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小学

输入关键字:

小学

①学校名。属官立初级学校。西周始置,为教育王子及贵族子弟的学府,在太学之下。招收八岁以上、十五岁以下的贵族子弟,教授礼、乐、射、御、书、数等课程。十六国前赵、后赵及北魏亦置。《晋书·刘曜载记》:“曜立太学于长乐宫东,小学于未央宫西,简百姓年二十五以下、十三以上,神志可教者千五百人,选朝贤宿儒明经笃学以教之。”《石勒载记上》:“勒增置宣文、宣教、崇儒、崇训十余小学于襄国四门,简将佐豪右子弟百余人以教之。”唐高祖即位后于秘书外省别立小学,以教育宗室子弟及功臣子弟。玄宗以后,州县学作为四门学的预备阶段,被视为小学。宋代有在京小学和州县小学。在京小学始建于神宗元丰间,分“就傅”、“初筮”两斋,徽宗政和四年(1114)分为十斋,学生近千人,分八岁、十岁和十二岁以上三等,每季分别考试,依三舍法升补。个别州县小学始建于仁宗至和元年(1054),徽宗崇宁元年(1102)令州县遍置,十岁以上皆许入学。各设教谕、小长。又,诸王宫各设小学,称宗室小学,其子孙,自八岁至十四岁皆入学,日诵二十字。南渡后重建学校,高宗绍兴十二年(1142)于太学附置小学一斋。西夏仁宗人庆元年(1144)于禁中置,凡宗室子孙七至十五岁皆得入学。设教授,仁宗与皇后罔氏时为条教训导。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令江南诸路学及各县学内置,选老成之士为师。清代的府、州、县学,依取生员数额,分为大学、中学、小学,一般小州县学为小学,初定入学名额为二十名,后屡有减增。清末改革教育,所设小学为近代初等教育之学堂。②汉代称文字学为小学。隋唐以后,成为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的总称。③书名。南宋朱熹、刘子澄编。六卷。分内、外篇。内篇包括《立教》、《明伦》、《敬身》、《稽古》,外篇包括《嘉言》、《善行》。为儿童教育课文。明陈选作《小学集注》,清张伯行作《小学集解》。


【检索小学 ==>】 古籍全文检索:小学     全站站内检索:小学

节镇
节服氏
节南山
节度州
节度使
节亲主
节骑郎
节塘寺
节慎库
节从虎贲
节度大使
节度判官
节度副使
节度推官
节愍太子
节度使留后
节度副大使
节度掌书记
节度观察留后
本心
本末
本业
本司
本色
本纪
本报
本初
本房
本始
本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