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图集|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淳于髡本年前后生于齐。

输入历史事件:

淳于髡本年前后生于齐。

公元-385年 月份不详
淳于本年前后生于齐。

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淳于,齐人也。博闻强记,学无所主。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然而承意观色为务。”虽先秦典籍及后代如汉书·艺文志》等史籍均不载其著述,但淳于为“稷下”诸子之一,又为战国一名士。其人“滑稽多辨”(史记·滑稽列传》),为战国诸子中以滑稽闻名于世者,其与当时许多士人有来往。由淳于的活动,可以看出战国诸子交往活动情况。诸子文学,有许多即在诸子间诘难、论辩中产生。先秦诸子,首先是思想家,但也是文学家。史记·滑稽列传》:“淳于凳者,齐之赘婿也。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辨,数使诸侯,未尝屈辱。”此段记载中的“赘婿”,《滑稽列传》《索隐》释云:“女之夫也,比于子,如人疣赘,是余剩之物也。”汉书·贾谊传》云:“商君遗礼义,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出作赘婿也。”师古曰:“谓之赘婿者,言其不当出在妻家,亦犹人身体之有肌赘,非应所有也。一说,赘,质也,家贫无有聘财,以身为质也。”汉书·严助传》:“间者,数年岁比不登,民代卖爵赘子以接衣食。”颜师古注引如淳曰:“淮南俗卖子与人作奴婢,名为赘子,三年不能赎,遂为奴婢。”颜师古解释为:“赘,质也。一说,云赘子者,谓令子出就妇家为赘婿耳。”这些情况说明,淳于或因家贫为人“赘婿”,或因家贫为人奴。钱穆《先秦诸子系年·附淳于髡为人家奴考》引钱大听云:“‘赘而不赎,主家以女匹之,则谓之赘婿。’朱骏声亦同此说。余谓赘婿者,主家以女奴相配,其实奴也,非其婿也。”照此看来,则地位连“赘婿”都不如。淳于虽有如此卑贱身世,但在齐威王初年时,已显名“稷下”,身在朝廷,以斋语劝威王。文心雕龙·谐斋》曰:“昔齐威酣乐,而淳于说‘甘酒。’”淳于不仅身在朝廷,且在“国人莫敢谏”情况下,敢以“讔”面说威王,可见为其所重。吕氏春秋·雍塞》载:“齐王欲以淳于太子,凳辞曰:‘臣不肖,不足以当此大任也。王不若择国之长者而使之。’”淳于生卒年,因史料阙如,难确考。他历经齐威、宣两朝。若在宣王朝,年事已高。年龄、学识均不算“少者”,故此“齐王”应为威王。以威王欲以淳于太子傅,其又以“少者”辞之可知,此事应在齐威王即位后不久。史记·田完世家》新序·杂事》又载,邹忌在齐威王初年为相后,淳于曾去诘难。而邹忌以相位之尊,“谨受教”于淳于,足见其名气之大。淳于之所以能在威王初年时已有声誉,是因“齐人颂曰‘炙毂过髡’”的“善说”。在“邦无定交,士无定主”的战国时代,士人有“士贵耳,王者不贵”的自我人格觉悟,并可以做到“一怒而诸侯俱,安居而天下熄”。统治者意识到“得士则昌,失士则亡”而“养士”,对士“尊宠之”。士可由一介寒士位至卿相。因而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士”人最为扬眉吐气的一个时代。“辩士”受统治者重视,成为当时风气和时尚。淳于在威王初年时,不仅已身居朝廷,还为齐“诸侯主客”。史记·滑稽列传》载:“威王八年,楚大发兵加齐。齐王使淳于之赵请救兵。……髡辞而行,至赵。赵王与之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闻之,夜引兵而去。威王大说,……以髡为诸侯主客宗室置酒,髡尝在侧。”齐“诸侯主客”职事,史记《正义》:“今鸿胪卿也。”“鸿胪卿”,唐杜佑通典卷二十六:“周官大行人,掌大宾客之礼。……汉改为鸿胪。”宋郑樵通志沿用此说。明董说七国考卷一在“诸侯主客”下加按语云:“周礼有掌四方宾客,主即掌也。”缪文远《战国制度通考》以为“诸侯主客为接待四方宾客之官”。看来,淳于不仅在齐宗室置酒时在场,在朝廷还负责对外接待诸侯来宾。由上述情况看,淳于在齐威王初年三十岁上下。上推其生年,应在前385年前后。孟子·离娄上》《告子下》载有孟子淳于对话。故焦循《孟子正义》卷十五引周广业《孟子出处时地考》云:“……威王八年,使之赵,请救兵。至与孟子相见,年当耆老,而称孟子为‘夫子’,自称曰‘髡’,知年相若也。”


武王克商,西旅献獒,太保作《旅獒》。
巢伯朝周,芮伯作《旅巢命》。
武王病,周公欲以己身代武王死,史录祝文并叙事之始末而作《金縢》。
伯夷、叔齐耻武王伐纷,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而作《采薇歌》。
十二月,武王崩于镐京,明年夏六月葬于毕。
周公因成王年幼,摄政称王。
管叔、蔡叔与武庚联合淮夷、徐、奄、熊、盈等国叛周。
周公东征平叛,矢誓邦君、御事而作《大诰》。
淮夷、徐戎助管、蔡、武庚为乱,伯禽率师征之,于费地誓众而作《费誓》。
周公作《微子之命》,封微子启于宋。
周公东征期间,忧王业之将坏,陈《七月》以明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既诛管、蔡,作《鸱鸮》之诗以明其志。
周公东征期间,成王作《归禾》,命唐叔将其所得禾馈赠于周公。
周公东征期间得命禾,陈成王命而作《嘉禾》。
周公伐淮夷、践奄而作《成王政》。
周公既践奄,将迁其君于蒲姑,告召公而作《将蒲姑》。
周公东征凯还,劳归士而作《东山》之诗;东征士卒喜得生还,有人作《破斧》之诗。
东人欲成王以礼迎周公归而作《伐柯》;周公得到礼遇西归时,东人惜别而作《九罭》。
周公东征归来,豳人述其进退为难之事而作《狼跋》。
周公自奄至于宗周,五月二+八日为安抚、威胁、利诱四方之士及殷民而作《多方》。
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周公作策命之书《伯禽》封伯禽于鲁。
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徙封康叔于卫。
周公作《唐诰》,封唐叔于夏虚。
蔡叔既没,周公作《蔡仲之命》,复封其子蔡仲以奉其祀。
三月,周公据当年武王之意营建洛邑。
周公制礼作乐,作《周礼》、《誓命》,主持制作《大武》乐舞。
周公尊后稷以配天而作《生民》。
洛邑告成,史官记其规模形制,兼及周公平定三监之乱、封康叔及营洛始末而作《作雒》。
三月十四日,周公南郊祭天,歌奏《昊天有成命》;以后稷配天,歌奏《思文》;以先王配享,歌奏《天作》。
周公在明堂祭祀文王以配上帝,歌奏《我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 单词 趣味历史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