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Page3(一)各本均無序文,此據明本性理大全卷五所引錄入,疑有刪節。  ReturntoPage3  Page4(一)各本均無序文,此據呂祖謙皇朝文鑑錄入。性理大全所引有刪節。

  ReturntoPage4

  Page8(一)「通」字「結」字依周易繫辭精義(以下簡稱精義)引易說改。  (二)精義「客」作「有」。

  (三)「無無」精義作「無有有無」。  ReturntoPage8

  Page9ReturntoPage9(一)「風行則」三字依精義改。精義「具」誤作臭。  (二)兩「也」字依宋元學案(以下簡稱學案)及王夫之正蒙注(以下簡稱王注)改。  ReturntoPage9

  Page10(一)此下依王注分。

  (二)「本」字涉上文而誤,依誠明篇「湛一氣之本」句改「一」。  (三)「焉」字依精義補。「大」字精義作「地」。精義無「二端」二字。以下依精義合併。

  (四)精義「之」作「物」。

  (五)精義誤「而」為「四」。

  ReturntoPage10

  Page13(一)「土」字依王注改。

  (二)「水」字依王注改。

  ReturntoPage13

  Page14(一)「應」字依王注改。

  (二)易說亦有此一段,應補。  ReturntoPage14  Page15(一)「性」字疑當承上文作「行」。

  (二)依精義及王注與下分。

  (三)「神」精義誤作「邪」。  (四)兩「貞」字舊因宋諱改「正」,依王注改照易文。以下同。

  ReturntoPage15  Page16(一)上二句依精義引易說補。

  (二)以上依精義改。

  (三)王注:「「谷」當作「鬼」。」

  (四)各本此條與上合,上文亦見易說,無此二句,依王注別為一條。

  ReturntoPage16

  Page17(一)精義「致」作「至」。  (二)「人」字依學案及王注改。「存虛明」至「義之盡也」,精義誤「至久善之盡也」。

  ReturntoPage17

  Page18(一)精義此下有「者」字。

  (二)「見」字依精義改。

  ReturntoPage18

  Page19(一)王注改「一」為「日」。精義「屈」下有「一」字。

  ReturntoPage19

  Page20(一)「夢」字依棈蓑改。  (二)「敲」應作「嚆」。

  ReturntoPage20

  Page21(一)兩「謂」字依精義引易說改。

  ReturntoPage21

  Page22(一)「物所」二字依朱子語類補。  ReturntoPage22

  Page23(一)「成」字依精義改,抄釋作「存」。

  (二)精義「曰」作「繼」。

  (三)「也」字依精義補。

  ReturntoPage23  Page25(一)上三條疑當合併。

  ReturntoPage25  Page26(一)此非張氏原注。

  (二)舊刻誤「凝」。

  ReturntoPage26

  Page27(一)「仁」字依王注改。

  (二)朱熹孟子集注告子下引「心」作「身」。中庸「誠身有道」,作「身」是。

  ReturntoPage27

  Page30(一)「益」字依學案及王注改。  ReturntoPage30

  Page33(一)「不」字依精義刪。

  (二)上十二字依精義補。此謂「過而不有」與「凝滯於心」,二者雖若不同,然皆「知之細也,非盛德日新」。各家注釋皆依誤文立說,斷句各異,因而致誤。

  ReturntoPage33

  Page35(一)此下依王注分。  ReturntoPage35  Page36(一)此下依精義分。

  (二)王注作「神」。此承「屈伸之感」言,精義依易文作「信」。王注誤。  ReturntoPage36

  Page37(一)依精義補。

  (二)依精義與下合併。

  (三)「設」字依精義補。  (四)王注「隱」誤「德」。

  ReturntoPage37  Page38(一)此句依經學理窟詩書補。

  ReturntoPage38

  Page39(一)「節」字依論語改。

  ReturntoPage39

  Page40(一)以上均依精義改。精義「不」誤「莫」,「故自十五至於七十」句脫「故自」及「於」字。

  ReturntoPage40

  Page42(一)「此翼如,左右在君也」及「張拱而翔」十二字,各本均作注文,王注並於其上各加「自注」二字,今依學案改為正文,與上下文一致。「進」字依論語及王注刪。

  (二)此下依學案及王注另起。  ReturntoPage42  Page48(一)「合」字依精義補。

  ReturntoPage48  Page49(一)兩「以」字依精義補。

  (二)精義「文」誤「又」,「象」「幾」上各衍「非」字。

  (三)「與」字依繫辭改。

  ReturntoPage49

  Page50(一)以上均依易說刪補改正。

  (二)上四字依易說補。

  ReturntoPage50

  Page51(一)「者」字依易說刪。易說亦衍上「者」字。

  (二)「通」字依易說補。

  (三)「溥」字依易說改。

  ReturntoPage51  Page52(一)「也」字依易說及精義補。

  (二)易說及精義「以」作「且」。

  (三)「因」字依易說及精義補。

  (四)「躁」字依易說精義及王注改。

  ReturntoPage52

  Page53(一)「止」字依易說及精義改。  (二)此條易說在上條之前。「也」字依易說補。

  (三)上三條易說在「巽為木」之前。

  (四)「入」字依易說改。

  ReturntoPage53

  Page55(一)以上均依語錄下改。

  ReturntoPage55  Page58(一)「耇」字依書君奭改。「諴」字依王注改。

  ReturntoPage58

  Page60(一)學案引朱熹說及王注均以「謚」為「氏」字之誤。原文係引春秋隱公八年左傳「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語,改「謚」為「氏」,似與傳文不合。

  ReturntoPage60

  Page61(一)依儀禮子夏喪服傳改。

  ReturntoPage61

  Page62(一)「吾」字依文鑑改。  (二)文鑑脫「皆」字「之」字。

  (三)文鑑作「愛」,注云「一作受」,「愛」字誤。

  ReturntoPage62

  Page63(一)以上是酉銘文,載呂袓謙皇朝文鑑卷七十三。

  (二)「性」字疑當作「虛」,承上「本虛而神」言。

  ReturntoPage63

  Page64(一)「見」字依文鑑補。

  (二)文鑑「道」下有「者」字。

  (三)以上二十三字,原作雙行夾注,依文鑑改正。文鑑「通」作「道」。

  (四)「乃」字依文鑑補。

  (五)文鑑「求」作「事」。

  (六)文鑑「自」作「向」。  ReturntoPage64

  Page65(一)自「浮屠明鬼」以下至此亦見文鑑卷一百十九,原題「與呂微仲書」,已補入文集佚存(頁三五六)。

  (二)「以」字依精義易說補。

  (三)精義無「本」「歸」二字。

  (四)「知」字依精義易說補。

  ReturntoPage65

  Page66(一)「而」字依精義補。

  (二)以下精義未分段。

  (三)以下精義未分段。

  (四)「謂」字依精義改。

  (五)此段為東銘文,亦見文鑑卷七十三。文鑑「歸」作「引」,下注「一作歸」,「引」字誤。ReturntoPage66

《张子正蒙》 相关内容:

前一:乾稱篇第十七

查看目录 >> 《张子正蒙》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