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中医中药 >

寿世保元

> 卷六 头痛

头痛

头痛短涩脉病乖。浮滑风痰必易解。寸口紧急或短或浮或弦。皆主头痛。 夫头者。诸阳所聚之处也。诸阴至颈而还。惟足厥阴有络。上头至颠顶。其脉浮紧弦长洪大者。属风热痰火而致也。其脉微弱虚濡者。属气血两虚。必丹田竭而髓海空虚。为难治也。 其有真头痛者。脉无神而脑中劈痛。其心神烦乱。为真头痛也。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盖头痛暴起者。如鼻塞发热恶寒。乃感冒所致也。其曰头痛者。有虚有火。有痰厥。有偏有正其偏于左边头痛者。宜小柴胡汤加川芎当归防风羌活。其偏于右边头痛者。补中益气汤加白芷独活蔓荆子、酒芩。其眉棱处痛者。二陈汤加酒炒片芩、羌活薄荷。其脑顶痛者宜人参败毒散加川芎、 本、酒炒黄柏木瓜红花、酒炒大黄。 一论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 清上蠲痛汤 当归(酒洗一钱) 小川芎(一钱) 白芷(一钱) 细辛(三分) 羌活(一钱) 防风(一钱) 菊花(五分) 蔓荆子(五分) 苍术(米泔浸一钱) 麦冬(一钱) 独活(一钱) 生甘草(三分) 片芩(酒炒一钱五分) 上锉一剂。生姜煎服。 一左边痛者。加红花七分。柴胡一钱。龙胆草酒洗七分。生地黄一钱。 一右边痛者。加黄 一钱。干葛八分。 一正额上眉棱骨痛者。食积痰壅。用天麻五分。半夏一钱。山楂一钱。枳实一钱。 一当头顶痛者。加 本一钱。大黄酒洗一钱。 一风入脑髓而痛者。加麦门冬一钱。苍耳子一钱。木瓜荆芥各五分。 一气血两虚。常有自汗。加黄 一钱五分。人参白芍、生地黄各一钱。 一论年深日近偏正头疼。又治肝脏久虚。血气衰弱。风毒之气。上攻头脑而痛。头眩目晕。怔忡烦热。百节酸疼。脑昏目痛。鼻塞声重。项背拘急。皮肤瘙痒。面上游风。状若虫行。及一切头风。兼治妇人血风。攻注头目昏痛。并皆治之。 追风散 防风(去芦一两) 荆芥穗(一两) 羌活(五钱) 川芎(一两) 白芷(五钱) 石膏(煨一两)全蝎(去头尾五钱) 僵蚕(炒二两) 附子(炮五钱) 天南星(炮一两) 天麻(五钱) 地龙(五钱) 川乌(炮去皮尖一两) 草乌(炮去皮尖一两) 雄黄(二钱五分) 乳香(二钱五分)没药(二钱五分) 甘草(炙一两) 上为细末。每服五分。茶汤调。食后临卧服。清头目。利咽膈。消风化痰。 一论痰厥头痛。其症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以言。心神颠倒。目不敢开。 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此乃胃气虚损。停痰而致也。 半夏白术天麻黄柏(酒洗二分半) 干姜(炒二分) 泽泻茯苓(去皮) 天麻 黄 (蜜炒) 人参苍术(米泔浸炒各五分) 神曲(炒) 白术(去芦炒) 半夏(姜炒) 陈皮(各八分) 麦芽(炒七分) 上锉。生姜三片。水煎。热服。可一剂而愈。 一论头痛偏左者。属血虚火盛也。 加味四物汤 当归 川芎地黄 黄柏(酒炒) 知母(酒炒) 蔓荆子 黄芩(酒炒) 黄连(酒炒) 栀子(炒各等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风盛。加防风荆芥。 一论头痛偏右者。属痰与气虚也。 黄 益气汤 黄 (蜜炙) 人参 白术(去芦) 陈皮 半夏(姜汁炒) 当归(酒洗) 川芎甘草(炙各五分) 升麻 黄柏(酒炒) 细辛(各三分) 上锉一剂、姜、枣煎服。 一论头左右俱痛者。气血两虚也。 调中益气汤 黄 (蜜炒) 人参 甘草(炙) 苍术(米泔浸炒) 川芎(各六分) 升麻 柴胡 陈皮黄柏(酒炒) 蔓荆子(各三分) 当归(六分) 细辛(二分) 上锉一剂。水煎温服。 一论偏正头风。一切头痛。诸风眩晕。头目昏重。 都梁丸 香白芷切碎。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服一丸。荆芥穗腊茶细嚼下。 一论眉棱骨痛者。风热并痰也。 选奇汤 羌活 防风(各二钱) 酒片芩(一钱五分冬月不用或甚者炒用) 半夏(姜汁炒二钱) 甘草(一钱夏月生冬月炙) 上锉一剂。水煎。食后服。 一论雷头风者。头痛而起核块也。头面疙瘩。恶寒发热拘急。状如伤寒。 升麻升麻 苍术(米泔浸) 薄荷叶(各等分) 上锉。水煎服。 一谭侍御但头痛即吐清水。不拘冬夏。吃姜便止。已三年矣。余作中气虚寒。用六君子加当归、黄 、木香炮姜而瘥。 一论颈项强急筋痛。不能回顾者。乌药顺气散加羌活独活木瓜。 一治偏正头痛头风。 羌活 细辛 白芷 川芎 蔓荆子 薄荷 防风 甘草(各等分) 上为细末。每服二三茶匙。白汤调下。 一人头痛发热。眩晕喘急。痰涎壅盛。小便频数。口干引饮。遍舌生刺。缩敛如荔枝然下唇黑裂。面目俱赤。烦躁不寐。或时喉间如烟火上冲。急饮凉茶少解。已至于死。脉洪大无伦。且有力。扪其身烙手。此肾经虚火。游行于外。投以十全大补加山茱萸泽泻、牡丹、山药麦冬、五味、附子。一剂熟睡良久。脉症略减三四。再以八味丸服之。诸症悉退后畏冷物而痊。 一治头风肿痛。偏正不拘。用艾捶烂。铺纸上。将筷卷成筒。次将黄蜡熔化。灌入筒内以满为度。如左边疼。将药烧烟入右耳。右熏左即安。 一论半边头痛。 祛痛膏 防风 羌活细辛 菊花(各五分) 南星 草乌 白芷(各一钱) 上为细末。用连须葱一把洗净。同前药捣成膏。铜锅顿热。量痛大小。以油纸摊药。贴痛处周遭以生面糊封之。再用干帕包定。其痛即止。一方。加菊花独活各一钱五分。草乌一钱。麝香一分。

返回目录 >> 《寿世保元》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