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四日,赵彦端(1121—1175)卒,年五十五。

输入历史事件:

四日,赵彦端(1121—1175)卒,年五十五。

公元1175年 七月
四日,赵彦端(1121—1175)卒,年五十五。

彦端字德庄,号介庵,鄱阳人。绍兴进士。历官钱塘主簿吏部员外郎右司员外郎。迁太常少卿,除直宝文阁、知建宁府。事迹见韩元吉《直宝文阁赵公墓志铭》《南涧甲乙稿》卷二十一)。《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其《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已佚;又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一著录其《介庵词》一卷,今存明毛晋汲古阁刊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词录其词一百五十余首,全宋诗录其诗三十三首。四库提要卷一九八:“《介庵词》一卷,安徽巡抚采进本,宋赵彦端撰。……《宋史。艺文志》载彦端有《介庵集》十卷,外集三卷,又有《介庵词》四卷。《书录解题》则仅称《介庵词》一卷。此本为毛晋所刻,亦止一卷。然据其卷后跋语,似又旧刻散佚,仅存此一卷者,未之详也。张端义贵耳集载彦端尝赋《西湖谒金门》词,有‘波底斜阳红湿’之句,为高宗所喜,有‘我家里人也会作此等语’之称。其他篇亦多婉约纤铱,不愧作者。集末《鹧鸪天》十阕,乃为京口角妓萧秀、萧莹、欧懿、刘雅、欧倩、文秀、王婉、杨兰、吴玉九人而作,词格凡猥,皆无可取。且连名人之集中,殆于北里之志,殊乖雅音。盖唐、宋以来士大夫不禁狭斜之游,彦端是作,盖亦移于习俗,存而不论可也。”


十七日,钮树玉卒,年六十八。
贺长龄调江宁布政使。
公元1827年。
墓志铭》。
龚自珍录辛巳以来七年之作百二十八篇,为《破戒草》一卷。
郭磨名其庵曰“老復丁”。
瞿中溶重辑《古文孝经辨疑》毕。
十一日,姚文田卒,年七十。
十九日,石韫玉、潘奕隽、朱臶、钱泳等饮于桂龄之还读斋,为东坡寿。
端木国瑚、汤贻汾等集于汤贻汾署馆作消寒之会。
冯登府刊《清芬集》八卷。
先生年谱》。
祁窩藻升右中允,旋迁侍讲。
曹振镛晋太子太师。
梁章鉅抵江苏布政使任,辑《东南棠荫图咏》三卷。
李文耕擢湖北按察使。
丁履恒选授山东肥城县知县。
钱泰吉选授杭州府海宁州学训导。
徐继畲始丁父忧。
魏成宪主讲金陵钟山书院。
童槐主讲月湖书院。
方东树主庐州庐阳书院。
左辅受邀主扬州孝廉堂。
包世臣佐陶澍办吴淞江工程。
蒋春霖随父之湖北,登黄鹤楼赋诗。
陶澍、潘奕隽、石韫玉、吴云、韩葑为“沧浪五老会”。
陶澍、梁章鉅、陈銮重修沧浪亭,又建五百名贤祠。
薛传均、柳兴恩等校包季怀所撰《诗礼征文》。
俞正燮作《门客正义》、《除乐户丐籍及女乐考附古事》、《野获编目录书后》等文。
张际亮作诗百零七首。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