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明史·齐之鸾传》

输入关键字:

《明史·齐之鸾传》


明史
原文
    齐之鸾,字瑞卿,桐城人。正德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十一年冬,帝将置肆于京城西偏。之鸾上言:“近闻有花酒铺之设,或云车驾将临幸,或云朝廷收其息。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乃至竞锥刀之利,如倡优馆舍乎?”应州奏捷,帝降敕:“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官朱寿剿寇有功,宜特加公爵。”制下,举朝大骇。之鸾偕诸给事中上言:“自古天子亦有亲临战阵勘定祸乱者成功之后不过南面受贺勒之金石播之歌颂已耳未有加爵酬劳如今日之颠倒者。不知陛下何所取义,为此不祥之举,以骇天下耳目,贻百世之讥笑也。”之鸾再迁兵科左给事中。中官马永成死,诏授其家九十余人官。之鸾言:“永成贵显,用事十有余年,兄弟子侄皆高爵美官。而其侪复为陈乞,将及百人。永成何功,恩滥如此,恐天下闻而解体也。”帝将南巡,之鸾偕同官及御史杨秉中等交章力谏。章入二日,未报。之鸾等不知所出,伏阙俟命,自辰至申。帝令中官传谕,乃退。明日托疾免朝,欲以为之鸾等罪。会诸曹郎黄巩等联章力谏,乃止不行。然巩等下狱杖谴,之鸾辈亦不敢救也。宸濠反,张忠、许泰等南征,命之鸾偕左给事中祝续从军纪功。未至,贼已灭。群小忌王守仁,谮毁百端,之鸾力白其诬。忠、泰广搜逆党,株引无辜,之鸾多所开释。且请蠲田租、停力役、宽逋负,帝颇采纳。初冒徐姓,至是始复焉。其秋大计京官,被中伤,谪崇德丞。屡迁宁夏佥事。饥民采蓬子为食,之鸾为取二封,一进于帝,一以贻阁臣。且言时事可忧者三,可惜者四,语极切。帝付之所司。时方大修边墙,之鸾董役。巡抚胡东皋称其能,举以自代。历河南、山东副使。召为顺天府丞。未行,盗发,留镇抚。寻擢河南按察使。卒官。      
(选自《明史·列传第九十六》,有删改)

译文
    齐之鸾,字瑞卿,是安徽桐城县城人。正德六年高中进士。后又改任庶吉士,授予刑科给事中官职。十一年(1516)冬天,皇帝准备在京城西边设置店铺。齐之鸾上言说:“近来听说要设立花酒铺,有的人说皇上将亲临,有的人说朝廷收取他们的盈利。陛下贵为天子,享有全国的一切财富,竟然到跟百姓争逐细微的利益的地步,这与妓馆有什么区别呢?”应州告捷,皇帝降下敕文:“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朱寿剿寇有功,应特加公爵。”皇帝命令下来,举朝都感到非常惊骇。齐之鸾偕同诸位给事中向皇帝进言说:“自古也有亲临战场用武力平定祸乱的天子。成功之后,不过是面向南接受祝贺,把功绩雕刻在金石上,用来传扬歌颂他的功业罢了,没有为自己加爵酬劳,像今日这样颠倒的。不知陛下取的是什么意义,做这种不祥之举,以惊天下人的耳目,让世世代代讥笑。”齐之鸾两次升迁为兵科左给事中。中官马永成死后,皇帝下令授予他家九十多人官职。齐之鸾说:“马永成贵显,当权十多年,兄弟子侄都是官位高俸禄丰厚的官职。而他的同僚又为他上书求官,将达到百人。马永成有什么功劳?皇恩如此滥用,恐怕天下听说后会人心涣散呢。”皇帝准备南巡,齐之鸾和同官及御史杨秉中等人交互向皇上上书极力规劝。奏章呈上朝廷两天,没有得到答复。齐之鸾等人不知怎么办,伏在宫殿前候命,从早晨到傍晚。直到皇帝让中官传达谕令,才退下去。第二天皇上托病停朝,想借此事治齐之鸾等人的罪。正巧诸曹郎黄巩等人联合上书极力劝阻,皇上才罢休没有治他们的罪。但黄巩等人被投入监狱且被廷杖责打,齐之鸾等人也不敢营救他们。宸濠造反,张忠、许泰等人南征,皇帝命令齐之鸾偕同左给事中祝续随军记录功劳。尚未到达,叛贼已被歼灭。众多小人憎恨王守仁,对他进行百般的诬谤,齐之鸾极力为他的冤屈辩白。张忠、许泰大肆搜捕逆党,株连无辜,很多人都被齐之鸾开脱释放。而且请求免去田租、停止劳役、放宽对逃税的追索,皇帝对他的建议颇为采纳。起初他冒用徐姓,到这时才恢复齐姓。这一年秋天大举考察京城官员,齐之鸾遭到别人中伤,贬谪为崇德县丞。多次升迁至宁夏佥事。当时饥民采蓬子作为粮食,齐之鸾为此修书二封,一封进献给皇帝,一封送给阁臣。并且说可忧的时事有三项,可惜的有四项,语言极其恳切。皇帝将它交给有关部门。当时正在大修边墙,齐之鸾监督管理这项工役。巡抚胡东皋称赞他有能力,举荐齐之鸾代替自己。齐之鸾历河南、山东副使。召为顺天府丞。还没有出发,盗贼兴起,于是留下镇守和安抚。不久被提升为河南按察使。逝于官任上。

《明史·齐之鸾传》    


《邹忌讽齐王纳谏》
《齐欲伐魏》
《赵威后问齐使》
《狐假虎威》
《千里之马》
《苏子谓楚王曰》
《唐雎不辱使命》
《季梁谏魏王》
《战国策·张仪司马错论伐蜀》
《战国策·燕策》
《人有恶苏秦于燕王》
《战国策·秦策二》
《苏秦以连横说秦》
《战国策·齐二、楚四》
《齐宣王见颜斶》
《战国策·燕策三》
《战国策·昌国君乐毅》
《文侯与虞人期猎》
《齐人说靖郭君》
《楚襄王为太子之时》
《战国策·赵策》
《战国策·赵策三》
《鲁仲连义不帝秦》
苏舜钦《上集贤文相书》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
《雪竹轩记》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归有光《张自新传》
归有光《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东园翁家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