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吕午(1179—1255)卒,年七十七。

输入历史事件:

吕午(1179—1255)卒,年七十七。

公元1255年 本年
吕午(1179—1255)卒,年七十七。

午字伯可,号竹坡,歙县人。嘉定四年进士,授乌程主簿。调当涂县丞,与吴渊吴潜兄弟定交。历知余杭县、龙阳县。嘉熙元年,为太府寺簿,迁监察御史。三年,以论赵葵左迁宗正少卿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淳祐元年,出知泉州。三年,复入为监察御史,兼崇政殿说书,迁起居郎兼史院官。四年,丁母忧。闲居十二年,宝祐三年卒。事迹见宋史卷四○七本传。著有《竹坡类稿》,淳祐三年祝穆刻,有清抄本。五卷附录一卷;左史谏草一卷,有《四库全书》本,存奏疏六首。全宋诗录其诗六首,全宋文收其文七卷。四库提要卷五五:“左史谏草一卷。……是编凡奏议六首,后附其子沆奏议一首,后又附载《家传》、诗文之类,最后载《吕氏节妇事》,皆因《家传》附编者也。午两为谏官,以风节自励,知无不言。理宗尝称其议论甚明切,又谓其论边事甚好。此六疏皆理宗嘉熙二年所上,虽篇数无多,而宋末时事颇可考见。其论宋宰相台谏之弊,尤极详恳。其子沆一疏,并方回所为午及沆传,亦多与宋史本传可以相证。回称午文集名《竹坡类稿》,是午本有全集,而今佚之。兹六疏,盖存于散轶之余者。其他遗文,则颇散见于新安文献志诸书中云。”


金太祖命诸路军过江屯驻。
陈与义有诗。
爱国学生邓肃,竟被放归田里。
害民,进诗讽谏,诏放归田里。
曹辅谏微行疏。
杨游立雪。
金遣宋使呼庆回国。
本年冬,张矩臣(元方)将赴南京幕,于坐上作诗见贻,陈与义次韵答之,又作送别诗二首。
本年冬,又作诸诗。
同卷,《宋张迪功赴南京掾二首》,其一:“士固难推挽,君其自宠珍。
同卷,《梅花》:“高花玉质照穷腊,破雪数枝春已多。
《增广笺注简斋诗集》卷六《与周绍祖分茶》:“竹影满幽窗,欲除腰髀懒。
贺铸再度致仕。
李清照三十六岁。
周邦彦有词《蕙兰芳引》(寒莹晚空)、《水龙吟》(素肌应怯余寒)。
郑侠(1041—1119)卒。
汪应辰(1119—1176)生。
宋朝罢道学,儒道始合一。
陈与义三十一岁。
赵良嗣使金。
辽金和议之断绝。
辽复遣使入金国。
徽宗赐上舍生及第。
春,陈与义与张规臣(元东)、矩臣(元方)兄弟数相唱酬,作诗较多。
同卷,《元方用韵见记,次韵奉谢,兼呈元东二首》:“大难词源三峡流,小难诗不数苏州。
同卷,《元方用韵寄若拙弟,邀同赋,元方将记若拙觅颜渊之五十亩,故诗中见意》:“梦中与世极周流,错认三刀是得州。
同卷,《西郊春事渐入老境,元方欲出游,以无马未果。
同卷,《答元方述怀》:“不见圆机论九流,纷纷骑鹤上扬州。
综述以上各篇由此可知,当时,其弟与能(若拙)及二十叔援(惠彦)均在汝州。
是时,陈与义之生母张夫人已患病;不久即病逝于汝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