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十三日,王柏心(1799—1873)卒。

输入历史事件:

十三日,王柏心(1799—1873)卒。

公元1873年 五月
十三日,王柏心(1799—1873)卒。

郭嵩焘《王子寿先生墓志铭》:“嵩焘自少学为文,则知先生。而读其枢言上下篇,以为怀文抱质,有道君子之言也。先生长于嵩煮二十年,是时年未逾四十,文章已冠绝海内。湖南北讲论经史文艺,必归先生。即有所述造,老师大儒皆咋伏,莫敢与并。先生亦自以其诗文启诱后进才俊,见人一技之长,誉之不容口,推毂而策励之,必使有所兴发,以成其善。……以其道德文章独步江汉间五十余年,然先生远揽古今,勤求时要,日思所以振厉一世之人心而厝之安,岂思以文士终哉!”《射鹰楼诗话》卷二:“诗音节高壮,格律浑雄,平揖荔裳,可无愧色。诗境如岱华云开,天地秋色,不知胸中吞几许云梦也。集中诸体皆工,余尤爱其五七言律,其高者直摩杜垒,次亦不落钱、刘而下,可以独出冠时。……余生平论诗,不意于叶润臣、朱伯韩、魏默深而外,复逢畏友。比部自题其诗集云:‘少时喜观献吉、仲默诗,常以气格声韵为主,高才之士,咸笑其拘,才分所限,终不敢离而去之。’余谓比部诗,其出于何、李者,其诗之气格也;其胜于何、李者,则其诗之性情也。朱伯韩谓其诗‘蔼然忠孝之旨,为诗人之杰,不独与李、何并驱’。信哉!”樊增祥《草窗诗叙》:‘‘吾乡道光以来,号能诗者,莫如监利王比部,与同县蔡黄楼,天门刘孝长,钟祥张觉山,号楚四家。又与龚九尊、郭南村诸人,号监利十子。其《漆室吟》《百柱堂集》,风行雷动,震暴一时。流派延沿,竞高声采。”晚晴簃诗汇卷一百四十五收其诗十三首,诗话云:“子寿学识过人,有国士之誉。诗少宗王李,既乃变化,雄丽深博,探源汉魏。军兴以来,感时书事,引古喻今,汪洋恣肆,别辟门径,直上夺少陵之席,天宝后无此作也。尝论汉魏唐宋明之诗,各有从入之途。汉魏从兴入,故离合往复,其旨最远;唐人从声入,故抗坠疾徐,其调最永;宋人从理入,故切近详密,其趣日新;明人从格入,故俯仰步趋,其变易穷云。”


太武帝亲伐薛永宗,用崔浩计急击之。
沙门昙曜誓守佛法。
寇谦之预言崔浩被诛。
徐湛之与释惠休交往。
何承天卒。
鲍照作《河清颂》。
雷次宗卒。
崔浩作《易》注成。
袁淑“辞采遒艳”。
江淹早慧。
太武帝北伐,搜于河西。
崔浩上《五寅元历》。
宋朝国势转衰。
周朗文有奇气。
沈亮卒。
谢胐有神童之誉。
太武帝亲征悬瓠,不克。
太武帝诛崔浩。
宗钦(?—450)以崔浩故被杀。
段承根以崔浩故(?—450)被杀。
张湛悉焚与崔浩赠答诗。
高允廷对《国书》事,虽与崔浩同列,终因直豁免。
宋文帝赐刘义康死。
裴松之卒。
高允谏太子晃斥去佞邪,勿营私田,与民争利。
太子晃卒。
太武帝巡阴山。
崔光(451—523)生。
颜延之上表请求解职,未被允许。
何尚之撰《退居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