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说诗晬语》:“大历十子后,刘梦得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

输入历史事件:

《说诗晬语》:“大历十子后,刘梦得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

公元842年 七月
说诗晬语:“大历十子后,刘梦得骨干气魄,似又高于随州

人与乐天并称,缘刘、白有《倡和集》耳。白之浅易,未可同日语也。”《唐诗别裁》:“大历后诗,梦得高于文房。与白傅唱和,故称‘刘白’。实刘以风格胜,白以近情胜,各自成家,不相肖也。”石洲诗话:“刘宾客之能事,全在《竹枝词》,至于铺陈排比,辄有怆俗之气。山谷云:‘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昔子瞻尝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又云:‘梦得乐府小章,优于大篇。’极为确论。”《读雪山房唐诗序例》:“至刘、柳出,乃复见诗人本色,观听为之一变,子厚骨耸,梦得气雄,元和之二豪也……刘宾客无体不备,蔚为大家,绝句中之山海也。始以议论入诗,下开杜紫微一派。”《昭昧詹言》:“大约梦得才人,一直说去,不见艰难吃力,是其胜于诸家处,然少顿挫沉郁,又无自己在诗内,所以不及杜公。先君云:‘七律中以文言叙俗情入妙者,刘宾客也。次则义山。义山资所以藻饰。’”《艺概》:“刘梦得诗稍近径露,大抵骨胜于白,而韵逊于柳。要其名隽独得之句,柳亦不能掩也。”《唐诗五七言近体五七言绝句选评》:“中唐七律,梦得可继随州。后人与乐天并称,因刘、白有唱和集耳,神彩骨干,恶可同日语?”《桐城吴先生评点唐诗鼓吹》:“昔人论刘梦得为豪放,其体为东坡七律所自出,固不得而轻议之也。”《诗法草编》:“唐人擅长七律者,老杜外……中唐作者,刘梦得、刘文房皆巨率。”《四库提要》卷一五〇:“《刘宾客文集》三十卷,《外集》十卷。《唐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陈振孙《书录解题》称:“原本四十卷,宋初佚其十卷,宋次道写其遗诗四百七篇、杂文二十二首为《外集》,然未必皆十卷所逸也。”禹锡在元和初以附王叔文被贬,为八司马之一,召还之后,又发咏元都观桃花触忤执政,颇有轻薄之讥。然韩愈颇与之友善,集中有《上杜黄裳书》,历引愈言为重。又《外集》《子刘子自传》一篇,叙述前事,尚不肯诋諆叔文。盖其人品与柳宗元同;其古文则恣肆辨,于昌黎柳州之外,自为轨辙;其诗则含蓄不足而精锐有余,气骨亦在元、白上,均可与杜牧相颉颃,而诗尤矫出。陈师道苏武诗初学禹锡。吕本亦谓苏辙晚年令人学禹锡诗,以为用意深远,有曲折处。刘克庄后村诗话乃称其诗多感慨,唯‘在人虽晚达,于树似冬青’十字差为闲婉,似非笃论也。其杂文二十卷、诗十卷,明时曾有刊版,独《外集》世罕流传,藏书家珍为秘笈。今扬州所进抄本,乃毛晋汲古阁所藏,纸墨精好,犹从宋刻影写,谨合为一编,著之于录,用还其卷目之旧焉。”禹锡亦擅法书,书史会要卷五记其“工书”,为唐代书家,其论书,见全唐文卷六〇七;通医术,今有医学著作《传信方》存世;解音乐、奕棋。禹锡著作广富,《新唐书•艺文志三》崇文总目卷三均载:“刘禹锡《传信方》二卷。”《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刘禹锡集》四十卷。《刘白唱和集》(刘禹锡白居易)三卷。《汝洛集》一卷(裴度刘禹锡唱和)《洛中集》七卷。《彭阳唱和集》(令狐楚刘禹锡)三卷。《吴蜀集》(刘禹锡李德裕唱和)一卷。”崇文总目卷五著录:“《刘宾客集外诗》三卷。”民国吴兴徐氏影宋本《刘宾客文集》所收宋敏求《刘宾客外集后序》辨析禹锡著述甚详:“世有《梦得集》四十卷,中逸其十,凡诗三百九十二篇。所遗盖称是,然未尝纂著。今哀之,得《刘白唱和集》一百七、联句八,《杭越寄和集》二,《彭阳唱和集》五十二,《汝洛集》二十七、联句三,


顾协年三十五,兼太学博士。
王僧孺诗作得武帝欣赏。
王筠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
刘孺诗赋得沈约、高祖之嗟赏。
宣武帝下诏考订雅乐。
诏营缮国学。
诏令群臣议律令。
魏有献四足鸡者,诏散骑侍郎赵邕问崔光,光上表论灾异。
释僧范二十九岁,投邺城僧始而出家。
置《五经》博士各一人。
江郎才尽。
丘迟与陈伯之书。
陈将军足下无恙,幸甚。
夫迷途知反,往哲是与;不远而复,先典攸高。
以慕容超之强,身送东市;姚泓之盛,面缚西都。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伯之乃于寿阳拥众八千归。
范缜贬谢朏而褒王亮,令萧衍不悦。
张率、周兴嗣应诏赋舞马。
处士沈岂页卒。
宣武帝诏选才学与资望兼善之士。
邢峦上表议取蜀,以为蜀地亦富文学风流,颇可用之。
萧统出居东宫。
谢朏卒。
刘潜举秀才。
到沆卒。
萧纲立为晋安郡王,庾肩吾随侍。
宣武帝诏令群臣“直言忠谏”。
开弛盐禁。
褚緭堕马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