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文天祥被解往京师,途经江西,王炎午作《生祭文丞相》文,促其死节。

输入历史事件:

文天祥被解往京师,途经江西,王炎午作《生祭文丞相》文,促其死节。

公元1279年 六月
文天祥被解往京师,途经江西,王炎午作《生祭文丞相》文,促其死节。

揭傒斯《书王鼎翁文集序》:“余旧闻宋太学庐陵王鼎翁作《生祭文丞相》文,每叹日:士生于世,不幸当国家破亡之时,欲为一死而无可死之地,又作为文章以望其友为万世立纲常,其志亦可悲矣。然当是时,文丞相兴师勤王,非不知大命已去,天下已不可为,废数十万生灵为无益,诚不忍坐视君父之灭亡而不救,其死国之志固已素定,必不待王鼎翁之文而后死。使文丞相不死,虽百王鼎翁未如之何,况一王鼎翁耶!且其文见不见未可知,而大丈夫从容就义之念,亦有众人所不能识者。近从其邑人刘省吾得王鼎翁集,始见所谓《生祭文丞相》文。既历陈其可死之义,又反复古今所以死节之道,激昂奋发,累千五百徐言,大意在速文丞相死国。使文丞相志不素定,一读其文,稍无苟活之心,不即伏剑,必自经于沟渎,岂能间关颠沛至于见执,又坐燕狱数年,百计屈之而不可,然后就刑都市,使天下之人共睹于青天白日之下,曰杀宋忠臣文丞相。何其从容若此哉!故文丞相必死国,必不系王鼎翁之文。其文见不见又不可知,而鼎翁之志则甚可悲矣。即鼎翁居文丞相之地,亦岂肯低首下心,含垢忍耻,立他人之朝廷乎?鼎翁德之粹,学之正,才之雄,诗文之奇古,则刘会孟先生言之备矣,兹不复论,独论文丞相之心与鼎翁之志云尔。"(《揭傒斯全集•文集》卷三)佚名《书王梅边先生生祭、望祭文丞相文后》:“予尝读王梅边先生所为生祭、死祭信国公文二篇,其忠烈之气,直可与天地间风霆日月星辰相永久,伟哉言也。使当时非母老去幕下,则发谋出虑,为信国左右手者,岂在杜架阁诸君子之后哉?今诸君子皆以信国牵连挂名于宋史,则先生之志,知者鲜矣,岂不良可慨耶?然先生见义明,信道笃,固不以史书为轻重,二祭文足以不朽也。恨生晚,无由亲炙,故再拜而识以斯语。庶百代之下,有能睹先生风神者,亦足以感发而兴起云。”(《吾汶稿》卷四)


欧阳修等于普明寺竹林饮别梅尧臣,分韵赋诗。
余将北归,河阳友人欧阳永叔与二三君具觞豆,选胜绝,欲极一日之欢以为别。
六日,改元。
欧阳修等游嵩山。
谢希深、欧阳永叔官洛阳时,同游嵩山。
癸未(十五日)。
壬寅(五日),知天雄军、天平节度使王曾加同平章事,知天雄军如故。
壬子(十五日),殿中丞宋祁为直史馆,太子中允韩琦为太常丞、直集贤院,大理评事石延年赵宗道、上元县主簿吴嗣复、合肥县主簿胡宿并为馆阁校勘。
庚申(二十三日),命枢密直学士权三司使李谘、翰林学士盛度、侍读学士王随同议解盐法。
(辽兴宗重熙元年)是年,放进士刘师贞等五十七人。
刘恕(1032—1078)生。
王令(1032—1059)生。
释了元(1032—1098)生。
吕惠卿(1032一1111)生。
李清臣(1032—1102)生。
程颢(1032一l085)生。
沈辽(1032一1085)生。
杜纯(1032—1095)生。
葛书思(1032—1104)生。
释净端(1032—1103)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丛翠亭记》、欧阳修《非非堂记》、欧阳修《送陈经秀才序》、欧阳修《书梅圣俞稿后》、欧阳修《送梅圣俞归河阳序》、欧阳修《红鹦鹉赋》、梅尧臣《新秋普明院竹林小饮诗序》、梅尧臣《红鹦鹉赋》。
诗:欧阳修《游龙门分题十五首》、欧阳修《嵩山十二首》、欧阳修《伊川独游》、欧阳修《雨后独行洛北》、欧阳修《缑氏县作》、欧阳修《吊黄学士三首》、欧阳修《初秋普明寺竹林小饮饯梅圣俞分韵得亭皋木叶下五首》、欧阳修《和八月十五日斋宫对月》、欧阳修《双桂楼》、欧阳修《河南王尉西斋》、欧阳修《张主簿东斋》、欧阳修《留守相公祷雨九龙祠应时获澍呈府中同僚》、欧阳修《陪府中诸官游城南》、欧阳修《被牒行县因书所见呈僚友》、欧阳修《又行次作》、欧阳修《拟玉台体七首》、欧阳修《和谢学士泛伊川浩然无归意因咏刘长卿佳句作欲留篇之什》、梅尧臣《得高树早凉归》、梅尧臣《依韵和欧阳永叔同游近郊》、梅尧臣《太尉相公中伏日池亭宴会》、梅尧臣《希深惠书与师鲁永叔子聪几道游嵩因诵而韵之》、梅尧臣《依韵和欧阳永叔黄河八韵》、梅尧臣《同永叔子聪游嵩山赋十二题》、梅尧臣《拟玉台体七首》。
戊寅(十一日),直集贤院李淑上《耕籍类事》五卷、《王后仪范》三卷。
己丑(二十二日),宰臣吕夷简、枢密副使夏竦上所注御制《三宝赞》、皇太后发愿文。
初耕籍田,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判河南府钱惟演求侍祠,许之。
甲午(二十九日),皇太后崩。
十日,杨大雅卒,69岁。
著有:《大隐集》三十卷(《宋史》本传)、《西垣集》五卷(《宋史》本传)、《职林》二十卷(《宋史》本传)、《两汉博闻》十二卷(《宋史》本传)。
癸丑(十八日),以景灵宫使、泰宁节度使、同平章事钱惟演判河南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