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道德

输入关键字:

道德

中国古代哲学范畴。道家认为万物皆为“道生之,德畜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以道为万物的本原,而德为道的作用之具体表现。道与德均以自然无为为特征,故道与德无间。儒家后学吸取“尊道贵德”思想,但作了不同解释。《礼记·中庸》:“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智、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以道为社会的五种伦理规范,以德为行道的品质。宋儒对道德的解释亦各异。张载认为:“神,天德;化,天道。德其体,道其用,一于气而已”(《正蒙·神化》)。认为德是气的本质(体),道是气的变化过程(用),将道与德统一于物质性的气。朱熹认为:“德之为言也,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也。”(《四书集注》卷六)认为人心识得天理即为德。参见“”、“”。


【检索道德 ==>】 古籍全文检索:道德     全站站内检索:道德

区种
区脱
区博
区田编
区希范
区粟城
区田图说
历下
历口
历山
历元
历史
历生
历年
历事
历法
历城
历俸
历下亭
历日银
历年图
历阳县
历阳郡
历城县
历帝图
历陵县
历博士
历乡侯国
历史地图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