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段成己卒,年八十四。

输入历史事件:

段成己卒,年八十四。

公元1282年 本年
段成己卒,年八十四。

[按,段成己生年,据所作《辛丑清明后三日》诗推定,诗云:“从头悉读行年记,惭愧春风四十三。”辛丑为1241年,上推42年,为1199年。其卒年,据同恕所作《段思温先生墓志铭》推定,铭记段思温云:“年十二,遁庵君卒。……至元十五年,丁樊夫人忧。……后四年,菊轩君卒。……二十五年春三月某日,疾终正寝,享年四十有九。”遁庵为段克己号,段思温为其子,思温年十二而克己卒,以其卒年推之,则当在1251年。据《墓志铭》段成己卒于至元十九年(1 282)。又1935年山西书局排印本二妙集卷首,王垮昌《重印〈二妙集〉及年谱叙》一文,引王磐《菊轩先生墓碑》,记段克己卒年云:“菊轩于至元十九年六月中旬有二日终于家,享年八十四。”近人孙德谦《金稷山段氏二妙年谱》误考其卒年为至元十六年(1279)。今人赵琦《金末诗人“稷亭二段”的卒年及出仕问题》一文考之甚详,见《文史》2001年第3辑。〕《古今词话•词评》卷下:“《柳塘词话》曰:河东段克己,字复之,著《遁斋乐府》。弟成己,字诚之,著《菊轩乐府》。两人登第,入元俱不仕。时人目为儒林标榜。”后人以段成己与其兄克己之诗合编,成二妙集吴澄《二妙集序》:“中州遗老,值元兴金亡之会,或身没而名存,或身隐而名显,其诗文传于今者,窃闻一二矣。有如河东二段先生者,则未之见也。心广而识超,气盛而才雄,其蕴诸中者参众德之妙,其发诸外者综群言之美,夫岂徒从事于枝叶以为诗为文者之所能及哉?……仲氏讳成己,字诚之,人称菊轩先生。在金登进士第,主宜阳簿。年过八袠,至元间乃卒。虽被提举学校官之命,亦不复仕。遁翁之孙辅,由应奉翰林扬历台阁,今以天官侍郎知选举,解后,于京师出其家藏二妙集以示,一览如睹清节,三复不置,已而叹曰:‘斯人也而丁斯时也,斯时也而毓斯人也。昔之耆彦尝评二翁,谓复之磊落不凡,诚之谨厚服化,摹写盖得其真,予亦云然。’”四库提要卷一八八:“二妙集八卷,金段克己段成己兄弟诗集也。克己字复之,号遁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樱山人。克己,金末尝举进士,人元不仕。成己登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簿,元初起为平阳府儒学提举,坚拒不赴。兄弟并以节终。初,克己、成己均早以文章擅名,金尚书赵秉文尝目之曰二妙,故其合编诗集即以为名。泰定间,克己之孙辅,官吏部侍郎,以示吴澄,始序而传之。朱彝尊《曝书亭书目》二妙集下乃题作段镛、段铎撰。考虞集所作《段氏世德碑》,镛、铎实克己、成己之五世祖。铎官至防御使,未尝有集行世。彝尊盖偶误也。集凡诗六卷、乐府二卷。大抵骨力坚劲,意致苍凉,值故都倾复之馀,怅怀今昔,流露于不自知。吴澄序言其有感于兴亡之会,


钱基博《现代中国文学史》:方今之世,文有古今之殊;而古文之中,又有魏晋、齐梁与唐宋之分,所谓歧之中又有歧焉。
高旭《漱铁和尚遗诗序》(光绪二十八年作):自近八年中,适当十九世纪之末以至二十世纪之初,其文字界变迁之速率,至于不可思议,而影响恒及于政治界。
樊增祥《天放楼诗集跋》:余年近八十,负虚名于当世垂六十年。
沃丘仲子《当代名人小传•文人》:慨自小说流行,浮博少年胸有说部、报章二者,则奋笔编书,出以问世。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光绪庚子(1900)后,谴责小说之出特盛。
杨岘删录续得诗文各一卷。
张裕钊(1823—1894)卒于西安,年七十二。
宏道堂刊刻郑观应撰《盛世危言》五卷本。
《八代文粹》约于是春刻成。
二十五日,赐张謇等三百十一人进士及第出身有差。
范当世阅范氏累世所为诗,约之为《通州范氏诗略》。
陈锐为郑文焯《冷红词》作序。
韩邦庆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六十四回刊出,题“云间花也怜侬著”。
缪荃孙弃官出京。
十九日,薛福成(1838—1894)卒。
初一乙亥(1894年8月1日),清廷下诏对日宣战。
二日,朱一新(1846—1894)卒,年四十九。
清廷命两广总督李瀚章毁南海举人康祖诒(有为)所著书。
范当世作诗稿《三百止遗》自序。
二十六日,吴汝纶答黎庶昌书。
姚永朴、曹元忠、冒广生、杨度中举。
朝命湖广总督张之洞权两江总督,其幕府文士多从之至江宁。
沈瑜庆以张之洞之聘总办南京筹防局。
谭嗣同作《三十自纪》。
郑文焯与张祥龄同至扬州,舟中联句。
郑孝胥以中日战事起,随公使归国,居南京,就张之洞幕。
二十七日庚午(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建立兴中会,以“驱除鞑。
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为纲领。
初七日,礼部右侍郎志锐赏副都统,出为乌里雅苏台参赞大臣。
二十四日,李慈铭(183O—1894)卒于京师。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