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晋人作《采苓》,刺晋献公听信谗言,致使晋乱。

输入历史事件:

晋人作《采苓》,刺晋献公听信谗言,致使晋乱。

公元-652年 月份不详
晋人作《采苓》,刺晋献公听信谗言,致使晋乱。

《诗·唐风·采苓》诗序云:“刺晋献公,献公好听谗焉。,胡辰珙《毛诗后笺》云:“此《序》语简意明,后儒从之皆无异义。范氏《补传》、王氏《总闻》并引申生事以实之。《吕记》引朱氏曰:献公好听谗,观骊姬谮杀太子及逐群公子之事可见也。及作《集传》,则第以为刺听谗之诗,谓未见其果作于献公时。郝氏仲舆曰:事之可据孰有如献公听谗者乎? 如是犹谓不信,则诗必有年月日时、作者姓名乃可。”陈启源毛诗稽古编云:“《采苓》刺献公,逸斋《补传》以骊姬谮申生事证之。谓工谗者,始则以甘言投之,譬如苓,苓味美也。继以苦言动之,譬则苦,苦味恶也。终则甘苦之言并进,譬则葑,葑味上美而下恶也。骊姬始请申生居曲沃,此甘言也。继夜半而泣,言申生将行强于君,此苦言也。又请君老而授之政,乃其释君,此甘苦并进也。案献公信谗之失莫大于杀申生事,用以实此诗颇优于理。其说三兴义亦曲而中。”今据诸家之说系于此。


进士及第二十二人,礼部侍郎李岩知贡举。
李白在金陵,作《登金陵凤凰台》等怀古诗甚多,又赋诗寄东鲁家中儿女。
脱得妙,妙在逸。
钱起在长安,作诗多首以叹己之不遇。
储光羲在长安,赋诗咏降圣观。
高适举有道科及第,授封丘尉,赴任途经洛阳,与李颀有诗唱和。
萧嵩卒,王维为作挽诗。
王昌龄自江宁丞贬龙标尉,途中作诗多首。
“不护细行,贬龙标尉。
卢僎在临汝长史任,撰崔瑶墓志铭,此后未久僎亦卒。
李白在金陵,感哥舒翰、李邕等荣宠丧败之事,赋诗抒怀。
杜甫在洛阳,谒玄元皇帝庙,赋诗记之。
岑参以右威卫录事参军充节度判官,赴安西高仙芝幕,途中多有诗作。
当为本次出塞途中所作,参见《岑参集校注》(陈铁民修订本)各诗注。
吴兢(670—749)卒,年八十。
李白在金陵,与崔成甫游,有诗唱和。
萧颖士由集贤校理贬广陵参军,作《伐樱桃树赋》讥刺李林甫。
韦应物在长安,为玄宗侍卫。
韦渠牟(749—801)生。
韦縚增订孟浩然文集,并重为之序。
清远,深鉴文理,常游山水,不在人间。
赵冬曦(677—750)卒,年七十四。
王维在库部郎中任,作《贺神兵助取石堡城表》,旋丁母忧。
十三日,敕吏部选县令不必限以书判。
钱起、沈仲昌等二十一人进士及第,礼部侍郎李啼知贡举,试《湘灵鼓瑟诗》,起以此题诗深得玮之叹赏。
试《湘灵鼓瑟诗》题中有‘青’字,起即以鬼谣十字为落句,玮深嘉之,称为绝唱。
王昌龄赴龙标贬所经鄂州,常建有诗招其归隐;昌龄旋至武陵,作《寄陶副使》等诗多首。
李白闻王昌龄贬龙标,赋诗寄之。
李白在金陵,欲往浔阳庐山,行前有诗作。
国子监置广文馆.以郑虔为广文博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