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第五琦

输入关键字:

第五琦

712—782

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字禹珪。少为吏,以富国强兵术自任。初事韦坚,坚败,任须江丞、北海郡录事参军。安禄山反,至蜀中奏事,自请征调江淮财赋,以济军需。玄宗命勾当江淮租庸使。肃宗加为河南等五道支度使。立榷盐法,禁止私贩,盐户均隶盐铁使,免其杂徭,军需财政有所改善。迁户部侍郎,专判度支。乾元二年(759),以本官加同平章事,先后铸造以一当十“乾元重宝”钱、以一当五十“重轮乾元”钱,民争盗铸钱,米价腾贵,斗至七千,饥殍相望,因贬忠州长史。代宗时,改京兆尹、户部侍郎,专判度支,前后领财赋十余年。后坐与鱼朝恩交通罪,出为饶、湖州刺史。入为东都留司。


【检索第五琦 ==>】 古籍全文检索:第五琦     全站站内检索:第五琦

通侍大夫
通学汇编
通政使司
通原算法
通流闸官
通检推排
通商大臣
通商口岸
通鉴外纪
通鉴问疑
通鉴纲目
通鉴注商
通鉴前编
通鉴续编
通鉴答问
通鉴辑览
通漕类编
通久源纱厂
通州运粮河
通进银台司
通志堂经解
通和吐蕃使
通济库大使
通海都督府
通道观学士
通鉴补正略
通鉴注辨正
通鉴举要历(曆)
通鉴校勘记
通州师范(範)学校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