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知识 >

榷盐

输入关键字:

榷盐

原指汉武帝时所实行的政府垄断食盐产销制度。唐宋时亦指政府对盐实行专卖与课税制度。又称“榷盐制”、“榷盐法”。唐初沿隋制,无榷盐法。开元元年(713)始征盐税,天宝时正式订盐税每斗十钱。安史乱起,支出浩繁,财政日窘,乃于乾元元年(758)命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变盐法,始行食盐专卖制。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监院,旧业户及游民业盐者,除租庸外,免其杂徭,所产之盐悉归官府专卖,严禁盗煮私盐。盐价每斗加时价一百钱出售,是将盐税并入盐价征收。至宝应元年(762),刘晏更以此法创就场征税(即就场专卖)之制以代之。于出盐之乡置盐官,收盐户所煮之盐转卖与商人,任其所之,其余州县不复置官。距产盐区较远之区,或商人少到之处,官府置“常平盐”,盐价上涨时减价出粜。设四场十监管理盐务,置十三院缉私盐,盐之禁榷制度始臻于完善。刘晏罢官后,盐法渐乱。宪宗时,为整饬盐法,曾命李巽为盐铁使,大正其事,大获其利。唐末五代,盐利大部入于藩镇。五代后唐设榷盐院及榷盐务,掌征收盐税。宋代设置掌盐政之盐铁使及管理专卖和盐利收入的榷货务。盐分官制和民制官收两种。盐户所产盐按官价由官府全部收购,严禁私卖。各产区食盐,严格划分销售区域,不得越界。食盐销售,或官鬻,或通商。官鬻为官般(搬)官卖的直接专卖制,盐利收入归地方。通商为官府将食盐批发给盐商的间接专卖制,盐利收入由朝廷支配。通商之法,初行实物入中折价,以盐抵偿的交引制。庆历八年(1048),范祥改为用现钱购买盐钞,领盐出售的盐钞制。徽宗时蔡京改行引法。无论官鬻或通商,官府买卖一斤食盐,可获利几倍以至十几倍。辽金亦有此称。辽置榷盐院,金设有榷盐官。参见“盐法”。


【检索榷盐 ==>】 古籍全文检索:榷盐     全站站内检索:榷盐

杜少陵
杜仁杰
杜化驿
杜文秀
杜文澜
杜正伦
杜可用
杜尔祐
杜立德
杜让能
杜台卿
杜光庭
杜光辉
杜伏威
杜延业
杜延年
杜行满
杜阳县
杜如晦
杜虎符
杜知仁
杜知耕
杜审言
杜审琼
杜建徽
杜城县
杜荀鹤
杜思敬
杜重威
杜衍县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