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寿世保元

> 卷一 脏腑论

脏腑论

心藏神。肾藏精。脾藏魂。胆藏魄。胃受物而化之。传气于肺。传血于肝。而传水谷于脬肠矣肾北方天乙水。故以藏精。精始为魂魄。乃精之所自出。是精气之佐使。而并其出入。水能生木。木为之子。故胆中藏魄。心南方太虚火。用以藏神。生阳曰魂魄。乃神之所自出。 是为神气之所弼。而随其出入。火能生土。土为之子。故脾中藏魂。人之一身。精神其主。 而魂魄其使也。人之生也。精神魂魄。性之用也。血气水谷。形之用也。惟内外交相养。则精神强而魂魄盛。性者受之天。必有藏焉。心者神所藏。肾者精所藏。脾者魂所藏。胆者魄所藏。统其藏者心也。故能发见于声臭言视之间。而不违其则者。所以灵也。形者资于地。 必有腑焉。肺为传气之腑。胃为化水谷之府。又为之脬肠。以流其渣滓浊秽。故天地之性人为贵。岂若异端者之言魂魄哉。愚谓人之饮食入口。由胃管入于胃中。其滋味渗入五脏。 其质入于小肠。乃化之。则入于大肠。始分别清浊。渣滓浊者。结于广肠。津液清者。入于膀胱。膀胱乃津液之府也。至膀胱又厘清浊。浊者入于溺中。其清者入于胆。胆引入于脾。 脾散于五脏。为涎。为唾。为涕。为泪。为汗。其滋味渗入五脏。乃成五汁。五汁同归于脾脾和乃化血。行于五脏五腑。而统之于肝。脾不和乃化为痰。血生气于五脏五腑。而统之于肺。气血化精。统之于肾。精生神。统之于心。精藏二肾之间。谓之命门。神藏于心之中窍。为人之元气。气从肺管中出。鼻为呼吸也。

返回目录 >> 《寿世保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