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汤显祖传奇《紫钗记》或作于今年。

输入历史事件:

汤显祖传奇《紫钗记》或作于今年。

公元1587年 本年
汤显祖传奇《紫钗记》或作于今年。

《紫钗记》《紫箫记》重写本。据徐朔方《晚明曲家年谱》帅机《紫钗记题词》:“此案头之书,非台上之曲也。”袁宏《评<玉茗堂传奇>》:“词家最忌弋阳诸本,俗所谓过江曲子是也。《紫钗》虽有文采,其骨格却染过江曲子风味,此临川不生吴中之故耳。”《远山堂曲品•艳品》:“(《紫箫》)工藻鲜美,不让《三都》《两京》。写儿女幽欢,刻入骨髓。字字有轻红嫩绿。阅之不动情者,必世间痴男子。先生称禹金《玉合》,并其沉丽之思,减其秾长之累。然则此曲有曼衍处,先生亦自知之矣。向传先生作酒、色、财、气四剧,有所讥刺。是非顿起,作此以掩之。又为部长吏抑止,仅成半帙而罢。然已得四十三出。十郎塞上初归,会于牛女之夕,亦可作结体。正不忍见小玉憔悴一段耳。愿知音者亟附红牙。(《紫钗》)先生手笔超异。即元人后尘,亦不屑步。会景切事之词,往往悠然独至。然传情处太觉刻露,终是文字脱落不尽耳。故题之以艳字。”沈际飞《题<紫钗记>》:“《紫钗》之能,在笔不在舌,在实不在虚,在浑成不在变化。以笔为舌,以实为虚,以浑成为变化,非临川之不欲与于斯也,而《紫钗》则否。小玉愚,李郎怯,薛家姬勤,黄衫人敢,卢太尉莽,崔、韦二子忠,笔笔实,笔笔浑成,难言其乖于大雅也。惟咏物评花,伤景誉色,秋缛曼衍,皆《花间》《兰畹》之余,碧箫红牙之拍。自古阅今,不必痴于小玉,才于李郎,婉于薛姬,而皆可有其端委,有其托喻。此《紫钗记》所以止有笔有实有浑成耳也。临川自题曰:‘案头之书,非台上之曲。’案头书与台上曲果二(以下缺半页).”臧懋循《元曲选序》:“汤义仍《紫钗》四记,中间北曲,骎骎乎涉其藩矣,独音韵少谐,不无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之病,南曲绝无才情,若出两手,何也。”又《紫钗记》总批:“自吴中张伯起《红拂记》等作,只用三十折,优人皆喜为之,遂日趋日短,有至二十余折者矣。况中间情节,非迫促而乏悠长之思,即牵率而多迂缓之事,殊可厌人。予故取玉茗堂本细加删订,在竭徘优之力,以悦当筵之耳。”梁廷柟曲话卷三:“《紫钗记》最得手处,在观灯时即出黄衫客。下文《剑合》自不觉唐突。而中《借马》折避却不出,便有草蛇灰线之妙。稍可讥者,有《门楣絮别》矣,接下《折柳阳关》,便多重叠,且堕恶套。而《款檄》两使臣皆不上场,亦属草率。”《紫钗记》取材于唐人蒋防霍小玉传。系《紫箫记》重写本。为 “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之一。


刘宰(1166一1239)生。
李心传(1166—1243)生。
中旬,张孝祥过金山。
陆游栖居山阴,有《游山西村》、《观村童戏溪上》、《雨霁出游书事》、《残春》、《家园小酌》诸诗。
张孝祥起知潭州(今长沙),权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公事。
周必大赴平江省亲,与范成大相晤。
虞允文为资政殿大学士、四川宣抚使。
范成大应吴江县令之请,作《三高祠记》。
张孝祥到达潭州任所,饯送前任刘珙(恭父)。
一日,朱熹偕林用中赴潭州访张栻。
上旬,范成大赴溧阳。
胡仔撰成《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八日,朱熹至潭州,与张栻岳麓讲学两月。
范成大提举浙东常平.命未出而寝。
张孝祥与张栻讲性命之学。
魏杞罢参知政事兼同知枢密院,以陈俊卿为参知政事,翰林学士刘珙同知枢密院事。
六日,张栻、朱熹、林用中往游南岳衡山。
二十三日,朱熹别张栻东归。
立春日,范成大差知处州。
朱熹与林用中、范念德东归途中,一路唱酬,辑为《东归乱稿》。
是月,以陈俊卿、刘珙荐,朱熹除枢密院编修官,待次。
范成大作农圃堂,始营石湖。
陆游游上虞。
辛弃疾在广德军通判任。
朱翌(1097—1167)卒,年七十一。
刘汲约于此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蔡沈(1167—1230)生。
戴复古(1167一?)生。
元夕,张孝祥有词《鹧鸪天•上元设醮》二首,有诗《元宵同张钦夫邵怀英分韵得红旗字》。
赐王炎同进士出身,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