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永乐大典》成。

输入历史事件:

《永乐大典》成。

公元1407年 十一月
《永乐大典》成。

明通鉴卷一五:“修《永乐大典》书成,上之。初,上即位之元年,谕学士解缙等曰:‘天下古今事物,散载诸书,篇帙浩繁,未易检阅。朕欲悉采各书所载事物,类聚之而统之以韵。尝观阴氏《韵府群玉》、钱氏《回溪史韵》二书,事虽有统而纪载太略。卿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毋厌浩繁。’缙等奉诏编纂,依韵排次,于二年十一月上之,赐名《文献大成》。既而上览所进书尚多未备,复敕太子少师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篪与缙重修。三人总其事,复命学士王景王达等五人为总裁,侍读邹缉、修撰梁潜曾棨等凡二十人副之。既又征儒士陈济,擢为都总裁。又简中外官及四方老宿有文学者充纂修,选国子监及郡县生员能书者缮写。开馆于文渊阁,命光禄寺给朝暮膳。至是书成,凡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一万一千九十五册,更赐今名。上亲制序弁其首。”《明太宗文皇帝实录》卷七三“永乐五年十一月乙丑(十五日)”:“太子少师姚广孝等进重修《文献大成》,书凡二万二千二百一十一卷,一万一千九百五本,更赐名《永乐大典》。上亲制序以冠之,其文曰:昔者圣王之治天下也,尽开物成务之道,极裁成辅相之宜,修礼乐而明教化,阐理至而宣人文。粤自伏羲氏,始画八卦,通神明之德,类万物之情,造书契以易结绳之治。神农氏为耒耕之利,以教天下。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垂衣裳而天下治。禹叙九畴。汤修人纪之数。圣人继天立极,皆作者之君。所谓制法兴王之道,非有述于人者。暨乎文武相继,父作子述。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孔子生周之末,有其德而无其位,承乎数圣人之后,而制作已备,乃赞《易》,序《书》,修《春秋》,集群圣之大成,语事功则有贤于作者。周衰,接乎战国,纵横捭阖之言兴,家异道而人异论,王者之迹熄矣。迄秦有燔禁之祸,而斯道中绝。汉兴,六艺之教渐传,而典籍之存可考。由汉而唐,由唐而宋,其制作沿袭,盖有足征。然三代而后,声明文物所可称述者,无非曰汉唐宋而已。洪维我太祖高皇帝膺受天命,混一舆图,以神圣之资,广述作之奥,兴造礼乐制度文为,博大悠远,同乎圣帝明王之道。朕嗣承鸿基,勔思缵述。尚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世远祀绵,简编繁夥,恒慨其难一。至于考一事之微,泛览莫周,求一物之实,穷力莫究。譬之淘金于沙,探珠于海,戛戛乎其不可易得也。乃命文学之臣,纂集四库之书,及购募天下遗籍,上自古初迄于当世,旁搜博采,汇聚群分,着为典奥。以气者天地之始也,有气斯有声,有声斯有字,故用韵以统字,用字以繁事,揭其纲而目必张,振其始而末具举,包括宇宙之广大,统会古今之异同,巨细粲然明备。其余杂家之言,亦皆得以附见。盖网罗无遗,以存考索,使观者因韵以求字,因字以考事,自源徂流,如射中鹄,开卷而无所隐。始于元年之秋,而成于五年之冬,总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名之曰《永乐大典》。臣下请序其首。盖尝论之,未有圣人,道在天地;未有六经,道在圣人。六经作,圣人之道著。所谓道者,弥纶乎天地,贯通乎古今,统之则为一理,散之则为万事,支流蔓衍,其绪纷纭,不有统之,则无以一之。聚其散而兼总其条贯,于以见斯道之大而无物不该也。朕深潜圣道,志在斯文,盖尝讨论其旨矣。然万机浩繁,实资观览,姑述其概以冠诸篇,将以垂示无穷,庶几或有裨于万一云尔。”陆釴病逸漫记:“国朝修《永乐大典》,亦宋朝修册府元龟之意。”四库提要卷一三七:“《永乐大典》二万二千八百七十七卷,目录六十卷。明永乐元年七月奉敕撰,二年十一月奏进,赐名《文献大成》。总其事者为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学士解缙,与其事者凡一百四十七人。既而以所纂尚多未备,复命太子少保姚广孝刑部侍郎刘季箎,与缙同监修,而以翰林学士王景侍读学士王达、国子祭酒胡俨司经局洗马杨博、儒士陈济为总裁,以翰林侍读邹缉,修撰王褒梁潜吴溥、李贯、杨觏、曾棨编修朱绒,检讨王洪、蒋骥、潘畿、王偁、苏伯厚、张伯颖,典籍梁用行,庶吉士杨相,左春坊中允尹昌隆宗人府经历高得旸,吏部郎中叶砥,山东按察司佥事晏璧为副总裁。与其事者,凡二千一百六十九人。于永乐五年十一月奏进,改易名曰《永乐大典》。并命复写一部,锓诸梓,以永乐七年十月讫工。后以工费浩繁而罢。定都北京以后,移贮文楼。嘉靖四十一年,选礼部儒士程道南等一百人重录正副二本,命高拱、张居正校理,至隆庆初告成。仍归原本于南京。其正本贮文渊阁,副本别贮皇史成。明祚既倾,南京原本与皇史宬副本并毁。今贮翰林院库者,即文渊阁正本,仅残阙二千四百二十二卷。顾炎武日知录以为全部皆佚,盖传闻不确之说。书及目录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与原序原表并合。《明实录》作二万二千二百一十一卷,《明史•艺文志》作二万二千九百卷,亦字画之误也。考《明实录》载成祖谕解缙等称,‘尝观《韵府》《回溪》二书,事虽有统,而采摘不广,纪载太略,尔等其如朕意,凡书契以来,经、史、子、集百家之书,至于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备辑为一书,无厌浩繁’云云。故此书以洪武正韵为纲,全如韵府之体,其每字之下详列各种书体,亦用颜真卿《韵海镜源》之例。惟其书割裂庞杂,漫无条理,或以一字一句分韵,或析取一篇,以篇名分韵,或全录一书,以书名分韵,与卷首凡例多不相应,殊乖编纂之体。疑其始亦如韵府之体,但每条备具始末,比韵府加详。今每韵前所载事韵,其初稿也。继以急于成书,遂不暇逐条采掇,而分隶以篇名。既而求竣益迫,更不暇逐篇分析,而分隶以书名。故参差无绪,至于如此。然元以前佚文秘典,世所不传者,转赖其全部全篇收入,得以排纂校订,复见于世,是殆天佑斯文,姑假手于解缙姚广孝等,俾汇存古籍,以待圣朝之表章。有莫知其然而然者,正不必以潦草追咎矣。今仰蒙指授,裒辑成编者,凡经部六十六种,史部四十一种,子部一百三种,集部一百七十五种,共四千九百二十六卷,菁华已采,糟粕可捐,原可置不复道。然搜罗编辑,亦不可没其创始之功,故附存其目,并具载成书之始末,俾来者有考焉。”


杨陆荣《三藩纪事本末》四卷成书。
徐永宣、庄令舆等编《毗陵六逸诗钞》二十四卷刊行。
王苹《二十四泉草堂诗》十二卷刊行。
赖晋(1717—1772)生。
王显绪(1717—1785)生。
戈涛(1717—1768)生。
汪之珩(1717—1766)生。
国梁(1717—?)生。
顾森(1717—1799以后)生。
王时宪典陕试,卒于西安,年六十三。
仇兆鳌卒,年八十。
沈寓卒,年七十九。
刘青霞卒,年五十八。
陈学泗卒,年七十八。
十一日,孔尚任卒,年七十一。
十五日,陈皋谟自序《一夕话》。
二十五日,吴历卒,年八十七。
会试。
十七日,沈名荪作生日诗,以此知其时尚在世。
魏荔彤聘沈德潜往课子。
陈元龙抵京入觐。
吕履恒罢归。
沈德潜、杜诏等游惠山。
张荣《空明子续集》告成。
初九日,圣祖御太和殿,传胪。
许均成进士。
李塨选通州学正。
方苞、张云章、王澍、方楘如等游丰台。
查慎行《粤游集下》为正月至本月诗。
二十八日,李光地卒,年七十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