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月十四日,周公南郊祭天,歌奏《昊天有成命》;以后稷配天,歌奏《思文》;以先王配

输入历史事件:

三月十四日,周公南郊祭天,歌奏《昊天有成命》;以后稷配天,歌奏《思文》;以先王配

公元-1036年 月份不详
三月十四日,周公南郊祭天,歌奏《昊天有成命》;以后稷配天,歌奏《思文》;以先王配享,歌奏《天作》

周公主持营建洛邑,历时两年,至此年方告落成。洛邑告成时,周公举行了一系列的祭祀典礼。《召诰》周公摄政七年洛邑告成时,召公在洛邑发布的诰命。史官在记录其诰命之辞时,也记载了祭祀典礼活动:“若翼日乙卯,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越三日丁巳,用牲于郊,牛二。”据孔疏推算,周公摄政七年三月十二日为乙卯,丁巳为三月十四日。逸周书·作洛》周公“乃设丘兆于南郊以祀上帝,配以后稷,日月、星辰、先王皆与食”。汉书·郊祀志》亦云:“周公加牲,告徙新邑,定郊礼于洛。”郊,即郊祀,指洛邑告成时在洛邑南郊举行的祭祀典礼,所用牺牲是加牲,即《召诰》所谓“牛二”,祭祀的对象是皇天上帝。周为农业部族,重视天象与季节变化,形成对天的信仰。周能以西方一个蕞尔小邦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终于取代殷商而王有天下。在周人看来,就在于有皇天上帝的佑助。因此,洛邑告成便首先在南郊举行了祭天典礼,祭祀时所用乐歌当即《昊天有成命》(见诗经·周颂》)。由于历代对诗中“成王不敢康”之“成王”有不同的理解,因而关于此诗的作时及用途颇多疑议。“成王”是周成王诵生时称号,已由地下出土铜器铭文及许多学者的研究得到证明。《毛序》笼统地说此诗是“郊祀天地”的乐歌,但诗中除第一句“昊天有成命”涉及天外,绝无一语与地有关。《召诰》所谓郊祀,仅是在南郊举行的祭祀典礼,南郊祭天不祭地。此诗言天不言地,正与《作洛》所记相合,可证此诗是洛邑告成时南郊祭天所奏乐歌。祭天而言及成王,是因为周人自认为得天下不易,当洛邑告成周公即将致政成王,希望成王像文王、武王一样,夙夜勤劳,保有所受天命不变,祭天的目的实际是祈求上天保佑成王。南郊祭天以后稷相配是整个祭祀活动最重要的一个内容,郊祀后稷以配天所奏之乐歌即《思文》(见诗经·周颂》)。孝经·圣治章》说:“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汉书·郊祀志》也说:“周公成王王道大洽,制礼作乐,天子曰明堂辟雍,诸侯日泮宫,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以配上帝。”以后稷配天,乃是因为后稷是周之始祖,文、武之功皆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毛序》说:“《思文》,后程配天也。”诗言后稷为民造福,其功德可与天相配,与《毛序》相合。孔疏说:“国语云周文公之为《颂》曰:‘思文后稷,克配彼天。’是此篇周公所自歌也,与《时迈》同也。”则此诗之作者是周公。南郊祭祀,除以后稷配天外,还以先王配享,即逸周书·作洛》所言“先王皆与食”。潘振《周书解义》说:“先王,指太王以下。”《周颂》中直接言及太王的诗是《天作》《毛序》说:“《天作》,祀先王先公也。”但是诗中无一语涉及先公,专咏先王之事。朱熹诗集传认为《天作》是“祭太王之诗”,与逸周书·作洛》“先王皆与食”的记载相合。据诗经·大雅·绵》史记·周本纪》的记载,太王迁岐奠定了周民族王业的基础,文王治岐才逐渐使周民族强大起来。如果没有太王迁岐之举,文王也就不可能治岐以成就王业。胡承琪《毛诗后笺》说:“诗专言大王、文王者,自以大王肇基王迹,文王始受天命,故特言之欤。”


陆希声罢为太子少师。
甲子,李茂贞、王行瑜、韩建等各率精甲数千人入觐,京师大恐,人皆亡窜,吏不能止。
李磎(?—895)与其子洗同日被杀。
无为》上下二卷,《义说》一篇。
李沇(?—895)被杀。
吴融自侍御史谪官南行,流寓荆南,依荆帅成汭。
以王抟为中书侍郎、平章事。
夏,崔道融在永嘉山居,自编其作品为《东浮集》十卷。
李克用举兵渡河,以讨李茂贞等。
辛酉,昭宗出启夏门,趋南山宿莎城镇,百官扈从不及,户部尚书及盐铁转运使。
薛王知柔独先至。
甲子,强藩再逼莎城镇,昭宗徙幸石门镇。
以薛王知柔为清海节度使、同平章事,仍权知京兆尹、判度支,充盐铁转运使,俟反正日赴镇。
王涣年三十六,迁起居郎。
韩偓年五十四,扈从昭宗出京,感世乱,作《乱后却至近甸有感》一诗,题下注:“乙卯年作。
司空图年五十九,仍寓居华阴。
黄滔约此时离京东返闽中,有《出京别同年》一诗。
辛亥,车驾还宫。
司空图离华阴,一度逃至淅上(今湖北郧县),有《淅川二首》等诗。
韩偓随昭宗返京,参加宫廷内宴,作《秋雨内宴》诗。
钱珝约此时为崔胤作《为集贤崔相公让大学士表•第二表》极写乱后民生多艰之状。
郑谷居蓝田,感慨乱离,有《摇落》诗。
《郑谷诗集编年校注》)。
八日,沈颜作《宣州重建小厅记》。
九日,司空图在淅上,感叹兵乱,作《淅上重阳》诗。
九日,殷文圭有《次韵九华杜先辈重阳寄投宛陵丞相》诗投献田頵。
九日,吴融在荆南,作《重阳日荆州作》。
二十日癸酉,杜光庭撰成《修青城山诸观功德记》。
王师败王行瑜军。
黄滔被召赴京任校书郎,离闽,有诗辞别王审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