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鞍山市

输入历史地名:

鞍山市

1937年伪满由鞍山县析置,属奉天省。治所即今辽宁鞍山市。清 《东三省政略》 卷4: 鞍山站 “其山东西对峙,中间相距二里许,遥望如马鞍,故以为名”。1945年属辽宁省。1948年解放后,1949年升为中央直辖市。1954年降为辽宁省辖市。为著名 “钢都”。


在辽宁省中部。面积6793.7平方千米(市辖区624.3平方千米)。人口345.3万(市辖区145.5万)。辖铁东、铁西、立山、千山4区,台安县、岫岩满族自治县,代管海城市。市人民政府驻铁东区。鞍山之名源于明代鞍山驿堡,因地处形似马鞍的东、西两山之间而得名。唐属安东都护府,辽属东京道辽阳府。元分属辽阳路、广宁府路。明属辽东都司定辽中卫、海州卫、广宁卫。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鞍山驿堡,在今市西南旧堡。清属奉天府海城县。1929年属辽宁省。1937年设鞍山市。1949年为东北行政委员会直辖市。1953年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1954年为辽宁省辖市(地级)。1958年海城县划入。1961年以辽阳市部分地区复设辽阳县(驻辽阳市),属鞍山市。1965年辽阳市、辽阳县、海城县划出。1972年海城县划入,1975年台安县划入,1992年将丹东市管辖的岫岩满族自治县划入。境内多低山丘陵。地处辽东半岛隆起带背斜和辽河断陷之间的复合部位,地势从东南向西北倾斜。主要河流有辽河、浑河、海城河等。属中温带湿润气候。市郊农产高粱、玉米、大豆、稻、谷子及麻类。特产南果梨。矿产有铁、菱镁矿、滑石等。鞍山钢铁公司设此,工业还有机械、化工、电子、建材、轻工、纺织、印染、食品等。为中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素有“钢都”之称。有鞍山钢铁学院。交通以铁路、公路为主,有沈大、沟海、海岫铁路和沈大高速公路、202国道等。名胜古迹有千山风景区、汤岗子温泉和海城小孤山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和新石器时代墓葬(析木城石棚)、岫岩北沟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


【检索鞍山市 ==>】 古籍全文检索:鞍山市     全站站内检索:鞍山市

六龙镇
六北县
六圩镇
六团镇
六合区(六lù)
六合屯
六合县(六lù)
六合郡(六lù)
六冲河
六池河
六安山(六lù)
六安市(六lù)
六安州(六lù)
六安军(六lù)
六安县(六lù)
六安国(六lù)
六坝镇
六村堡
六连岭
六里屯
六里桥
六里堰
六里镇
六角塘
六库镇
六灶湾
六汪镇
六沟镇
六陈镇
六枝市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