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张昷之(985—1062)生。

输入历史事件:

张昷之(985—1062)生。

公元985年 本年
张昷之(985—1062)生。

张昷之,字景山。进士及第,补乐清尉,润州观察推官,校勘馆阁书籍,迁集贤校理通判常州,知温州蔡齐荐其材可用,擢提点淮南路刑狱。徙广南东路运使,权度支判官,为京西运使,加直史馆,徙河北。还,为盐铁副使,擢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按察使。除户部副使,既而坐前事夺职,知虢州。王则反贝州,有言盅之在河北捕得妖人李教不杀,使得逸去,今乃为则主谋,乃下御史按劾,虽不得书,犹夺三官,监鄂州税。知汉阳军,稍迁刑部郎中,复待制、知湖州,徙扬州。以光禄卿致仕,卒。(宋史本传)


张九龄预龙门公宴,赋诗,崔沔奉敕撰公宴诗序。
李白归终南山隐居,有诗怀元丹丘。
玄宗宴百官于上阳东州,张九龄、孙逖各应制赋诗。
李白离长安,泛舟黄河直至宋州,赋诗咏怀。
颜元孙(?-732)卒。
张九龄在工部侍郎任,敕加知制诰。
孟浩然在襄阳,值张愿休沐还乡,与之交游唱和。
云雨乖。
玄宗还长安。
王昌龄有诗忆崔国辅。
高希峤上《晋书注》一百三十卷。
陈庭玉上《老子疏》.柳纵上《庄子注》,帅夜光上《三玄异义》,各授官。
皇甫冉年十五,以文才为张九龄所称赏。
戴叔伦(732—789)生。
制令士庶家藏《老子》一本,贡举人加试《老子》策。
储光羲南归故乡,赋诗留别阎防。
去人皇州。
刘昚虚、阎伯屿等进士及第。
张愿奉先令秩满,还襄阳,有诗作,孟浩然和之;未久,浩然赴长安。
敕百姓得立私学。
王昌龄在校书郎任,预花萼楼酺宴,应制赋诗。
孟浩然在长安,赋诗与王维别,离长安出潼关,有诗寄王昌龄。
旅亭夜坐怀王大校书》:“烛至萤光灭,荷枯雨滴闻。
王维赋诗赠房琯,又有诗送綦毋潜弃官归乡。
李白往嵩山,从元丹丘游;后又数往洛阳,与元演结交,共为歌酒之游。
制张九龄起复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李白作《梁甫吟》诗。
孟浩然南返襄阳,途中遇雪,有诗作,至襄阳,亦有诗作。
孙逖入为考功员外郎、集贤修撰。
王昌龄赋诗送刘眘虚归乡取宏词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