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元史·石天应传》

输入关键字:

《元史·石天应传》


元史
原文
    石天应,字瑞之,兴中永德人。善骑射,豪爽不羁,颇知读书,乡里人多归之。太祖时,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下,天应率众迎谒军门。木华黎即承制授兴中府尹、兵马都提控,俾从南征。天应造战攻之具,临机应变,捷出如神,以拜龙虎卫上将军、元帅右监军,戍燕。天应旌旗色用黑,人目之曰黑军。屡从木华黎,大小二百余战,常以身先士卒,累功迁右副元帅。辛巳秋八月,从木华黎征陕右假道西夏自东胜济河攻葭州拔之天应因说太师曰西戎虽降实未可信。此州当金、夏之冲,居人健勇,仓库丰实,加以长河为限,脱为敌军所梗,缓急非便,宜命将守之多造舟楫,以备不虞,此万世计也。”木华黎然之,表授金紫光禄大夫、陕西河东路行台兵马都元帅,以劲兵五千留守葭芦。遂造舟楫,浮桥。诸将多言水涨波恶,恐劳费无功,天应下令曰:“有沮吾事者,断其舌!”桥成,诸将悦服秋九月,遂移军河中。既而金军果潜入中条,袭河中。天应知之,先遣骁将吴泽伏兵要路。泽勇而嗜酒,是夕,方醉卧林中,金兵由间道已直抵城下。时兵烬后,守具未完,新附者争缒而去,敌乘隙入。天应见火举,知敌已入,奋身角战,左右从者四十余骑,皆曰:“吴泽误我!”或劝西河,天应曰:“先时人谏我南迁,吾违众而来此,事急弃去,是不武也。纵太师不罪我,何面目以见同列乎!今日惟死而已,汝等勉之。”少顷,敌兵四合,天应饮血力战,至日午,死之。木华黎闻而痛惜焉。
(节选自《元史·石天应传》

译文
    石天应,字瑞之,兴中永德人,善于骑射,豪爽不羁,很知道读书,乡里人大多归附他。太祖时,太师、国王木华黎南下,天应率众到军门迎接拜见。木华黎授天应为兴中府尹、兵马都提控,令他随大军南征。天应督造的军器灵活多变、敏捷如神,因功而授予龙虎卫上将军、元帅右监军,戍守燕京。因为其军旗为黑色,故人们称之为“黑军”。多次随木华黎出征,大小二百余战,常身先士卒,因功升右副元帅。辛巳年秋八月,随木华黎征陕西,借道西夏,自东胜渡过黄河,攻克葭州。天应建议道:“西戎虽降,但不可信任。这个州处于金、夏的要冲,居民强健勇猛,仓库丰裕殷实,加上有黄河阻隔,如果为敌军所阻挡,对我不利,应命将拒守,多造舟船以备不虞,此为万世之计。”木华黎认为很好,授他为金紫光禄大夫、陕西河东路行台兵马都元帅,率劲兵五千留守葭芦。天应命在葭芦河上建立起浮桥。诸将大都说水涨波恶,恐怕费力而无功,石天应下令说:“有阻止我建浮桥的,隔断他的舌头!”浮桥建成了,诸将也心悦诚服。秋九月,移防于河中。不久金军潜入中条,偷袭河中。天应知道后,派骁将吴泽伏兵于要路。吴泽虽是一员勇将,但嗜酒,这夜酒醉,金兵绕道由小路直抵河中城下。当时正是兵火之后,守城器具尚未修缮完毕,新近归附的士卒争相缒城溃去,敌人趁机攻入城中。石天应看见火把举起,知道敌人已经攻入城中,石天应自身奋力与敌人战斗。石天应随从只有四十余人,大家都说:“吴泽害了我们!”有人劝他西渡黄河,石天应说:“先前有人劝我移军到南方,我违背了众人的意愿来到这里,事情遇到危急弃城离去,这是不符合武德的。即使太师不怪罪我,我拿什么脸面去见将士们呢!今天只有一死罢了,你们努力吧!”不一会儿,敌人从四面包围,石天应浴血奋战,到了中午阵亡。木华黎得知后而悲痛惋惜。

《元史·石天应传》    


柳宗元《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
柳宗元《晋文公问守原议》
《伊尹五就桀赞》
柳宗元《永州八记》
柳宗元《驳复仇议》
柳宗元《非国语》
《邕州柳中丞作马退山茅亭记》
柳宗元《鹘说》
柳宗元《游黄溪记》
柳宗元《先太夫人河东县太君归祔志》
叶适《留耕堂记》
《辽史·耶律俨传》
《辽史·大公鼎传》
《辽史·王庭筠传》
《辽史·耶律大石传》
《辽史·萧孝穆传》
《辽史·萧得里底传》
杜牧《唐故歙州刺史邢君墓志》
《李贺集》序
杜牧《与人论谏书》
李贽《贾谊》
方孝儒《鼻对》
《三国志·魏书·司马芝传》
《史记·郅都者传》
《宋史·柴成务传》
《新唐书·司空图传》
《明史·罗洪先传》
《序技赠写真李山人》
《宋史·李若拙传》
《宋史·李遵勖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