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易部 > 术数 > 六壬粹言 >

卷一 辨非十则

卷一 辨非十则

月将第一
用月将之法,诸书皆以每月中气为过宫。每月中气者,即太阳过宫所躔之辰也。其法至精至确。乃有用月令合神者,未免自我作古,似是而非。至姚广孝用河图生成之数,阳从生数,阴从成数,因其数而超之,创为异说,更属荒唐,断不可从。
十干贵人第二
十干贵神,《通龟》、《订讹》诸书,皆甲戊庚用丑未,六辛用寅午。而《曾门》、《金匮》等书,甲戊用丑未,庚辛用寅午,相为互异。查《协纪》一书,虽与此又异,而甲戊庚俱用丑未,则同。子平中天乙贵人,亦甲戊庚同用丑未,可知《通龟》所用,确乎其不可易矣。
旦暮贵人第三
旦暮贵人即阴阳贵人也,如得卯辰巳午未申六时,则用阳贵,得酉戌亥子丑寅六时,则用阴贵。此法极为妥当,乃有日占即得夜时,亦用日贵;夜占即得日时,亦用夜贵。如此则日占者多,夜占者少,未免偏而不全。又有谓昼夜有长短,晨昏有早晚,以日出日入之时,定旦暮贵人者,更属刻舟求剑矣。
五行十干生墓第四
起长生日墓之法,有五行十干之别。五行则不论阴阳,一例顺行。十干则分阴阳顺逆,阳之死地,即阴之生地。如此用则十二神中之临官,即系日之禄神。日禄不错,不知此法乃子平家所用,六壬向无此类。查陈公献郭御青二先生所存占验之课,俱用五行生墓,而不用十干生墓,其应如响,即此以观,可以知所适从矣。
土墓从火第五
戊己墓神,有从水用辰者,有从火用戌者,各执一是,莫适其归。不知六壬一书,丙戊同巳,丁己同未,旺禄等神,土即从火为用,而绝墓等神,反从水为用,不亦自相矛盾耶?故戊己断以用戌作墓,方得其真。
涉害第六
涉害一课,取克贼之神。从地盘历数归于本家,以受克深者为用。经云“涉害行来本家止,多克便将用为起”是也。如涉害俱深,则取孟位上神为用,如孟位上无取,则取仲位上神为用。此古法也。近来诸家,均未用之者,然其原委,不可不知也。至择比一法,涉于趋避,断不可从。
别责第七
别责一课,或云皆常用天上神作初传。刚日既取干合上神为用,柔日亦宜取支三合前位上神为用。如酉日取地盘丑位上神,非用丑也。其说似是,不知刚日主动,柔日主静,阴阳攸分,故用亦有异,仍以古法为是。
八专第八
八专一课,《订讹》亦取遥克,不知伏吟干支只有二神,八专干支同处一位,伏吟课既无遥克之例,而八专何独有取于遥克耶?且既取遥克,则古来当不设独足一课矣。有克贼者,照旧用克贼比涉之法。如无克贼者,则用顺逆三神之法为合云。
行年第九
行年之法,男起丙寅,女起壬申,此正法也。乃有谓男从生年旬首前三位起一岁,女从生年旬首后五位起一岁,如甲戌旬年生人,男起丙子,女起壬午。甲申旬年生人,男起丙戌,女起壬辰,六甲不同。似乎有理,细按之,全是似是而非,夫人生于寅,为岁月之首建,是以男从寅起,申者寅之对也,是以女人申起。陈公献先生尊用此法,无不应验,予用之亦验,则六甲异用之说,可以置之不论矣。
列宿分野第十
二十八宿分野,今古不同。考列宿之行,积七十年有奇,而差一度,二千一百十余年而移一宫。尧时冬至日在虚,周在牛,汉唐宋在斗,元明在箕,至我朝嘉庆年间在箕一度,是列宿之行较尧时已经移二宫矣。
查《大全》所载女虚危列子宫,斗牛列丑宫云云。此乃宋代星躔,非今时躔度也。考《历象考成》之法,分周天为三百六十度,六十分为一度。
丑宫:箕一至八。
子宫:斗二十二至二十三度 牛七 女十一 虚四
亥宫:虚八至九 危二十二 室七
戌宫:室八至十五 壁十三 室七
酉宫:奎十至十一 娄十二 胃 十二 昴十一
申宫:昴三至八 觜О 参六
未宫:参七至十 井二十六
午:井二十七至三十 鬼四 柳十六 星四
巳宫:星五至八 张十八 翌七
辰宫;翌八至十六 轸十三 角七
卯宫:角八至十 亢十 氐十六
寅宫:氐十七 房四 心八 尾十五 箕О
共三百六十度。罗洪烈云,西洋历法周天之数三百六十年余。而太阳行度,每岁循环一周,但为至日所限,周天之度未毕,而冬至之日既至,此岁差之法所由来,是以太阳行度,始于冬至之日,终于大雪之末。每岁所躔,计差五十一秒,积至七十年间方差一度。黄道过宫,由此而异,星垣度分,今古相殊云云。但遵用新法,则经中所谓牛女乘常,斗牛相加,风伯会箕,雨师会毕诸法,均不可用矣。故仍录古法于图考中,而备载新法于此,以见古今之异如此而已,不可以不知也。

查看目录 >> 《六壬粹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