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柳宗元在永州。

输入历史事件:

柳宗元在永州。

公元812年 十月
柳宗元永州

秋,曾与崔策同登西山,后有诗《与崔策登西山》《送崔子符罢举诗序》。自正月至十月,游袁家渴诸景,有《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是为“永州八记”中后四记。是年,柳另有《贺皇太子笺》《代韦永州谢上表》《永州刺史崔君权厝志》《祭崔使君文》及诗《弘农公左官三岁复为大僚献诗五十韵》《同刘二十八院长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南涧中题》等。【小石城山记】古文观止卷九:“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柳州诸记,奇趣逸情,引人以深。而此篇议论,尤为崛出。”古文小品咀华卷三:“才人失路,寂寞无聊之况,开口便见。”《古文赏音》:“徜徉纵恣之作,实皆牢骚不平之气。”《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三:“前幅一段,径叙小石城。妙在后幅从石城上忽信一段造物有神,忽疑一段造物无神,忽捏一段留此石以娱贤,忽捏一段不钟灵于人而钟灵于石,诙谐变幻,一吐胸中郁勃。”《金圣叹批才子古文》卷一二:“笔笔眼前小景,笔笔天外奇情。”《晚村先生八家文精选》:“此记以‘类智者所施设’一句为主,只缘石城甚肖,遂有推测造物之意,泛用他处便不切。”《古文一隅》卷中:“此篇景实意虚之文。由山出石,由石写城,由城及旁,由旁及门,由门而上,既上而望,因望而异境。其写景处,所谓以虚作实之法也。至其满腔郁结,俱于后半发抒。然脱却本题,空中感慨,又不免有文无题之病。”【袁家渴记】《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三:“读袁家渴一记,只如一幅小山水,色色画到。其间写水,便觉水有声;写山,便觉山有色;写树,便觉枝干扶疏;写草,便见花叶摇曳。真是流水飞花,俱成文章者也。” 《韩柳文研究法》“柳文研究法”:“《袁家渴记》于水石容态之外,兼写草木。每一篇,必有一篇中之主人翁,不能谓其漫记山水也。……综而言之,此等文字,须含一股静气,又须十分画理,再著以一段诗情,方能成此杰构。”《古文辞类纂选本》卷九:“此篇写风动草木,描神赋色,非身历其境,不能见其工。”【弘农公左官三岁复为大僚献诗五十韵】《孙月峰评点柳柳州集》卷四二:“起四句泛论,点出大意。”义门读书记卷三七:“比前诗尤工,字字铬冶经史,无半点草料。”【南涧中题】《唐诗归》钟惺云:“非不似陶,只觉音调外,不见一段宽然有余处。”《唐诗镜》卷三三:“言言深诉,却有不能诉之情,寥落徘徊,末二语大堪喟息。”《删补唐诗选脉会通评林》陈继曰:“读柳州《南涧》《田家》诸诗,觉雅裁真识,菲菲来会,令人目不给赏,意无留趣。周珽曰:古雅,绝无霸气,得未有章法,亦在魏晋之间。”《唐风定》卷五:“刻骨透髓,真如见其衷曲。”《删订唐诗解》卷五:“以陶之风韵兼谢之苍深,五言若此已足,不必言汉人也。”【与崔策登西山】《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中唐五古下”吴山民曰:“景语清微。遁山水、观鱼鸟亦足寄慨。结语炼。”周珽曰:“破山取玉,时逢壮采。”《孙月峰评点柳柳州集》卷四三:“是响调,读之令人心快。类张景阳。”蒋之翘注柳河东集卷四三:“论诗者往往以此作与《南涧》并称,然一起一结,殊无意味。已大不如矣。”


会试。
程恩泽、俞正燮等人集枣花寺看牡丹。
李锡畴序黄廷鉴《第六弦溪文钞》四卷。
曾国藩会试再不售。
余治会试不第。
张际亮会试报罢。
刘宝楠入都应试,刘文淇、梅植之、杨季子饯于湖亭,赋诗送别。
李彦章升任山东都转。
殿试。
阮元充殿试读卷官。
初八乙日,汪远孙卒,年四十三。
李彦章卒,年四十三。
祁窩藻丁母忧服阕入京。
初十日,池生春卒,年三十九。
贺长龄抵贵州巡抚任。
林则徐再署两江总督。
陆耀通卒,年六十六。
李兆洛校刊《胡石庄绎志》。
庆勋招龚自珍、吴葆晋、马沅、戴纲孙、步际桐、徐启山等集京师城北积水潭秋禊。
公元1836年。
陶樑自序《红豆树馆书画记》八卷。
十九日,吴荣光招程恩泽、潘世恩等为东坡生日之会。
潘曾沂与石韫玉、董琴涵等唱和笔谈往还无虚日。
汪喜孙、黄爵滋、潘德舆、丁晏、王钦霖、鲁一同等会于陶然亭。
汤贻汾招诸人为八耆会。
吴德旋访钱泰吉,纵论文事。
魏源晤陈世铬于南京。
翁心存授大理寺少卿。
钱仪吉主讲河南大梁书院。
姚椿应两湖总督林则徐之邀主荆南书院。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