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丛部 > 其他 > 臺灣私法人事編 >

第六章相續

第六章相續

  第一 嗣子承繼宗祧之法律規定

  第二 官員襲蔭之法律規定

  第三 世職官員革退之規定

  第四 有關宗法之議論

  第五 有關立嗣之議論

  第六 獨子兼祧例

  第七 奏議及通告

  第八 給俸規定

  第九 妻妾婢生及姦生子財產繼承之規定

  第十 義子、過房子財產繼承之規定

  第十一 旗人親女財產繼承之規定

  第十二之一 遺書

  第十二之二 鬮書

  第十三 遺囑鬮書約字

  第十四 囑書

  第十五 囑書

  第十六 囑鬮分字

  第十七 鬮分願約書

  第十八 鬮分合約字

  第十九 鬮分單字

  第二十 鬮書約字人

  第二十一 鬮分合約字

  第二十二 鬮書字

  第二十三 鬮分田地家業字

  第二十四 鬮書

  第二十五 鬮分合約字

  第二十六 托付字

  第二十七 付托鬮約字

  ·第一嗣子承繼宗祧之法律規定

  凡立嫡子違法者杖八十。其嫡妻年五十以上無子者,得立庶長子;不立長子者罪亦同。若養同宗之人為子,所養父母無子,或所生父母有子而舍去者杖一百,發付所養父母收管。若所養父母有親生子,及本生父母無子欲還者,聽其乞養異姓義子,以亂宗族者杖六十。若以子與異姓人為嗣者,罪同。其子歸宗,其遺棄小兒年三歲以下雖異姓仍聽收養,即從其姓,但不得以無子遂立為嗣。若立嗣,雖係同宗,而尊卑失序者,罪亦如之;其子亦歸宗,改立應繼之人。若庶民之家存養良家男女為奴婢者,杖一百,即放從良。

  ·第二官員襲蔭之法律規定

  凡文武官員應合襲蔭者,並令嫡長子孫襲蔭;如嫡長子孫有故(或有亡歿、疾病、姦盜之類),次子孫襲蔭。若無嫡次子孫,方許庶長子孫襲蔭。如無庶出子孫,許令弟侄應合承繼者襲蔭;若庶出子孫及弟侄不依次序攙起襲蔭者,杖一百、徒三年(仍依次襲蔭)。其子孫應承襲者(本管各官保勘明白),移文該部奏請承襲支俸。如所襲子孫年幼,候年一十八歲方預朝參公役。知委絕嗣無可承襲者,准令本人妻小依例關請俸給養贍終身。若將異姓外人乞養為子,瞞昧官府詐冒承襲者,乞養子杖一百,發邊遠充軍,本家所關俸給事發截日住罷。他人教令攙越詐冒者,並與犯人同罪。若當該官司知其攙越詐冒而聽行,與同罪。不知者不坐,若受財扶同保勘以枉法,從重論。

  ·第三世職官員革退之規定

  凡世襲官員如有因罪革退,例不准本犯子孫承襲者,其世職與親兄弟承繼者,無親兄弟即襲與兄弟之子孫。若無親兄弟及兄弟之子孫竟至除革者,無論官之大小,但將原立勳績之處與被罪緣由及原立官之子孫一併查明,請旨定奪。

  ·第四有關宗法之議論

  喪服小記曰:「別子為祖(別子者,謂諸侯適子之弟,別子正適也。為祖者,別與後世為始祖也)。繼別為大宗(謂別子之適長子,繼別子與族人為百世不遷之宗也)。繼禰者為小宗(謂別子之次子,以其長子繼己為小宗,而其同父兄弟宗之也)。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

  ·第五有關立嗣之議論

  臣按:黃潤玉謂:大宗絕,立後;小宗絕,不立後,為今制。然觀宋儒陳淳謂古人繼嗣,大宗無子則以族人之子續之,而不及小宗。則是我朝親藩初封,未有繼別之子,而國絕則不為立繼,蓋古禮也。親藩且然,況庶民乎!然則今庶民無子者往往援律令以爭成繼非歟!謹按聖祖得國之初,著大明令與天下約法有云:凡無子,許令同宗昭穆相當之侄承繼。先儘同父周親,次及大功、小功、緦麻,如無,方許擇立遠房及同姓為嗣。若立嗣之後卻生親子,其家產並許與元立均分,並不許乞養異姓為嗣,以亂宗族。立同姓者亦不得尊卑失序,以亂宗族。其後天下既定,又命官定律有立嫡子違法條云:若養同宗之人為子,所養父母無子而捨去者杖一百,發付所養父母收管;若有親生子,及本生父母無子欲還者聽。若立嗣雖係同宗而尊卑失序者,其子歸宗,改立應繼之人。其遺棄小兒年三歲以下,雖異姓仍聽收養,即從其姓。切詳律令之文,所謂立嗣之後卻生親子,並所養父母無子而捨去及若有親生子等辭,皆謂其人生前立嗣也,無有死後追立之文。聖祖之意蓋以興滅繼絕,必前代帝王功臣賢人之後,不可絕其嗣,使其不血食也。先王制禮不下庶人,庶人之家若其生前自立繼嗣,及將昭穆相應之人自幼鞠養,從其自便。然又恐其前既立繼,而後又有子,或所養之人而中道背棄,及有尊卑失序者,故立為律令以禁戒之也。令如漢高祖入關之約法律乃令蕭何所次者也,斷此獄者,當以律文為正。若夫其人既死之後,有來告爭承繼者,其意非是欲承其宗,無非利其財產而已。若其人係軍匠籍,官府雖脅之使繼,彼肯從哉?春秋推見至隱而誅人之意,請自今以後,其人若係前代名人之後,或在今朝曾有大名顯宦者,以宗法為主,先求維禰小宗,次繼祖之宗,次繼曾祖之宗,又次繼高祖之宗。此四宗者俱無人,然後及疏房遠族及同姓之人。若其人生前或養同宗之子,雖其世係比諸近派稍遠,然昭穆若不失序亦不必更求之他。所以然者,以其於所養之人有鞠育之恩,氣雖不純,而心已相孚故也。凡有為人後者,除大宗外,其餘必有父在,承父之命方許出繼,已孤之子不許。所以不許者,為人後者為之子,為人之子則視其人行,第稱其所生或為伯或為叔,不承父命而輒稱己父母為伯叔可乎!是貪利而忘親也。如此,則傳序既明,而爭訟亦息矣!

  ·第六獨子兼祧例

  嗣後凡獨子兩祧者,查明如係小宗獨子兼承長房大宗,則大宗不可絕,應仍炤向例令子承祧,父母丁憂三年,所生父母降服期年。其同屬小宗而以獨子兼承兩祧,自應仍以所生為重,應比炤長房獨子兼承次房之案,為其所生父母丁憂三年,於兼承宗祧之父母持服期年,期年內不准應試出仕。其平日考試報捐三代,仍填生所父母姓名,庶情義兼盡,於風俗人情均有裨益。

  ·第七奏議及通告

  禮部謹奏:為一子兩祧案內服制未備,謹悉心酌議,恭摺奏祈聖鑒事。據山東武舉單金鼇呈稱:金鼇故父單凌云以獨子兼承兩房宗祧,生金鼇等同父異母兄弟六人,應分承兩房宗祧,懇將金鼇等為親父單凌云作何持服?金鼇等兄弟應於長房祖父母作何持服?於次房祖父母作何持服?同父不同祖兄弟作何持服?所生之子為同祖不同曾祖伯叔作何持服之處,詳悉批示,以便遵守。等情到部。臣等伏查:乾隆四十年欽奉高祖純皇帝特旨,准以獨子兼承兩房宗祧,所以補古禮之缺,濟人道之窮,誠千古以來未有之令典也。惟是事屬創始,禮部則例祗載有獨子本身為兩房父母持服定制,至獨子之子分祧之後,一切服制均未議及。臣等謹悉心酌議,各條分晰,開列於後,恭候欽定。

  一、獨子之子分承兩房宗祧者,為其父母之服應定議也。查獨子兼承兩祧,兩房分祧之子皆獨子之親子,無降服之義,應各為父母服斬衰三年。

  一、獨子之子分承兩房宗祧者,各為其祖父母之服應定義也。查律載:孫為祖父母齊衰不杖期,嫡孫為祖父母承重斬衰三年。又禮部則例內載:獨子兼承兩祧,如以大宗子兼祧小宗;或以小宗子兼祧大宗,均以大宗為重,為大宗父母服三年,為小宗父母服期年。如以小宗子兼祧小宗,以所生為重。為所生父母服三年,為兼祧父母服期年。各等語。臣等伏查:孫為祖父母服期年,承重服三年,服之正也。獨子於兩房父母不皆服三年,特以一子兩祧,限於古人不貳斬之義,從其變也。竊意一子兩祧,則子之服不得不從其變;兩孫分祧,則孫之服應從其正。緣情定制,不當以子之變服並殊異其孫之正服。應請兩房承祧之孫各為祖父母服齊衰不杖期,父故,嫡孫承重,俱服斬衰三年。

  一、獨子之承祧別房者,其本身及其子孫為其本生親屬之服應定議也。查律載:凡男為人後者,為本生親屬孝服皆降一等。又刑部則例內載:凡本宗為人後者之子孫,於本生親屬孝服祗論所後宗支親屬服制。各等語。查獨子兼承兩祧,在本房猶為承祧之子,非出繼也。至獨子之子專承別房宗祧者,始全乎為人後之事,是當以為人後之本生論,不以為人後者之子孫論也。應請獨子之子承祧別房者,其本身為本生親屬。俱從正服降一等;其子孫為本生親屬,祗論所後宗支親屬服制。

  以上各條謹分晰開列具奏,伏候命下。禮部除將單金鼇請示各條炤依現定服制批示外,仍纂入則例併通行內外衙門遵行。爾禮部承辦鄉試,查道光七年浙江翰林院庶吉士王端履與王端蒙係同父分祧兄弟,炤期親兄弟編入官卷。竊思既已分祧,服應從應降一併更正,嗣後毋庸編入官卷,以炤制限,合併陳明。為此,謹奏請旨。夾片:再查禮部則例內載:獨子承祧兩房宗祧,如以大宗子兼祧小宗;或以小宗子兼祧大宗,均以大宗為重,為大宗父母服三年,為小宗父母服期年,如以小宗兼小宗,則以所生為重,為所生父母服三年,為兼祧父母服期年。又或同屬小宗先經出繼,而本生父母物故無嗣,族議仍以一人承祧兩房者,因屬出繼在前,炤例為本生父母服期年,為所後父母服三年等語。臣等酌議:小宗子出繼小宗,如已為所後父母丁憂持服,嗣經兼祧兩房者,自應炤禮經不貳斬之義為本生父母服期年。如雖出繼在前,尚未為所後父母丁憂持服,旋經兼祧兩房者,仍應以所生為重,為所生父母服三年,為兼祧父母服期年。如此分晰更定,似於情理尤為允協,是否有當,理合附片請旨。道光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奉旨:「依議。欽此」。十二月二十四日,浙省准咨通行。

  ·第八給俸規定

  世職官亡故,戶無承繼,其父母、繼母、生母在者,給半俸終身。

  ·第九妻妾婢生及姦生子財產繼承之規定

  嫡庶子男除有官廕襲,先儘嫡長子孫。其分折家財田產,不問妻妾婢生,祗以子數均分;姦生之子,依子量與半分。如別無子,立應繼之人為嗣,與姦生子均分。無應繼之人,方許承繼全分。

  ·第十義子、過房子財產繼承之規定

  凡義子過房在十五歲以下,恩養年久;或十六歲以上,曾分有財產、配有室家,若於義父母及義父之祖父母、父母有犯毆罵、侵盜、恐嚇、詐欺、誣告等情,即同子孫取問如律。若義父母及義父母之祖父母、父母歐故殺傷義子者,並以毆故殺傷乞養異姓子孫論。若過房雖在十五以下,恩養未久;或在十六以上,不曾分有財產、配有室家,有違犯及殺傷者,並以雇工人論。義子之婦亦依前擬歲數,炤本例科斷。其義子後因本宗絕嗣,有故歸宗,而義父母與義父之祖父母無義絕之狀,原分家產、原配妻室不曾拘留,遇有違犯仍以雇工論。若犯義絕及奪其財產妻室,並同凡人論(義絕:如毆義子至篤疾,當令歸宗。及有故歸宗,而奪其財產妻室,亦義絕也)。義父之期親尊長並外祖父母如義子違犯及殺傷義子者,不論過房年歲,並以雇工人論;義絕者以凡人論;其餘親屬不分義絕與否?並同凡人論。

  ·第十一旗人親女財產繼承之規定

  會典:康熙七年則例:旂人無嗣係包衣姓承繼者,親女給家產三分之一;若疏遠旗人承繼者,親女給家產五分之一;若異姓承繼者,親女給家產之半。如數少難分,均給承繼之人,女子無論人數,止於應給份內分撥。此例與男女婚姻條下招婿養老與繼子均分家產之例少異,亦未入律例,存以備參。

  ·第十二之一遺書

  嘗思合久必分,天下大勢且然,而家庭亦復如是。余自十四歲渡臺,百計經營,儉積月數百金,於下橫後街開張金同利煙鋪生理,繼開碧王菟,並在同裕餉典本銀叁千元,應得股分又作振豐號糖間。暨歷年所置厝宅、田園及出入銀項、虛實賬項諸款,統計約按有叁萬左右銀額。茲因抱恙未痊,適子良暫權婚娶,因思人非金石,壽考豈能永錫,苟不預為籌設,爾兄弟難免意向不齊之虞。再四思維,爰請親戚黃鍾山、呂經五、陳卜五、潘福炤等從中確證,後如或不合余意,欲將家財特提出所有明買之田園及仁德南里一帶作為祭祀公業,以便爾兄弟三人輪值。又按貳千元額作為繼室贍養之需,歸諸公司生息,現另先抽大銃街店稅付與零用。又按壹千元額作為子龍行六禮之費。又按壹千元額作為子水婚娶之費。又按壹千陸百元額作為次女粧奩。至以繼室復生諸女及庶出一女,現年尚幼,將來出閨,每人按以壹千元額為粧奩之需。共按銀柒千陸百元額,交子龍掌管,臨時炤額如數提用。另抽出銀伍百元額以付交長女英需用。又抽出銀伍百元以為次女■〈毛上灬下〉需用。又提出制錢五百千文交堂弟平往同安贖回田宅,以奉內地祖先祀費。其餘盡付與爾兄弟三人均攤,或生理、或田園厝宅、以及出入賬項,憑公親酌配,裒多益寡,處置得宜,然後按份拈鬮,炤額承管,切不可翻異違訓。專望爾等日後能同炊合灶固屬萬幸,不然按定份額亦當遵予命而行。爾兄弟其共體予平分之心,各守基業,無生異議,是所至囑。云爾。合立付契字一樣三紙,各守遵炤。

  光緒拾玖年叁月日為公親人呂經五黃鍾山陳卜五潘福炤

  當場知見人繼室蔡氏

  立付約字王紹宗朝龍

  知見子道張麗水

  執筆人賀安

  內添「爾」字一字,塗「爾」字一字;計貳字。

  一、批明:明典石家帽仔店面,連買林家瓦厝帶樓壹座。又明典蔡家瓦店壹座;該店前進現先胎借銀項,尚未典賣,後如要典賣,須著加價,公司應墊足數,付與子道張居住,再炤。

  一、批明:明買下橫後街陳家瓦店壹座,又明買林家瓦店壹座,又明典石家帽仔街瓦店壹座,付與子朝龍居住,再炤。

  一、批明:明買帽仔街張家帶樓瓦店壹座,又明典石家瓦店壹座,付與麗水居住,再炤。

  內添註「叁」字、塗改「肆」字。除添註塗改外,再添註「陳」字壹字、塗改「葉」字壹字。

  一、批明:明買過統領巷林家店屋壹座,原係子道張份內,今議抽出後界灶下壹進,付與子朝龍、子麗水公同作灶下,再炤。

  ·第十二之二鬮書

  王振記長房等同立鬮書

  同立鬮書王振記長房朝龍、次房道張、叁房麗水。竊謂:創業維難,況成家以白手;守成匪易,宜共勵以丹心。屬在同氣連枝,一木曾無兩本;責以居今稽古,九世亦且同家。而後昆垂裕孫謀之詒厥方新,令緒光昭父志之丕承更切。苟其體先考之心,無忘遺訓;拜先人之賜,各底有成。將來鼎足而三,仍復派源合一,則是光大其門閭,莫非克家之令嗣者也。我先君克振公髫齡遭困,由同渡臺,百計經營,一手拮據,苦茹辛含,黍累銖蓄,汗積微資,創垂基業,乃復宵旰憂勞,克勤克儉,廣開阡陌,建立室家,裕孫子衣食之源,作統緒久長之計。竟以憂勤成疾,一病纏綿,尚且思深慮遠,杜漸防微,良以人非金石,不克永年,天於滄田,獨能有變,慮事之意既周,愛子之心倍切。爰將所有金同利、璧玉菟煙舖,及同裕餉典在本股分、金振豐糖間生理,以至歷年所置田園、厝宅,暨出入銀貨虛賬實項諸款,統計約按有三萬左右銀額,就中抽出祭祀公業、繼母養贍、朝龍、麗水婚娶之需、暨姊妹粧奩付用及住居諸款,條分縷晰,載明遺囑,交龍掌管,俟分家時逐款如數提用,餘外所剩家資,盡付龍等三人;道張居長,朝龍居次,麗水第三。惟道張螟蛉,又與麗水俱係降服出嗣張家,命以朝龍為長房,仍立三房作二股均攤均分,延請黃鍾山、呂經五、陳卜五、潘福炤等作為公親確證,寫立遺囑一樣三紙,分與龍等兄弟花押執炤。龍等凜奉之下,猶冀媧天可補,彭壽能延,豈期一旦無常,九原抱痛,忍因一時之命遽即離居。但朝龍既奉宗祖之祀,道張等屬繼家之嗣,承有遺訓,各立家門,且嚴令分置諸條不能不敬謹遵行。龍爰於本年正月朔核點各項,除去年開用喪事費銀貳千零柒拾元零壹角叁尖玖辨、家務雜費銀肆千叁拾元零玖角捌尖貳辨外,出入相乘纖悉畢現計點出生理田園厝宅、以及出入銀貨虛賑開除實賬,准折尚共肆萬銀有奇,一一遵炤遺囑,仍請煩公親黃鍾山等憑公酌配,作為福、祿、壽三份鬮炤額承管,並議立定條約,永遠循行。從此爾家爾室,雖門戶之收分;爾畝爾田,即疆界之亙畔。所願異處同心,各無忘乎源本;千秋萬歲,永茂盛夫孫枝。庶幾宏圖,懋建統緒,線延不墜先人立志,允俾後嗣之昌云爾。為此,合立鬮書一樣三紙,付執俱各永遠存炤。

  計開條約:

  一、議明:先父在日,所有置買以及出入諸項不盡之賬,無從查核,並龍自遺囑接管後開用喪費及家務雜費共陸千餘銀,開除外,就應正月起查點生理物產銀賬各項,除抽撥公業贍養等款,其餘憑公酌配,按作三股勻攤均分,此炤。

  一、議明:借欠被倒並利息諸賬,計按叁千餘元,公酌開除,一概不算,此炤。

  一、議:自光緒貳拾年元月朔日將家資截清,核點所有元月、二月、三月、四月應用伙食、辛金、並諸公費,應作三份均攤,此炤。

  一、議:自分爨而後,各房若有自己拖欠他人債項轇輵不清,應歸各房自行支理,不干別房之事,此炤。

  一、議:存現項銀壹千零貳拾五元柒角零叁辨,以為先父安經費,如或有剩,作三房攤分:如或不敷,仍作三房攤補,此炤。

  一、議:抽祀業、贍養田園有帶前佃欠該銀壹千玖百壹拾元零壹角柒尖陸辨,不論何房輪值,除現收冬外,候討入仍作三份均攤,以昭公平,此炤。

  一、議:將祀業內抽出明典郭大井仁德南里契壹宗,付與鬮拈做金同利生理者,彌補街衢捐緣舖派不敷,此炤。

  一、議:凡遇廟宇建醮以及捐題助鉅款,應作三房相議妥貼均攤,不得推諉,此炤。

  一、輪公每年議以四月初壹日交接,先朝龍;次道張及麗水,週而復始,不得混濛,以資和氣,此炤。

  一、議:公田園契議交值年者收掌,以過公之日上流下接,不得私行典賣胎借,此炤。

  一、輪公園內有明典契券,日後如遇贖回,議將所贖銀項別置產業,不得侵蝕,亦不得出借;抑或找買,所找銀項仍作三房均攤支理,此炤。

  一、輪公祀業暨同安祀業如有不虞外患,應行計較開費,作三份均攤,不得推諉,此炤。

  一、議:祀業係各房挨年輪值。值年者若遇祖宗壽辰、忌辰以及年節祭祀,品物自當極其豐盛,以招誠敬,斷不可簡褻減省,貽先人羞,此炤。

  一、外祖媽逐年應有祭祀諸費,悉歸值年者辦理,此炤。

  一、繼母蔡氏養贍田園契券、暨逐年祖息遺囑,原係歸公執掌輪流代收,因龍獨承王祀,氏願與龍合爨,議將該契券租一併歸龍執掌代收,以資用度,此炤。

  一、蔡氏或因小故與龍不合,願與他房合爨,該契券租息議仍歸龍掌收,逐年向龍支租息銀項,以資用度,此炤。

  一、遵遺囑:大銃街瓦店貳座原係繼母蔡氏逐月收稅,以資零用,該店若有損壞,議歸值年者出資代為修理,此炤。

  一、遵遺囑:經於去年往同安典買田業伍宗,制錢叁百五拾柒千陸百文;又屋壹座,契價銀捌拾員。其逐年租息盡交堂叔光平管收,以奉同安祖先祭祀,仍將該契券帶回交值年者輪掌,此炤。

  一、去年往同安,於典田買屋契價銀肆百叁拾柒元陸角外,另用去水陸船輿諸費銀貳佰陸拾陸元陸角叁尖伍辨,此炤。

  一、遵遺囑:抽出現項作婚娶、嫁費計銀柒仟陸拾元,交朝龍收掌,如有餘不足,聽龍支理,此炤。

  一、遵遺囑:現付與長女、次女銀壹千元,收去作費用,此炤。

  一、所有諸親友喪喜應酬諸費,議歸值年者支理,毋得推諉,此炤。

  一、所有各房妻族喪喜應酬諸費,議歸各房自行支理,不干值年者之事,此炤。

  一、批明:所有拾玖年份各里錢糧一概完清,惟仁和官莊玖兩陸錢玖分肆厘係與陶家合串,拾玖年份尚未完納,不論何房拈得,合應赴完,此炤。

  一、批明:將所有家資,除提出祀業等款外,其餘配作福、祿、壽三分鬮拈,各房無論拈著何字,自當就所配定之額承管,永遠不得翻異,此炤。

  一、批明:王振記即普記圖章,自分爨蓋用鬮書後,隨將該圖章公司磨去,此炤。

  茲將遵遺囑以光緒貳拾年元月初四日截止,公同檢點振記、晉記、同利、玉菟、振豐、並田園厝宅契券條目列左:

  一、點明買田園厝宅契券計銀柒仟貳佰伍拾元正。

  一、點明典田園厝宅契券計銀壹萬叁仟玖佰伍拾伍元正。

  一、點金振豊糖貨計估銀貳仟捌佰拾壹元零玖尖貳辨正。

  一、點同利、玉菟大小土並煙膏畑底計估銀貳仟零陸拾貳元叁角肆尖玖辨正。

  一、點擬借連豊記銀伍佰大元正。

  一、點同裕典補結本利銀肆仟壹佰捌拾貳元貳角伍尖柒辨正。

  一、點振記、同利、玉菟計在櫃銀壹仟玖佰柒拾叁元肆角陸尖正。

  一、點集各佃欠計銀叁仟陸佰貳拾陸元伍角正。

  一、點胎借銀項計銀貳仟叁佰叁拾大元正。

  一、點振記借項計銀壹佰貳拾伍元柒角叁尖正。

  一、點上年平叔懿卿同往同安置祀業費銀柒佰零肆元貳角叁尖伍辨正。

  一、點金同利家器並被欠賬項伍佰玖拾肆元柒角陸尖壹辨正。

  一、點璧玉菟家器並被欠賬項銀貳佰貳拾元陸角零玖辨正。

  一、點金振豐賬項計銀壹佰壹拾貳元貳角捌尖柒辨正。以上拾肆條,計銀肆萬零伍佰貳拾陸元叁角柒尖正。茲將遵遺囑應抽出付振記為朝龍、道張、麗水輪流祀業田園條目列左:

  一、光緒貳年,振記買郭戌長興下里車路墘洋田壹宗,契價銀壹佰玖拾大元正。契伍紙,帶錢糧壹兩貳錢伍分肆厘伍毫。

  一、光緒貳年,振記買郭戌長興下里白花墓園壹宗叁所,契價銀伍拾大元正。契貳紙,帶錢糧銀與上合完。

  一、光緒玖年,振記買宋楷、宋蝦等文賢里土庫莊田壹宗,契價銀肆佰肆拾大元正。契拾壹紙,帶晉記錢糧銀貳兩壹錢伍分壹厘叁毫。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曾賓依仁里中洲莊茄苳腳田壹宗,契價銀壹佰貳拾大元正。契伍紙,帶錢糧銀柒錢肆分貳厘壹毫。現田崩壞。

  一、光緒拾年,振記買陳國政永康下里網藔莊田園各壹宗,契價銀壹佰柒拾大元正。契陸紙,帶糧銀陸錢柒分零捌毫。

  一、光緒柒年,振記買鄭布袋永康下里王潭田壹宗,契價銀玖佰捌拾大元正。契捌紙,帶錢糧銀陸錢柒分零捌毫、又錢糧銀捌錢玖分零壹毫。

  一、光緒拾貳年,振記買石益娘等保西里大埔洋田園壹宗,契價銀貳佰肆拾大元正。契柒紙,帶錢糧銀叁兩玖錢伍分貳厘玖毫。

  一、光緒捌年,振記典陳■〈膏,足代肙〉頭文賢里漯仔社田壹宗,契價銀貳佰捌拾大元正。契貳紙,帶錢糧銀壹兩柒錢捌分捌厘貳毫。

  一、光緒伍年,振記典曾槍仁德南里下崙仔社田壹宗,契價銀貳佰大元正。契貳紙,帶錢糧銀壹兩叁錢玖分叁厘。

  一、光緒拾年,振記典曾文、曾圈仁德南里下崙仔社田園貳宗,契價銀柒佰陸拾大元正。契肆紙,帶錢糧銀肆兩捌錢玖分陸厘玖毫。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陳查某文賢里車路墘莊園壹宗,契價銀玖拾陸大元正。契叁紙,帶錢糧銀肆錢柒分零陸毫。

  一、光緒拾貳年,振記典郭大井仁德南里漯仔社田園壹宗,契價銀玖佰叁拾大元。契貳拾伍紙,帶錢糧銀陸兩肆錢叁分玖釐。此條議抽配金同利。

  一、光緒拾陸年,振記典李品記仁德南里田厝社田園壹宗,契價銀叁佰捌拾大元。契貳拾壹紙,帶肆戶,錢糧銀共伍兩玖錢捌分伍厘。

  一、光緒陸年,振記典張愷記仁德南里田厝社田園壹宗,契價銀柒佰貳拾大元正。契貳拾肆紙,帶錢糧銀伍兩肆錢柒分零伍毫。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大石等依仁里二橋仔社田壹宗,契價銀肆佰捌拾大元正。契伍紙,帶銀糧銀叁兩叁錢壹分柒厘壹毫。

  一、光緒拾玖年,振記典李品記仁德南里田厝社田壹宗,契價銀肆拾大元正。契叁紙,帶錢糧銀伍分肆厘叁毫。以上拾陸條,計六八銀陸仟零柒拾陸元正。

  一、存諸佃結欠六八銀壹仟叁佰柒拾元柒角壹尖玖辨。此條候討均分。

  茲將遵遺囑應抽出付繼母贍養店屋田園條目列下:

  一、光緒拾玖年,振記典呂登記鎮正坊大銃街瓦店壹宗,契面銀貳佰捌拾大元正。契伍紙,在壓地銀拾元。

  一、光緒拾玖年,振記典呂登記鎮北坊大銃街瓦店壹宗,契面銀貳佰玖拾大元正。契伍紙,在壓地銀拾元。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魏朝致、朝端等永康上中里鳥松廟、坑仔墘、鳥鬼橋園叁宗,計契價伍佰大元正。契柒紙,帶錢糧銀玖錢柒分柒厘柒毫;又內武定貳兩伍錢貳分貳厘貳毫。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魏朝致、朝端等保東里山仔腳田壹宗,契價銀叁佰玖拾大元正。契伍紙,帶錢糧銀陸兩壹錢伍分壹厘伍毫。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魏朝致、朝端等仁德南、北里杞杆社田園壹宗,契價銀柒佰玖拾大元正。契玖紙,帶德南錢糧壹兩貳錢貳分肆厘叁毫;德北錢糧肆兩零伍分陸厘陸毫;又伍錢零叁厘玖毫。

  一、光緒拾壹年,振記典盧犨仁德北里土庫社園壹宗,契價銀叁佰拾大元正。契肆紙,帶錢糧銀叁兩叁錢零伍厘捌毫

  以上陸條計契價銀貳仟伍佰捌拾大元正。

  一、集諸佃壹摺,結欠銀榖計六八銀伍佰叁拾玖元肆角伍尖柒辨。此條候討均分。

  茲將遵遺囑抽出金振豊糖貨,連豐記借項,同利、玉兔煙貨,連同裕餉等款,估現銀為安葬嫁娶,條款列後:

  一、抽出先父安葬銀壹仟零貳拾伍元陸角玖尖捌辨正,如有餘不足,應作三分支理。

  一、抽出付朝龍婚娶銀壹仟大元正。

  一、抽出付麗水婚娶銀壹仟大元正。

  一、抽出付次妹嫁費粧奩銀壹仟陸百大元正。

  一、抽出付三妹嫁費粧奩銀壹仟大元正。

  一、抽出付四妹嫁費粧奩銀壹仟大元正

  一、抽出付五妹嫁費粧奩銀壹仟大元正。

  一、抽出付六妹嫁費粧奩銀壹仟大元正。

  一、抽出付大姊鶯用費銀伍百大元正。

  一、抽出付次妹■〈毛上灬下〉用費銀伍佰大元正。以上拾條,計六八銀玖仟陸佰貳拾伍元陸角玖尖捌辨正。

  一、抽上年付同安往返置業計費銀柒佰零肆元貳角叁尖伍辨正。

  茲將遵遺囑抽出店屋與朝龍、道張、麗水居住契券條目列左:

  一、抽付朝龍居住份額:

  一、同治拾年,振記買陳瓊憐西定下坊下橫後街瓦店壹宗,契價銀肆佰陸拾大元正,契陸紙。

  一、光緒陸年,克振買林業等西定下坊下橫後街瓦店壹宗,契價銀肆佰陸拾大元正,契叁紙。

  一、光緒捌年,振記典石榮美西定上坊帽仔街瓦店壹宗,契價銀估貳佰捌拾大元正。契拾紙,與道張連契,估銀壹佰肆拾大元,在壓地銀肆拾元。

  一、抽道張應份買林業契內後進壹座,為灶下,估銀肆拾大元正。

  以上肆條,計契價銀壹仟貳佰肆拾大元正。

  一、抽付道張居住份額:

  一、光緒拾陸年,克振買林業等西定下坊帽仔街瓦店壹宗,契價銀除抽出,估銀叁佰大元正。契柒紙,內抽後進壹座付與朝龍,為灶下,估銀拾元。

  一、光緒捌年,振記典石榮美西定上坊帽仔街瓦店壹宗,契價銀估壹佰肆拾大元正。與朝龍連契,估銀貳佰捌拾大元。

  一、光緒拾玖年,克振典蔡老龜西定上坊幅仔街瓦厝壹宗,契價銀叁佰大元正,契捌紙。

  又將前落壹座,帶借母銀貳佰大元正。

  以上肆條,計銀玖佰肆拾大元正。

  一、抽付麗水居住份額:

  一、光緒拾貳年,振記典石榮美西定上坊帽仔街瓦店壹宗,契價銀伍佰陸拾大元正,契玖紙。

  以上貳條,契價銀捌佰捌拾大元正。

  茲將長房朝龍遵矚鬮分祿字號應份田園契券、生理、賑項、佃欠條目列左:

  一、光緒伍年,振記買蔡有進、有珍壽鎮北坊大關帝廟前瓦店壹宗,契價銀貳佰捌拾大元。契陸紙,在壓地銀叁拾大元。

  一、光緒肆年,振記典楊大掽東安坊大上帝廟邊瓦店壹宗,契價銀叁佰貳拾大元正,契拾肆紙。

  一、光緒拾陸年,克振買林業等西定下坊下橫前街瓦店壹宗,契價銀貳佰大元正,契叁紙。

  一、光緒柒年,振記典林淨等仁德北里番仔車路園壹宗,契價銀貳百大元正。契肆紙,帶錢糧銀壹兩貳錢肆分陸厘壹毫。

  一、光緒捌年,振記典辛蠔長興下里埤仔下田壹宗,契價銀壹佰貳拾大元正。契貳紙,帶錢糧銀壹兩捌錢叁分零柒毫。

  一、光緒柒年,振記典郭懿保西里品拿林田壹宗,契價銀捌拾大元正。契叁紙,帶錢糧銀陸錢捌分柒厘壹毫。

  一、光緒肆年,振記典黃成記崇德西里大苓社田園壹宗,契價銀陸佰伍拾大元正。契玖紙,帶錢糧銀捌兩貳錢玖分陸厘柒毫。

  一、光緒拾陸年,振記典石廷讚新化西里田園宅地壹宗,契價銀壹仟貳佰拾肆大元正。

  一、光緒拾年,振記典劉能興下里肆甲社內園壹宗,契價銀捌拾伍大元正。契伍紙,帶錢糧銀陸錢玖分零柒毫。以上拾玖宗,計契價銀叁仟壹佰肆拾玖大元正。

  一、振記借中洲扶司母銀柒拾貳元陸角壹尖叁辨正。

  一、振記借刣豬厝王番母銀貳大元正。

  一、振記借刣豬厝添丁母銀拾陸元玖角零陸辨正。

  一、振記借刣豬厝怡仔母銀貳拾大元正。

  一、振記借大人廟勇司母銀拾元零壹角肆尖壹辨正。

  一、振記借西勢仔源興母銀肆元零柒尖正。

  一、振記胎借黃應選母銀伍拾大元正。

  一、振記胎借許國母銀壹佰叁拾大元正。

  以上玖條,計六八銀陸佰零伍元柒角叁尖正。

  一、金同利生理家器估銀壹佰貳拾大元正。

  一、加浮牌銀包呆錢計銀壹佰壹拾貳元玖角柒尖柒辨正。

  一、諸客結欠銀柒佰拾叁元伍角陸尖玖辨,按五折銀叁佰陸拾壹元柒角捌尖肆辨正。

  以上叁條,計六八銀伍佰玖拾肆元柒角陸尖壹辨正。

  一、集諸佃壹摺,結欠銀肆拾叁元捌角伍尖陸辨正。以上壹條,計六八銀肆拾叁元捌角伍尖陸辨正。

  一、應分現銀陸佰伍拾柒元捌角貳尖正。以上壹條,計六八銀陸佰伍拾柒元捌角貳尖正。

  茲將次房道張遵遺囑鬮分壽字號應份田園契券、生理、賬項、佃欠條目列左:

  一、光緒柒年,振記典黃阿覓西定上坊武館街瓦店壹宗,契面銀壹百貳拾大元正,契陸紙。

  一、光緒拾陸年,振記買連豐記凝南坊菜市埔糖間壹宗,契面銀陸佰大元正,契伍包。

  一、光緒拾陸年,振記買張云鵬糖間家器壹宗,估銀貳佰伍拾大元正,契壹宗。

  一、光緒伍年,振記典郭亮長興下里土庫社內園壹宗,契價銀壹佰貳拾大元正。契貳紙,帶錢糧銀伍錢陸分玖厘伍毫。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曾傳文賢里車路墘田壹宗,契價銀壹佰陸拾大元正。契叁紙,帶錢糧銀壹兩陸分壹厘;又壹兩零捌分貳厘叁毫。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葉知光等依二里中洲莊田壹宗,契價銀貳佰肆拾大元正。契伍紙,帶錢糧銀捌兩壹錢叁分陸厘貳毫。

  一、光緒玖年,振記典曾張氏等依仁里中洲莊田叁宗,契價銀柒佰貳拾貳大元正。契拾伍紙,帶錢糧銀捌兩壹錢玖厘陸分陸亳。

  一、光緒拾年,振記典曾張氏等依仁里中洲莊園叁宗,契價銀肆百伍拾捌大元正。契拾捌紙,帶錢糧銀同前。

  一、光緒拾陸年,晉記典李品記依仁里、文賢里、五帝廟田壹宗,契價銀貳百肆拾大元正。契捌紙,帶錢糧銀壹兩叁錢零貳厘陸毫;又柒錢捌厘壹毫。

  一、光緒伍年,振記典顏公鼎等東安下坊嶺後街瓦店壹宗,契價銀壹百陸拾大元正,契肆紙。

  一、光緒捌年,振記典石榮美西定坊大井頭街瓦店壹宗,契價估銀捌拾大元正。此宗與麗水連契,估銀叁百貳拾元。

  以上拾壹宗,計契價銀叁仟壹百伍拾大元正。

  一、金振豐被欠賬項計六八銀壹百壹拾貳元貳角捌尖柒辨正。

  以上壹條,計六八銀壹百壹拾貳元貳角捌尖柒辨正。

  一、胎借卓溪母銀貳百大元正。

  一、胎借陳圓母銀貳百大元正,帶崇德西里錢糧銀壹兩叁錢玖分捌厘捌毫。

  一、借茂源母銀肆百大元正。

  一、借葉加哉母銀伍拾大元

  以上肆條,計六八母銀捌百伍拾大元正。

  一、集諸佃壹摺,結欠銀陸百捌拾柒元捌角伍尖貳辨正。

  一、應分現銀六八銀陸百伍拾柒元捌角貳尖正。

  以上壹條,計六八銀陸百伍拾柒元捌角貳尖正。

  茲將三房麗水遵遺囑鬮分福字號應份田園契券、生理、賬項、佃欠條目列左:

  一、光緒捌年,振記買吳泉勝西定上坊戲檯後街瓦店壹宗,契價銀伍佰陸拾大元正。契肆紙,在壓地銀貳拾元。

  一、光緒伍年,振記典許永長興下里田仔廍前園壹宗,契價銀陸拾大元正。契貳紙,帶錢糧銀伍錢貳分叁厘叁毫。

  一、光緒肆年,振記典許永長興下里厝前洋田壹宗,契價銀壹佰貳拾大元正。契肆紙,帶錢糧壹兩零貳分陸厘柒毫。

  一、光緒捌年,振記典楊銅長興下里一甲社田壹宗,價銀叁佰大元正。契拾壹紙,帶錢糧銀貳兩零玖分叁厘肆毫;又錢糧銀伍錢玖分叁厘。

  一、光緒拾捌年,振記典李品記崇德東里洲尾洋田壹宗,契價銀陸佰捌拾大元正。契陸紙,帶錢糧銀伍兩捌錢柒分捌厘伍毫。

  一、光緒拾貳年,振記買王興記西定下坊打石街大厝壹宗,契價銀壹仟肆佰柒拾大元正,契壹紙。

  以上陸宗,計契價六八銀叁仟壹佰玖拾大元正。

  一、胎借林振美母銀壹仟大元正,帶錢糧銀肆兩柒錢柒分貳厘貳毫,又官莊錢糧銀肆兩捌錢貳分貳厘。

  以上壹條,計銀壹仟大元正。

  一、璧玉菟生理家器計估銀捌拾大元正。

  一、浮牌銀包計銀叁拾捌元伍尖正。

  一、璧玉菟被諸客欠賬項銀貳拾壹元壹角壹尖捌辨,按五折壹佰壹拾大元伍角伍尖玖辨。

  以上叁條,計六八銀貳百貳拾捌元陸角零玖辨正。

  一、集諸佃壹摺,結欠計六八銀伍佰叁拾肆元陸角陸尖陸辨正。

  以上壹條,計六八銀伍佰叁拾肆元陸角陸尖陸辨正。

  一、應分現銀六八銀陸佰伍拾柒元捌角貳尖正。

  以上壹條,計六八銀陸佰伍拾柒元捌角貳尖正。

  光緒貳年歲次甲午四月日族長堂叔光平

  當場知見繼母蔡氏

  長房婦吳氏

  知見次房孫煥章

  次房婦黃氏

  次房道張

  同立鬮書字人長房朝龍

  叁房麗水

  為公親人呂經五黃鍾山

  陳卜五潘福炤

  代書人鄭致記

  計各附遺囑字壹紙,此炤。

  ·第十三遺囑鬮書約字

  立遺囑鬮書約字人周雙溪,娶妻藍氏,同生下兩男子:長男永發;次男兩成等。兒子經已長成,而婚娶完明,礙長男辭世,而孫幼稚,因數年來家事浩大,欲思益之以利,誠恐待之以弊,計而尋思,莫若分爨各自營生,況藍氏先世,余年近七旬,若不設法規定,恐其後來有爭端之患。爰是邀請房親姻戚和同簽議,將粒積家財建立鴻基生理店屋及現項出放生息,先抽起承買蘇家物業壹段,余為養贍;又抽起瓦店壹座存為公業;又抽起洋銀壹佰大元付長孫為業;又抽起洋銀捌拾大元貼長男孫為娶婦之儀;其餘現項出借、生理貨底、家器什物、賬項來住,一律作為對半均分。簽議已定,當場配搭,至公無私,各額各管,不許混掌生端。一於約而不苟,其日後不許爭長競短,致骨肉之失愛而傷和氣之情。此係甘願,各無反悔。自茲以後,惟望富有日新,宜千祥而云集;堆金積玉,冀萬福而駢臻。今欲有憑,立遺囑鬮書約字壹樣貳紙,付各執為炤。

  一、批明:當場言議抽起承買蘇家物業壹段,余為養贍。歷年租稅支收,為養日食,至百歲之期,則送終資費。以後其此物業或長或短,作為對半均分,再炤。

  一、批明:當場酌議抽起洋銀壹佰大元付長孫為業。又抽起洋銀捌拾大元,應貼長男孫為娶婦之儀。其銀撥對何家胎借字內過明掌管,再炤。

  一、批明:當場妥議抽起瓦店壹座,前後兩進,存為公業,同居經商活利,聲明再炤。

  一、批明:當場言議長男水發在日,自己私份生理,長利核算計銀捌佰叁拾大元,歸於長男孫掌管。其銀撥對何家胎借字內過明,再炤。

  一、批明:當場言議次男兩成亦有私份生理,長利核算計銀伍佰伍拾大元,歸於次男掌管。其銀對榮隆號生理財本銀貳佰伍拾大元,又貨底估銀叁佰大元正,再炤。

  一、批明:當場言議扣實尚剩現銀及出借胎業計銀壹仟柒百大元正,作為對半均分,每份應分銀捌百伍拾大元正,再炤。

  一、批明:當場再議承買蘇家物業壹段,歷年租稅,余為養耆食。至百歲之後,將此物業存為公業,永遠輪流祭祀,不許分管,再炤。

  光緒叁年貳月日代筆人姻親陳獻瑞

  在場知見人房親廷塏

  次男兩成

  立遺囑鬮書約字人周雙溪

  長男婦黃氏

  ·第十四囑書

  立囑書父陳遜言,其先世居同安登羸里,後遷魚孚而灌口。我祖子祥公生五子,無遺業,各自營生。我父文瀾公最季,配吾母王太夫人,生我及錕弟、錟弟三人,迫於家計,始來淡業醫度活。母終堂,我兄弟遂先後渡淡,依於父。比積有微資,付我兄弟作怡和生理,頗獲微利,而我父命兄弟始置室家。至嘉慶拾年,我父年老,立書命分,統計家貲店底共銀壹仟陸百員,作四股均分,我兄弟每股分銀肆百員,存壹股與滬尾陳有福合作布店生理,為自己膳資。不意於嘉慶拾壹年,被朱匪焚搶淨盡,故後來甘旨歸我自奉。時二弟祗是自顧而已,而我所分之額即招夥合作恆豐生理,後又招夥合作長興生理,兼掌料管事務,漸次獲利。迨我父棄養,一切喪祭之費悉我自理。即二弟後來齒繁家窘,我思手足之誼,亦必時加周恤也。數十年中,經營拮據,艱苦備嘗,幸襲先德遺庥,兼有內佐勤儉持家,始得粒積微貲,創置薄業,仰事俯育,庶有所資歟!非不慕古人數世同居也。但我年已七十三矣,特恐子孫賢愚不一,反啟爭端,與其因嫌隙而後分,何若早分而永無嫌隙也。汝曹讀聖賢書,入泮登科,雖未能立身制行,亦應頗識大儀,其各遵父命,守先業,毋爭凌以傷和氣、毋浪費以墜家聲。余嘗撰一楹帖懸於廳事,云數十年辛苦艱難,祖宗創業;第一等忍心害理,兄弟爭田;為子孫輩勗也。附錄於此,小子識之。

  一、我娶先室楊孺人,生四子,長維藻已歿,次維藜、三維菁、四維英,而五維藩、六維華、七維苞,俱妾劉氏出。共七子,嫡出四人,則每人應分壹股;庶出三人,則共分兩股,共作陸股均分,長孫另給。現將實業中有與他人合買者、有帶祖墳及零碎者,並典借租利園宅店屋生理,概抽為公。歷年除公費外,若有贏餘,再置公業,不許侵匿,其餘實業配定田額,分撥各房。凡公私契券,列明於後,將來私契則各房分執,公契並公賬則公舉妥人掌理,設籍登記,不許涉私。惟考試,則文途未入泮者赴郡應試,及已入泮者應科歲試,每名公貼銀四拾員;鄉試每名公貼銀六拾元;會試每名公貼銀叁百員;武途各減半以昭鼓勵。若捐納功名,斷不許開公。自分定以後,公事歸公,私事歸私,或事介公私者,自當公同酌議幫貼。

  一、公業契券俱載明公簿內不贅。

  一、長孫酌給與林祥記合賣陳三貌等興雅莊田契壹宗、合買陳德盛興雅莊田契壹宗、合買賴連池東勢崙田壹宗、合買林潁水等里族莊田並山壹宗,共契肆宗。

  一、長房恭記給買邱詩宗等圭母卒莊田契貳宗、買李固生母卒浪原莊田契壹宗、買蔣水應五榖坑田契壹宗、買李媽意五榖坑田契壹宗、買胡磊福五榖坑田契壹宗、買吳定郎五榖坑田契壹宗、買卓涼新直外莊田契壹宗、買施五大直莊田契壹宗、典周政記二重埔田契壹宗,共契拾宗。

  一、次房寬記分給買邱東興大浪原莊田契壹宗、又牛埔莊田契壹宗、買黃光彩等大浪原莊田契壹宗、買葉亭大浪原莊田契壹宗、買邱運祖山仔腳田契壹宗、買鄭有和戶尾田契壹宗、買張正福戶尾大屯坑田契壹宗、買王齊即王輝煌戶尾林仔崙田契壹宗、買陳天球戶尾水挸頭田契壹宗、買何後、何聰等戶尾大屯田契壹宗、買陳榮秀戶尾大墩莊田契壹宗,共契拾壹宗。

  一、三房信分給買陳玉卿等下婢頭田契壹宗、買韓捷中莊仔田契壹宗、買郭光明中莊仔田契壹宗、買王奕等興雅莊田契合許長契共壹宗、買黃九成等興雅莊田契壹宗、買許婆北投莊田契壹宗、買陳孟記北投莊田契壹宗、買陳賜老北投洋田契壹宗、買陳清云北投社寮前田契壹宗、買陳光漢等北投社寮後田契壹宗、買陳振榮北投社寮後田契壹宗、買高再發北投粗坑口田契壹宗、買高鍾鐮北投粗坑口田契壹宗、買陳辜氏北投牛埔後田契壹宗、買陳高陞北投水磨坑口田契壹宗、買高沛才北投車路頭田契壹宗、買陳云九北投社寮後田上手契壹宗、買陳林氏北投路邊田司單並上手契壹宗,共契拾捌宗。

  一、四房敏記分給買陳文榜、陳阿部內湖莊田契壹宗、買陳阿淡內潮莊田契壹宗、買郭將內湖莊田契壹宗、買陳沈氏孫阿寬內湖莊田契壹宗、買郭華永內湖莊田契壹宗、買陳阿源內湖莊田契壹宗、買杜長輩舊社後田契壹宗、買杜生其火炭坑田契壹宗、買高克明、高玉記、高五羇三重埔田園契叁宗、內帶理番丈單貳紙、買高天然北投水磨口田契壹莊、買謝大鵬北投洋田契壹宗、買陳青云北投洋田契一宗、買陳孟記北投田上手契壹宗、買陳美北投社藔前田契壹宗、買陳烏九北投莊田契壹宗、買陳千金北投莊田契壹宗、買陳云九北投莊田契壹宗、買陳光臨北投洋番仔溝邊田契壹宗、買陳陽笏北投洋澎仔船田契壹宗、買萬添保北投莊田契壹宗、買陳神祈北投九址田契壹宗、買陳吳氏北投竹圍田契壹宗,共貳拾肆宗。

  一、五房惠十記分給買凌志老、凌志愿北投莊田契貳宗、買柯瑞華北投莊田契壹宗、買潘媽嗄嘮別田契壹宗、買陳舒泰、陳光蔭嗄嘮別田契壹宗、買陳振榮嗄嘮別田契壹宗、買陳燈嗄嘮別田契壹宗、買萬本生嗄嘮別沙圍內田契壹宗、買林鳳池別嗄嘮沙崙邊田契壹宗、買陳神祈嗄嘮別田契壹宗、買陳正茂等柏仔林田契壹宗、買鄭仰山柏仔林田契壹宗、胎典張希敬柏仔林田契壹宗,共契拾叁宗。

  一、六房惠田記分給買李進牛埔仔田契壹宗、買李足容牛埔仔田契壹宗、買劉暹圭母卒莊田契壹宗、蔡添保等嗄嘮別田契壹宗、買高傳祖嗄嘮別田契壹宗、買潘允恭嗄嘮別田契壹宗,買潘牙嗄嘮別田契壹宗、買高光成、高淮泗嗄嘮別田契壹宗、典潘劉氏嗄嘮別田契壹宗,共契玖宗。

  一、七房惠心記分給與林拱炤合買周瑞彩、周瑞勵三重埔田厝契貳宗、買陳儉記等內埔田契肆宗、買鄧友忝北投洋田契壹宗、買陳云九嗄嘮別田契壹宗、買陳舒泰、陳閣生嗄嘮埔別田契壹宗、買陳林氏嗄嘮別田契壹宗,買陳林氏北投路邊田印契並上手契壹宗、買陳孟記北投莊田上手契壹宗,共契拾貳宗。

  一、公業統號悅記,私記則以恭、寬、信、敏、惠為次。但庶房均號惠記,而庶房中又分三房,故將惠字拆為三字:曰惠十記、曰惠田記、曰惠心記以別之。而囑書則柒本壹樣,每本各連皮共拾叁帙,分交各房執炤。

  爾父親筆批:以上囑書七本壹樣,內四本係令源古代筆,又三本係令植柳代筆。以後各房各管其業,而契券仍合貯壹箱,不許私取。但願爾等克勤克儉,以振家聲,是所厚望焉。

  道光貳拾壹年元月六男維華

  四男維英

  次男維藜

  庶長媳洪氏

  在場見劉氏

  長媳林氏

  長孫云雕

  庶長媳吳氏

  三男維菁

  五男維藩

  七男維芭

  代筆胞侄源古

  立囑書父陳遜言

  在場公議從兄銳鍵

  楊仰峰

  知見胞侄源道

  堂侄京安

  族侄先進

  姻親王奠邦

  林祥云

  女婿林學癸

  侄婿林宗

  知見夥誼張懷浦

  ·第十五囑書

  立囑書父天送,囑長男、三男、四男等遵囑管業。竊惟友恭盛德,僅傳許薛之芳徽;敦讓高風,祗見張楊之雅訓。風異唐虞,世遠三代,固欲其無生嫌隙,似不必勉強同居。吾與汝母承祖澤,生養爾兄弟四人:長曰魁、次曰南、三曰義,即撫養之子、四曰再。魁與再均已婚娶成立,惟南早故無出,義即遊蕩在外,近始回家,亦已婚娶。念爾父生平拮據,汗置薄業,茲已年近古稀,經營念輟,欲善貽謀於後,宜防微漸於先,乃將遺置各業邀同族戚秉公議定。先抽承買曾家山仔腳莊水田一段、並牛埔仔竹圍園一段及旱田二埒存為公業,年收租息為汝父母餘年贍養之資、身後葬祀之費,爾兄弟依序輪收,永遠不許更變。又抽出祖遺山仔腳旱田四坵,付長孫有才承管。其餘物業按作四份均分。次子南無出,爰命長、四兩房各撥一子承繼二房之後,所有二房應得一份之業,付其對半管收,水遠為定,不許別房爭繼。此外長子魁得一份,三子義得一份,四子再得一份,不論家器什物,一概炤份均分,憑鬮拈定,各管各業,一經品題,便是千秋鐵券;隨手拈著,即係百世薪傳。自此以後,汝兄弟各宜克勤克儉,無怠無荒,即是爾父之所厚望也。囑書一樣三紙,付爾等各執一紙,永遠存炤。

  計開各房分管田園物業條目於後:

  長房魁拈管得買康家嗄嘮別田一段。又拈管得買李盲山仔腳竹圍園一段。又拈管得轉典蔡智記山仔腳竹圍園一段。又拈管得山仔腳本宅房屋左邊前後大小計八間。又拈管本宅竹圍內園四份得一份,在東邊第一埒。次房南拈管買林泰山嗄嘮別田一段,三份得一,此段係四房承繼應得之業。又分得染房貨底本銀五百元,此條係長房承繼應得之額。又分得山仔腳本宅房屋左邊大小四間,此條係是長房承繼永管之額。又拈得山仔腳本宅竹圍內園四份得一份,在東邊第二埒,此條係長、四房承繼,各半管理之額。

  三房義分得買林石北投十四份田壹段。批:此業原係與夥記三人合買。又分得染房貨底銀數五百元。又分得山仔腳本宅房屋右邊護厝三間。又拈管山仔腳本宅竹圍內園四份得一份,在西邊第一埒。

  四房青拈管得買林泰山嗄嘮別田一段,三份得二。又拈管得隆同街瓦店一坎全。又分得山仔腳本宅房屋右邊計共七間。又拈得山仔腳本宅竹圍內園四份得一份,在西邊第二埒。

  以上各房拈得應份物業契券,俱各當場分交,惟三子義應份之契券,爾父漸為執掌。至各房分屋厝宅所居,亦不許引誘外人雜處,不許私行典賣,合應批明存炤。

  一:批明:公存早晚榖時炤份均分。其房屋並連若有損壞,兩房共修,再炤。

  道光拾捌年六月日隆同街正陳拔

  莊長蔡源至陳挨

  表弟陳添貴

  宗侄邦貴

  宗侄升賜代筆

  立囑書宗侄弟豔山

  父天送

  母陳氏

  三男義(壹鬮)

  長男魁(貳鬮)

  四男再(參鬮)

  ·第十六囑鬮分字

  立囑鬮分字父三財。蓋聞公族公姓,宜敦聚處之樂;克友克恭,永篤孔懷之誼。故田真聚樂,古今攸稱;公藝同居,咸欽古守,誠人生之盛事焉者也。余自念先祖父肇基貽謀以來,於我躬嗣而受之,至今耄矣!爰是邀同房長將承先祖父建置物業,土名在圭柔山水汴頭內田壹段,年配租粟四拾石,價共值銀四百大元,應當為六份均分。礙母親未及百年之老,日食誠恐無資,又有五位幼子未曾長大,亦未成人,此時只有長男天澤長成完婚,意自欲另爨成家,吾於是僉同房親商議,將水汴頭內契銀踏出佛面銀四拾大元,以為後日養母親作贍老之資,其幼子未曾長大,亦未完娶,亦踏出契面銀參百大元,作五份均分,每份應分陸拾大元,以後可作聘費。雖以承祖父物業時分於子,然吾思之,自不可以無謀食之計,是以將契面踏剩陸拾大元,可為夫婦作贍老之養。此契面銀踏作養贍,踏作還幼子聘禮之資,其踏明以後無剩銀項可分與長子天澤。是以將家器、什物及春糧炤六份均分,俱係至公無私,特列於左:

  計開

  一、批明:踏此契面還母親作養贍之資,若是母親百年以後開費之日,或有餘者,或不足者,俱係五位幼子關係,其長子天澤無干涉,再炤。

  一、批明:我夫婦踏此契面銀作養贍之資,倘若百年之日須當挾持相助,方成為子職之心,其餘開費之資,不與長子天澤干涉,再炤。

  一、批明:其家器、什物炤六份均分,須當自掌,不得異言。口恐無憑,同立鬮書字貳紙壹樣,各執壹紙為炤。

  咸豐參年貳月日代書人林鴻章

  表叔林光椷

  林士炎

  房長嫣賜

  伯呂丹寶

  在場知見壹舅謝清爽

  六房陸條

  五房雙俊

  四房太和

  三房添進

  二房振勝

  長房天澤

  立囑鬮分字父三財

  ·第十七鬮分願約書

  同立鬮分願約書王慶壽、王慶忠、王慶超兄弟等,有承先父編立美記字號,買置各處田業恆產,址界俱載在各份田契內證明,歷管無異;此亦世德作孚,克儉克勤,是以物業漸進,苟合苟完也。猶憶先父年老之時,每念家慈早歿,繼母曾氏養子尚幼,恐後來有鬩牆之憂,欲以一千石租額籌為己業,諄諄囑及分業之事。凡同氣連枝,總宜安本分,不得計較短長。詎意先父囑未立書,竟於光諸丙戌年三月間逝矣!壽等惻念及茲,敢不勉敦和氣,冀陰以慰我先考心乎!特以自昔合爨至今,生齒日增,開費日增,古語有云:箕風畢雨,好尚容或難齊;智水仁山,情懷不無殊致,此張公藝之所以擅高風也。爰是兄弟恐失遺囑至意,竟欲有進,僉請老實族親妥為酌議,無論田地或肥或磽,田租或薄或厚,先抽存公養膳、長孫酬勞之額,按作長、次、三房分管。即日同堂憑鬮為定,長房應份田業,悉歸慶壽收掌;次房應份田業,悉歸慶忠收掌;三房應份田業,悉歸慶超收掌。保此種種田產係是先澤宏貽,欲傳久遠。自分約以後,各業各管,永無嫌隙異言,倘他年增高繼長,錦上添花,尤屬各房之自求己福,亦復何言?委係三人甘願,各無反悔,今欲有憑,合同立鬮分願約書壹樣三本,各執壹本存炤。

  謹將存公養膳、長孫酬勞、併三房應份之業開列於左:

  一、美記於同治五年承買劉楊氏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二份三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又於道光二十八年承買林道等園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北勢湖洲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又於光諸十七年承買李媽岱等瓦店一座,址在大稻埕李厝街,四至界址以及長闊丈數俱詳明白。又於光諸二十年用王仁記名字承買陳再興等瓦店一座,址在大稻埕普願街,四至界址以及長闊丈數俱詳明白。又於光緒□□年承買陳廷樞園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新莊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以上田園、店屋係公同踏為存公物業,以憑三房輪流,祖先忌辰祭掃並地方捐題科派應酬諸費。過而復始,值東者須至年終結算,用餘則三房均分;倘或不足,仍炤三房攤出。以後子子孫孫宜遵此法,不得恃強變易,致傷和氣,批明再炤。

  一、美記於咸豐十年十二月間承買吳登泰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北投莊牛椆內,四至界址甲數俱載詳明。又於光緒十九年何乾巽借項將田地一所抵利,址在芝蘭堡土名磺溪口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載明白。以上田地二所,公同踏與母親曹氏,生為養膳,倘百歲後,三房應出料理喪務,若有盈餘,係慶超之額,別房不得異言。其契券概交母親收執,即後日佃人無利磧地銀圓,亦應慶超支理,批明再炤。

  一、美記於光緒十九年承買吳興記、即春富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雙溪口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又於光緒五年承買王天賦等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牛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此田地二段係公同抽為長房惠記長孫之額,契券概交收執,即佃人無利磧地銀圓及每年錢糧大租,亦歸長房惠記支理,別房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美記於同治九年承買賴占梅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右角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又於光緒九年承買賴占梅等山田瓦屋一所,址在芝蘭一堡石角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又於光緒三年承買楊豆菜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石角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又於光緒四年承買曹興玖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石角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又於光緒十五年承買楊長裕等及楊長基田地全份,址在芝蘭一堡石角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以上田地五段係承先父遺囑,因長房未有親生男兒,故抽與次房泰記實堅,為長房承重之資,其契券概交收執,即佃人無利磧地銀圓及每年錢糧大租亦歸支理,別房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美記於光緒十四年十一月間承買紀傳團等田地一所,址在興直堡樹林頭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此係長房畢生勤儉,財產較前有加,公同踏為酬勞,其契券交付收執,即佃人無利磧地銀圓及每年錢糧大租亦歸支理,別房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美記於道光三十年承買陳沛然等田地一所;又於咸豐七年承買黃滿才等田地一所;二處毗連合丈,址在芝蘭二堡北投大籬把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明白。此二段田地公同踏與長孫實堅為婚娶應用之費,其契券交付收執,即佃人無利磧地銀項及每年應份錢糧大租亦歸支理,別房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美記於光緒十二年承買陳鵷叔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二份三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此段田業公同踏出與長房之女名留娘為粧奩,其契券交付收執,即佃人無利磧地銀項及每年應份錢糧大租亦歸支理,別房不得翻異,批明再炤。

  一、美記於光緒十七年承買陳鵷叔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北投莊嗄嘮別中洲,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此段田業公同踏出與次房之女名素霞為粧奩,即佃人無利磧地銀項及每年應份錢糧大租亦歸支理,別房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長房惠記憑鬮應得美記道光二十四年承買吳應達等田地一所;又於咸豐十一年承買陳長庚等田地一所;又於同治五年承買謝江河等田地一所;三次毗連合丈,址在芝蘭二堡坼里岸北投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咸豐七年承買高燦英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礦港後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咸豐十七年承買洪得彰、張齊等山場一所,址在芝蘭二堡礦港後水圳內,四至界址登明契內。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八年承買陳信記田山場一所,址在芝蘭二堡北投十八份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仁記於光緒二十年承買賴諒記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石牌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仁記承買陳坤良等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大龍峒保安宮後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三年承買高惠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北投十八份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仁記於光諸二十年承買賴如城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石牌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咸豐五年承買謝陳氏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三堡水硯頭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八年承買郭馬諒即郭清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琪里岸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六年承買陳性鐘等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三板橋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七年承買王天鉤等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三板橋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年承買林祥愛、林祥云等田地一所,址在海山堡潭底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年承典賴朝祥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年承典陳生斷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堡大直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年承典郭裕近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新莊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登契內丈單明白。以上田地十八所,概歸長房惠記掌管,永為己業,其田契計共十八宗,亦歸收執,即佃人無利磧地銀及錢糧大租均係惠記支理,次房、三房不能異言生端,批明再炤。

  一、次房泰記憑鬮拈得應得美記於道光二十二年承買蔡永固等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興雅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三年承買蔡尊廉等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新莊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九年承買吳興記、即春富等地田一所,址在大加蚋東勢上搭優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諸十二年承買張金龍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三板橋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咸豐元年承買吳青山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大直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九年承買李受添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大直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二次毗連合丈。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二十一年承買陳德進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內湖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二年承買曾應樹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一堡石角林口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仁記於光緒二十年承買賴日省、賴謝氏等田地一所,三份應得二分之額,餘一份係三房威記之額,現未分管定界,契券暫交次房收執,待後日分配此業,址在芝蘭二堡石牌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元年承買楊建西等田地山場,合為一所,址在芝蘭一堡公館地,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同治十三年承買王天澤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石牌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六年承買陳份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二份三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道光三十年承買劉能、李勝益二所,毗連合丈,址在芝蘭二堡二份三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三年承典鄭書香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北投洋莊,四至界址詳登契內,而丈單與美記公司承買劉楊氏合丈一張,此業次房三份應得一份之額,其契暫交□□收執。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七年承買陳前模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北投橫路下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年承買郭清爰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淇里岸莊、石牌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王馨記於光緒十四年承買張清池等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大龍峒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咸豐元年承買吳祥等田地一所;又道光二十六年承買吳煥彩等田地一所,毗連合丈,址在芝蘭三堡水梘頭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二年承買王修國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三堡林仔街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二年承典買王媽試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三堡林仔街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以上田地二十二所,概歸次房泰記永為己業,即佃人無利磧地銀項均歸泰記支理,其契券□□宗亦歸收執,長房、三房不得異言生端,批明再炤。

  一、三房威記憑鬮應得美記於光緒十一年承買蔡王氏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下塔優興雅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仁記於光緒二十年承買陳利記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東勢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二十年承買陳鳴垤等田地一所,址在大加蚋堡東勢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道光十八年承買徐伯科等田地一所;又應得美記於道光二十四年承買徐吉等田地一所;二處毗處合丈,址在芝蘭一堡大直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仁記於光緒十九年承買賴惠記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石牌下田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仁記於光緒二十年承買賴省、賴謝氏等田地一所,三份應得一份之額,餘二份係是次房應得之額,現未分管定界,券契暫交次房收執,待後日分配此業,址在芝蘭石牌仔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光緒三年承典鄭書香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北投洋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而丈單與美記公司承買劉楊氏合丈一張,此業三房應得一份之額,其契券暫交□□收執。又應得美記於光緒十年承買陳杜氏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二份三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又應得美記於道光二十九年承買謝映水等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三堡水梘頭莊,四至界址甲數俱詳契內丈單明白。以上田地十所,概歸三房威記掌管,永為己業,即佃人無利磧地銀項均歸威記支理,其契券亦歸收執,長房、次房不得異言生端,批明再炤。

  一、長房惠記憑鬮應得賴惠記借項,將芝蘭二堡石牌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郭□□借項,將芝蘭二堡洲仔尾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陳信記借項,將芝蘭二堡北投山頂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王生來借項,將芝蘭堡浮洲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王蝶借項,將芝蘭二堡浮洲仔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王心借項,將芝蘭二堡浮洲仔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陳齊記借項,將大加蚋堡新莊仔田地租榖抵制。又應得陳修記借項,將大加蚋堡新莊仔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陳方記借項,將芝蘭二堡北投莊田地租榖抵利。以上借項田地及契券字據概歸長房惠記收執,後日或贖或買,仍歸長房支理,別房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次房泰記憑鬮應得賴龍圖借項,將芝蘭一堡石牌仔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陳必緩借項,將芝蘭二堡北投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王孝借項,將芝蘭二堡浮洲仔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王虎班借項,將芝蘭二堡浮洲仔莊田地租榖抵制。又應得陳詠仁借項,將芝蘭二堡北投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九寬借項,將芝蘭二堡北投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王玉印借項,將芝蘭、土名室凹懶滿山豬湖莊山田租稅抵利。又應得陳凱風借項,將大蚋堡牛埔仔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陳利記借項,將大加蚋堡應管水租榖抵利。以上借項田地及契券字據概歸次房泰記收執,後日或贖或買,仍歸次房支理,別房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三房憑鬮應得黃經、即滾源借項,將芝蘭三堡□□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賴仁記借項,將芝蘭二堡石牌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李合發借項,將芝蘭二堡北投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張助明借項,將大加蚋堡溪洲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高興借項,將大加蚋堡塔優莊田地租榖抵利。又應得蔡中華借項,將大加蚋堡牛埔莊田地租榖抵利。以上借項田地及契券字據概交三房威記收執,後日或贖或買,仍歸三房支理,別房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美記自昔至今有積欠他人借項一萬餘元,公議抽出美記於光緒二十年明買高標心田地一所,址在大坪林土名九芎腳,併與他人一切欠項,或登賬約算抵償尚有不敷;但來往係長、次兩人經手,因存友愛之心,皆歸共理,不干三房威記之事。以後各房來往,各自承擔,毋相糊混,批明再炤。

  一、承父自置瓦厝兩座,毗連前、中、後各三進併後樓在內,址在大龍峒街百廿三番戶,坐南拱北。因人數甚多,不能共處,公同估值屋價金六千元,約明何房不在此居住者,每房願備出金一千元,以貼別地建置。今長房惠記憑鬮拈得東畔一座,次房泰記憑鬮得西畔一座,三房威記欲搬出,時長、次兩房應將相貼金額交清,各不得翻異生端滋事,批明再炤。

  一、東畔瓦屋頗壞,當行修理,今公議次房泰記應備出金三百元以貼長房惠記之需。從華從儉,係長房之事,與別房無干,不得異言,批明再炤。

  一、家中粗幼器椇、雜物等項,均就三房配平公同憑鬮分定,各為己物,日後永不得互相侵取,批明再炤。

  一、批明:長房惠記應份租額間有遺漏,今公議將公記明借張源美田地一所,址在芝蘭二堡淇里岸莊,四至界址甲數詳明,以為惠記補足,各不得異言,再炤。

  一、批明:芝蘭新街瓦店一坎,係趙旺轉借銀項,將稅金抵利,公議此款歸與泰記收用,或贖或買,俱歸次房泰記支理,批明再炤。

  光緒二十五年七月日代書族弟王愧良王明月

  親族王安定王滄波

  場見繼母王曹氏

  次房王慶忠

  同立願約書鬮分長房王慶壽

  克昌厥後三房王慶超

  ·第十八鬮分合約字

  長 房

  祖母邱遊氏  次 房

  第三房………長房

  次

  參

  肆

  立主鬮分合約字祖母邱游氏,有傳下第三房繼婦羅氏、次三房欲上、三房欲大等,本欲效張公之遺烈,以振家聲,無如樹大分枝,水流分派,理固然也。況祖母耄年倦力,難以統理,欲分爨火,各為掌管。爰是與上等相議,邀請公親、族親到商。緣上先父在日,有生長子欲求,豈料不幸而殤,因命上後日生子要傳求之嗣,至若繼婦羅氏未有親生男兒,要螟蛉一子以為四房之額。茲同堂議定即將第三房鬮分物業並有家器什物先抽出以為公業、並長孫及膳老,其餘概作四大房均分,每房應分得小租五拾石。其長房壹份及長孫業俱歸次房上自為掌管,別房不得藉傳混爭。其第四房壹份俱歸繼婦羅氏自為掌管,別房亦不得藉端混收。其田業並家器什物同堂自配均平,隨即焚香祝先拈鬮為定。自此以後,各份各掌,不得混爭。此係同堂妥議,至公無私,迨後日建功立業,亦不得爭長競短,致傷和氣,是所厚望也。今欲有憑,即將各份物業批明於後,其長房與次房合為壹紙,以富、貴、春為號,立主鬮份合約字壹樣參紙,各執壹紙存炤。

  一、批明:先抽出士林街大東門外東畔自蓋瓦店壹坎貳進,帶納地基銀參元;又抽出合溪仔莊田小租貳拾石,分帶磧地銀貳拾元;又抽出中瀝舊街厝壹座,帶納地基銀參錢;以上存為公業,作四大房等炤序輪流祭祀。至中瀝厝契全宗及上第三房鬮份字壹紙,係交次房欲上收存,倘要用時取出公炤,不得推諉。又先抽出黃枝坑田小租貳拾石,分帶磧地銀拾元,以為長孫之資。又先抽出合溪仔莊田小租拾石,分帶磧地銀拾元,以為繼婦羅氏膳老。批炤行。

  一、批明:長、次房孫欲上合分得小租壹百石,拈得買過游世棉、游守活田業,址在三座厝,並帶田藔全座,年贌小租壹百石,帶磧地銀捌拾元。其帶業主大租捌石,現佃人自納。倘後日小租及大租並磧地或長或短,俱係長、次房掌理,與別房無干。其地契券貳宗,隨交欲上收存,批炤行。

  一、批明:三房孫欲大分得小租五拾石,拈得買過謝源順、江源順田業,址在黃枝坑,年贌小租柒拾石,帶磧地銀肆拾元。其帶上館大租參石壹斗、下館大租壹石,現佃人自納。此內應抽出小租貳拾石,分帶磧地銀拾元,付次房欲上收入,以為長孫之資。餘小租及大租、磧地並田藔全座,後日或長或短,俱歸三房欲大掌理,別房無干。其此契券全宗隨交三房欲大收存,批炤行。

  一、批明:繼婦羅氏應分得四房小租五拾石,拈得買過泰興號股份並歸就李元川股份田業,址在合溪仔莊,年贌小租捌拾石,帶磧地銀捌拾元。其帶業主大租玖石,現佃人自納。此內應抽出小租貳拾石,分帶磧地銀貳拾元,以為公業。又應抽出小租拾石,分帶磧地銀拾元,以為繼婦羅氏膳老。餘小租及大租、磧地並田藔全座,或長或短,俱歸羅氏掌理,與別房無干。其此契券全宗,隨交羅氏收存,批炤行。

  一、批明:尚有出借佛銀貳百參拾元,先除出佛銀捌拾元付次房欲上支收,抵還他人債項,餘尚存佛銀壹佰伍拾元,對付三房欲大支收,以為後日完婚之資,別房不得混收,批炤行。

  光緒拾參年肆月日代筆人家靜山家如臨

  公親人羅阿海家文運

  族親人家滾源

  場見二叔孫趾仁

  立主鬮分合約字祖母邱游氏,繼婦羅氏,次、三房孫欲上、欲大

  ·第十九鬮分單字

  蓋聞:樹茂則枝分;源深斯派遠。兄弟雖為同氣,成立各自其身,是故不得不分者,勢也;分而猶之未分者,情也。緬維我先父例貢生諱鳴岡,字進文,青年勵志,白手成家,隻身來臺,不避備嘗之險阻;躬親操作,無辭夙夜之勤勞。以故謀生,遂意創造田園宅舍,義方是訓,督責入泮成均,我兄弟三人宜當守先遺後,怡怡一室也,又何忍言分哉!但以人眾事繁,難以總理,爰卜吉辰,席請族戚將我先父所遺下田園、房屋、產業等項,備搭均勻,分作三股,編立福、祿、壽字號,經公眾拈鬮分定,各執一紙為炤。自分之後,兄弟三人各自成家,悉宜憑鬮分定,炤字經管為業,毋使競短爭長而啟兄弟鬩牆之釁。尚宜早作夜思,以體先父創造之勤,庶幾家聲丕振愈熾昌,而友兄愛弟之事,依然和氣致祥,我先父無怨恫於九泉,而子孫必昌榮於萬世矣。

  即日兄弟三人商議,建立蒸嘗,即將父先日原買得貴山侄孫鹿藔莊之田一處,又買得天發號鹿家莊南門首之田一處,又買得王宗慶大林莊前後之田兩處,又典得喜云兄弟磺硫崎之田一處,又自己開成七過尾埔一塊,計共六處,共銀陸百玖拾陸員,共立蒸嘗,以供祭祀,斯世世子孫可展孝思於異日矣,立批。

  一、批:先父在日,憐念母老弟少,有吩囑兄弟即將承買得山仔下黃鳳長之田壹過,價銀壹百陸拾柒員;又承買得浮簡背鐘修文兄弟之田兩過,價銀參百壹拾員,以為老母飲食之需、秀賢受室之用,立批。

  一、批:先父在日,每日憐念秀增加意親近奉侍。及後鬮分之日,族戚前來處斷,即將買得鹿寮莊陳桂舍之田一處,價銀貳百捌拾員,以慰秀增孝養之心,立批。

  一、批:先父在日,憐念添壽長成將近受室,有吩囑兄弟即將典得本莊埔角裡臺貴之田一處,價銀柒拾五員,以為添壽受室之用,立批。

  一、批:情因丁亥年,秀增為家內祖粟事務,被奸人弄弊受屈,使用不敷,父親年老,係秀錦出身向人上按過銀員,無所處完。至已丑年撥家之日,席請族戚前來處辦,即將先父遺下典得奎智泗溝水正份之田一處,價銀貳百柒拾員;又典得硫磺崎集丁田一處,價銀陸拾員,此秀賢、秀增甘願將此兩處之田交於秀錦兄變價抵完人上數目,立批。

  一、批:先父買得鍾習文頭水門首田貳處,價銀貳百貳拾貳員,秀錦、秀增甘願將此兩處之田於秀賢變價抵完人上數目,立批。

  秀錦分鬮得福字號:為中堂直透三堂、兩天井及米間、榖倉相連,一橫過計共五間。又帶井邊左片曠地頭一節。又帶屋後西北片曠地第中節。又帶先父遺下新桁桶。又鬮得泗溝水陳仁長田一處,價銀壹百員。當日憑鬮分定,係歸男林秀錦應得此屋居處,經管為業,永遠奉行。

  秀增分鬮得祿字號:為左堂直透兩堂、一廊及帶西北向豬廚、浴堂。又帶井邊左片浴堂門首曠地一節。又帶屋後西北片曠地第尾節。又帶李細四典出之店一所。又鬮得泗溝水陳靈昌田一處,價銀壹百五拾員。當日憑鬮分定,係歸二男林秀增應得此屋居處,經管為業,永遠奉行。

  秀賢分鬮得壽字號:為右堂直透三堂、一廊、一夥廚。又帶屋後西北片曠地第一節。又帶慶利號按來之店一所。又鬮得高坡仔黃日榮田一處,陸拾員。當日憑鬮分定,係歸三男林秀賢應得此屋居處,經營為業,永遠奉行,立批。

  一、批明:兄弟三人遵公親說明,中堂安祖位一堂,係歸年節安祖。又不論三房或吉事,或喪事,係在此祖位一堂用事。若此後日修整,要挪中線右片秀賢間房退入尺半,日後不敢異言反悔,立批。

  一、批:秀錦當日向公親說明,中堂安祖一堂,現係秀錦自己鬮得,日後修整,係秀錦自己自備資本,立批。

  一、批明:井水係三房共用,立批。

  一、批明:後向出入門路,係由米間簷頭經過,立批。

  一、批明:撥家之日,席請族戚前來處斷,俱係明白,日後兄弟三人不敢異言反悔,立批。

  一、批明:先父蒸嘗田業祖粟撥家之日,兄弟遵公親斷明,係三房輪收壹年,週而復始,立批。

  一、批明:先父蒸嘗田契字紙,係歸秀錦收存,立批。

  一、批明:三房屋契字紙,係各人自執,立批。

  光緒拾五年己丑歲肆月日龍元元福鍾敏欽

  在見兄鞶安侄孫聯春戚曾進二

  叔蒙良應榮

  侄孫集馨天生

  集暄承華

  代筆侄孫芹德

  立鬮分單字人林秀錦林秀增林秀賢

  ·第二十鬮書約字人

  頂

  長房……藍田……□ ……       顯耀

  頂

  次房……種玉……懷智(死)(長房)……沛權

  懷仁(死)(二房)

  □           朝俊(死)(三房)……煥文

  朝傑(四房)  ……祖嗣

  朝?(死)(五房)……佛印

  六生(六房)

  頂

  三房……呈祥……壬龍

  長房連貳房收執元字號鬮書壹本

  同立鬮書約字人四房叔朝傑、六房六生,偕長房侄沛權、參房侄煥文暨堂侄顯耀等。緣耀先祖父藍田係是前三大房居長房之份。傑先父種玉居貳房之份,生傳有六子。長曰懷智、次曰懷仁、三曰朝俊、四曰朝傑、五曰朝舞、六曰六生。奈長、次、三、五先後繼歿,惟四房朝傑與六房六生兄弟尚存二人。撫棣萼而情有可傷,歎荊樹而枝多難合。豈不欲傚九世同居之風。然而,邇來生齒浩繁,與其合之為盡美,不如分之為盡善。爰是兄弟叔侄等相商,以邀請族長、公親同堂妥議,念傑先父與耀先祖父從前未經分爨,至今同立鬮書,並分家業另居各食,將承祖父所有創置田業、大租、店屋、生理,抽起公租為輪流祭祀,以奉祖先。並抽起付四房子祖嗣得長孫租,以外各房應份兼承嗣份額,即為收掌,炤配踏租分明,並連家器、什物等項俱各炤份酌量配合。至於典借出入銀項以及與人來往數項設立小薄登記,各房各執存炤,均收均還。禱神拈鬮為定,立約為憑,各業各管,及將來租榖升降,隨人造化。所願自分以後,須當遵炤鬮約而行,不得爭長較短,致傷和氣,若能再振家聲,是亦門庭之鼎盛也。此係同堂喜悅,大家甘願,各無異言,恐口無憑,同立鬮書約字壹樣五本,各房各執壹本,永遠存炤。

  茲將所錄產業逐條開列於左:

  一、議:承祖父名號買得二保莊金仲春大租榖三百五十九石八斗壹升貳合正,內控出小坪頂莊張邦基等應納大租榖五拾石正,係是北投社眾番丁給與口糧之額。又陳雄等應納大租榖五拾石零參斗參升七合正,每年係應貼新竹聖廟拾字紙之費銀參拾元,逐年向陳姑館事就榖結價起參拾元外,尚剩若干,不論何房值年,聽其取回支用。又張正瑞等每年四戶應納大租榖四拾八石八斗正,前祖父與伯父在日,合名共借出張德寶銀項,曾於咸豐庚申年間涉訟,公親調處,他已甘願收銀壹千貳百元,經洪江海頭手還去佛銀八百五拾元,餘尚剩參百五拾元未經清楚,今此四戶係是他應納之額,現在被其所抗無有向納。又林本記應納租榖內尚差參石無著,每年此參石尚未取回,批明於此,以俟查考。又於光緒拾四年奉憲清丈,將大租扣四成歸小租戶納糧,實收六成,扣實尚剩租榖壹百貳拾四石六斗六升五合正。又陳偶每年應納山稅壹角正。又買得員山仔林家山場連水田壹所,租榖五拾四石正,經配鬮分內各房炤份均收。尚有栽種茶欉,逐年贌佃收茶租若干,存為公業,各房挨次輪流祭祀,歸值年管收,以奉祖先並墳墓蒸嘗及一切公款開費。值年該房登記在賬,繳過下手,倘有餘項,候過次年終會算,各房均分;或不足,值年須當先輸開用,候次年六月終收成會算清還,以為相承接辦,周而復始,不得廢墜。大租契券壹宗,連告示計共四紙。又清冊壹本、李憲諭壹道、連官給執炤壹張,現交參房嫂張氏收執,倘氏百歲後,自應各房公同酌議再行擬交,參房子孫不得強收。又圖章壹顆交值年,上流下接,執掌割單,以作收租之據,此炤。

  一、議:承祖父遺置濟生藥鋪瓦店壹座參進,抽出前壹進歸頂三房大公出稅,每年按稅銀叁拾元,以為始祖開春公等十忌辰之用。該店輪流祭祀,如店若有加稅,暫留存,恐店損壞就加稅銀修理。中壹進堂上以奉祖先,大廳連屏後房間,明約深井並灶腳壹半水井通用,歸三房煥文居住,而參房應備出佛銀四拾元,貼與朝傑、顯耀收入,抵補半崁仔店價。後壹進連過水深井,並轉過左畔,承洪家後壹進連過水深井,歸六房六生居住。又承祖父買得洪家瓦店壹座參進,尚存前、中兩進,抽出前壹進以為公店,歸公出稅,每年稅銀若干,亦歸輪流值年管收支用公款。中壹進大廳連屏後房間,明約深井並灶腳壹半水井通用,歸長房沛權居住,而長房應備出佛銀六拾元,貼與朝傑、顯耀收入,抵補半崁仔店價。又承祖父買得江、劉兩姓合置瓦店半崁仔壹座參進,歸前長房侄顯耀與朝傑對半均分居住,公議長房侄沛權、參侄煥文應貼出佛銀壹百元,付與耀等二人對半均收。其濟生瓦店前、中、後三進地基錢貳百六拾文,又承置洪家瓦店前、中、後參進基地錢貳百六拾文;又承買江、劉兩姓合置半崁仔瓦店前、中、後參進,地基錢貳百文;以上各崁瓦店地基錢盡歸納艋崁天后宮,炤份各自居住攤納,不得推諉。濟生瓦店契券壹宗,交頂貳房濟美收執。承洪家瓦店契券壹宗,祖父與洪家對換店合約壹紙,係是前進公契,交參房嫂張氏收執;上手洪文印契壹紙,係是中進,交長房收執;上手洪文司單壹紙,係是後進,交六房收執;分析合共參紙。承江、劉兩姓瓦店契券壹宗,印契壹紙、上手字貳紙,交朝傑收執;司單壹紙、上手字壹紙,交顯耀收執;分析合共五紙。合房若有要用之日,聽其取出公閱,不得刁難,再炤。

  一、議:承父名號買得埔頭後江家水田連山埔壹所,贌佃小租榖壹百叁拾六石正,內抽出實租榖壹百石正,付四房子祖嗣以為長孫之額。應分帶磧地銀壹百七拾元,又分納錢糧銀壹拾七元,餘尚剩租榖參拾六石正。對現佃汪樹兄弟等帶借參百元,分帶錢糧銀捌元八角參點,分配三、四房鬮分內對半均收均還。契券壹宗,現在胎借銀項,付與揚良收存,贖回之日,應交四房收執,此炤。

  一、議:承祖父名號買得八里岔林家水田壹所,贌佃小租榖八拾石,帶磧地銀壹百元,帶納錢糧銀五元參角七點參厘,胎借陳港之項六百元,扣利榖五拾四石外,尚剩租榖貳拾六石,炤份攤收,年帶納錢糧銀炤份攤納。將來或贖回、或出賣,銀員亦炤份攤收攤還。契券壹宗,交與陳港為胎借之據,後日倘能贖回,亦應交參房嫂張氏收執,此炤。

  一、議:濟生號生理店中各件藥料以及器具、什物等項,聽公親相勸,同堂喜悅,歸長、六房二人掌理,再換字號,重整開張,應備出佛銀四拾元,抵還萬安號採買藥料所欠數條之項;如有不敷,應向萬安號相商,定著該數若干?各房攤還,日後再發,不干別房之事,此炤。

  一、批明:前長房堂侄顯耀憑鬮分得灰磘仔與高家合買林家後並歸就高家水田合為壹所全份,與沛橫對半均分,耀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九拾石,分帶磧地銀貳百五拾元,分納錢糧銀壹拾壹元七角壹點,兩半合單。分帶對現佃吳國祿借項貳百五拾元,扣利榖壹拾七石五斗,尚剩實收租榖七拾貳石五斗。分收與高家合買林家契壹紙,丈單壹紙。又分得陳厝坑承買張家水田壹所全份,與沛權對半均分,耀應得壹,共貳紙半,分收小租榖貳拾石,分帶磧地銀五拾元,分納錢糧銀貳元參角四點,兩半合單。分帶對現佃鄭汪有借項貳百元,扣利榖壹拾四石,尚剩實租榖七石。分收承買張家契壹紙,連上手司單契約五紙,共六紙。又分得石門坑承買□家水田壹所全份,與沛權、六生作參份均分,耀應得壹份,分收小租榖四拾貳石六斗六升七合,分帶磧地銀五千元,分帶林九評借項五百元,扣利榖四拾五石,尚缺貳石參斗參升參合,當就應分所收租額填補銀主利榖足數,不干別房之事。又對裕國佃名吳連勝大租榖亦作參份均分,每份應分參石四斗,抵分納錢糧銀參元九角壹點之額,參份合單。契券壹宗,交與林九評為胎借之據,後日能贖回,自當與沛權、六生分收執掌。又分得陳厝坑承買江家水田壹所全份,與沛權對半均分,耀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貳拾五石,帶磧地銀貳拾元,分納錢糧銀貳元四角貳點壹厘五毫,兩半合單。分收丈單壹紙,連上手契據四紙,共五紙。又分得員山仔承買林家水田壹所全份,與朝傑、沛權、六生、煥文作五分均分,耀應得壹份,分收租榖壹拾石零八斗,分帶磧地銀貳拾四元,分納錢糧銀貳元貳角壹點參厘,五分合單。契券壹宗,亦交參房嫂張氏收執。以上五條,小租榖計共壹百八拾九石四斗六升七合,扣制榖以外,尚剩實收租榖壹百壹拾貳石九斗六升七合,將來租榖或升或降,銀項或贖或盡,俱各炤份均收均還。又分得承買何天喜大租佃名王國記壹拾壹石參斗五升六合八勺、黃振春壹拾壹石貳斗四升零四勺、洪敏貳拾四石、張振發壹拾石零八斗、何築七石貳斗、陳清銳、陳金聲貳石五斗六升貳合、王從欲、王連升貳石五斗六升貳合;共七戶,大租榖六拾九石七斗貳升壹合貳勺,大小實租榖兩合共壹百八十二石六斗九升壹合貳勺,內耀應得自己房份租額壹百六拾壹石六斗九升壹合貳勺。又兼承嗣頂房份試之禋祀,應得大租額貳拾壹石正,現在議交歸與耀執掌,日後應代試房份立嗣傳後,候長成之日,該應得大租額貳拾壹石正,付交還試子孫管收。承買何天喜大租契壹紙,連囑托管收字壹紙、印炤壹張、印諭壹道、清冊壹本並圖章,係交耀自收,此炤。

  一、批明:貳房份長房侄沛權憑鬮分得灰磘仔與高家合買林家後並歸就高家水田合為壹所全份,與顯耀對半均分,權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九拾石,分帶磧地銀貳百五拾元,分納錢糧銀壹拾元七角壹點,兩半合單。分帶對現佃吳國祿借項貳百五拾元,扣利榖壹拾七石五斗,尚剩實收租榖七拾貳石五斗。分收歸就高家契壹紙、老墾字壹紙,共貳紙。又分得陳厝坑承買張家水田壹所全份,與顯耀對半均分,權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貳拾壹石,分帶磧地銀五拾分,分納錢糧銀貳元參角四點,兩半合單。分帶對現佃鄭汪有借項貳百元,扣利榖壹拾四石,尚剩實租榖七石。分收丈單壹紙、連上手印契、並契約六紙,共七紙。又分得石門坑承買□家水田壹所全份,與顯耀、六生作參份均分,權應得壹份,分收小租榖四拾貳石六斗六升七合,分帶磧地五拾元,分帶林九評借項五百元,扣利榖四拾五石,尚缺貳石參斗參升參合,當就應分所收租額填補銀主利榖足數,不干別房之事。又對裕國佃名吳連勝大租榖亦作參份均分,每份應分參石四斗,抵分納錢糧銀參元九角壹點之額,參份合單。契券壹宗,交與林九評為胎借之據,後日倘能贖回,自當與顯耀、六生分收執掌。又分得陳厝坑承買江家水田壹所全份,與顯耀對半均分,權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貳拾五石,分帶磧地銀貳拾元,分納錢糧銀貳元四角貳點壹厘五毫,兩半合單。分收承買江家契壹紙、連上手司單壹紙、並契字參紙,共五紙。又分得員山仔承買林家水田壹所全份,與朝傑、顯耀、六生、煥文作五份均分,權應得壹份,分收汞租榖壹拾石零八斗,分帶磧地銀貳拾四元,分納錢糧銀貳元貳角壹點參厘,五份合單。契券壹宗,亦交參房嫂張氏收執。以上五條,小租榖計共五百八拾九石四斗六升七合,扣利榖以外,尚剩實收租榖壹百壹拾貳石九斗六升七合,將來租榖或升或降,銀項或贖或盡,俱各炤份均收均還。又分得承買何談嘉等大租佃名高勝源貳拾四石五斗七升六合、陳郁七石五斗七升貳合、洪媽仁、洪吳成四石八斗,共參戶,大租榖參拾六石九斗四升八合,大小實租榖兩合共壹百四拾九石九斗壹升五合,內權應得自己房份租額壹百石,餘尚剩租榖九石九斗壹升五合正,議交與權兼承嗣頂貳房叔懷仁之禋祀。裕國大租契壹宗、印炤壹張、清冊壹本,係交六房收執;裕國圖章壹顆,係交四房收執,此炤。

  一、批明:貳房份貳房兄懷仁早逝,所分應得之租額四拾九石九斗壹升五合,現在歸與長房侄沛權執掌,日後應代貳房叔懷仁立嗣傳後,候長成之日,該應得租額四拾九石九斗壹升五合正付交還貳房叔懷仁子孫管收,此炤。

  一、批明:貳房份參房侄煥文憑鬮分得公館份承買張家水田壹所全份,與四房叔朝傑對半均分,文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壹百零七石,分帶磧地銀貳百零七元,分帶納錢糧銀八元八角五點,兩半合單。分帶楊良借項四百元,扣利榖參拾六石,尚剩實租榖七拾壹石。分收承買張家印契連司單壹紙,並上手契字參紙,共四紙。又分得頭圍仔承買許家水田壹所全份,與四房叔朝傑對半均分,文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貳拾八石貳斗,分帶磧地銀六拾五元,分納錢糧銀參元壹角貳點五厘,兩半合單。分帶黃倉借項參百貳拾五元,扣利榖貳拾六石,尚剩實租榖貳石貳斗。契券壹宗交與黃倉為胎借之據,後日倘能贖回自當與四房叔朝傑分收執掌。又分得九芎林承買許家水田壹所全份,與四房叔朝傑對半均分,文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壹拾八石,分帶跡地銀貳拾元,分納錢糧銀壹元七角壹點,兩半合單。分帶對現佃謝阿九借項貳百元,扣利榖壹拾四石,尚剩實租榖四石。分收承買許家印契連司單一紙,給墾批壹紙,共貳紙。又分得埔頭後承買江家水田壹所全份,內抽出長孫租以外,尚剩汞租榖參拾六石,與四房叔傑對半均分,文應得壹半,分收汞租榖壹拾八石,分帶磧地銀參拾元,分納錢糧銀四元四角貳點,叁人合單。分帶汪樹借項壹百五拾元,扣利榖壹拾叁石五斗,尚剩租榖四石五斗,契券經己批在第參條款內可據。又分得海尾份承買練家水田壹所全份,與四房叔朝傑對半均分,文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貳拾石,分帶磧地銀貳拾五元,分納錢糧銀貳元零七點五厘,兩半合單。分收承買練家印契連司單壹紙,並上手契字貳紙,共參紙。又分得員山仔承買林家水田壹所全份,與朝傑、顯耀、六生、沛權作五分均分,文應得壹份,分收汞租榖壹拾石零八斗,分帶磧地銀貳拾四元,分納錢糧銀貳元貳角壹點叁厘,五分合單。契券壹宗,亦交叁房嫂張氏收執。以上六條,小租榖計共貳百零貳石,扣利榖以外,尚剩實收租榖壹百壹拾叁石,將來租榖或升或降,銀項或贖或盡,俱各炤份均收均還。又分得承買何談嘉大租佃名陳云畜貳拾四石九斗五升六合四勺、林連生八石壹斗六升、柯猛蘭叁石八斗四升,共參戶,大租榖三拾六石九斗五升六合四勺,大小實租榖兩合,共壹百四拾九石九斗五升六合四勺,內文應得自己房份租額壹百石,餘尚剩租榖四拾九石九斗五升六合四勺正,議獎文母親張氏守寡贍養並撫卹幼兒成人之費。裕國大租契壹宗、印炤壹張、清冊壹本,係交六房收執;裕國圖章壹顆,係交四房收執,此炤。

  一、批明:貳房份四房叔朝傑憑鬮分得公館份承買張家水田壹所全份,與煥文對半均分,傑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壹石零七石,分帶磧地銀貳百零七元,分納錢糧銀八元八角五點,兩半合單。分帶楊良借項四百元,扣利榖叁拾六石,尚剩實租榖七拾壹石。

  分收丈單壹紙,並上手印契連司單壹紙,又契字貳紙,共四紙。又分得頭圍仔承買許家水田壹所全份,與煥文對半均分,傑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貳拾八石貳斗,分帶磧地銀六拾五元,分納錢糧銀叁元壹角貳點五厘,兩半合單。分帶黃倉借項叁百貳拾五元,扣利榖貳拾六石,尚剩實租榖貳石貳斗。契券壹宗交與黃倉為胎借之據,後日倘能贖回,自當典煥文分收執掌。又分得九芎林承買許家水田壹所全份,與煥文對半均分,傑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壹拾八石,分帶磧地銀貳拾元,分納錢糧銀壹元七角壹點,兩半合單。分帶對現佃謝阿九借項貳百元,扣利榖壹拾四石,尚剩實租榖四石。分收丈單壹紙、並上手印契連司單壹紙,共貳紙。又分得埔頭後承買江家水田壹所全份,內抽出長孫租以外,尚剩汞租榖叁拾六石,與煥文對半均分,傑應得壹半,分收汞租壹拾八石,分帶磧地銀叁拾元,分納錢糧銀四元四角貳點,叁人合單。分帶汪樹借項壹百五拾元,扣利榖壹拾叁石五斗,尚剩實租榖四石五斗。契券經已批在第叁條款內可據。又分得海尾份承買練家水田壹所全份,與煥文對半均分,傑應得壹半,分收小租榖壹拾石,分帶磧地銀貳拾五元,分納錢糧銀貳元零七點五厘,兩半合單。分收丈單壹紙、司單壹紙、並上手契字壹紙,共叁紙。又分得員仔承買林家水田壹所全份,與六生、沛權、顯耀、煥文作五份均分,傑應得壹份,分收汞租榖壹拾石零八斗,分帶磧地銀貳拾四元,分納錢糧銀貳元貳角壹點叁厘,五份合單。契券壹宗亦交叁房嫂張氏收執。以上六條,小租榖計共貳百零貳石,扣利榖以外,尚剩實收榖壹百壹拾參石,將來租榖或升或降,銀項或贖或盡,俱各炤份均收均還。又分得承買何談嘉大租佃名高用壹拾四石六斗四升、何錦堂壹拾壹石壹斗六升、吳富安、吳英標壹拾七石四斗、楊振和六石六斗六升四合六勺、王老埤、王光願四石五斗壹升八合、張源合四石六斗二升、又張源合貳石四斗六升,共七戶,大租榖六拾壹石四斗六升壹合六勺。又分得王厝營承買王家水田壹所半份,與六房分收,傑應得小租榖貳拾五石,分帶磧地銀四拾叁元,分納錢糧銀貳元五角貳點五厘,與六生合單。分收司單壹紙、墾批壹紙、共貳紙。大小實租榖合共壹百九拾九石四斗六升壹合六勺,內傑應得自己房份租額壹百石,餘尚剩租榖九拾九石四斗六升壹合六勺正,議交與傑兼承嗣頂五房弟朝儛之禋祀。其裕國大租契壹宗、印炤壹張、清冊壹本,係交六房收執;裕國圖章壹顆係交四房收執,此炤。

  一、批明:貳房份五房弟朝傑早逝,所分應得之租額九拾九石四斗六升壹合六勺,現在四房兄朝傑第二子名佛印繼與為嗣,此時付與朝傑收掌,為撫養出嗣男之資,日後長大成人,該得租額九拾九石四斗六升壹合六勺正,應交還佛印管收,此炤。

  一、批明:貳房份六房弟六生憑鬮分得灰磘仔頂份承買葉家水田壹所,自收小租榖八拾叁石,自帶磧地銀壹百元,帶納錢糧銀壹拾七元叁角七點壹厘。自帶郭淮借項五百元,扣利榖四拾貳石五斗,尚剩實租榖四拾石零五斗。契券壹宗交與郭淮為胎借之據,後日倘能贖回,係是六房自收執掌。又分得王厝營承買王家水田壹所半份,與四房分收,生應得小租榖六拾叁石七斗六升,分帶磧地銀壹百零七元,分納錢糧銀六元四角,與朝傑合單。分收承買王家契壹紙、並上手王合約貳紙,共叁紙。又分得石斗坑承買□家水田壹所全份,與顯耀、沛權作叁份均分,生應得壹份,分收小租榖四拾貳石六斗六升七合,分帶磧地銀五拾元,分帶林九評借項五百元,扣和榖四拾五石,尚缺貳石叁升叁合,當就應分所收租額填補銀主利榖足數,不干別房之事。又對裕國佃名吳連勝大租榖亦作叁份均分,每份應分叁石四斗,抵分納錢糧銀叁元九角壹點之額,叁份合單。契券壹宗交與林九評為胎借之據,後日倘能贖回,自當與顯耀、沛權分收執掌。又分得員山仔承買林家水田壹所全份,與朝傑、沛權、顯耀、煥文作五份均分,生應得壹份,分收汞租榖壹拾石零八斗,分帶磧地銀貳拾四元,分納錢糧銀貳元貳角壹點叁厘,五份合單。契券壹宗交叁房嫂張氏收執。以上四條,小租榖計共貳百石零斗貳升六合,扣利榖以外,尚剩實收租榖壹佰壹拾叁石七斗貳升七合,將來租榖或升或降,銀項或贖或盡,俱各炤份均收均還。又分得承買何談嘉大租佃名吳定叁拾六石七斗、吳願壹拾七石六斗五升八合、高德興壹拾六石零八升、張源合四石九斗貳升、李萬記五石六斗六升七合六勺、張思敬五石七斗、蔡成德四石五斗壹升八合、吳媽居六石,共八戶八拾七石斗四升叁合六勺,大小實租榖兩合共壹百九拾九石九斗六升九合六勺,內生應得自己房份租額壹百石,餘尚剩石九斗九拾九石九斗六升九合六勺正,議交與生繼與叁房叔父呈祥為嗣,又兼承叁房份長子壬龍之禋祀。其裕國大租契壹宗、印炤壹張、清冊壹本,係交六房收執;圖章係交四房收執,此炤。

  一、批明:叁房叔父呈祥之子壬龍早逝,所分應得之租額九拾九石九斗六升九合六勺正,現在交與貳房六子出嗣男名六生繼與叁房叔父為嗣,此時付與六生收掌,日後應代壬龍立嗣傳後,長成之日,該得租榖九拾九石九斗六升九合六勺之額,付交還與壬龍嗣子管收,此炤。

  一、批明:天喜即裕國圖章所收大租榖,配在顯耀管收外,尚剩廬栳川壹戶六石九斗六升正,議貼長房侄沛權、叁房侄煥文所分厝額深井灶腳壹半,以補狹隘居住,其租榖付長房、叁房對半均收,別房不得異言,此炤。

  一、批明:石門坑小租榖係是六生、顯耀、沛權參份均收,現在將租借項對與林九評抵利,口糧大租佃人自納,所有錢糧不敷,議將裕國戳記所收大租榖吳連勝壹拾石零貳斗正,折份交與六生等叁份抵完錢糧之費,日後或贖回,或典賣,即將此抵完錢糧之大榖壹拾石零貳斗歸還存公,輪流值年管收,以奉祖先並公用,此炤。

  一、批明:承父遺置石門莊、老梅莊、頭圍仔莊等咆仔嗹圖記壹顆、字據壹宗,鄭進興圖記壹顆、字據壹宗,馬眉圖記壹顆、字據壹宗,管收口糧租榖共叁拾餘石,議歸四房叔朝傑掌管,聽其收入家用,別房不得爭執,此炤。

  一、批明:買得新莊仔楊家水田壹所,小租榖壹拾五石五斗,係是叁房兄朝俊生母在日有粒積銀項,交與父親,用裕國名號代買之業。契券壹宗,交還叁房嫂張氏收管,永遠為己業,別房不得爭執,此炤。

  一、批明:前長房堂侄顯耀與貳房份四房叔朝傑拈鬮分得半崁仔瓦店壹座叁進,每年應貼江、鄭兩姓等佛銀拾大元,年款年清。現在再議將第四條批明:八里岔扣利榖以外,尚剩貳拾六石,抽出拾石,擬貼朝傑、顯耀二人對半均分,以抵應納江、鄭兩姓之款,此炤。

  一、批明:祖先禋祀並公用諸費,各房挨次輪流,餘項登記在簿,繳交下手,俟算明之日,按各房炤份均分。現在四房朝傑貳子佛印繼與五房朝傑為嗣,所有餘項應將六份均攤,其餘貳房兄懷仁並頂叁房子壬龍,候有兒子承嗣之日,加收壹份,各炤份分收,此炤。

  一、批明:各房鬮分內田業、店屋有未稅契者,或投稅之日該稅銀若干,向值年就公租開費,有餘之項支取理還;如是不敷,各房炤份攤還,不得推諉,此炤。

  一、批明:濟生店契批在第貳條款內,交濟美收掌。因濟美欲分拆合買員山仔田契壹宗、王厝營田契壹宗,就此兩宗契券同分親分拆,交還沛江收入,將濟美店契付還交叁房嫂張氏收掌,此炤。

  一、批明:鬮書五本壹樣,以乾、元、享、利、貞為號,各房各執收炤。

  光緒拾年捌月日代筆人陳偉卿

  公親人許云卿

  同陳時英

  同白其祥

  同周金釵

  知見族親兄鍾拔

  知見族親叔恆老

  在場叁房嫂張氏

  長房嫂吳氏

  長孫祖嗣

  承五房嗣佛印

  男

  叁房侄煥文

  長房侄沛權

  堂侄顯耀

  同立鬮書約字人四房叔朝傑六房叔六生

  ·第二十一鬮分合約字

  同立鬮分合約字人次房邱自駿、三房邱自敏、四房邱自金、長房侄振文等。本欲效張公之遺烈,繼田氏之休風,無如樹大枝分,水流派別,理固然者也。更兼生齒日繁,難以統攝,與其共食同謀祖宗之燕翼,何如分鬮各管自廓子孫之鴻圖。緣駿等兄弟共承先父兄弟兩人,不幸二叔早逝,時自敏承繼禋祀。茲駿兄弟、叔侄相議,邀請族親、公親同堂妥議,將承先父買置福德洋莊水田壹段,作頂二大房對半均分,三房自敏承繼二叔,應分得壹半;長、次、四各房共應分得壹半;其餘所有家業及生理,除抵還債項並抽長孫份外,俱作四大房均分。隨將家產物業以及生理勻配均平,即日焚香祝先拈鬮為定。自今以後,各分各管自經營,務宜積少成多,以期增益巨富。此係同堂議定,至公無私,日後各不得翻異,亦不得較長競短,致傷和氣,是所厚望也。並將各房應分得物業批明於後。今欲有憑,同立鬮分合約字壹樣四紙,以仁、義、忠、信為號,各執壹紙。並另立鬮約簿壹樣四本,各執壹本,永遠存炤。

  一、批明:承父用邱源記名號明買邱老匏水田壹段,並田藔、竹圍、菜園、稻埕在內,址在芝蘭一堡福德洋莊,作頂二大房對半均分,三房自敏應分得壹半,長、次、四各房共應分得壹半,年應納錢糧、大租亦應炤對半分納,各不得推延。其此契券並丈單全宗交付三房自敏收存,倘要用時,取出公閱,不得刁難,批炤。

  一、批明:抽出龍銀叁拾員,交付長房振文收作為長孫份。又抽出銀六拾員,交付次房侄振芳收作為完婚費。同議免抽存祀業,凡蒸嘗祭祀及忌辰祭掃,逐年四大房等各自收理。致該地捐題科派諸費,係屬公號者,俱作四大房均攤,各不得推諉,批炤。

  一、批明:長房侄振文拈分士林大北後街第五番戶坐西向東自造瓦店壹坎,前後兩進宅地在內。又分得次房貼出店價龍銀玖拾員。又分得士林大北後街買張源司南畔空宅地壹坎。其買李大有後進店契全宗,即日交付長房振文收存。又買李大有兄弟等店契全宗,並買張源司店契全宗,即日俱交付三房自敏收存,倘要用時,取出公閱,批炤。

  一、批明:次房自駿拈分得士林大北街第三十二番戶買張文記瓦店壹坎。又分得連後進買邱清瀾瓦屋壹間,前後三進,宅在內,應貼出店價龍銀壹百捌拾員,內玖拾員分貼長房振文收,又玖拾員分貼交三房自敏收。又抵借項分得芝蘭一堡牛椆湖莊買吳朝宗等山業並山田全段。又得芝蘭一堡東勢莊典過邱文運山業壹段。其買張文記店契壹宗,又買邱清瀾瓦屋契壹宗,又買吳朝宗等契券並丈單全宗,又典邱文運山契壹宗,即日俱交付次房自駿收掌,批炤。

  一、批明:三房自敏拈分得士林大北後街第四番戶坐西向東自造瓦店壹坎,前後兩進宅地在內。又分得次房自駿貼出店價龍銀玖拾員。又分得四房貼出店價龍銀貳拾員。又分得士林大北後街買張源司北畔空地壹坎。又抵借項分得芝蘭二堡磺溪崎頂莊典過何致榮等水田壹小段,並典契全宗,即日交付三房自敏收掌。其買李大有兄弟等店契全宗,並買張源司店契全宗,即日俱交付自敏收存。至買李大有後進店契全宗,即日交付長房侄振文收存,倘要用時,各宜取出公閱,不得刁難,批炤。

  一、批明:四房自金拈分得士林大北街第三十一番戶買李壽山等瓦店壹坎,前後三進宅地在內,應貼出店價龍銀貳拾員,交付三房自敏收。又抵借項分得芝蘭一堡牛椆湖莊買邱阿逢等山業壹段。又分得芝蘭一堡牛椆湖莊典過邱朝居等山業壹段。其買李壽山瓦店契壹宗,又買邱阿逢等山契壹宗,又典邱朝居等契壹宗,即日俱交付四房自金收掌,批炤。

  再批明:各房應分得物業,年凡帶納錢糧、大租、家屋稅、地基租等款,各房就分得各段歸現管自行完納。至抵借項分得之業,其價有多少,因借項亦有多少,各房務宜相坐貼,以抵借數,經另載明鬮約簿內矣!再炤。

  合同族親並代筆邱仁

  光緒二十八年月日即舊曆辛丑十二月日

  同立鬮分合約字人長房侄邱振文

  次房邱自駿

  三房邱自敏

  四房邱自金

  ·第二十二鬮書字

  (家袓)-鳳鳴公-------合春(嫡長孫)  長房

  掁宗公           -合結(嫡)    次房

  -追遠(同)    四房

  -水良(同)    六房

  -顏辨(庶)    九房

  -顏察(庶)    十房

  -四全公-------茂盛      三房

  -大川公-------德林      五房

  -有益      七房

  -樹欉      八房

  同立鬮書字人合結、合春、茂成、水良、德林、有益、顏辦、顏察、樹欉、追遠宗嗣男侄江山等。我家世居大肚下堡之福州厝莊,自漳浦來臺即聚族於斯。先大父諱振宗公、祖母何氏生鳳鳴公,又式榖二子:一四全公,一大川公。鳳鳴公生下六子:嫡長子合春、仲合結、三追遠、四水良;五、六庶出,為顏辦、顏察。四全公早逝,生一子茂盛。大川公生三子:曰德林、曰有益、曰樹欉。今鳳鳴公往矣,而大川公亦謝世,憶先祖自中年棄養,鳳鳴公時尚未冠,兩弟幼稚,所承祖業祗肆拾餘石,又重貽以貸項,家計由是益廉。鳳鳴公乃躬親支撐日用供給,藉免匱乏,稍壯操倚頓之術,通商泉、廈,獲利益饒,數年間遂以起家於福州厝莊,置有業產叁百餘石;又建置茅瓦店屋七座,在塗葛堀街;又創置侢水引船資,七份應得肆份半。顧念經商生財雖易,尤須置產以謀久遠,因命合春年幼拾四歲,徙入梀東中堡之楓樹腳莊。合春抵承庭訓,時在髫齡,即輟書力田,爰秉家政,克勤克儉,罔敢稍懈,用能家道益康,而無墮先人付託者;計迄鳳鳴公作古之年暨近來,凡創建田業己告壹千柒百餘石之譜。合春尚強健,能持理,所冀諸弟思忍字之家法,相與同助為理,恢拓前模,重光譜乘,顧不美哉!然而逐古風隆,晚近間殆難以侈語盛唐遺軌也,而柝箸之事時聞焉!語云:源遠派別,理固然矣!用是兄弟聚商,咸言丁多務繁,分理為善,乃諏吉日,請族戚一堂集議,爰將吾家所有建置業產,憑族戚前公同詳細議定分居程則,公嘗若干?每房應分若干?又以家業創名鳳鳴公,繼成於合春公,議抽出十二甲(地名)水田五甲,全年小租榖貳百石,付合春父子為長孫鳳鳴公嫡生四子應將公餘出借人銀項,分配四子掌管,以伸酬勞之典。拈鬮告祖,填冊署券,唯平唯允,各業各管,免滋後議。尤有囑者:吾輩已分之後,所當取古人創業守成兩格言,銘之座右,以資深省,斯暢然於創之難、守之不易也。行將鴻圖各展,詒謀允蕆,光我宗祊,隆我世澤,子子孫孫勿替引之,爰命筆之於書,同文分十房,即以各房名居後之字曰春、結、遠、良、辦、蔡、成、林、益、欉編本共十本,各執壹本憑炤。

  公議:榮發家業十房均分。但鳳鳴公生下庶子名顏辦、顏蔡,年尚幼細,同堂公議將察、辦貳股抽出壹股,付與貳房合結、四房水良均分掌管為業,批炤。

  公議:逐年廳堂油、香、茶、燭、祖公忌辰及蓋屋應開費,踏楓樹腳莊園仔內買張球第參段水田全年九三斗小租榖叁拾石正。再炤。

  公議:十二世祖厚公、媽劉氏;十三世祖濕公、媽廬氏;又十三世祖福公;十四世祖景盛公、媽林氏;十五世祖振宗公、媽何氏;共祖公、媽墳墓逐年培祭應開費,踏楓樹腳莊園仔內買張球第貳段水田全年抽出九三斗小租榖貳拾石正,又帶買張國朝八張犁莊田小租榖道斗叁拾石正,再炤。

  批明:榮發堂所存書田,抽出付第三房茂成永遠掌管,批炤。

  公議:學書入泮踏書田,逐年配在楓樹腳莊園仔內買張球第貳段水田,全年抽出九三斗小租榖五拾石正,再炤。

  一、長房合春拈得七鬮:楓樹腳莊買張金樽水田壹甲貳分伍厘,又配在田內茅屋炤田甲均分,全年九三斗小租榖陸拾伍石,又配大租九三斗榖肆石貳斗伍升。又配下員林莊買陳金得水田陸分叁厘零,全年大斗小租榖叁拾壹石,又配大斗大租榖貳石壹斗貳升,共大斗叁拾叁石壹斗貳升,折九三斗叁拾伍石肆斗叁升。又配大肚下堡頭湖莊大崙腳買許城塭田全年租榖壹拾貳石。又配鹽埕田全年租榖貳拾石,找借項銀壹百捌拾陸元伍角,租榖壹拾肆石玖斗。計合共租榖壹百伍拾壹石陸斗正,付合春掌管為業,炤。

  一、二房合結拈得四鬮:楓樹腳莊十二甲買張金樹兄弟水田貳甲,在北片份田尾,東至石磴界;西至大溪界。又配田內四學茅屋壹座,對半均分,全年大斗小租榖捌拾石,又配大斗大租榖壹拾柒石,共折九三斗壹百零叁石柒斗玖升。又配大肚下堡水里港莊買陳紅九塭田全年租榖叁拾玖石伍斗,找借項銀壹百零叁元捌角,租榖捌石叁斗壹升。計合共租榖壹百伍拾壹石陸斗正,付合結掌管為業,炤。

  一、三房茂成拈得三鬮:楓樹腳莊十二甲買張金樹兄弟水田壹甲,又舊厝配茅屋壹座,得對半均分。其田在舊厝魚池面前至石磴為界,全年大斗小租榖肆拾石,又配大斗大租榖捌石伍斗,共折九三斗伍拾壹石玖斗。又配十二甲頭大車路想思樹一列。又配楓樹腳莊買張朝生水田抽出陸分正,全年九三斗小租榖叁拾石,又配大租榖伍拾壹斗。又配上橫山莊買陳慶昌水田壹甲肆分陸釐,全年小租榖貳拾肆石,又配大租榖伍石。又配大肚下堡水里港莊買張瑚水田全年租榖叁拾貳石。又配陳膚塭田全年租榖叁石陸斗。計合共租榖貳百伍拾貳石陸斗正,付茂成掌管,炤。

  一、四房追遠、男侄江山等拈得五鬮:楓樹腳莊十二甲買張金樹兄弟水田貳甲,在南片分田尾,東至石磴為界;西至大溪為界。又配在西學茅屋得對半均分,全年大斗小租榖捌拾石,又配大斗大租榖壹拾柒石,共折九三斗貳百零柒斗玖升。又配大肚下堡水裡港莊買陳紅九塭田全年租榖肆拾石,找借項銀玖拾柒圓陸角,租榖柒石捌斗壹升。計合共租榖壹百伍拾壹石陸斗正,付江山兄弟掌管為業,炤。

  一、五房德林拈得九鬮:楓樹腳莊買張大義水田壹甲貳分伍厘,又配在田內茅屋炤田甲均分,全年九三斗小租榖柒拾伍石,又配九三斗大租榖肆石貳斗伍升。又配下員林莊買陳金得水田陸分叁厘零,全年大斗小租榖貳拾伍石,又大斗大租榖貳石壹斗貳升,共大斗貳拾柒石壹斗貳升,折九三斗貳拾捌石。又配大肚下堡福州厝水田對半,全年應得租榖叁拾石,找借項銀貳百柒拾玖圓叁角,租榖貳拾肆石叁斗五升。計合共租榖壹佰伍拾壹石陸斗正,付德林掌管為業,炤。

  一、六房水良拈得一鬮:社口莊買張江城同侄水田貳甲正,又配田內茅屋壹座,全年九三斗小租榖玖拾貳石,又配租榖陸石捌斗。又配大肚下堡水里港莊買郭來水田,全年租榖壹拾貳石。又配買張石啞塭田,全年租榖壹拾捌石,找借項銀貳百捌拾伍圓,租榖貳拾貳石捌斗。計合共租榖壹百伍拾壹石陸斗正,付水良掌管為業。

  一、七房有益拈得二鬮:楓樹腳莊十二甲買張金樹兄弟水田貳甲正,又配舊厝茅屋壹座得對半均分,其田在車路上,車路下石磴為界,全年大斗小租榖捌拾石,又大斗大租榖壹拾柒石,共折九三斗壹百零叁石柒斗九升。又配大肚下堡水裡港莊買郭來水田,全年租榖壹拾捌石。又配買張石啞水田,全年租榖壹拾叁石伍斗,找借項銀貳百零叁元捌角,租榖壹拾陸石叁斗壹升。計合共租榖壹百伍拾壹石陸斗正,付有益掌管為業。

  一、八房樹欉拈得十鬮:楓樹腳莊買張大義水田壹甲貳分伍厘,又配在田內茅屋炤田甲均分,全年九三斗小租榖柒拾伍石,又配大租榖肆石貳斗伍升。又配下員林莊買陳金得水田陸分叁厘零,全年大斗小租榖貳拾伍石,又大斗大租榖貳石壹斗貳升,共大斗貳拾柒石壹斗貳升,折九三斗貳拾捌石。又配大肚下堡福州厝水田,對半全年應得租榖叁拾石,找借項銀壹百柒拾玖元叁角,租榖壹拾肆石叁斗伍升。計合共租榖壹百伍拾壹石陸斗正,付樹欉掌管為業,炤。

  一、九房顏辦拈得六鬮:楓樹腳莊買張金樽水田壹甲貳分伍厘,又配田內茅屋炤田甲均分,全年九三斗小租榖陸拾伍石,又配九三斗大租榖肆石貳斗伍升。又配下員林莊買陳金得水田陸分叁厘零,全年大斗小租榖叁拾壹石,又配大斗大租榖貳石壹斗貳升,共大斗叁拾叁石壹斗貳升,折九三斗叁拾伍石肆斗叁升。又配大肚下堡水裡港莊買張球塭田,全年租榖肆拾石零捌斗,找借項銀柒拾陸元伍角,租榖陸石壹斗貳升。計合共租榖壹百伍拾壹石陸斗正,付顏辦掌管為業,炤。

  一、十房顏察拈得八鬮:楓樹腳莊買張朝陞水田壹甲玖分,又配在田內茅屋均分,全年九三斗小租榖玖拾石,又配大租榖壹拾陸石壹斗伍升,折九三斗壹拾柒石貳斗捌升。又配大肚下堡福州厝田叁甲,應得壹甲,全年租榖肆拾石,找借項銀叁百零肆元,租榖貳拾肆石叁斗貳升。計合共租榖壹百伍拾壹石陸斗正,付顏察掌管為業,炤。

  批明:抽貳拾石養贍索仔百歲年老,仍歸顏察掌管。

  一、鳳鳴一男合春,自幼勤儉建置田厝,公議踏抽樹腳莊十二甲買張金樹兄弟水田伍甲正,叁甲址在北片份田頭至橫竹界;壹甲南片份陸大埒界毗建;壹甲至西大欉想思下石蹬界。全年小租榖合共得貳百石正。又配本宅茅屋瓦厝西畔壹半兩落,至中廳分金為界,竹圍禾埕書付合春掌管,再炤。

  批明:榮發堂存公田貳段,在八張犁莊,原丈共玖甲叁分,抽出付長房泉源永遠掌管,批炤。

  一、存公田八張犁莊買張日旦兄弟水田陸甲貳分,全年道斗小租榖壹百貳拾石。又買張茂錫水田叁甲壹分,全年道斗小租榖陸拾石。又下員林莊買陳魁富水田壹甲,全年大斗租榖陸拾捌石。又典陳吉魚池併厝價銀伍拾捌元,全年大斗租榖捌石。又楓樹腳莊園仔內買張球水田第壹段,全年九三斗租榖玖拾石。共叁百肆拾陸石。又存在大肚下堡塗葛堀莊茅瓦店共柒座。又本厝東畔壹半兩落,至中廳分金為界。又塗葛堀港鬮水引船資柒分,應得肆份半,存公收稅,又福州厝莊塗葛堀莊大魚池併園稅一概存公收稅,再炤。

  批明:榮發堂存公在下員林莊,原丈壹甲正,併魚池田內抽出付第六房水良永遠掌管,批炤。

  批明:榮發堂存公田在楓樹腳園仔內田,抽出第壹段、第貳段,共叁甲貳分四厘貳毫伍絲肆忽,付第三房茂成永遠掌管,批炤。

  批明:存公在塗葛堀港茅瓦厝叁座,併儎水引招資四份半,魚池併園抽出,付第三房茂成永遠掌管,批炤。

  光緒二十四年歲次戊戌端月日房親人叔德全

  叔富來

  公親人宗親張顯臣

  姻親林振芳

  代筆人張春亭

  在場人庶母王氏

  嬸陳氏

  德林顏察

  合結顏辦

  同立鬮書字人張合春有益

  茂成樹欉

  水良江山

  原再批明:鬮書內所存公業併學海軒因茂成為錦德號生理餂本,無所出辦,相商將此存公業俱向他人借項陸千餘元。又抽出塗葛堀茅瓦店四坎,付與茂成掌管,批炤。

  原筆書春亭

  ·第二十三鬮分田地家業字

  (一)吉--芳美

  前妻陳氏 (二)喜才--芳遠

  後妻李氏 (三)實女秀茂

  祖父(天化)       (四)有財--芳慶

  (五)長基

  (六)靈通--文等

  妾鄭氏 (七)光郁

  同立鬮分田地家業字人葉秀茂、長基、光郁、靈通、同胞侄芳美、芳遠、芳慶等,承先祖父天化壯歲渡臺,創造鴻業,至於廿拾四歲回家娶陳氏,竟無生育,過繼長男名吉、次男喜才,係先祖父長兄之子,兩繼為嗣。乃陳氏而碩人云亡,喜才亦相繼而亡,芳遠為之嗣。繼吉後者芳美。在臺續娶李氏,幸生一女名秀茂,過繼長有財、次長基、叁靈通為嗣。又回唐再續娶鄭氏,又無生男,螟蛉一男光郁。至於李氏星歸西斗,一生三娶,但生一女,是以招得鄧元和之子名九官入贅理家,面給秀茂奩妝田壹所,址在金包里,每年租粟八拾石以為鍼線花粉之資。至於壬申年,先祖父魂遊佛國,而靈通亦遽往泉京,文等為嗣。迄今光緒拾叁年聚首庭幛,嘗聞九世高風,江洲盛德,擬欲奕葉同居,無如秀茂深閨弱質,未能顯耀門楣。竊思木大枝繁,派分源遠,生齒瓜綿,恐生毗睚,與其生嫌於異日,孰未雨而綢繆。爰是姊姑、叔侄相議,邀請族親公同酌議,就公抵還他人欠項以外,餘尚剩所有田園、屋宇、瓦店、賬項、家器、什物等件概作七房均分,秀茂應得壹份。長基應得壹份、光郁應得壹份、靈通即文等應得壹份、芳美應得壹份、芳遠應得壹份、芳慶應得壹份,即日同族親焚香祝祖,拈鬮立字,編定仁、義、禮、智、根、於、心。自茲分後,務宜各業各管,各成家道,至異日或有低昂,縱如范石殊科,亦是由人氣運,均不得復爭長競短,致傷昭穆之誼。此係至公無私,各房甘願,今欲有憑,同立鬮分田地家業字壹樣柒紙,各房各壹紙,永遠存炤。

  應份田業地段條目列明於後:

  仁字號芳美拈得第三鬮,應得金包里牛埔莊田業壹所,四至界址從契內分明。帶印契連司單壹宗,每年小租伍拾四石。又公司胎借葉番叔洋銀四百元。又磧地銀四拾元。議定貼秀茂田額銀貳拾元,並貼起田藔銀四拾元,批炤。

  義字號芳慶拈得第壹鬮,應得蚵殼港田業壹所,四至界址從契內分明。帶印契連司單並田藔壹座,每年小租七拾四石,園稅貳拾五元。前公司胎借廖阿松洋銀壹千零伍拾元。又欠現佃港兄洋銀玖拾伍元。又磧地銀壹百六拾元。又帶欠謝阿屘借項多少?又應得新店街東畔瓦店壹座,帶謝咸哄磧地銀拾貳元。又帶獅仔磧地銀八元。又應得劉清河借去銀貳百元,批炤。

  禮字號芳遠拈得第四鬮,應得金包里磺溪墘東畔田業壹所,小租叁拾叁石,東至磺溪,至至大坵豎岸,南至李家田,北至橫岸透磺溪各為界,應得田藔、菜園、稻埕、厝地、竹圍,在根字號界內作對半均分。又應得新興街瓦店壹座叁進,亦與根字號對半均分,磧地銀四拾元。又前胎借郭番先洋銀並店磧地銀應開貳百伍拾元。

  智字號秀茂拈得第貳鬮,應得金包里牛埔莊田業壹所,四至界址從契內分明。帶印契連司單壹宗,每年小租三拾石,帶磧地銀貳拾元。又應芳美貼田額銀貳拾元,並貼起田藔銀四拾元,批炤。

  根字號長基拈得第五鬮,應得金包里磺溪墘西畔田業壹所,東至橫岸立石透磺溪,西至李家田,南至大坵豎岸立石,北至豎岸立石,由橫岸透清水溪各為界,磧地銀四拾元。及應得新興街瓦店壹座叁進,興禮字號對半均分。又前胎借郭番先佛銀並磧地銀應開貳百伍拾元。田藔、稻埕、菜園、竹圍,與禮字號對半均分,批炤。

  於字號文等拈得第六鬮,應得小基隆田業,每年小租拾石。又應得新店街西畔瓦店壹座。又應得劉清河前借去佛銀貳百元,帶借字並店契壹宗,議定此田業小租、瓦店借項銀元係靈通禋祀之資。並帶欠他人賬項在內,長基承接料理,或有餘不足與別房無干,批炤。

  心字號光郁拈得第七鬮,應得金包裏小基隆田業小租六拾石,帶印契連司單,於光緒年間先立字據付執為憑。長孫芳美得綱常田業壹小段,址在金包里磺溪墘,在根字號界內,西北畔清水墘水田五坵,東至橫岸立石,西至李家田,南至水溝豎路立石,北至清水溪各為界。

  再批明:秀茂備出佛銀壹百元,以為鬮分立字需費,批炤。

  再批明:列位祖先神主分配各房奉祀。

  再批明:三貂三叉港田業壹段,小租壹百伍拾石,胎借他人賬項並磧地銀計壹千九百八拾伍元。又文秀坑田業壹段,小租八拾貳石四斗,胎借他人賬項壹千壹百元、並磧地銀壹百元,將此田租抵還他人欠項以外,餘存租榖以為連叔養贍之資。即將此貳段田業付長基掌管,永為己業,以及欠項係基抵擋,別房並無干涉。倘典借等情,各房宜各花押號,均不得刁難,此炤。

  再批明:禮、根兩房坑圳水上流下接,均不得截流擁塞,批炤。

  再批明:前年同族親抽出田藔港田業壹段,帶印契司單,每年租榖四拾三石,以為庶母鄭氏贍老需費,批炤。光緒拾三年閏四月日代筆人謝萃臣

  草創人謝銘三

  族親經綸

  知見族親萬福

  在場族親文和

  長基芳美

  同立鬮分田地家業字人葉秀茂、胞侄芳遠、芳慶

  光郁、文等

  ·第二十四鬮書

  立主鬮書字堂叔建軸。竊以九世同居,樹芳型於在昔;六代一堂,傳美德於來茲。然而,因時作則,各有攸宜。茲汝兄弟以生齒日繁,費用日增,思圖團住,恐難久遠,爰相率請余秉公摻柄,品折均分。余乃邀同親宗戚屬參酌裁度,務期平允,然其中源緒亦須載明。汝父敦誠公兄弟八人,分爨之日各得一份;唯汝叔成才公稚年,僅得半份,遂同汝父合爨。不幸汝叔早逝,汝父乃將第三子夢祥出繼叔後,但鬮分產業無幾,全賴汝祖妣林儒人同汝父勤儉經營,朝夕靡遑,是以多置產業十倍於前。今者剖產分掌,期毋面從後言,須秉度之,各當宜斟酌乎重輕。第思夢祥雖係承繼,實本同父,揭短論長,實所不宜,乃議將汝父鬮分舊額抽為汝父蒸嘗及汝母贍養,後日即為祀業,由長、二、四、五、六、七等房挨次輪值;其汝叔鬮分舊額,抽為汝叔蒸嘗及汝嬸贍養,係夢祥自掌,別房不與。另承典曾紹基田一段,價銀五百元,年租粟九十石,留為書田。至於新建大小產業計五千餘石,品作九股均分,長房大樞應得貳股,三房夢祥應得貳股,其二、四、五、六、七等房各得一股。品折既定,質之堂嫂黃氏、堂嫂王氏、及諸兄弟咸曰平允,凡屬親戚亦僉云允當,遂即公同配撥制為公鬮,一經拈著,便為千秋鐵券;隨手指定,即係奕世薪傳。但創業實由經營,半絲非易;成家必從勤儉,一文宜惜。所願各紹箕裘,以光祖德;亟圖上進,用擴前模。誦急難於脊令,相好無尤;思和樂於同氣,既翕且湛。均勿蹈末俗之澆薄,視手足為無關;更宜敦祖宗之積累,傳孫子於勿替,是所厚望焉!茲將田業、租項、房屋和盤品配於左,恐後無憑,合計鬮書一樣柒卷,各執一卷為炤。

  道光貳拾年柒月日立鬮書字堂叔建軸

  長房大樞

  次房伯通

  出繼三房夢祥

  四房伯壽

  五房伯灶

  六房伯針

  七房伯津

  知見母親黃氏

  三房繼母王氏

  庶母蔡氏

  庶母許氏

  公親陳尚文

  秉筆王立甫

  計開(以下略)

  ·第二十五鬮分合約字

  同立鬮分合約人莊彥、仰顏、仰鐘、仰岳、仰營、仰育,承祀三房侄伯淮、長孫伯鋪等。竊聞九世同居,張公之芳聲足慕;三人濟美,田氏之孝友可風。是張田之勝事,固吾家所宜效也。但念生齒既眾,家用浩繁,一人殊難綜理,分折庶各經營。爰邀胞叔、功弟暨族房戚屬、尊長等公同妥議,我佐園公在日,先有借欠債項五千餘元,且現時積欠公項貳千五百餘元,加之近年境運不順,破耗匪少,各處田產經有典借銀兩,若不預早設法,恐將來負累益多。茲議將祖父遺存大肚西下堡新盛等莊租額,除年額應完公項、番租各費粟外,僅存實租五百餘石,付與長房莊彥變抵公私債項,按算不敷尚多,再將原先典掛各處產業儘聽莊彥找賣,伸銀不拘多寡,仍付湊還債欠完明,免致後日各房債欠,實屬妥舉。今惟將柴坑莊所存田園大小租息內,抽出店塭田園共十項,年收稅銀三百零元,內一百元以為歷年賠補烏日莊及新盛二處叛產款項,付與莊彥掌管辦理,又抽出銀元貳百,以作祖妣鄭儒人及考妣蒸嘗之資,從長依次輪流管收,辦理祭祀掃墳各費,不得推諉。其餘所存田園,酌配柒股半均分,內六房每房各得壹股,仰育議得半股,長孫伯鏞議得壹股,以金、生、麗、水、玉、出、崑、崗八字號明神拈鬮為憑,寫立鬮書捌本壹樣,分付各房收執,各管各業。其半線堡柴坑莊各款公項,均炤柒股半勻配納課。至於仰鐘分下並二妹仰育等尚未婚娶,公議共貼費銀壹千陸百元,約將廍屋、器椇、牛隻等項本分下所得壹半,估銀壹千元,歸與莊彥承坐,以資嫁娶之費,分作兩次向莊彥支取,不得短少延誤。所有各房分得田產並祀業甲數、佃名坐址開載鬮書簿內明白,俾免紛爭。此係至親、叔兄、族房戚屬暨我兄弟等公同妥議,至公無私,業經各房甘願,日後不得異言生端,今欲有憑,同立鬮書合約壹樣捌紙,分付各房永取存炤。

  嘉慶四年四月日胞叔振海振藩

  功弟應選

  庶母林氏王氏

  母舅吳承西

  房長振瀛振儀振洪

  代書人曾鑾仰營

  同立鬮合約人仰岳莊彥仰顏

  仰鐘仰育

  承祀三房侄伯淮

  長房長孫伯鏞今將公存祖妣暨考妣蒸嘗業產登載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捌房仰育分下半股,分得崑字號田園大小租銀、租粟甲數開列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長房莊彥拈得金字號分下田園甲數、銀粟開列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叁房孫泊淮分下拈得生字號田園大小租銀、租粟甲數開列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肆房仰岳得拈麗字號分下田園大小租銀、租粟甲數開列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

  五房仰顏分下拈得水字號田園大小租銀、租粟甲數開列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

  陸房仰營分下拈得玉字號田園大小租銀、租粟甲數開列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

  柒房仰鐘拈得出字號分下田園大小租銀、租粟甲數開列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

  長房孫伯鏞分下拈得崗字號田園大小租銀、租粟甲數開列於後:

  計開(以下中略)

  ·第二十六托付字

  立托付字人杜印。祖父守己安分,流傳清白,至印家門不幸,並無後裔所望,此亦天數,非人力所能為。因印有自置山林水田埔地,東西四至界址俱登載在大契內明白。唯恐祖宗禋祀有虧,竊聞托孤立嗣,自古有之,印亦效古人所為。無奈,即與妻洪氏相議,將此業一派付族叔祈山、弟文廣、鄰右藍彪、陳鳳等交托執掌,出贌收利,以作禋祀之費,不論印親疏人等不得變賣,亦不得典掛他人。保此業係是印夫婦自置,與別人無干,亦無不明為礙。此係印夫婦甘願付托,口恐無憑,今欲有憑,合立托付字四紙一樣,每人各執壹紙,永遠付執存炤。

  一、批明:司單連印契一紙,交付女婿李淵收執,日後取字公用,不得刁難,批明再炤。

  光緒乙亥年六月日代筆人杜順意

  知見女婿李淵

  在場人杜火朱加順

  保托付字人杜祈山杜文廣鄰

  右藍彪陳鳳杜印

  立托付字人妻杜洪氏

  ·第二十七付托鬮約字

  同立付托鬮約字人族親林昇、林海、林達、林仙水等,因房親林座、林任兄弟無嗣,遺下薄產,經先前依堂親承受代理,園稅收吞,香煙失祀,昇等目擊心傷,欲再舉族中守正之人歸管奉祀,未得其人。茲有王耀官為人剛直,與林座雖是異父同母,素係友愛,無異同胞兄弟之親。爰是公同議舉將林座一壇神主托與王耀官奉祀,立將苧園、山園、厝地、廁池交付掌管收稅,每年踏出稅銀叁員貼王耀官以為春秋忌辰之費,餘剩若干,算明送交林仙水官收存,諸親不得私借濫用,俟將來建嗣立業,有所歸受,然後再行設法。此係公同付托,永無異言,今欲有憑,合立付托鬮約叁紙,各執壹紙為炤。

  批明:林座、林任遺置苧園、山園、厝地、廁池,址在關渡莊,東至大路,西至許家園岸,南至土地公巷,北至林遷官為界。其契卷存在長房林昇收執,年納關渡媽祖香燈銀貳角,再炤。

  再批明:鬮約三紙:林仙水收執壹紙,林海收執壹紙,王耀收執壹紙,再炤。

  道光貳拾捌月拾月日

  場見王耀林升

  芝蘭堡關渡莊正戳記

  芝蘭堡關渡總理戳記

  立付托鬮約字人族親林達

  林海

  林仙水

  代筆林延年

《臺灣私法人事編》 相关内容:

前一:第五章託孤

查看目录 >> 《臺灣私法人事編》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