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范缜

输入关键字:

范缜

约450—约510

南朝齐梁间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西北)人,字子真。少孤贫,从学名儒刘瓛,博通经史。仕齐,累迁尚书殿中郎、领军长史。性情耿直,不畏权贵,屡遭当权者排斥。总结并发展了前人反佛斗争的理论成果。永明七年(489),与竟陵王萧子良作不信因果之辩,以“人生如树花同发,随风而坠”,有“坠于茵席之上”,有“落于粪溷之中”,富贵贫贱,纯属偶然,而无因果,使萧子良无言以对。又著《神灭论》,子良集众僧难之而不能屈,使王融劝诱而不为动,宣称决不“卖论取官”。建武元年(494)至四年,任宜都太守,曾下令禁祭夷陵神庙。入梁,任尚书左丞,因替友人伸冤,谪徙广州。后召还,任中书郎、国子博士。天监六年(507),公开发表《神灭论》,认为“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也;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以质和用的关系,说明形体是精神的物质基础,精神不过是形体的作用。进而提出人之质有知,木之质无知,二者因质殊异,而有知与不知之别。认定精神是人体所特有的属性。区分人的生理器官之不同功能,以及“”(知觉)和“虑”(思维)的不同特征,论述知觉与思维的差别性和统一性。从而对佛教“神不灭”思想的主要论据“形神相异”,以及其他诡辩,作了全面的批驳。并列举佛教“使兵挫于行间,吏空于官府,粟罄于惰游,货殚于土木”的危害。梁武帝曾动员王公朝贵六十余人进行反驳,仍不为所屈。著作多佚,现存《神灭论》、《答曹舍人》等篇。


【检索范缜 ==>】 古籍全文检索:范缜     全站站内检索:范缜

二十四诗品
二十四衙门
二王八司马
二辰丸事件
二里头文化
二里岗遗址
二虎追羊箭
二知轩文存
二十五史补编
二千石曹尚书
二石伪治时事
二里岗战国墓
二刻拍案惊奇
二十世纪大舞台
二十世纪之支那
二十四史提纲歌
二十世纪军国民报
二十世纪之中国女子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十夫
十布
十设
十库
十姓
十经
十将
十洲
十恶
十通
十睑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