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一日,铁柱、智熙善出使安南,傅若金辅其行。

输入历史事件:

十一日,铁柱、智熙善出使安南,傅若金辅其行。

公元1335年 七月
十一日,铁柱、智熙善出使安南傅若金辅其行。

傅若金《七月十一日赴安南》《傅与砺诗集》卷五)诗,黄溍《送傅汝砺之安南》文献集卷一)诗。元史卷三十八《顺帝本纪》系其事于元统二年正月。揭傒斯《送傅与砺广州儒学教授序》:“元统三年秋七月,诏假群玉内司丞铁柱吏部尚书丞相掾智熙善礼部郎中使安南,以临江傅若金为辅行。若金字与砺,为学有本末,为文章有规矩,至于歌诗,盖无入而不自得焉,其高出魏晋,下犹不失于唐。”(《傅与砺诗文集》附录)苏天爵《元故广州路儒学教授傅君墓志铭》:“会今天子即位,诏遣使者颁正朔于安南,以君才学为之参佐,受命即行,至真定驿,启制书观之,上有王号。君曰:‘安南自陈日烜已绝王封,累朝赐书皆称世子,今无故自王之,何也?’使者疑未决,君独请行。至都堂白其事,宰相大喜,立奏改之。安南之人往往以中国使者不习其国风土,多设谲诈以绐使者,至是君一一用言折之,彼遂詟伏,不敢相侮。或郊迎张宴劳众,或盛饰侍姬侑酒,君皆却之,曰:‘圣天子遣使者来,所以宣布德意,不当重扰远民。’至日,世子出郭迎诏,帅国中之人共拜听焉。”(滋溪文稿卷十三)与砺之使安南,作有《南征稿》傅若金《南征稿序》:“元统三年,诏遣吏部尚书铁柱、礼部郎中智熙善使安南,而以若金为辅行。其年秋七月,辞京师。明年夏,还至阙下。往返万六千馀里,道途所经,山川城郭、宫室墟墓、草木禽虫百物之状,风雨寒暑、昼夜明晦之气,古今之变,上下之宜,风土人物之异,凡所以感于心、郁于情、宣于声而成诗歌者,积百馀篇。内弟孙宗玉见而录之,其意若将惧其零落,而欲久其存者。嗟夫!古之《皇华》遣使,《枤杜》劳还,《采薇》歌戍役之苦,《黍离》闵宗周之旧,斯皆原情所生,而诗由作也。今人之情,岂异于古哉?余惟不能禁余之情而达诸辞耳,恶能保其必存以久也。自古之诗,零落亦多矣,矧后之人所作乎?余独有感于行迹之远,而悯夫宗玉之志之勤,于是叙而存之。”(《傅与砺文集》卷四)


张焘直言。
西夏改元。
吴玠(1093—1139)卒。
吴玠有将略。
胡士将宣抚四川。
金朝发生内讧,杀死蒲卢虎等。
王伦如金被执,挞懒谋反见杀。
金人法苛赋太重,太行一带起义多。
王彦(1090—1139)卒。
宋屯田于复归之地。
李光罢。
金朝沿河置寨,防人渡河南归。
呼沙呼北攻蒙古,大金朝始弛铁禁。
陆九渊(1139—1193)生。
崔敦诗(1139—1182)生。
朱熹十岁。
高宗遣使迎徽宗之丧。
李纲(1083—1140)卒。
宋朝革正科举制度。
张焘虑金败盟约,速徙大军屯蜀口。
宋朝罢内教。
金朝奖廉惩贪。
腐败先从内部起,金宋用兵有差异。
金复陷河南陕西。
辛弃疾(1140—1207)生。
刘錡顺昌之捷。
岳飞击败金兵于京西。
闰六月,宋军捷报频传。
韩世忠军克海州。
王德善夜战,夜叉复宿州。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