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王慎中赴常州通判任,唐顺之、陈束、李开先、吴檄、吕高、熊过、张元孝、李遂饯于海甸

输入历史事件:

王慎中赴常州通判任,唐顺之、陈束、李开先、吴檄、吕高、熊过、张元孝、李遂饯于海甸

公元1535年 春
王慎中常州通判任,唐顺之陈束李开先、吴檄、吕高、熊过、张元孝、李遂饯于海甸,作诗文赠别。

李开先于去年十一月由吏部云南清吏司主事承德郎,时在任。嘉靖十五年十二月由吏部云南清吏司员外郎进奉直大夫李开先《游海甸诗序》:“王遵岩慎中,年十八举进士,负时名,颇能违众自立,久为当国者所不悦。历官吏部司封郎,为张方山衍庆以副都请封其父参政君继,虽父子同品,前此刘编修春,封其父御史君规,杨主事子器,封其父通判君禄,张萝峰(璁)不以为例也。票拟获谴,谪判毗陵将行,丁属同志饯别海甸,夙闻其胜,而未尝一游,过此则终身或无复见期。于是武选吴皖山檄、吕江峰高、熊南沙过、翰林唐荆川顺之、陈后冈束、礼部张少室元孝、李克斋遂及予共八人焉,以嘉靖乙未三月望日,出阜城门。至则荒凉殊甚,盖张昌国以癸巳(1533)罹祸,及游日,已三年矣。亭台倾圮,惟水声潺潺,不异旧时。樵牧纷纭,牛羊蹂践,其水边诸洞,四面旋绕,藏歌妓,曳绮罗而奏弦管者,俱不可踪迹矣!主客两忘,酒酣赋诗,有颦眉者,有昂首者,有口呻吟而身屈伸者。予因大笑曰:‘本为游乐,而乃愁苦如此。或罚酒,或罚席,予首甘之,而诗则不能也。’遍阅诸友,有得数句者,有欠结句者,独皖山先成,意高辞雅,不亚唐之名家。继而诸作悉具,而予亦终篇,八句全美,无如皖山者,可谓压倒元、白矣。昌国在孝庙,宠绝当朝,科道交章论劾无虚月。钦命置酒陪礼,且传谕守科及该道接本者俱赴席,今日暂不发本,临时又赐御物助杯盘,翌日谢恩本上,而劾本亦上矣。孝庙乃叹曰:‘既享其家酒食,劾待数日后,亦不为迟。亟戒其家,凡事早收敛。’可见大君德量,如天地之无不容,独恨其曾入禁闼,有干国宪,然亦为解辩。李空同弹章诗中,正点缀其事,所以高不可及。夏桂洲(夏言)遂劾张、李二司属,无事漫游海甸,并私诘李之兄逢,及曾汴二兵科同下狱。大同事不协其意,夫以一日不入部,则处之过重,而大同则又关系天下之公是非,亦以其不苟同于平日,而快其忿于一朝耳。未久,七人相次罢谪,皖山幸而独免。大臣忌才,往往挤其不党己者,岂惟古有之,今殆有甚焉者矣。诗卷归予手,事如隔世,而人多下世,怆然作序,不惟感诸友之易消歇,而且叹大臣之善倾陷也。诸诗字迹宛然如新,丰神则杳然不可复规矣。‘含情瞻北阙,洒泪向西风。’三复读之,更觉吴诗出色,特著序中,而他固不及详云。‘五侯台榭竞芳菲,三月花深车马稀。弦管不随流水奏,绮罗应化暮云飞。空传玉馔分天府,曾睹金葩到禁闱。借问旧时桃李月,由来此地几人非?’”吴檄诗题为《春日过张侯亭园》《明诗纪事》戊签卷十四选人,字句略有不同。诗序以张昌国影射夏言之意甚明,戒其勿跋扈太甚。“夏桂洲”即夏言,时执掌朝政。


简知音。
员半千在武陟尉任,开仓以赈饥民,薛元超义之。
苏味道任咸阳尉。
徐彦伯受薛元超表荐,由是入仕。
张鷟年二十,应制举及第,授襄乐县尉,任期尝撰《游仙窟》。
赵东曦(677—750)生。
刘希夷作《代悲白头翁》、《公子行》诗。
诏自今而后《道德经》为上经,贡举人皆须兼通。
丁巳,高宗与近臣诸亲赋柏梁体联句诗。
辛酉,韦万石请大宴会复奏《破阵乐》。
军中作歌谣讽李敬玄等临阵怯懦。
凤三年九月,“丙寅,李敬玄将兵十八万与吐蕃将论钦陵战于青海之上,兵败,工部尚书、右卫大将军彭城僖公刘审礼为吐蕃所虏。
魏元忠上封事言御吐蕃之策,论及文武人才之才略。
崔融复书于李峤。
卢照邻移居东龙门山。
杨炯以疾去官,作《浑天赋》。
张九龄(678—740)生。
己酉,高宗幸东都。
刘希夷(651—679?)卒,年约二十九。
录》:“刘希夷诗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骆宾王服阕,授长安主簿。
辛亥,改元调露,大赦天下。
宋之问父令文在左骁卫郎将任,受诏使吐蕃。
苏味道从裴行俭征突厥,杜审言赋诗送之。
骆宾王在侍御史任,得罪下狱,赋诗言怀。
李贤作《黄台瓜辞》。
自为行第,故睿宗第四,长曰孝敬皇帝弘,为太子监国,仁明孝悌,天后方图临朝,乃鸩杀之。
卢照邻卧疾东龙门山,与在朝文士唱和,又为来济文集撰序。
陈子昂由蜀入长安,游太学,赴京途中多有诗作。
附)。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