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张全义

输入关键字:

张全义

852—926

唐末五代濮州临濮(今山东鄄城西南)人,原名言(一作居言),字国维。农民出身。乾符末,以受县令辱,参加黄巢起义军。大齐政权建立,任吏部尚书、水运使。黄巢败,降唐河阳节度使诸葛爽,昭宗赐名全义。爽卒,联合李罕之驱逐爽子,为河南尹,据洛阳。后附朱温,驱逐罕之,巩固洛阳附近地区的统治。及朱温代唐建后梁,封之为魏王,赐名宗奭。他初至洛阳时,值兵火之后,城邑残破,居民不满百户,田地荒芜。乃招复流散,奖励耕殖,躬载酒食,劳民田间。又于农隙训练丁夫,维持治安。数年之间,京畿无闲田,编户五六万,并在财物上支持后梁。后唐庄宗灭梁,自洛阳归降,复名全义,任河南尹,封齐王,兼领河阳。同光四年(926),魏博兵据邺都兵变,拥立李嗣源(明宗),忧惧死。


【检索张全义 ==>】 古籍全文检索:张全义     全站站内检索:张全义

辛亥逊清政变发源记
弃市
弃苏农
弃都松
弃宗弄赞
弃隶缩赞
冶士
冶山
冶父
冶户
冶令
冶县
冶诃
冶城
冶监
冶塘
冶大夫
冶大雄
冶阪津
冶炉城
闰日
闰月
闰年
闰周
闰察
闰耗银
闱门
闱官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