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裴松之论碑铭多虚假,建议由朝议审定虚实。

输入历史事件:

裴松之论碑铭多虚假,建议由朝议审定虚实。

公元426年 本年
裴松之论碑铭多虚假,建议由朝议审定虚实。

三国志《宋书•裴松之传》说:“裴松之,字世期,河东闻喜人也……松之年八岁,学通论语《毛诗》。博览坟籍,立身简素。”晋义熙初年,入为尚书祠部郎。“松之以世立私碑,有乖事实,上表陈之曰:‘碑铭之作,以明示后昆,自非殊功异德,无以允应兹典。大者道勋光远,世所宗推;其次节行高妙,遗烈可纪。若乃亮采登庸,绩用显著,敷化所莅,惠训融远,述咏所寄,有赖镌勒,非斯族也,则几乎僭黩矣。俗敝伪兴,华烦已久,是以孔悝之铭,行是人非;蔡邕制文,每有愧色。而自时厥后,其流弥多,预有臣吏,必为建立,勒铭寡取信之实,刊石成虚伪之常,真假相蒙,殆使合美者不贵,但论其功费,又不可称。不加禁裁,其敝无已。’以为‘诸欲立碑者,宜悉令言上,为朝议所许,然后听之。庶可以防遏无征,显彰茂实,使百世之下,知其不虚,则义信于仰止,道孚于来叶’……太祖元嘉三年,诛司徒徐羡之等,分遣大使,巡行天下……松之使湘州……松之反使奏曰:‘臣闻天道以下济光明,君德以广运为极。古先哲后,因心溥被,是以文思在躬,则时雍自洽,礼行江汉,而美化斯远。故能垂大哉之休咏,廓造周之盛则。伏惟陛下神睿玄通,道契旷代,冕旒华堂,垂心八表。咨敬敷之未纯,虑明扬之靡畅。清问下民,哀此鳏寡,涣焉大号,周爰四达。远猷形于《雅》《诰》,惠训播乎遐陬。是故率土仰咏,重译咸说,莫不讴吟踊跃,式铭皇风。或有扶老携幼,称欢路左,诚由亭毒既流,故忘其自至,千载一时,于是乎在。臣谬蒙铨任,忝厕显列,猥以短乏,思纯八表,无以宣畅圣旨,肃明风化,黜陟无序,搜扬寡闻,惭惧屏营,不知所措。奉二十四条,谨随事为牒。伏见癸卯诏书,礼俗得失,一依周典,每各为书,还具条奏。谨依事为书以系之后。’松之甚得奉使之议,论者美之。转中书侍郎、司冀二州大中正。上使注陈寿三国志,松之鸠集传记,增广异闻,既成奏上。上善之,曰:‘此为不朽矣!’出为永嘉太守,勤恤百姓,吏民便之。入补通直为常侍,复领二州大中正。寻出为南琅邪太守。”春泓按,曹丕《典论•论文》已有“铭诔尚实”之说,裴松之论私立碑铭的世风,认为这些碑铭内容失实,毫无可信度可言,建议由朝议来评定其真伪,然后决定是否可以刊勒,裴氏表达了关于写作碑铭一类文体应遵循的规范。宋文帝令裴氏注陈寿三国志,裴氏搜集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使后人读三国志时,可以参考许多珍贵的史料,极大地增广了后世对于三国时期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了解,其旁征博引的存史之功与辨析真伪的史学研究,都堪称不朽!


十九日,辛弃疾以言者论列,罢宮观。
杜陵卒,陆游赋挽诗《哭杜府君》,从中可见其与杜氏兄弟交往之迹。
姜夔作《齐天乐》(庾郎先自吟愁赋)。
诏落朱熹秘阁修撰,罢宫观。
陆游祠禄秩满,复被命再领武夷祠禄。
陆游有《龟堂独坐遣闷》二首。
姜夔赴无锡途中作《庆宮春》(双桨莼波)。
辛弃疾在上饶带湖所居雪楼被焚,迁居铅山县期思市瓜山下瓢泉。
陆游作《广德军放生池记》。
姜夔《翠楼吟》(月冷龙沙)之词序当作于本年。
郑域随张贵漠使金,著《燕谷剽闻》二卷。
葛天民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许尚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赵沨约卒于本年前后,生年不详。
段克己(1196一1254)生。
吴潜(1196—1262)生。
十五日,陆游有诗《上元夜作》。
姜夔在杭州,赋《鹧鸪天》“丁巳元日”、“正月十一日观灯”、“元夕不出”、“元夕有所梦”、“十六夜出”五首。
知枢密院事郑侨罢,以谢深甫兼知枢密院事。
陆游作《跋吕侍讲岁时杂记》。
陆游春季赋诗,一腔爱国激情,依然郁勃难抑。
姜夔上书论雅乐,进《大乐议》一卷、《琴瑟考古图》一卷。
陆游妻王氏卒,年七十一。
陆游夏季所赋爱国诗篇,有《病中夜赋》、《书感》、《夜观子虡所得淮上地图》等。
姜夔在杭州,作《丁巳七月望湖上书事》。
杨万里上《再陈乞引年致仕奏状》。
二十日,洪迈撰《容斋四笔》成。
八日,朱熹作《跋李伯时马》。
陆游作《跋毛仲益所藏兰亭》。
以知绵州王沇请,诏省部籍伪学姓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