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忻口

输入历史地名:

忻口

在今山西忻州市北四十五里忻口村,两山相夹,滹沱河流经其间。《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一年(615),突厥围雁门后,“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围遂解。《方舆纪要》卷40忻州引《土地记》:“汉高出平城之围,还师至此,六军忻然,因名。”


(1)关名。在山西省忻州市北部。海拔800米。两山夹峙,滹沱河流淌其中。自古为晋阳门户,在军事上有重要地位。相传因汉高祖刘邦领兵自平城突围至此,六军忻然,故名。隋至北宋时期为太原和代州、朔州之间南北交通要冲。《资治通鉴》:隋大业十一年(615年),炀帝北巡,突厥始毕可汗围帝于雁门,“东都及诸郡援兵亦至忻口,九月甲辰,突厥解围而去”;五代周显德元年(954年),符彦卿征北汉,契丹数千骑屯忻、代之间,为北汉之援,“遣符彦卿等将步骑万余击之,彦卿入忻州,契丹退保忻口”。皆此。北同蒲铁路、京原铁路及公路、大运公路均经此,并设忻口站。(2)村名。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北部。属高城乡。人口 2500。一说因忻水从村山口流过得名;一说因汉高祖刘邦领兵作战,自平城(今大同)脱围至此,“六军忻然”,故名。产玉米、高粱、瓜果为主。古为“忻州八镇”之一。为抗日战争中“忻口战役”发生地。同蒲铁路、108国道经此。


【检索忻口 ==>】 古籍全文检索:忻口     全站站内检索:忻口

古障镇
古蔺镇
古辣镇
古鄯镇
古寨镇
古镇都
古镇镇
古畿陂
古磡峒
古镛镇
古甑峒
古魏镇
古文化街
古龙冈镇
古北口镇
古田水库
古尔沟镇
古尔图镇
古母水镇
古交煤矿
古县渡镇
古固寨镇
古牧地镇
古函谷关
古城子镇
古营集镇
古雁门城
古鲁奔井
古登王底
古榆树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