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司马光(1019—1086)卒。

输入历史事件:

司马光(1019—1086)卒。

公元1086年 九月
司马(1019—1086)卒。

《纲鉴易知录》卷七二:“九月,尚书仆射门下侍郎河内司马卒。时两宫虚己以听光为政,光以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殉社稷,躬亲庶务,不舍昼夜。宾客见其体羸,举诸葛亮食少事烦以为戒。光曰:‘死生,命也。’为之益力。病革,谆谆语如梦中,皆朝廷天下事也。及薨,太后哭之恸,与帝临其丧。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年六十八。京师人为之罢市,往吊。及如陕葬,送者如哭私亲。四方皆画像以祀。子康居丧,因寝地得腹疾,召医李积于兖,乡民闻之告积曰:‘百姓受司马公恩深,今其子病,愿速往也。’积至,则康疾不可为矣。光孝友忠信,恭俭正直,居处有法,动作有礼,自少至老,语未尝妄,自言:‘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诚心自然,天下敬信,陕、洛间皆化其德;有不善,曰:‘君实得无知之乎!’光于物澹然无所好,于学无所不通,惟不喜释、老,曰:‘其微言不能出吾书,其诞吾不信也。”’沈德潜《重刻司马文正公集序》:“元本道德,发为功业,真足以旋转乾坤矣。即初未欲以文辞自见,而文足以辉光日月,照耀古今者,则为司马文正公一人。公尝自言,我生平无他过人,唯无不可对人言者。是公之平生本于不欺者也。盖不欺则诚,诚至则物无不动。故当日感格君父,孚信友朋,下而至于儿童走卒,妇人女子,远而及乎辽人西夏,更递而推之千秋万岁以后,无不知司马公之为天民、为大人者,洵乎理学与名臣兼备乎一身,而文章特其余事也已!尝读《宋史•韩忠献公传》中云,厚重少文如周勃,政事明敏如姚崇。夫勃与崇固皆有济世功,然比之忠献公,未必适如其量。而德潜于司马文正公,则以诸葛忠武较之,以似不同,而实相当者。公于退居洛邑以前,争夏竦谥,请建储,疏灾异,定濮王典礼。至遭王安石变制,屡争不回,决然勇退,与忠武之隐居隆中者异也。然留洛十五年,萧然无与,而天下以真宰相目之,此与忠武之躬耕南阳,隐然负王者之望者同。及乎受知元祐朝,肩荷重任,不委险艰,悉刬新法。有劝公避祸者,公曰:‘天若祚宋,必无此事。’此与忠武之受遗诏,辅新主,屡伐魏而不悔者同。既而以身殉国,躬亲庶务,不舍昼夜。病革,谆谆如梦中语,皆朝廷天下事。此与忠武之夙兴夜寐,食少事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者同。而文章之抒写道术,视忠武之文可匹《伊训》《说命》者,又适相同也。斯诚不朽之盛事也已!昔苏子瞻称公之文如金玉谷帛药石,谓其必有适于用。故自奏对札疏,以及辞赋记赞,其微者根乎天人性命,显者关乎宗社生灵,皆发乎道德功业之余,非有意于文,而不能不文者也。”


同卷,《游南嶂同孙信道》:“遥瞻南嶂深复深,双崖与天藏太阴。
同卷,《游东岩》:“散策东岩路,梦中曾记经。
同卷,《望信道立竹林边》:“修竹林边烟过迟,幅巾藜杖立疏篱。
同卷,《雨晴徐步》:“百年几晴朝,徐步山径湿。
同卷,《同信道晚登古原》:“幽怀忽牢落,起望登古原。
同卷,《岸帻》:“岸帻立清晓,山头生薄阴。
同卷,《雨》:“云起谷全暗,雨晴山复明。
同卷,《醉中至西径梅花下,已盛开》:“梅花乱发雨晴时,褪尽红绡见玉肌。
春末,陈与义出山,有诗。
同卷,《入山二首》,其一:“出山复入山,路随溪水转乙东风不惜花,一暮都开遍。
同卷,《寒食》:“竹篱寒食节,微雨澹春意。
同卷,《清明》:“雨晴闲步涧边沙,行入荒林闻乱鸦。
同卷,《与夏致宏、孙信道、张居山同集涧边,以“散发岩岫”为韵,赋四小诗》,其一:“哦诗谷虚响,散发下岩半。
同卷,《出山宿向翁家》:“纸坊山绝顶,直下夕阳斜。
同卷,《出山道中》:“雨歇澹春笑,云气山腰流。
同卷,《咏清溪石壁》:“青溪宜晓日,曲处千丈晦。
夏四月,金兀术复入西京,翟进击走之。
宋以信王赵榛为河外兵马都元帅。
杨时为程氏正宗。
南宋开科取士。
王彦组织“八字军”抗金。
苏轼追复端明殿学士。
金朝准备修国史。
宋于沿江练水军。
许顗《彦周诗话》成书。
陈与义离开房州,前往均阳。
是夏,陈与义权摄知均州,有诸诗。
同卷,《和王东卿绝句四首》,其一:“少年走马洛阳城,今作江边瓶锡僧。
同卷,《观江涨》:“涨江临眺足消忧,倚杖江边地欲浮。
同卷,《同左通老用陶潜还旧居韵》:“故园非无路,今已不念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