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淳于髡本年前后生于齐。

输入历史事件:

淳于髡本年前后生于齐。

公元-385年 月份不详
淳于本年前后生于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淳于,齐人也。博闻强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虽先秦典籍及后代如汉书·艺文志》等史籍均不载其著述,但淳于为“稷下”诸子之一,又为战国一名士。其人“滑稽多辨”(史记·滑稽列传》),为战国诸子中以滑稽闻名于世者,其与当时许多士人有来往。由淳于的活动,可以看出战国诸子交往活动情况。诸子文学,有许多即在诸子间诘难、论辩中产生。先秦诸子,首先是思想家,但也是文学家。史记·滑稽列传》:“淳于凳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辨,数使诸侯,未尝屈辱。”此段记载中的“赘婿”,《滑稽列传》《索隐》释云:“女之夫也,比于子,如人疣赘,是余剩之物也。”汉书·贾谊传》云:“商君遗礼义,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出作赘婿也。”师古曰:“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犹人身体之有肌赘,非应所有也。一说,赘,质也,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也。”汉书·严助传》:“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代卖爵赘子以接衣食。”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颜师古解释为:“赘,质也。一说,云赘子者,谓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婿耳。”这些情况说明,淳于或因家贫为人“赘婿”,或因家贫为人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附淳于髡为人家奴考》引钱大听云:“‘赘而不赎,主家以女匹之,则谓之赘婿。’朱骏声亦同此说。余谓赘婿者,主家以女奴相配,其实奴也,非其婿也。”照此看来,则地位连“赘婿”都不如。淳于虽有如此卑贱身世,但在齐威王初年时,已显名“稷下”,身在朝廷,以斋语劝威王。文心雕龙·谐斋》曰:“昔齐威酣乐,而淳于说‘甘酒。’”淳于不仅身在朝廷,且在“国人莫敢谏”情况下,敢以“讔”面说威王,可见为其所重。吕氏春秋·雍塞》载:“齐王欲以淳于太子,凳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淳于生卒年,因史料阙如,难确考。他历经齐威、宣两朝。若在宣王朝,年事已高。年龄、学识均不算“少者”,故此“齐王”应为威王。以威王欲以淳于太子傅,其又以“少者”辞之可知,此事应在齐威王即位后不久。史记·田完世家》新序·杂事》又载,邹忌在齐威王初年为相后,淳于曾去诘难。而邹忌以相位之尊,“谨受教”于淳于,足见其名气之大。淳于之所以能在威王初年时已有声誉,是因“齐人颂曰‘炙毂过髡’”的“善说”。在“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战国时代,士人有“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自我人格觉悟,并可以做到“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统治者意识到“得士则昌,失士则亡”而“养士”,对士“尊宠之”。士可由一介寒士位至卿相。因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士”人最为扬眉吐气的一个时代。“辩士”受统治者重视,成为当时风气和时尚。淳于在威王初年时,不仅已身居朝廷,还为齐“诸侯主客”。史记·滑稽列传》载:“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之赵请救兵。……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说,……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齐“诸侯主客”职事,史记《正义》:“今鸿胪卿也。”“鸿胪卿”,唐杜佑通典卷二十六:“周官大行人,掌大宾客之礼。……汉改为鸿胪。”宋郑樵通志沿用此说。明董说七国考卷一在“诸侯主客”下加按语云:“周礼有掌四方宾客,主即掌也。”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以为“诸侯主客为接待四方宾客之官”。看来,淳于不仅在齐宗室置酒时在场,在朝廷还负责对外接待诸侯来宾。由上述情况看,淳于在齐威王初年三十岁上下。上推其生年,应在前385年前后。孟子·离娄上》《告子下》载有孟子淳于对话。故焦循《孟子正义》卷十五引周广业《孟子出处时地考》云:“……威王八年,使之赵,请救兵。至与孟子相见,年当耆老,而称孟子为‘夫子’,自称曰‘髡’,知年相若也。”


太上皇回东京。
贤哉尹焞之母。
初夏微雨,陈与义有诗。
诏举习武艺兵书者。
傅察遗骨归京师,特赠徽猷阁待制。
高丽王称藩于金。
李纲为河北、河东路宣抚使援太原。
宋诏除民间疾苦十七事。
陈与义再游董园,有诗。
同卷,《夏雨》:“三伏过几日,坐数令人瘿。
同卷,《夏夜》:“闲弄玉如意,天河白练横。
本年李清照四十三岁。
蔡京行至潭州死。
蔡京、童贯、赵良嗣之结局。
赵明诚以斩获逋卒功转一官。
初秋,陈与义作绝句两首。
同卷,《积雨喜霁》:“积雨得一晴,开窗送吾目。
同卷,《邓州城楼》:“邓州城楼高百尺,楚岫秦云不相隔。
陈与义复北征,还陈留。
同卷,《秋日客思》:“南北东西俱我乡,聊从地主借绳床。
同卷,《道中书事》:“临老伤行役,篮舆岁月奔。
同卷,《将次叶城道中》:“荒野少人去,竹舆伊轧声。
同卷,《至叶城》:“苏武初逢雁,王乔欲借凫。
同卷,《晓发叶城》:“竹舆开两牖,秋色为横分。
同卷,《方城陪诸兄坐心远亭》:“客中日食三斗尘,北去南来了今岁。
同卷,《美哉亭》:“西出城皋关,土谷仅容驼。
同卷,《山路晓行》:“两崖夹晓月,万壑分秋风。
同卷,《题董宗禹园先志亭,宗禹之父早失,母万方求得之,此其晚节色养之地也》:“作客古南阳,问俗仁孝敦。
同卷,《同继祖民瞻游赋诗亭二首》,其一:“邂逅今朝一段奇,从来华屋不关诗。
同卷,《题崇山》:“短篷如凫鹭,载我万斛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