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闻韶忘味

输入历史典故:

闻韶忘味

    《韶(sháo勺)》:虞舜乐名。此典指孔子听到《韶》乐歌颂舜能继尧德之美好,他都忘记吃肉味道。后以此典比喻音乐悦耳,令人忘情;也比喻恭听帝王之乐。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子为古代对男子尊称。他是鲁国(zōu邹)邑(今山东曲阜东南邹城)人。先世是宋国贵族。孔子初为鲁国委吏(管粮仓)、乘田(管畜牧)、司空(管工程)之官。后周游列国,聚徒讲学。他曾任鲁国司寇(掌刑狱、纠察)并行摄相事(代理宰相职务)。相传他先后有弟子三千人,其中著名有七十二人。孔子主要言行由门徒记载,编成《论语》一书,计二十篇。他曾改订鲁国史官所编《春秋》。孔子是春秋末期杰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创始人。 当初,孔子曾到齐国,当高昭子(名张,齐国贵族。齐景公病危时,嘱托他立少子为太子)家臣(春秋时各国卿大夫之臣属、幕僚),想以此通过关系接触齐景公(姓姜,名杵臼。春秋时齐国君)。他与齐国太师(乐官)谈论音乐,听到《韶》乐歌颂舜能继尧德之美好,就学习起来,有三个月忘记吃肉味道,齐国人非常称赞他。此典又作“适齐忘味”、“听咸韶”、“宣尼忘味”、“忘味”、“三月忘味”、“闻韶”、“忘肉”。

【出典】:

    《史记》卷47《孔子世家》1910、1911页:“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例句】:

    北周·庾信《贺新乐表》:“聘鲁请观,理当见其盛德;适齐忘味,定是知其尽美。”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入其门者,披烟雾于九天;闻其音者,听咸韶于三月。” 唐·元稹《箫韶九成赋》:“故季札聆音而感深,宣尼忘味于耳盈。” 唐·张鷟《游仙窟》:“一时忘味,孔丘留滞不虚;三日绕梁,韩娥余音是实。” 宋·苏轼《山村五绝》之三:“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宋·黄庭坚《次韵答尧民》:“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宋·陆游《病思》之四:“本自入山缘服玉,不应忘味待闻韶。” 金·元好问《继遇轩和党承旨》之二:“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典源】 《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注: 周曰:“孔子在齐,闻习韶乐之盛美,故忽忘于肉味。”《史记·孔子世家》:“孔子适齐,为高昭子家臣,欲以通乎景公。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齐人称之。”

【今译】孔子到齐国,听到虞舜时的韶乐后,三月尝不出肉味来,他说:“想不到音乐竟有这么高的境界,这么大的力量啊。”

【释义】后以此典形容音乐高妙,令人忘情; 也用以指恭听帝王之乐。

【典形】 三月忘味、适齐忘味、听咸韶、忘肉、忘味、闻韶、闻韶忘味、宣尼忘味、三月忘肉味、忘味三月、在齐闻韶、忘肉味。

【示例】

〔三月忘味〕 宋·黄庭坚《次韵答尧民》:“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适齐忘味〕 北周·庾信《贺新乐表》:“聘鲁请观,理当见其盛德; 适齐忘味,定是知其尽美。”

〔听咸韶〕 唐·卢照邻《益州至真观主黎君碑》:“入其门者,披烟雾于九天; 闻其音者,听咸韶于三月。”

〔忘肉〕 金·元好问《继遇轩和党承旨》之二:“大雅久不作,闻韶信忘肉。”

〔忘味〕 唐·张鷟《游仙窟》:“一时忘味,孔丘留滞不虚; 三日绕梁,韩娥余音是实。”

〔闻韶〕 宋·陆游《病思》之四:“本自入山缘服玉,不应忘味待闻韶。”

〔闻韶忘味〕 宋·苏轼《山村五绝》之三:“岂是闻韶解忘味。迩来三月食无盐。”

〔宣尼忘味〕 唐·元稹《箫韶九成赋》:“故季札聆音而感深,宣尼忘味于耳盈。”


【检索闻韶忘味 ==>】 古籍全文检索:闻韶忘味     全站站内检索:闻韶忘味

羁贯
羁鸟心
羁牵
羁羽沉鳞
汲黯
汲绠
汲古修绠
及骭
及门拜母
吉甫裁诗
吉甫清风
极识之无
脊令篇
棘生铜驼
棘围
棘心
楫材
鹡鸰篇
鹡鸰诗
几平生屐
几杖
记剑痕
系臂第一纱
系赤绳
系虏
系名王
际风云
季布重诺
季方
季路然诺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