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七卷第二十章:“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赵简子,名鞅)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今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荫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又《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汉.刘向《说苑.复恩》亦有类似记载。
赵简子以栽种桃李,夏得其荫,秋得其实;而栽种蒺藜,夏不能摘叶,秋只能得刺作对比,教育人要慎重选择培养对象。后遂以“桃李”比喻所培养的学生或所举荐的人才,以“满城桃李”、“桃李满天下”比喻所培养的学生之多或所举荐的人才之众。
唐.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久视元年》:狄仁杰好荐士,“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桃”指桃树; “李”指李树,二字连言为 “桃李”,喻指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这个比喻意义几乎是人所共知的,但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为什么以 “桃李”来比喻呢? 出处何在?
《韩诗外传》卷七: “夫春树桃李者,夏得阴 ( 荫) 其下,秋得其实; 春树蒺藜者,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后遂以 “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唐代武则天时,大臣狄仁杰曾推荐过张柬之、姚元崇等数十人,都成为了名臣。有天,有个朋友来做客,笑着对他说: “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 《资治通鉴·唐则天皇后久视元年》) 据说,当时有个半通的文人不明此话的含义,心里想: “怎么回事,天下的桃树、李树都种到狄家去了?!”这当然是一个 “望文生义”的笑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