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王勃上书裴行俭,论诗赋选士之不足取。

输入历史事件:

王勃上书裴行俭,论诗赋选士之不足取。

公元671年 冬
王勃上书裴行俭,论诗赋选士之不足取。

王勃《上吏部裴侍郎启》:“殊恩屡及,严命频加。责光耀于昏冥,课宫商于寂寞。……今者接君侯者三矣,承招延者再矣,抑亦可以言乎。夫文章之道,自古称难。圣人以开物成务,君子以立言见志。遗雅背训,孟子不为;劝百讽一,扬雄所耻。苟非可以甄明大义,矫正末流,俗化资以兴衰,国家由其轻重,古人未尝留心也。自微言既绝,斯文不振,屈、宋导浇源于前,枚、马张淫风于后。谈人主者,以宫室苑囿为雄;叙名流者,以沈酗骄奢为达。故魏文用之而中国衰,宋武贵之而江东乱。虽沈、谢争骛,适先兆齐、梁之危;徐、庾并驰,不能止周、陈之祸。于是识其道者,卷舌而不言;明其弊者,拂衣而径逝。《潜夫》昌言之论,作之而有逆于时;周公、孔氏之教,存之而不行于代。天下之文,靡不坏矣。……君侯受朝廷之寄,掌镕范之权,至于舞咏浇淳,好尚邪正,宜深以为念也。伏见铨擢之次,每以诗赋为先,诚恐君侯器人于翰墨之间,求才于简牍之际,果未足以采取英秀、斟酌高贤者也。……尝著文章,非敢自媒,聊以恭命。谨录《古君臣赞》十篇并序,虽不足尘高识之门,亦可以见小人之志也。”裴侍郎谓裴行俭,此启之献亦当本年冬。 149


三日,太宗宴群臣,奏《秦王破阵乐》,因陈文德安邦之论。
陈子良在相如县令任,为文祭司马相如。
玄奘自长安首途,西去印度求经。
太宗言不可妄求神仙。
陆德明(?—627?)卒。
袁朗(?—627?)卒。
蔡允恭(?—627?)卒。
仕,卒于家,有集十卷,又撰《后梁春秋》十卷。
裴矩(?—627)卒。
沈婺华(?—627?)卒。
贺德仁(557?—627?)卒。
裴略赋诗嘲温彦博。
李百药任中书舍人。
上官仪、敬播等四人进士及第,仪授弘文馆直学士。
徐惠(627—650)生。
乙酉,祖孝孙等作唐雅乐成,奏上,太宗与杜淹、魏徵等人论乐。
民必愁苦,故闻乐而悲耳。
戊子,太宗与魏徵论隋炀帝之文辞及行事。
太宗自言服膺尧舜周孔之道。
杜淹(?—428)卒。
始于国学立孔子庙。
王珪为太宗论宜重儒轻武。
王绩在长安,思故乡,有诗作,后即返归龙门。
李百药上《封建论》。
百药上《封建论》曰:……朝廷竟从其议。
薛元超六岁,习《左传》。
员半千(628—721)生。
岑文本在秘书郎任,撰《藉田颂》、《三元颂》。
魏徵为秘书监,参预朝政,奏引学者校定四部书。
太宗论修史当载录有益政理之词,而无须文体浮华。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