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卒,年五十一。

输入历史事件: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卒,年五十一。

公元649年 五月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卒,年五十一。

旧唐书太宗纪下:“四月己亥,幸翠微宫。五月……己乙,上崩于含风殿,年五十二。”同书郝处俊传记处俊谏高宗语云:“昔贞观末年,先帝令婆罗门僧那罗迩婆寐依其本国旧方合长生药。……先帝服之,竟无异效,大渐之际,名医莫知所为。”唐会要卷五二引李藩对宪宗语云:“贞观末年,有胡僧白天竺至中国,自言能治长生之药,文皇颇信待之。数年药成,文皇因试服之,遂致暴疾。”旧唐书宪宗纪下:“李藩对曰:‘文皇帝服胡僧长生药,遂致暴疾不救。’”知太宗系因误服所谓长生药而卒。新唐书艺文志四:“《太宗集》四十卷。”旧唐书令狐德棻附邓世隆传:“初,太宗以武功定海内,栉风沐雨,不暇于诗书。暨于嗣业,进引忠良,锐精思致。数年之后,道致隆平,遂于听览之暇,留情文史。叙事言怀,时有构属,天才宏丽,兴托玄远。”王应麟困学纪闻卷一四:“郑毅夫谓:唐太宗功业雄卓,然所为文章,纤靡浮丽,嫣然妇人小儿嘻笑之声,不与其功业称,甚矣,淫词之溺人也。神宗圣训亦云:唐太宗英主,乃学庾信为文。”徐献忠《唐诗品》:“文皇生更隋代,早事艺文,习气既闲,神标复秀,故绮发天葩,辉扬内藻,声音之本,不徒然矣。及乎大业成就,神气充扬,延揽英贤,流徽四座,其游幸诸作,宫徵铿然,六朝浮靡之习,一变而唐,虽绮丽鲜错,而雅道立矣。其为一代之祖,又何疑焉。然宫体之作,世南导之雅正;而积翠池之赋,魏徵约君以礼。因词立意,又多格心之业。其为风化之端,谅不诬矣。”艺苑卮言卷四:“唐文皇手定中原,笼盖一世,而诗语殊无丈夫气,习使之也。‘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差强人意,然是有意之作。《帝京篇》可耳,余者不免花草点缀,可谓远逊汉武,近输曹公。”《唐诗归》卷一钟惺云:“太宗诗终带陈、隋滞响,读之不能畅人。取其艳而秀者,句有余而篇不足。”《唐音癸签》:卷五:“太宗文武间出,首辟吟源,宸藻概主丰丽,观集中有诗‘效庾信体’,宗向微旨可窥。然如‘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昔乘匹马去,今驱万乘来’,与‘风起云扬’之歌,同其雄盼,自是帝者气象不侔。”诗辩坻卷四:“唐太宗诗虽偶俪,乃鸿硕壮阔,振六朝靡靡。伯敬以为终带陈、隋滞响,读之不能畅,不知上口轻便非大手也。唐初作者,酝藉一代,专在凝而不流,奈何少之!”《载酒园诗话又编》:“《大风歌》冲口而出,卓伟不群。即《鸿鹄》酸楚之音,犹有笼罩一世之气。太宗沾沾铺张功烈,粉饰治平,即此便输汉祖一筹,不徒骨之靡弱。”又:“‘萤火不温风’,真为宫体之靡。‘园花钉菊丛’,何


屠隆致书邢侗,索买山资,其愿颇奢。
王衡从友人处得悉屠隆近况,寓书慰之。
潘之恒客寓南京王世贞处。
《京本通俗演义按鉴全汉志传》十二卷(西汉六卷、东汉六卷)刊行。
陈文烛为谢廷谅诗文集《清晖馆集》作序。
郑太原据刘思温《少林古今录》增补为《嵩少集》四卷。
《廉平录》由谭耀刊行。
王道显为杨道会《性理抄》作序。
耿定向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
张佳胤(1527—1588)卒。
马之骏(1588—1625)生。
初一,神宗因日食免朝贺,嗣后数年元日皆不视朝。
陈勋(1560一1617)丧偶,不再娶,亦不置媵。
王衡等七人因被指乡试作弊而参加复试。
潘之恒(1556—1621)刊行其诗集《东游篇》,“中多情语”。
陶望龄(1562—1609)以文章“奇矫”举会试第一人。
吴国荣、丘汝洪等校刻吴承恩《射阳先生存稿》,吴国荣作跋。
焦竑等进士及第。
冯梦祯作《皇明四书文纪序》。
袁宏道(1568—1610)应进士试不第,始究心于性命之学。
胡应麟访张凤翼于吴下。
谢肇淛便道谒顾大典于吴江。
董其昌(1555—1636)选翰林院庶吉士,日与陶望龄、袁宗道游戏禅悦。
予胡宗宪祭葬。
谢肇制以《游燕集》请陈宏己作序。
谢肇淛(1567一1624)、徐熥欲题诗杭州六和塔,为寺僧所阻,不果。
莫如忠(1509—1589)卒。
天都外臣作(水浒传叙》。
王世贞诠次王世懋遗稿成《王奉常集》,吴国伦作序。
大理评事雒于仁上酒色财气四箴,直攻万历之失。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