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魏、晋、南北朝尚书省置五兵尚书(或七兵尚书),掌军枢政令。十六国后燕、后秦、西秦、西凉等,则称兵部尚书。西魏尚书省置,改七兵为兵部,或说置尚书。西魏末、北周改置兵部中大夫。隋唐置为尚书省兵部长官,正三品。唐代多由宰相兼任,或为外官带职,渐为虚衔。高宗、武则天、玄宗时,一度随本部改名司戎太常伯、夏官尚书、武部尚书。宋初为三品寄禄官,元丰改制后复为职事官,从二品。南宋与侍郎往往不并置。辽为南面朝官。金置,正三品。元代定置三人,隶中书省,正三品。明初废中书省,直属皇帝,定正二品,事权颇重,常特派出征,总督军务。清代置满、汉各一人,康熙时正二品,雍正升从一品,事权较明代为轻,总督例加此衔。光绪三十二年(1906)兵部改名陆军部,遂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