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宋之问(656?—712)卒,年约五十七。

输入历史事件:

宋之问(656?—712)卒,年约五十七。

公元712年 八月
宋之问(656?—712)卒,年约五十七。

旧唐书文苑中本传:“配徙钦州。先天中,赐死于徙所。之问再被窜谪,经途江、岭,所有篇咏,传布远近。友人武平一为之纂集,成十卷,传于代。”旧唐书酷吏下周利贞传:“玄宗正位,利贞与薛季昶、宋之问同赐死于桂州驿。”之问赐死当在本月或稍后,姑系于此。新唐书艺文志四:“《宋之问集》十卷。”郡斋读书志卷一七、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六均著录为十卷。独孤及《唐故左补阙安定皇甫公集序》:“历千余岁,至沈詹事、宋考功,始裁成六律,彰施五色,使言之而中伦,歌之而成声,缘情绮靡之功,至是乃备。”元稹《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唐兴,官学大振,历世之文,能者互出,而又沈、宋之流,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由是而后,文变之体极矣。”新唐书文艺中李适附宋之问传:“魏建安后汔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之问、沈佺期,又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谓苏武李陵也。”《瀛奎律髓》卷一:“宋之问,唐律诗之祖,诗未尝不佳……字字细密。”《诗薮》内编卷四:“沈七言律,高华胜宋;宋五言排律,精硕过沈。”又:“沈、宋本自并驱,然沈视宋稍偏枯,宋视沈较缜密。沈制作亦不如宋之繁富。沈排律工者不过三数篇,宋则遍集中无不工者,且篇篇平正典重,赡丽精严,初学入门,所当熟习。右丞韵度过之,而典重不如;少陵闳大有加,而精严略逊。”又:“延清排律,如《登粤王台》《虚氏村》《禹穴》《韶州》《清远峡》《法华寺》等篇,叙状景物,皆极天下之工。且繁而不乱,绮而不冗,可与谢灵运游览诸作并驰,古今排律绝唱也。”《唐诗品》:“延清天挺瑶华,端然秀颖,身游宇内,而神薄太清。其诗意匠纵出,种种合度,神情所契,在在成声,虽远离颠倒之中,悉谐韵节之妙,唐之上士舍子其谁?大抵世之言诗者,五音口于歌唱,而文或不工;四声弥其绮丽,而调或不协,安能畅风教而通庶情也。今延清含精美之气而按鸿朗之节,极苦辛之变而不离《雅》《颂》之义,又谁得尚之?后世李太白以天才见称,其归命原根实出宋九。存百代变衰之论,而昧衡枢之旨,岂不上愧师涓,下惭纪宣哉!”曹荃明崇祯刊本《宋学士集》序:“自四杰下笔间,生真神,正骨力,从铅华靡丽中洗发以出,而萧、李、沈、宋诸君子,亦各具须眉而存眼鼻,一时风雅,遂擅胜场。吾偶读宋学士延清集,见其刊浮削靡,亦隽亦新。辟诸含光藏匣,而龙文之干霄冲斗者烨烨欲吐,吐者其色,烨烨者其神也。又如拄笏对西山,挹其朝气,棱棱露爽,爽者其气,棱棱者其骨也。以故评延清诗者谓其如良金美玉,无施不可;谓其使曹、刘降格,不能争胜,盖亦推崇极矣。”《载酒园诗话又编》:“宋古诗多佳,真苦收之不尽。律诗扈从、应制诸篇,实亦不能高出于沈。山水丽情,则沈犹竹生云梦,宋则伶伦子吹之作风鸣矣。”《三唐诗品》卷一:“其源出于谢玄晖、沈休文。五言长篇蔚密,短篇明秀,高凌宣远,卑拟韩卿。七言短章,独开蹊径,玩词已尽,而寻味方永,实文坛之独帜,韵府之高言。《明河》发咏,为西崑之体所师意焉。应制律词,特


二十六日,翰林国史院进太祖、太宗、定宗、睿宗、宪宗五朝实录。
揭傒斯作《湖南宪使卢学士,移病归颖,舟次武昌,辱问不肖姓名,先奉寄三首》诗。
邓剡卒,年七十二。
余阙生。
傅若金生。
梁寅生。
危素生。
睢景臣与钟嗣成相识于杭州。
《元典章前集》于本年初刊。
何梦桂卒于本年之后。
初八,汪克宽生。
刘将孙序周南瑞所编《天下同文集》。
辛文房撰《唐才子传》成。
虞集、袁桷、贡奎等六人游大都长春宫,赋诗唱和。
二十日,王恽卒,年七十八。
初一,戴表元序洪焱祖所作诗。
二十日,方回序唐元所撰《艺圃小集》。
二十四日,舒頔生。
大德六年至本年间,臧梦解、陆垕荐蒋捷于朝,不就。
戴表元起为信州儒学教授。
仇远由镇江路儒学正迁溧阳州儒学教授。
汪元量筑楼于丰乐桥外,以为湖山隐处,刘将孙为作《湖山隐处记》。
揭汯生。
本年或稍后,卢挚还朝为翰林学士。
令御史台、翰林、集贤院、六部于五品以上各举廉能识治体者三人,行省、行台、宣慰司、廉访司各举五人。
初七,梁栋卒。
初八,方回作《学诗吟》十首。
十五日,张炎与仇远会于溧阳。
十五日,沈多福序邓牧、孟宗宝所编《洞霄图志》。
邓文原以翰林修撰召还京师。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