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典故 >

百折不挠

输入历史典故:

百折不挠

折:挫折。挠:弯曲。谓无论受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清.颐琐《黄绣球》一三回:“若把这迷信移到做正经事,讲正经学问,便成了个百折不挠,自强独立的大丈夫、奇女子。”亦作“百折不回”。明.沈德符《野获编.王思再谏》:“若思之百折不回,以身殉国,真无愧王文端曾孙。”鲁迅《华盖集续编.记念刘和珍君》:“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是始于去年的,虽然是少数,但看那干练坚决,百折不回的气概,曾经屡次为之感叹。”亦作“百折不摧”。宋.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亦作“百折不屈”。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若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偏正 无论受多少挫折都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叶辛《蹉跎岁月》:“从她那双菱形眼里闪烁出一般执拗的~的光彩,她显得坚定不移,信心百倍。”△褒义。描写优秀品格。→一往无前不屈不挠 坚贞不屈 ↔一蹶不振 知难而退 半途而废。也作“百挫不折”、“百折不摧”、“百折不回”、“百折不屈”、“百折不磨”。


解释 挠:弯曲,引申为屈服。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品节刚毅。

出处 东汉·蔡邕《太尉桥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桥玄字公祖,东汉末年梁国睢阳人,出生于官宦世家,从小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才能。桥玄长大后,看问题高明独特,是大家公认的雄杰之士。他性情刚直,疾恶如仇,曾揭发陈国国相羊昌的恶行,处死了贪赃枉法的上令皇甫祯。他还上书汉灵帝,弹劾太中大夫盖升搜刮民财。

有一次桥玄的小儿子被一群强盗绑架,强盗们以此为条件进行勒索。守备官员阳球得到消息后立刻派兵救援。官兵虽然将强盗团团围住,却因为害怕强盗伤害桥玄的儿子而不敢有进一步的行动。桥玄知道后非常生气,他说:“强盗们目无法纪。你们怎么可以为了我的儿子而放纵他们呢?”催促官兵们赶快动手。后来强盗被捕获,但桥玄的小儿子也被强盗杀害。

由于桥玄敢于和恶势力对抗,极受当时之人的敬重。 大文学家蔡邕为他写碑时,称赞他“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的高尚品格。

近义 不屈不挠

反义 知难而退

例句

我们百折不挠,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赶走了侵略者,赢得了国家和民族的独立。


【词语百折不挠 ==>】  成语:百折不挠    汉语大词典:百折不挠
【检索百折不挠 ==>】 古籍全文检索:百折不挠     全站站内检索:百折不挠

桃花流水鳜鱼肥
桃花源
桃莱
桐乡吏
桐封
桐材
桐江钓叟
桑中之约
桑妇喻
桑弘羊
桑户返真
桑无附枝,麦穗两歧
桑林祷雨
桑盖
桑苧翁
桑间濮上
桓伊三弄
桓伊不凡
桓伊筝
桓公事
桓冲新衣
桓山之鸟
桓景避灾
桓温奇骨
桓谭非谶
桓魋欲杀孔子
桔柣
桥梓
桮棬才
梁习治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