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八日(时已交公元1678年1月20日),张尔岐(1612—1678)卒。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八日(时已交公元1678年1月20日),张尔岐(1612—1678)卒。

公元1677年 十月
  二十八日(时已交公元1678年1月20日),张尔岐(1612—1678)卒。

《清代碑传全集》卷一三〇钱载《张处士尔岐墓表》:“生于万历壬子七月二十二日,殁于康熙丁巳十二月二十八日。”《清史列传•儒林传》:“张尔岐,字稷若,山东济阳人。祖以上皆力农,父行素教以儒业,遂笃守程朱之说。逊志好学,著《天道论》《中庸论》《笃终论》,为时所称。又著《学辨》五篇,曰辨志,曰辨术,曰辨业,曰辨成,曰辨徵。又著《立命说辩》,斥袁氏《功过格》立命说之非。明季,行素官石首县丞,罹兵难。尔岐欲身殉,以母老止。年三十,覃心仪礼……著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以《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昆山顾炎武山东,交尔岐,读而善之,曰:‘炎武年过五十,乃知不学礼无以立。济阳张尔岐仪礼郑注句读一书,根本先儒,立言简当。以其不求闻达,故无当世名,然书实可传。使朱子见之,必不仅谢监狱之称许矣。’尔岐又著《周易说略》八卷、《诗说略》五卷、《夏小正注》一卷、《弟子职注》一卷、《老子说略》一卷、《蒿庵集》三卷、《蒿庵闲话》二卷。所居败屋不修,艺疏果养母。集其弟四人讲说三代古文与母前,愉愉如也。妻朱婉娩执妇道,劝尔岐勿出,遂教授乡里终其身。康熙十六年,卒,年六十六。”《四库总目提要》卷九著录张尔岐《周易说略》四卷,同书卷二〇又著录其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附《监本正误》《石经正误》二卷,同书卷三一又著录其《春秋传议》四卷,同书卷一二九又著录其《蒿庵闲话》二卷,同书卷一四六又著录其《老子说略》二卷,同书卷一八一又著录其《蒿庵集》三卷:“国朝张尔岐撰。尔岐有《周易说略》,已著录。是集尔岐所自定,凡杂文七十篇,大抵才锋骏利,纵横曼衍,多似苏轼。而持论不免驳杂,盖尔岐之专门名家究在郑氏学也。”徐世昌编晚晴簃诗汇卷一四选张尔岐诗六首,《诗话》云:“沉沦诸生间,为王裒不为嵇绍,终不欲自明。亭林推为独精《三礼》,卓然经师。其殁,又为诗吊之曰:‘从此山东《三礼》,康成家法竟无传。’其重之至矣。”张舜《清人文集别录》卷一著录张尔岐《蒿庵集》三卷(乾隆三十八年刻本):“是集为尔岐所自定,凡杂文七十篇。卷三有《蒿庵处士自叙墓志》,质朴简净,无一闲语。盖耻身后谀墓之文,言逾其实,故自豫为之。一生笃实不欺,可见于此矣。”袁行云《清人诗集叙录》卷三著录张尔岐《蒿庵集诗》一卷、附《补遗》(北京图书馆藏抄本):“诗未刻,仅赖抄本以传。此北京图书馆藏伦明抄本,跋云:‘近见山东新刊本附罗有高序,序云文集二卷,亦无诗。’尔岐以经学理学著,不以诗名。诗仅一卷、附词二阕……《补遗》《列仙诗十首》,附自书遗嘱,乃近代自潍县陈介祺家录出。自挽诗云:‘六十年来老书生,与人无竞物无争。心期一点终难了,不作天边处士星。’顾炎武有挽诗。”


方凤卒,年八十二。
监察御史观音保(一作观音宝)、锁咬儿哈的迷失、成珪、李谦亨谏造寿安山佛寺,遂杀观音保、锁咬儿哈的迷失,杖成珪、李谦亨,窜于奴儿干地。
初七,廷试进士泰普化、宋本等六十四人,赐及第、出身有差。
泰不华登状元第,年十八。
宋本登状元第。
吴师道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
杨舟登进士第,授茶陵州同知。
李好文登进士第。
王思诚登进士第,授管州判官。
初三,李孟卒,年六十七。
二十一日,袁桷随驾扈跸上京,沿途所作,成《开平第三集》。
禁官吏与乐女宿。
张养浩辞中书省参议,还济南里居。
初十,盩厔县僧圆明作乱,寻于十月伏诛。
十五日,李长翁序张埜所撰《古山乐府》。
十三日,欶翰林、集贤官七十者毋致仕。
刘麟瑞自序所撰《昭忠逸咏》一集,凡七言律诗5O首。
十三日,张留孙卒。
张炎卒于此年之前。
文矩以礼部郎中辅吏部尚书教化出使安南。
赵岩应旨鲁国大长公主宫中,奉题王维《圆光二水图》后。
诏命朱思本往主豫章玉隆万寿宫。
徐再思《题陆行直碧梧苍石图》作于本年后。
马致远作〔中吕〕《粉蝶儿》套曲。
与马致远为忘年交者,有涿州人王伯成。
范康因王伯成作《李太白贬夜郎》杂剧,遂编《杜子美游曲江》。
初六,禁汉人执兵器出猎及习武艺。
初七,元明善卒。
从中书省臣言,以国学废弛,令中书平章政事廉恂、参议中书事张养浩、都事孛术鲁翀董之。
二十八日,袁桷随驾上京,成《开平第四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