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程瑀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程瑀传》


宋史
原文
    程瑀,字伯寓,饶州浮梁人。其姑臧氏妇,养瑀为子,姑没,始复本姓。少有声太学,试为第一,累官至校书郎,除兵部员外郎。适高丽使回,充送伴使。先是使者往返江浙间调挽舟夫甚扰有诏禁止提举人舡王珣画别敕遇风逆水涩许调夫。瑀渡淮,见民丁挽舟如故,遂劾珣,珣反奏瑀违御笔。诏命淮南提举潘良贵核实,良贵奏珣言非是。高宗即位,召为太常少卿,迁给事中兼侍讲。权邦彦除签书枢密院,瑀言邦彦五罪,疏三上,不报。求罢,除兵部侍郎,不拜,以敷文阁待制知信州。侍御史江公跻、左司谏方公孟卿言瑀不可去,复以为给事中。久之,复命知信州。胡安国、刘一止言:“瑀忠信可以备献纳,正直可以司风宪,不宜去。”遂复留。颐浩荐席益,既得旨,以御批示后省官。瑀曰:“益为人公岂不知,何必用?”颐浩曰:“给事不见御批耶?”瑀日:“已见矣。公不能执奏,乃先示瑀辈,欲使不敢论驳耶?然益之来,非公福也。”颐浩赧然,即劾益。未几,以言者罢,提举亳州明道宫。俄召赴行在,除兵部侍郎兼侍读。因论:“金人入侵,未尝一大衄(注),有轻我心,岂可保其不背盟。宜省费抑末,常赋外一毫不取于民,民日益厚,兵日益强,使金人不敢窥为长计。”帝曰:“且作十年。”瑀再拜曰:“十年之说,愿陛下早夜毋忘。”除兵部尚书。桧既主和,瑀议论不专以和为是,桧忌之,改龙图阁学士、知信州。会大水,桧见瑀奏牍,谓同列曰:“尧之洪水,不至如是。”瑀遂称疾,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坐通书李光,降朝议大夫,卒,年六十六。
                                            (选自《宋史·程瑀传》,有删改)
(注)衄(nǜ):损伤,挫败。

译文
    程瑀,字伯寓,是饶州浮梁人。他的姑姑是臧氏的媳妇,将程瑀收为养子,姑姑去世后,程瑀才恢复本姓。少年时在太学就有名声,考试为第一名,任官连续升至校书郎,后又被授予兵部员外郎。适逄高丽的使者要回国,(程瑀)充当送伴使。在此之前,高丽使者往返于江、浙之间,征调拉船的人,对百姓骚扰很严重,有诏令禁止(再征调民夫)。提举人船王珣录写另外的敕令,遇到风向不顺、水流不畅时允许征调民夫。程瑀渡淮河时,看见民夫还像原先一样拉船,于是就弹劾王珣,王珣反而上奏程瑀违反圣旨。皇帝下诏命令淮南提举潘良贵核查事实,潘良贵(调查以后)上奏说王珣所奏不实。高宗即位,召程瑀任太常少卿,又升任(他)为给事中兼侍讲。权邦彦被授予签书枢密院职务,程瑀指出了权邦彦的五条罪状,奏疏三次呈上,都没有得到答复。(程瑀)请求罢去自己的职务,却被授予兵部侍郎,(程瑀)不接受任命,(皇帝)就让他以敷文阁待制的身份去任信州知州。侍御史江跻、左司谏方孟卿(向皇帝)进言说程瑀不能离开(朝廷),(皇帝)就又让他担任给事中。过了很久,(皇帝)又任命他为信州知州。胡安国、刘一止上奏说:“程瑀忠贞诚信,可以充任进言以供采纳的官职,为人正直,可以掌管风纪法度,不应该离开(朝廷)。”(皇帝)于是就又把他留下来。吕颐浩推荐席益,得到圣旨后,拿御批给后省官看。程瑀说:“席益的为人您难道不知道,为什么一定要任用他呢?”吕颐浩说:“给事没有看见御批吗?”程瑀说:“已经看见了。您不能坚持上奏,就先让我们看,想让我们不敢议论反驳吗?然而席益来了,不会对你有好处。”吕颐浩很羞赧,就立即弹劾席益。不久,(程瑀)因为言论被罢免,提举亳州明道宫。不久被召回行在,被授予兵部侍郎兼侍读。于是向皇帝谈自己的观点:“金人入侵,没受过一次大挫折,有轻视我朝的想法,怎能保证他们不背弃盟约。应该节省费用裁抑次要开支,除正常赋税外,不能向老百姓索取一毫,百姓一天比一天富裕,军队就一天比一天强大,使得金人不敢窥测是长久之计。”皇帝说:“暂且先做出十年的规划。”程瑀连拜两次说:“十年的计划,希望皇上早晨夜里都不要忘记。”被授予兵部尚书。秦桧既已主持和议,程瑀议论政事,认为不应该单把“和”作为重要议题,秦桧忌恨他,改任龙图阁学士、信州知州。适逄发大水,秦桧看到程瑀的奏章,对同僚说:“唐尧时的洪水,也不至如此。”程瑀于是称病,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因为与李光交通书信的过失,被降为朝议大夫,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宋史·程瑀传》原文及翻译    


《新五代史·隐逸传·郑遨》
《新五代史·康延孝传》
《新五代史·王朴传》
《新五代史·周臣传》
《新五代史·冯晖传》
《新五代史·唐臣传·史建瑭》
《新五代史·郭崇韬传》
《新五代史·元行钦传》
《新五代史·霍彦威传》
《新五代史·郑遨传》
《新五代史·孙德昭传》
《新五代史·李严传》
《新五代史·范延光传》
《新五代史·王景崇传》
《新五代史·孔谦传》
《新五代史·张敬达传》
《新五代史·刘昫传》
《新五代史·桑维翰传》
《庄宗既好俳优,又知音,能度曲》
《新五代史·杨行密传》
《新五代史·任圜传》
《新五代史·刘处让传》
《新五代史·赵匡凝传》
《新五代史·和凝传》
《明史·夏言传》
贾谊《论积贮疏》
贾谊《新书·先醒》
李翱《截冠雄鸡志》
《翱至零口北,有畜鸡二十二者》
《韩公行状》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