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杨潮观自序《吟风阁杂剧》。

输入历史事件:

杨潮观自序《吟风阁杂剧》。

公元1774年 秋
杨潮观自序《吟风阁杂剧》

自序云:“《吟风》之曲,往年行役公余遣兴为之,其天籁耶?人籁耶?殊不自知。年来与知音商榷次第,被诸管弦,至兹始获刊定。夫哀乐相感,声中有诗,此亦人事得失之林也。士大夫诗而不歌久矣,风月无边,江山如画,能不以之兴怀?惟是香山乐府,止期老媪皆知;安石陶情,不免儿辈亦觉矣。时乾隆甲午之秋。”又,嘉庆本杨慇序云:“吟风阁者,慇伯祖笠湖公著书之室也。公严气正性,学道爱人,从宦豫蜀,郡邑俎豆,为学人,为循吏,著作甚富。公余之暇,复取古人忠孝节义足以动天地位鬼神者,传之金石,播之笙歌,假伶伦之声容,阐圣贤之风教,因事立义,不主故常,务使闻者动心,观者泣下,铿锵鼓舞,凄人心脾,立懦顽廉,而不自觉。刻成,因以吟风阁名之。以是知公之用心良苦,公之劝世良切也。往岁,先君子宦蜀,同僚索观甚众,旧板在梁溪,邮寄非易。先君子乃出家藏之本而重镌之,手自雠校,用力甚勤。丁亥秋,先君子没,此板谨藏于家,二三同志,求者益多,乃为刷印传布。慤生也晚,不获亲承训诲,以为立身行己之准。又少遭孤露,父书惧不能读,勉承先志,幸无坠失。尤愿观者触,目警心,以为作忠作孝之助,庶无负公化俗之盛心与先君子重刊之意也夫。岁在柔兆沼滩阳月侄孙慇谨识。”六艺书


琅玡妇人王氏撰《天宝回文诗》。
王维作《过秦皇墓》等诗。
七日,中宗君臣登清晖阁遇雪,李峤等并应制赋诗以纪其胜,沈佺期等又作《回波词》。
二十九日,中宗幸昆明池,宋之问等应制赋诗。
明池,宋之问诗‘自有夜珠来’之句,至今传之。
八日,中宗、李峤等赋诗送荆州僧人玄奘等还乡。
十一日,中宗幸太平公主南庄,李峤等应制赋诗。
中宗宴近臣及修文馆学士,令卢藏用等各效伎艺为乐,郭山恽颂《鹿鸣》、《蟋蟀》以讽,中宗赞赏之。
潜申规讽,謇謇之诚弥切,谔谔之操逾明。
李峤、李父有游苑应制诗。
京中有民谣讽崔湜、郑愔、岑羲。
韦嗣立上疏谏兴造佛寺等弊政。
韦述等登进士第,考功员外郎宋之问知贡举。
中宗幸芙蓉园,李峤等应制赋诗。
崔湜、郑愔同知吏部选事,坐赃贿不公贬官,湜贬襄州途中赋诗言志。
卢藏用任吏部侍郎。
沈如筠《正声集》中有诗为卢藏用所赏。
杨再思卒,李父、赵彦昭以诗哭之。
崔湜在襄州刺史任,有诗寄岑羲。
李峤罢中书令,以特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令,以特进守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十一日,中宗君臣赋诗送张仁亶赴军。
二十一日,中宗幸安乐公主山庄,李峤等应制赋诗。
九日,中宗登临渭亭,与侍臣学士分韵赋诗。
苏瓌为相,苏顾时己任中书舍人,父子同掌枢密,时人荣之。
宋之问贬越州长史.赴任途中多有诗作。
一日,安乐公主移入新宅,宗楚客等并有诗作。
崔湜、郑愔被召入京。
十三日,徐彦伯在蒲州刺史任,因中宗亲祀南郊,遂献《南郊赋》,文辞典美。
豆卢钦望卒;苏颋为作挽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