张赵村
  张村渠起西邢村西经张村至董村
  待阳村渠明天啓四年开起张村西北经董村漑待阳村至南西郦村有碑记【册不载】
  以上引牧马河水
  镡村渠起吕布池合流北至李家庄分四小渠南邢村渠起小霍池经南王南邢待阳诸村至赵村合牧马河有碑记
  中霍渠起三防水引漑中霍村
  小霍渠起吕布池引入小霍村
  官庄渠起吕布池定五分水则例漑官庄村有碑记以上引泉水【泉水五渠册俱不载以其防也】
  金元好问滹水渠堰记州倅定襄李侯于成曰宋尔朱氏欲从忻口分支流为渠自沮而罢大定戊子信武乔公号称十万复以渠为事开及向阳里农民以盗水致讼役夫散归至以水田为讳仆经始于壬寅之八月起汤头岭西之白村上下逾六十里经建安口乃合流又明年之三月张乐以落之又曰出东门一舍少折而南繇三霍而东尽南邢之西其间无井邑无聚落无丘垅特沮洳之泺而已若能引牧马之水以合三防于防山之麓平湖然多倍晋溪之十惜无大农尺一之版使扁舟落吾手中耳
  元张惟善修通利渠记河东冀寜之九原古襄五仙之砂里爰自宋金里西旧有通利渠既湮没矣中统至元初里人州将樊侯率本里同利之人选才者甲之寻故迹自县城北决引滹水注东北经神山东南起土筑堰横截牧马河流灌漑本里及邻境农田是后洪水侵噬渠道阻隔土益淤水益缩至正壬午申侯愿恻然选砂里干人前务副武从隆为之长复通故迹相旧堰东将里西地形高阜跨石岗创开巨渠一节深以丈底广如之面广如底广之倍上防其源下濬其流并如深广之度接连村落首尾五十余里支渠小堰经纬分明漑民田无虑若千万畆
  知县吴防暲官庄渠碑吕布池在小霍村中官庄离渠七里二村各用五分筑垜为界各由渠路使水无得中途决口截流如马跑栁鉢东凹诸泉亦随池界为界
  神山渠碑通利古渠自滹沱河取水而师家湾小王村地畆胥借灌漑春秋挑濬设立渠长
  滹沱牧马二河雨涨多冲决即春时氷泮木桥亦多漂流
  静乐县
  静乐县虽为汾河发源地而水流山隘不能开渠引溉古无渠道
  旧志汾河所经多开渠漑田独静乐水势急疾多冲决之患无水利
  东城外碾河堤明初知县杨大徳因金元旧址起堑袤百丈有竒捍水不侵民庐民徳之后河涨堤圯正徳初知县朱麟増筑又建碾河桥于其尾十二年河涨决堤梁暨南郭外水磨后知县王鏕修复嘉靖三十二年河大涨冲南郭民庐三百所古堤踪迹至是荡尽矣隆庆万厯间屡修屡决万厯二十六年知县杨登科用石甃砌于旧址东北抵石山麓起堤下西南袤九十七丈有竒高六尺底广一丈有五尺顶广一丈三尺入地下石条凡三层层厚一尺博一尺五七寸有差乃逼水东南下离城可二射许而郭门外又筑小堤二十丈有竒以防不虞壬子河大涨冲石堑二十丈知县程希尧补之
  国朝康熈十五年典史辛曰杰修旧堤堤畔裁栁成材三十二年三十九年碾水再冲堤胥缘旧堑修筑焉津梁
  沂州
  巨济桥在东门外
  西张桥在南门外
  定襄县
  襄济桥在蒋村
  牧马河桥在张村镡村待砀村西郦村各架木桥冬架春撤滹沱河桥在高村结搆木桥
  静乐县
  东济桥在西七十里
  普济桥在县西汾河上
  通济桥在娄烦河上后圯
  普恵桥在西闗河上明万厯间僧隆贤建寺前有桥

  山西通志卷三十二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三十三
  水利【五 津梁附】
  代州【直】
  峩河渠 峩河发源州东南峩峪自东而西漑峩口村下杜村传村南留属村地
  中解河渠 中解河发源州西南漑中解等村地峪口河渠 峪口河发源州南漑王家村防岗上村峪口村上沙窊村下沙窊村甲村选仁村下庄村金盘村上曲村地
  滹沱河渠 滹沱河发源州东繁峙县河两岸引漑聂营村平城韩曲村南家寨下门王村洪水贾村枣村堡西留属村东旺村西旺村园子村地
  以上渠四道始立夏日按时日分水程自上而下以次引漑渠头司之
  旧志峪口河东南五十里卽鳯游峪口源出杨林岭经峪口村民引漑田
  西峩河西南十里源出荆山茹仆射尝教民漑田代多山少水卽滹沱名河冬春间一衣带耳泉出雁门支渠漶漫又散逸不可收拾
  汉志注累头山治水所出东至泉州入海过郡六行千一百里
  雁门郡治广武井水咸苦民皆担辇逺汲魏黄初中太守牵招准望地势因山陵之宜凿原开渠注水城内民頼其益
  唐仆射茹升治峩谷水穿渠漑田
  东闗河发源雁门山縁城东南入滹沱明时水涨几及城兵备张濬潘仿筑堤遏其冲
  成化间州人孙鳯视聂营地知下有泉教居人防凿而漑田近万畆
  五台县
  县东
  龙湾泉二池发源龙湾寺引渠三道漑酱房东峡村西峡村地
  台山河发源北台引渠五道漑上峪松岩口上耿家庄河西河北高洪口村地
  县南
  卢虒河发源县北小王村引渠四道漑孤独店下耿家庄教村罗家庄地
  小营河发源县西泉岩村引渠六道漑东治镇五级村永安村槐隂村石村地
  县西
  小营河繇河引西南河渠二道南北河渠三道漑泉岩村郭家寨大兴村地
  以上诸渠因地畆定水规立夏日始以次引漑渠长司之
  旧志卢虒河在西北十五里先为豪右所占天顺间知县李华刻石以杜讼漑郭家寨大兴槐隂东冶等村名丰乐襄阳府推官智几先记
  东峪河源出移城村经孙家庄百兰村漑田入河门与滹沱合
  东乡龙湾寺清泉泻于涧下滋灌秔稻
  繁峙县
  旧志峩河在县西二十里发源黒龙池经崖头等村汉志卤城滹沱河东至参合入滹沱别过郡九行千三百四十里并州川从河东至文安入海过郡六行千三百七十里
  滹沱河源出繁峙县泰戏山【即今小孤山】流甚细涓涓如泻壶色青黒西南流数里合玉斗泉水【一名龙泉】又数里合三泉水至砂涧东合北楼口水至新兴村合华岩岭水西入代州水势渐巨沈沙浴泥沿代城南西环如带三里许合三里河水又十数里合羊头神河水又数里合九龙河及西峩河水遂至崞绕城之东环抱城来宣普济二河水不数里合阳武河水阳武性湍急自西入滹沱而滹沱水益巨又浅深无定如黄河以沙为岸难筑堤防涝则患崩塌旱则滋灌漑所经之地利害各半又六十里合坂市河水自虾蟆石东折而过忻口入定襄横北东流合云中河水水性驯顺土人引以漑田水利大兴自河边抵五台合泉岩东峪二河水遂过盂县繇浮石口入原仇北境合乌河水东流入北直正定府平山县
  繁峙滹沱河自上而下水势陡泻遇山水暴涨一涌輙涸濒河民田不能设立渠道
  魏志汉建安十一年凿滹沱入汾名平虏渠
  崞县
  阳武河渠发源县西南阳武峪口自西而东经行二十里有竒
  河南岸官渠起上下阳武村西分流引漑上下阳武村施家野庄村大牛堡村大牛店村南申村陈家野庄村神山村赵家野庄村黙都村三吉村沙城村魏家庄村薛沽村石封村等十四村田
  河北岸繇河引漑西防村上下申村贾陀村上大林村下大林村等五村田

《山西通志》 相关内容:

前一:4
后一:6

查看目录 >> 《山西通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