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民族史 >

壮戏

  可检索2.8万词条
输入关键字:

壮戏

壮族民间戏曲艺术。流行于广西、云南壮族地区。用壮语演唱,说唱合一。分师公戏、北路壮戏、南路壮戏等种。师公戏亦名唱师,流行于广西河池、宜山、来宾、贵县、邕宁、武鸣等地。相传清同治间(1862—1874),贵县鹤山村壮族在师公舞的基础上,吸收粤剧、桂剧、彩调的舞台艺术,而创造的一种壮族剧种。伴奏乐器有铜鼓、皮鼓、铜钹、铜铙、管弦、木鱼等。南路壮戏亦称“哈海戏”,因唱腔中常伴有“哈海”、“哈海”之声而得名。主要流行于广西靖西、德保、那坡、大新等地。在靖西提线木偶戏和德保马隘戏的基础上发展而成。靖西提线木偶戏出现于清朝中叶,用当地壮族说唱的曲调“木伦”演唱,用棉线拉着木偶表演。德保马隘戏是用当地民间说唱的曲调“马隘调”、“汉龙调”演唱,也是通过木偶表演。1936年这两种戏剧汇合而发展为南路壮戏。北路壮戏亦称“板凳戏”和“土戏”,主要流行于田林、隆林、西林、百色及云南文山、富宁、广南等地。相传清乾隆、嘉庆年间(1736—1820),田林壮族民间已有半专业戏班,光绪(1875—1908)年间广泛流传到其它地区。



海青牌
海押立
海拉尔
海𧵅苗
海河卫
海城县
海南卫
海思福
海迷失
海陵王
海瑞集
海瑞墓
海滨王
海乙寺制
海力买特
海上之盟
海兰城卫
海头古城
海西女真
海努克庙
海孜那奇
海青使臣
海都之乱
海陵郡王
海陵柔妃
海陵庶人
海力苏他拉
海兰泡事件
海富润事件
海固回民起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