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王彝《王常宗集》刊刻。

输入历史事件:

王彝《王常宗集》刊刻。

公元1502年 三月
王彝王常宗集刊刻。

都穆《王常宗集序》:“洪武史臣嘉定王先生常宗,有遗文一编,穆乡尝校定,厘为四卷,藏之箧笥者二十年矣。刘君子珍,世居嘉定,好古博雅,谓是集为里中故物,刻梓以传,而俾穆序之。惟吴为东南文献之地,自汉唐以来,名人魁士,踵武相望。至我朝洪武而益盛,盖当是时,修元史者三十有二人,皆极天下之选,而出于吴者,高季迪氏、谢玄懿氏、杜彦正氏、傅则民氏,而先生与焉。先生之文,精严缜密,明畅英发,不为谀辞浪语以逐世好,要之根据乎六经,出入乎诸子百氏,而其识见之卓,论议之妙,求之当时,已不多得,而况遗之百数十年之远,其可以弗传耶?……先生少贫,尝读书天台山中,师事孟长文氏,长文盖兰溪文安公弟子。故先生之学,远有端绪,若文则其所自得者为多,而未尝苟同于人。初,会稽杨维桢以文雄一时,吴越诸生多归之者,先生独目为文妖,作文低之,凡数百言。穆于是又有以验先生之学之正,推是心也,岂希宠盗名以徼一时之利者哉?是以史成而归,身犹布衣,而惟以读书奉母为事。呜呼!若先生者,匪徒能言,实允蹈之而足为乡邦之重者也。先生名彝,其先蜀人,父东轩公尝教授昆山州学以卒。嘉定昆山之接壤也,故先生遂为嘉定人云。都穆序。”浦杲《题王常宗集后》:“杲童幼,稔闻长老论及嘉定乡先生学行纯正、文章典雅,必王先生常宗为称首。自恨生晚,不获一掺杖屦,以备牛马之走。间尝得其诗文一编曰《三近斋稿》,其议论根据,精彩发越,反复诵咏,使人有手舞足蹈之意。此杲所为恨生晚,不得以从问道执业之末。然是时,抱生晚之恨者,岂独杲也?吾友刘君子珍,过而见之,默然有契于中,乃曰:‘君贮之箧笥,以私一人之观览,孰若镂板以传,庶斯文之不坠,而先生之名亦得以垂不朽也?’遂许捐金以成厥美。其间多有陶阴亥豕等字,复求进士都公玄敬校雠点检,略无苟且,复为序文,以弁首简。……弘治壬戌春正月望,邑人后学浦杲敬识。”刘廷璋《王常宗集跋》:“吾练川有妫蜼子先生者,姓王名彝,字常宗,其学之传,出于仁山金氏,故渊源有自。发为诗文,皆平顺和畅,根于至理。国初以布衣召修元史,书成,受金币之锡,有以荐于翰林者,先生以母乞归,后竟不得其死。呜呼!先生之才之德,而不得其死,今乏曾、玄以衍其后,使其文不传,不为真死也欤?余因采访其文集数卷,出资绣梓以广其传。刻成,因缀数语于后,以见先生虽亡,而所以不亡者自若也。弘治十五年春三月朔,同邑后学刘廷璋谨书。”王常宗集卷首提要:“王常宗集四卷,《补遗》一卷,《续补遗》一卷,明王彝撰。其集本名《三近斋稿》,弘治中都穆编为文三卷、诗一卷,刘廷璋、浦杲又辑补遗一卷。今世所传钞本,又有续补遗一卷,不知何人所辑。考其体格,与全集相类似,非赝作也。”


严镃为王慎中《遵岩先生文集》作序。
汪道昆(1525—1593)编集所作诗文为《副墨》。
飞来山人作《古今名贤说海》、《名贤汇语》自序。
冯保作《经书音释》自跋。
海瑞罢官家居。
秦鸣雷任南京礼部尚书。
王宗沐撰(海运详考》。
陈王道刊行欧大任《浮梁集》并作跋。
胡心得刊刻吴国伦(1524—1593)《天鬻子拟古乐府》并作序。
兵科右给事中刘伯燮为胡宗宪讼冤,“丁丑,复故总督浙直太保兵部尚书胡宗宪官,予祭。
穆宗驾崩。
朱翊钧即位,是为神宗。
嵇元夫作《立秋日芦沟送新郑少师相公》诗,一时传诵,谓《阳关》三叠,《河满》一声,无此凄楚。
梅鼎祚辑成《宛雅》。
神宗命冯保掌司礼监,胡涍上疏请严驭近习,削籍罢为民。
王世贞《艺苑卮言》第二次修订完毕。
张佳胤为李攀龙《沧溟先生集》作序。
梅鼎祚(1549—1615)游金陵,作《遵南赋》。
徐渭经多方营救获释。
张居正进《帝鉴图说》。
陆树声(1509一1605)赴礼部尚书任,兼翰林学士。
谢廷杰刊行王守仁(1472—1528)《王文成全书》三十八卷。
李贽游金陵,与耿定理交谈,颇受赏识。
徐中行为欧大任《旅燕集》作序。
王篆增补《江防考》一书。
沈明臣为顾从德《印薮》作序。
保定通判冯惟敏(1511一约1580)辞官归田。
冯惟讷(1513—1572)卒。
谭纶任兵部尚书。
韩上桂(1572—1644)生。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