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苏秦上书赵王。

输入历史事件:

苏秦上书赵王。

公元-285年 月份不详
苏秦上书赵王。

《战国策•赵策一》苏秦为齐上书赵王,《战国纵横家书》为“献书赵王”的“无主辞”。《史记•赵世家》记此事在赵惠文王十六年(前283年),上书者为“苏厉”。据此,《策》文、帛书、史记或许为来源于三个不同渠道,但帛书最为接近原貌。另有一种情况就是:司马看到了与《策》文一样的材料,但依史记记载,苏秦此时已死,故改“苏秦”为“苏厉”。今人唐兰、缪文远以为该文为苏秦上书,时在周赧王三十年(前285年),马雍则依史记系年(唐、马说见《战国纵横家书》《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缪说见《战国策新校注》)。据《史记•赵世家》:“(惠文王)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攻齐。”苏秦此时在齐,上书赵王合情理。唐兰《司马迁所没有见过的珍贵史料》注释④云:“此篇《赵策》说是‘赵收天下,且以伐齐’时的苏秦上书是对的,史记列在赵惠文王十六年,说是‘秦复与赵数击齐’,苏厉遗赵王书。这是公元前283年。前一年(前284)乐毅率五国兵攻齐,一共打了三仗,第一是北地之役,第二是济西大战,齐兵败后,各国都不再进兵了。只有乐毅率燕兵长驱入临淄,即帛书老子甲本后的佚书《明君》篇所说的‘邦郊’之战。齐闵王逃走,最后到莒邑,为淖齿所杀。乐毅连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太子法章变姓名为莒太史家佣仆,很久才敢暴露而被莒人立为王。这个时候哪有秦国约赵攻齐的事。齐国已无君,苏厉即使写信,为谁写呢? 从文中内容看,秦国当时虽说伐齐,实际是先伐韩,就是公元前285年秦国败韩于夏山一事,这时五国攻齐还在酝酿时期,燕国还未正式参加。秦国与赵会中阳,谋伐齐,并派蒙武攻齐河东,与此书情况完全符合,可见史记是弄错了。(《赵世家》在惠文王十六年既说‘赵乃辍谢秦,不击齐’,可接着又说‘王与燕王遇,廉颇将攻齐昔阳取之’,自相矛盾。其实攻齐昔阳是与燕国争得地,由此也可以证明此时秦赵没有共伐齐)。应从《赵策》。”


樊增祥去西安回里。
俞樾成《曲园自述诗》一百九十九首。
王先谦在长沙辑刻刘开、董基诚、董祐诚、方履篯、梅曾亮、傅桐、周寿昌、王闿运、赵铭、李慈铭《十家四六文钞》成。
王闿运作《陈怀庭诗集序》。
陈衍应湖南学使张亨嘉之召,至长沙襄校试卷。
七日,汪士铎(1802—1889)卒,年八十八岁。
十二日丙辰(8月8日),清廷调张之洞为湖广总督,以李瀚章为两广总督。
十六日,俞樾修订《三侠五义》,改名为《七侠五义》,并作《重编七侠五义传序》。
文廷式考取内阁中书第一名。
冯煦为王闿运校刻之《阳春集》作序。
盛昱因病奏请开缺。
初一日,清廷派李鸿章、张之洞会同海军衙门筹办芦沟桥至汉口铁路,并派直隶按察使周馥等随同办理。
郑叔问在苏州结词社。
梁启超中举。
汪康年应浙江己丑恩科乡试,中式第六名。
王甲荣乡试中式。
徐珂以年家子呈所习骈文诗词谭献点定。
陈烺《回流记》传奇至迟于本月撰成。
顾文彬(1811—1889)卒,年七十九。
十八日,王闿运书所为词付王先谦刊之。
黄遵宪以袁昶之荐充驻英二等参赞。
慈祥太后宣布归政于光绪帝。
广学会发行《万国公报》。
顾云撰《釦山文录》八卷、《诗录》二卷刊于南京。
刻鹄斋刊刻谭献撰《复堂文续》五卷。
受经堂刊出曾彦撰《桐凤集》二卷。
黄彭年撰《陶楼杂著》本年刊出。
谢章铤撰《酒边词》八卷本年刊出。
薛福成撰《庸庵文编》续编二卷本年刊出。
郑孝胥三十岁,《海藏楼诗集》存诗始于本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