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卧佛寺。在今北京市西北西山支脉寿安山南麓。建于唐贞观年间,初名兜率寺。元延祐七年(1320)扩建,改名昭孝寺,后亦称洪庆寺。明宣德、正统年间重修,改称寿安寺。崇祯年间又改名永安寺。清雍正十二年(1734)改今名。初,寺内后殿置檀香巨卧佛一尊,元至治元年(1321)铸造一尊大铜卧佛像,长5米余。清《日下旧闻考》卷101引《世宗御制十方普觉寺碑文》:“此七宝床上古佛,现前丈六金身,盖覆大地,占断三际,不往不来,岂非一佛卧游十方普觉欤?因名之曰十方普觉寺。”
俗称卧佛寺。在北京市海淀区寿安山南麓。始建于唐贞观年间,称兜率寺。元、明均曾重修,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重修后改今名。坐北朝南,由三组平列院落组成,主要有天王殿、三世佛殿、卧佛殿、藏经楼等,两侧围以廊庑配殿。卧佛殿内有长5米多、重54吨的铜卧佛1尊,元至治元年(1321年)铸造。卧佛右手支颐,左臂直伸,造型浑朴精致。背后和两侧环立12尊弟子泥塑像,再现释迦牟尼临终前向弟子嘱咐后事的情景。体现了元代铸造技术和雕塑艺术的高度成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