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地名 >

璧山县

输入历史地名:

璧山县

唐至德二载 (757) 置,属渝州。治所即今四川璧山县。以重璧山为名。北宋崇宁元年(1102) 属恭州,淳熙中属重庆府。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 废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 (1483) 复置,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 (1662) 废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 复置。民国初属四川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重庆市西部。面积912平方千米。人口60.9万。辖20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璧城镇。唐至德二载(757年)析巴县、江津、万寿三县地置壁山县,治今址,属渝州。《元和郡县志》:璧山县“川中有一孤山,西、北二面险峻,东南面稍平,土人号为重壁山,至德二载置县,因山为名”。宋隶重庆府。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省入巴县。明成化十九年(1483年)复置。属重庆府。清康熙元年(1662年)省入永川县。雍正六年(1728年)复置。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颁新县印,铸“壁”为“璧”,故名璧山县。1913年属川东道,1914年属东川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东行署区璧山专区,一度为专区驻地。1951年属江津专区(1952年改属四川省,1968年改江津地区)。1981年改属永川地区。1983年划归重庆市。地处川东平行岭谷南部低山丘陵区。华蓥山南段分支缙云山和西温泉山纵贯东西两侧,河流分布于南部,西有梅江河,东有璧南河。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柑橘、黄花、板栗、茶叶,特产“青云梨”。有石油、天然气、煤、铁、石灰石、磷灰石等矿。工业有采矿、建材、水泥、皮革、机械、食品加工、氮肥、印刷等厂矿。以皮鞋、摩托车配件为特色。有“西部皮鞋城”之称。成渝高速公路经此。纪念地有凤凰山烈士陵园。古迹有宋代状元冯时行故宅、读书台、蒲国宝状元墓地、文庙大成殿、朝元寺石坊、百岁坊等,名胜有金堂湖、白云湖、青龙湖、璧泉、水天池等。


【检索璧山县 ==>】 古籍全文检索:璧山县     全站站内检索:璧山县

鹿门
鹿门山
鹿门堡
鹿马山
鹿井砦
鹿玉山
鹿仔港
鹿仔港厅
鹿头山
鹿头戍
鹿头关
鹿头店
鹿头栅
鹿台 (臺)
鹿台
鹿耳门
鹿耳溪
鹿回 (迴) 头岭
鹿危山
鹿步堡
鹿园
鹿邑县
鹿肠山
鹿角山
鹿角场
鹿角关
鹿角沱镇
鹿角砦
鹿角堰
鹿角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